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北京菜市場界的“網紅”今天帶大家去北京菜市場轉轉,收穫多多

三元里菜市場, 再出名也只是個菜市場, 請丟開你膜拜的膝蓋

講真, 不管吹捧的多厲害, 它也就是個菜市場, 不要帶著朝聖的腳步邁進去, 那樣真會失望。 如果這個地方離你比較遠, 也不建議去這裡買超市就能買到的食材, 有點得不償失。 但如果你是西餐烘培高手, 找稀有調料和食材的請進!


這是在快要出菜市場的方向拍的, 一進門就是各種水果攤位, 種類特別齊全, 冬天也有熱帶水果賣, 新鮮是肯定的, 價位也貴, 但是這個三元里菜市場地理位置優越, 在二、三使館區的連接線旁, 常有外國友人和土豪出沒, 價位對他們來說只是數字。 攤主不用擔心好貨賣不出去。 我的清單裡沒有水果, 果斷路過, 都沒問價。

導購這個職業很常見,

但在菜市場裡看到導購還是頭一回, 不知道這位元歪果仁需要買什麼, 但就我跟老外打交道的經驗來講, 他們一般不會硬性拒絕陌生人, 不管是發傳單還是推薦東西, 大部分人還是會認真聽的。


除了京深海鮮市場, 三元里菜市場的海鮮也是出了名的, 品種多, 新鮮, 可以說是要什麼有什麼。 大到龍蝦帝王蟹, 小到各種淡水魚蝦, 能挑花眼, 我買龍蝦之類的海產在某寶有固定的店鋪, 這次海產也不在清單裡, 沒問價錢, 多多說七月愛吃海膽蒸蛋, 他問了一下, 海膽這個季節35一個, 要買我沒讓, 等著哪天想吃壽司了直接去某寶找老店家順便買了。


賣豬肉的攤位老闆都有出售自己做的意式香腸,各種臘腸等東西,比家門口的菜市場選擇多一些。而且豬肉的種類也分的比較細,賣雞肉的可以攤位還可以幫忙做各種花樣處理,比如給雞翅去骨,雞小腿做成棒槌型等。


偶然看到一家賣乳酪的攤位,驚呆了,裡面的乳酪種類多的,它們認識我我不認識他們,我知道西餐乳製品分類挺細的,沒想到細到種類這麼多,看著就很複雜。果斷路過。


這家賣新鮮可食用香草的攤位很有特點,由於品種太多攤位面積又小,老闆把各種花花草草碼放的很高很高,即使這樣還是有一些香草擺放不出來,要開口詢問,很早就看到某個美食公號推薦青醬意面,看著很好吃,做法看著也簡單,主要食材是羅勒,就問老闆娘有沒有,她特別實在,說有,但是現在價格不低,1兩要15,我心算了一下,我家那個小密封罐,2兩羅勒做出來的醬勉強能裝下,就買了30塊錢的。這陣子喜歡喝紅茶,又買了一盆載的薄荷。


羅勒的味道很特別,有點沖又很清爽,不難聞,做出來的青醬接受度還是蠻高的,起碼那只挑剔的處女座沒挑出毛病。這是做好的青醬,教程在我發佈的菜譜裡有教程,都不用動火,超級簡單。

賣酒水的整條街貌似就這一家,多多鑽進去買了幾瓶,黃色的是檸檬酒,我是兌雪碧喝的,檸檬的味道很濃,酒精味道淡,和超市里那種彩色小酒味道差不多,其他兩瓶是啤酒,我就嘗了一口,說是義大利的,口感發澀,多多卻是很喜歡。

對菌菇類食材有偏愛的同學,可以來看一看,我觀察了兩個賣菌菇的攤位,品種很多,而且貴賤都有,就連松露這種價位很高的稀有食材也有,竹蓀也有新鮮的,超市里竹蓀只有乾貨,銀耳是直接在樹根上養著的,可見有多新鮮,適合清炒。我買了一盒新鮮的蟲草花留著煲湯,二兩幹花菇,是15還是20一兩,記不太清了,新鮮的花菇應該比干花菇便宜,可我覺得我打算用的做法用幹花菇比較入味,口感也會扎實就買了乾貨。但從外觀上看,品質還行。

蟲草花熬了雞湯,雞是在物美買的湯雞,熬雞湯以後那個雞還能做成口水雞,香蔥、香菜、蒜切成末,用熱油澆一下,再加點生抽和辣椒油,我能說多多把那一整只雞都吃了嗎?


