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溫室裡”培育的教育專家有毒

在全國各地, 為了提升本地區或本校的教育水準和知名度, 教育局和學校都試圖培養本地區或者本校的教育專家。 這種想法和做法的初衷是好的, 可是最終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那些被打造而成的教育專家, 不但不能引領更廣大的老師共同進步, 反而用一些空話、大話、假話誤導老師, 毒害老師。

其實, 能被教育局或學校選中並進行培養的老師, 大多數素質、能力都很高, 上進心也很強, 做事情比較積極主動。 可是, 素質、能力、工作態度等並不是成為教育專家的必要條件。 縱觀古今中外的教育專家,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就是有自己獨特的整套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論、方法等, 能給別人以引領和啟示。 儘管有的專家早已逝去, 可他們的思想卻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發光, 從未消失。

可是, 我們現在很多教育局和學校竟在溫室裡培養本地的教育專家, 把能給這些老師的各種榮譽都給他, 短短幾年這些老師就能獲得十多個市級以上的各類榮譽;把參加各種比賽的機會都給他, 在教研員、同事的幫助下, 這些老師能獲得很多各級獎勵;給這些老師提供各種宣傳的平臺, 讓他們在全市老師面前作報告, 並鼓勵和資助這些老師著書立說。

當然, 這些老師面對各種機會, 也都非常努力, 並沒有讓教育局或者學校領導失望。

這些老師努力讀書、努力工作, 也確實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 但是, 這些老師並不具備當專家的素質, 他們的境界、眼光、格局等讓他們裹足不前。

他們的教育思想是東拼西湊的, 看似金玉其外, 實則敗絮其中。 我聽過這些老師做的報告, 他們所講的內容就是一鍋大雜燴, 從這本書摘抄一句, 從那本書引用一句, 他們甚至借用網路上傳播的俏皮話來增添講座的“笑”果。 整個講座, 這些老師手不釋卷, 照著列印的講稿和PPt用標準的普通話朗讀。

他們難以脫稿的原因很簡單, 是因為他們所講那些內容根本都不是自己的, 儘管他們事先做了精心的準備, 也試圖想把講座內容全部背誦, 可畢竟不是自己的思想, 擔心講座的過程中卡殼,

所以還是把講座的內容列印出來, 講座時攥在手裡比較放心。

儘管是他們進行了精心的準備, 可畢竟都是空話、大話、套話, 甚至是謊話、假話。 本市或者本校的老師是被“逼”著來聽他們講座, 他們在臺上講, 老師們在台下小聲聊天、玩手機、看書。 台下老師們的眼睛是雪亮的, 心也是敞亮的, 臺上演講者到底是在講真話還是講假話, 到底是講實話還是放空炮, 老師們心裡一清二楚。 這些老師也就在本 地或者本校講一講, 而且也是因為教育局或者學校力挺才獲得講座的機會, 講完之後, 受到老師們的吐槽, 以後也就沒機會再講了。 所以這些老師難以達到因為多次講座而熟練到可以脫稿的水準, 我們能看到的只是他們在照本宣科。

在當下, 中小學老師成長為全國知名教育專家, 並能得到廣大老師們認可的老師屈指可數。 這些真正的專家一開始在教學一線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 取得成績如熊熊烈火一般。 在當今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 紙終究包不住火, 他們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通過紙媒、網媒等多種方式, 迅速讓全國的老師所熟知。 這些老師們自身也有分享的願望, 喜歡給老師們講一講, 於是接受全國各地教育局、學校的邀請進行講座。

他們的講座, 每到一處, 轟動一處。 他們不引經據典, 他們講述的是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觀點, 講述的是自己的教育和教學經歷。 他們講的都是自己的東西, 所以根本不需要講稿。 他們還會根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學校的實際情況,

靈活機動地修改講座的內容。 如果每次都修改講稿、列印講稿, 豈不是很麻煩, 所以乾脆就沒有講稿。

他們在臺上講述自己的事情時, 台下聽講座的老師感同身受, 效果大不一樣。 台下的老師鼓掌、歡笑, 甚至記錄、拍照, 一場講座下來, 台下的老師獲益匪淺, 臺上的專家老師因為幫助了別的老師也心滿意足。 這些專家到各地講座, 並不是本地教育局的推薦, 而是因為他們的教育思想早已經美名遠揚。 這些教育專家在被廣大學校認可的同時, 也被媒體認可, 他們的事蹟在媒體上被推薦, 他們的思想在雜誌上被傳播, 他們的理論最終被出版。

溫室裡培育的教育專家有毒。 他們愛讀書而不能區分好書和壞書, 他們甚至會宣揚一些宗教的思想和國學中的糟粕給廣大老師們。他們成功的經歷是人為的,是教育局和學校把他們當成重點培養對象,他們才有那麼多機會,其他老師哪來那麼多機會,普通老師按照他們的方法去做,根本就不會成。也就是說,他們的成功經歷根本不具有普遍意義,不可複製。

