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年人,你早就該這樣學琴了

如果你現在已經過了18歲, 某天看了一場周傑倫的演唱會, 你被舞臺上彈鋼琴的傑倫深深吸引。 此時你突然發現, 你也曾有一個鋼琴夢。

你熱血沸騰, 去到一家琴行, 你問教鋼琴的老師, 我想彈一首周傑倫的曲子大概需要多久。 老師心裡一樂, 不過還是很客氣的說:你好好努力, 兩年後就可以彈了。 不過你現在需要打好基本功, 我們現在有一個套餐……

於是,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 你開始跟著老師學五線譜, 視奏, 音階, 車爾尼, 你很努力, 大概過了半年, 有一天你的朋友來到你家, 讓你演奏一曲, 你突然發現, 你居然什麼都不會了。 你學的那些基礎在此時並沒有讓你得到一個綻放的機會。

你很沮喪, 慢慢可能開始練習的不是那麼頻繁了, 一年以後, 你忽然發現你的鋼琴已經很久都沒有被彈起了。

你在想, 我當初的周傑倫去哪了?

鋼琴老師的教學有錯了麼?他可能教的很多孩子已經鋼琴過了十級了。

可是, 他忘了, 這些基本功從一開始都是為了培養古典鋼琴演奏而設計的, 而你, 只不過是想培養一下藝術情操, 彈一彈周傑輪的歌曲, 自娛自樂而已。 我相信很多成年人學琴都遇到過這個問題, 打基礎。 可我覺得這恰恰是扼殺你真正走下去的關鍵。

同樣, 有了一定基礎的你, 是否經常會發現你在樂器上也經歷著一個閉環?

你認真的練習基本功, 音階, 琶音, 想要提高自己, 過了一段時間, 因為各種忙碌, 你停下來了。 等你有時間想要再次努力時, 你又試圖去好好把所謂的基本功打扎實,

又開始一輪的音階, 琶音……可反復幾個迴圈下來, 你發現你仍然停滯不前, 甚至學了五六年鍵盤或者吉他, 也沒辦法在一個8小節的和絃進行裡來一段即興的solo。 於是, 你一直陷在這樣的閉環裡……

那麼你應該怎麼做呢?

/ 直奔主題,

帶著目標去學習 /

比如我們小時候學英語, 打了很多年的基礎, 卻發現我們長大後卻無法和外國人進行交流。 為什麼呢?沒有目標。 或者說目標不對, 因為你學英語只是為了高考, 不是為了交流。

我經常和學生說, 成年人最大的敵人, 四個字:身不由己。 有太多瑣事會消耗掉你的精力,所以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從這個目標去找切入點。這就是所謂的直奔主題。

/ 那麼如何直奔主題呢? /

我以我自己學鍵盤為例,一開始我在網上找資料基本上也都是教古典鋼琴的那一套流程,可我發現這對當時的我並不能有用處,因為我是想要把鋼琴伴奏彈好,那麼我怎麼做的呢?

我就從我喜歡的歌曲開始,比如戴佩妮的《防空洞》那首歌曲的前八小節鋼琴伴奏,對於剛學習鍵盤的我來說還是比較難,因為沒有任何的基本功,我需要拆解開每一個小節去分析,分析完然後每一個小節的去練習,進度很慢,可當我磕磕絆絆的完成時,特別有成就感,因為我完成了我的目標,直奔了主題。

慢慢的,一首兩首三首下去,我忽然發現我對彈鋼琴這件事沒覺得有多難了,而且我的手指在這個過程中也得到了鍛煉。在這裡面,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彈好鋼琴伴奏,從這個目標去切入設計我的練習。

小冰-《防空洞》前奏

再比如我練習吉他,大學畢業後我基本上很少有大塊的時間練習那些快速的樂句,手上功夫也差了很多,很難彈下大段的曲目。我在想,我彈吉他主要是運用到編曲的伴奏和一些間奏的solo。

於是我就把其中一個練琴目標定為彈4-8小節的樂句上,那麼我怎麼去練習呢?比如我找出一個常用間奏的和絃伴奏,然後平時只要聽到了好聽的吉他solo用到了相同的和絃進行,我就把它收集起來,作為我的練習彈下來。這樣,我既在有限的時間裡練習了吉他,又保持了吉他沒有太大的退步。

小冰

所以這裡面,我說這麼多,其實都是為了說明一個觀點,就是你要什麼,就從哪裡開始。雖然這不是全部,但是會讓你保持樂趣的情況下把任務還能完成了。

我自己其實就是20幾歲之後,因為編曲工作的需求,才正式開始學習鍵盤和編曲。於是我把我十年來的經驗,編寫成了一套比較系統,但是又簡單的鋼琴教程,開始在哎呀音樂做零基礎的鋼琴教學。我的班裡幾乎都是成年後的學生,還有不少三四十歲的老大哥。我不會像古典鋼琴的老師那樣教學,而是從流行歌曲伴奏的角度出發,讓學生最快上手,學會流行鍵盤,包括彈唱和獨奏。

更多音樂學習乾貨,請關注:哎呀音樂

有太多瑣事會消耗掉你的精力,所以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從這個目標去找切入點。這就是所謂的直奔主題。

/ 那麼如何直奔主題呢? /

我以我自己學鍵盤為例,一開始我在網上找資料基本上也都是教古典鋼琴的那一套流程,可我發現這對當時的我並不能有用處,因為我是想要把鋼琴伴奏彈好,那麼我怎麼做的呢?

我就從我喜歡的歌曲開始,比如戴佩妮的《防空洞》那首歌曲的前八小節鋼琴伴奏,對於剛學習鍵盤的我來說還是比較難,因為沒有任何的基本功,我需要拆解開每一個小節去分析,分析完然後每一個小節的去練習,進度很慢,可當我磕磕絆絆的完成時,特別有成就感,因為我完成了我的目標,直奔了主題。

慢慢的,一首兩首三首下去,我忽然發現我對彈鋼琴這件事沒覺得有多難了,而且我的手指在這個過程中也得到了鍛煉。在這裡面,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彈好鋼琴伴奏,從這個目標去切入設計我的練習。

小冰-《防空洞》前奏

再比如我練習吉他,大學畢業後我基本上很少有大塊的時間練習那些快速的樂句,手上功夫也差了很多,很難彈下大段的曲目。我在想,我彈吉他主要是運用到編曲的伴奏和一些間奏的solo。

於是我就把其中一個練琴目標定為彈4-8小節的樂句上,那麼我怎麼去練習呢?比如我找出一個常用間奏的和絃伴奏,然後平時只要聽到了好聽的吉他solo用到了相同的和絃進行,我就把它收集起來,作為我的練習彈下來。這樣,我既在有限的時間裡練習了吉他,又保持了吉他沒有太大的退步。

小冰

所以這裡面,我說這麼多,其實都是為了說明一個觀點,就是你要什麼,就從哪裡開始。雖然這不是全部,但是會讓你保持樂趣的情況下把任務還能完成了。

我自己其實就是20幾歲之後,因為編曲工作的需求,才正式開始學習鍵盤和編曲。於是我把我十年來的經驗,編寫成了一套比較系統,但是又簡單的鋼琴教程,開始在哎呀音樂做零基礎的鋼琴教學。我的班裡幾乎都是成年後的學生,還有不少三四十歲的老大哥。我不會像古典鋼琴的老師那樣教學,而是從流行歌曲伴奏的角度出發,讓學生最快上手,學會流行鍵盤,包括彈唱和獨奏。

更多音樂學習乾貨,請關注:哎呀音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