“教育專家”這個詞彙本身就是對人的尊稱,老師的職稱有證書,可“教育專家”卻沒有任何可供證明的材料。教育專家和普通老師的根本區別就是一個在臺上講,另一個在台下聽。在臺上講的老師被尊稱為教育專家,他們之所以能在臺上講,一種情況是本地的教育局或學校給他機會講,而另一種是被邀請到外地去講。

溫室裡培育的教育專家把錯誤的思想、觀念分享給廣大老師,台下的老師若信以為真,只能讓工作越來越退步。溫室裡培育的教育專家講得越多,對老師的毒害越大。而這些教育專家的確讀了很多書,也取得了很多成績,他們以成功者自居。他們自以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他們覺得別的老師沒有那麼多成績是不如自己努力。他們拼命地在高臺上說自己是如何通過努力而獲得各種榮譽和獎勵,他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是被人為打造才獲得那些榮譽和獎勵。普通老師付出數倍的努力,可是沒有溫室,只能還是個普通老師。

溫室裡培育的教育專家對普通老師來說是有毒的,同時用溫室培養專家的方式也有毒。原本是一個優秀的老師,能在教學一線有所建樹,卻被趕鴨子上架,逐漸脫離現實,而且還得去誤導其他老師。所以,他們看似被推崇,看似獲得很多榮譽和獎勵,而事實上,他們也是受害者。

很多溫室裡培育的教育專家只是曇花一現,很快就無人問津。而那些在教學一線摸爬滾打多年,自我成長起來的教育專家卻越來越受歡迎。我們欣喜地看到,以前在本地只能在台下聽講座而卻經常被邀請到外地做講座的老師,逐漸地被本地區教育局和學校重視起來,雖還沒有被培養,但也能在本地走向臺上給老師們講,而且每次都是掌聲雷動。

溫室裡很難培養出教育專家,教學一線才是教育專家成長的沃土。普通老師懷揣著成為教育家的夢想並非癡人說夢,成為教育專家並未毫無可能。看著別的老師被送進溫室而獲得各種機會無需羡慕,邁向教育家的金鑰匙一直都握在自己手中。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老師們成就自己的夢想,全靠我們自己。我行,你們也行。

作者:威海三中 吳賓

他們甚至會宣揚一些宗教的思想和國學中的糟粕給廣大老師們。他們成功的經歷是人為的,是教育局和學校把他們當成重點培養對象,他們才有那麼多機會,其他老師哪來那麼多機會,普通老師按照他們的方法去做,根本就不會成。也就是說,他們的成功經歷根本不具有普遍意義,不可複製。

“教育專家”這個詞彙本身就是對人的尊稱,老師的職稱有證書,可“教育專家”卻沒有任何可供證明的材料。教育專家和普通老師的根本區別就是一個在臺上講,另一個在台下聽。在臺上講的老師被尊稱為教育專家,他們之所以能在臺上講,一種情況是本地的教育局或學校給他機會講,而另一種是被邀請到外地去講。

溫室裡培育的教育專家把錯誤的思想、觀念分享給廣大老師,台下的老師若信以為真,只能讓工作越來越退步。溫室裡培育的教育專家講得越多,對老師的毒害越大。而這些教育專家的確讀了很多書,也取得了很多成績,他們以成功者自居。他們自以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他們覺得別的老師沒有那麼多成績是不如自己努力。他們拼命地在高臺上說自己是如何通過努力而獲得各種榮譽和獎勵,他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是被人為打造才獲得那些榮譽和獎勵。普通老師付出數倍的努力,可是沒有溫室,只能還是個普通老師。

溫室裡培育的教育專家對普通老師來說是有毒的,同時用溫室培養專家的方式也有毒。原本是一個優秀的老師,能在教學一線有所建樹,卻被趕鴨子上架,逐漸脫離現實,而且還得去誤導其他老師。所以,他們看似被推崇,看似獲得很多榮譽和獎勵,而事實上,他們也是受害者。

很多溫室裡培育的教育專家只是曇花一現,很快就無人問津。而那些在教學一線摸爬滾打多年,自我成長起來的教育專家卻越來越受歡迎。我們欣喜地看到,以前在本地只能在台下聽講座而卻經常被邀請到外地做講座的老師,逐漸地被本地區教育局和學校重視起來,雖還沒有被培養,但也能在本地走向臺上給老師們講,而且每次都是掌聲雷動。

溫室裡很難培養出教育專家,教學一線才是教育專家成長的沃土。普通老師懷揣著成為教育家的夢想並非癡人說夢,成為教育專家並未毫無可能。看著別的老師被送進溫室而獲得各種機會無需羡慕,邁向教育家的金鑰匙一直都握在自己手中。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老師們成就自己的夢想,全靠我們自己。我行,你們也行。

作者:威海三中 吳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