花菇做成了耗油花菇,口感和肉很像, 因為加了雞皮,味道很贊,就做了五個,剛好一小盤,兩個人吃不會剩下。教程在我發佈的菜譜裡也有。

被劉德華的電影《桃姐》裡面一個切鹵牛舌的鏡頭圈粉,一直想嘗一下鹵牛舌的味道。苦於買不到食材,這次列到了清單裡,在這個號稱“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的菜市場裡當然是得償所願了,我記得好像是26一斤,我找這個清真肉攤的老闆要了一條最小的,大概兩斤多,好像是68塊錢,歡天喜地,喜大普奔的走了。


這個是照葫蘆畫瓢,自己做的鹵牛舌,比想像的好吃多了,和牛肉味道一樣,但比牛肉軟綿。


羊排也是在這家買的,26一斤,這點兩斤多,70多塊錢,特意囑咐老闆幫忙切小點塊,打算回家接著做羊排泡餅。看外觀是肥瘦相間,味道應該會不錯。

這家堅果攤位的老闆比一條街的老闆都年輕,果仁都是去皮整包賣的,屬於未加工堅果,適合做烘培用,烘培不是我的專長,清單也沒有堅果,但想要做日式火鍋,找這個攤位的老闆娘買了一卷昆布。圖片裡的日式醬油是在下麵這張圖片的攤位買的。

這個攤位的攤位號我忘了拍,反正就是一進門左手邊第一家賣西餐醬料的,在這裡買的奶油乳酪,是老闆推薦的牌子,打算做網紅豆乳盒子的,黃油和奶油是我家冰箱必備的東西,在想做甜點的時候有這兩樣東西就可以隨時開始。在青醬裡我放的就是這個奶油乳酪,但由於羅勒的味道太重,蓋住了乳酪的香。我還順便在他家買了一些常見的調料,幹辣椒、肉蔻、香葉什麼的。因為常見就沒拍,看著都挺乾淨的。


最近很流行豆乳蛋糕,手機裡兩個美食APP都在推薦,一直想嘗試,就是要買奶油乳酪,在網上買我就刹不住車會往購物車里加一堆很可能半年內都用不到的食材,去這家菜市場的時候果然買到了,豆乳醬裡沒有奶油乳酪就做不出奶香味,也做不出那種類似奶油的滑膩感,看第一張圖裡的黃色小花就是豆乳醬擠的,外表和奶油一樣,味道是濃濃的豆奶香,還比奶油熱量低。

賣米粉的攤位好像不多,我忘了拍這個攤位的照片,老闆娘挺瘦的,有代賣青醬和一些私房辣醬,多多從香港帶回來的米粉快吃完了,老闆推薦了這個牌子的,說是適合炒著吃。雲吞皮和雲吞面也有,想著家裡還有蝦仁就買了一份雲吞皮,結果剛買回來,多多網購的雲吞就到貨了,這個雲吞皮一直在冰箱放著呢。雲吞面也有是真包裝的,反正南方的面類品種還是蠻多的。

1;一圈逛下來總結出這幾條乾貨,敲黑板劃重點,大家截圖記一下筆記哈

2;不要買超市常見食材,沒價格優勢,購物狂需提前列好清單,以免眼花繚亂買一通。

3;建議來一次不容易的親,囤一些自己擅長的和想要嘗試的比較方便儲存的稀有食材。

4;想要收西餐醬料、乳酪、奶油、黃油等食材的,要留意一下保質期。

5;帶好購物袋,不用帶太多現金,每個攤位都支援網路支付。

對於我來說,凡是我在家門口附近的菜市場買不到的東西,需要借助某寶買才行的,在這裡都能找到。價格雖然比某寶貴一點,好在品質放心,那些北方不常見的南方食材大部分也能找到,如果說每個月必來一次著實沒有必要,但當我想要嘗試新鮮的料理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買食材的地方肯定是這裡。


賣豬肉的攤位老闆都有出售自己做的意式香腸,各種臘腸等東西,比家門口的菜市場選擇多一些。而且豬肉的種類也分的比較細,賣雞肉的可以攤位還可以幫忙做各種花樣處理,比如給雞翅去骨,雞小腿做成棒槌型等。


偶然看到一家賣乳酪的攤位,驚呆了,裡面的乳酪種類多的,它們認識我我不認識他們,我知道西餐乳製品分類挺細的,沒想到細到種類這麼多,看著就很複雜。果斷路過。


這家賣新鮮可食用香草的攤位很有特點,由於品種太多攤位面積又小,老闆把各種花花草草碼放的很高很高,即使這樣還是有一些香草擺放不出來,要開口詢問,很早就看到某個美食公號推薦青醬意面,看著很好吃,做法看著也簡單,主要食材是羅勒,就問老闆娘有沒有,她特別實在,說有,但是現在價格不低,1兩要15,我心算了一下,我家那個小密封罐,2兩羅勒做出來的醬勉強能裝下,就買了30塊錢的。這陣子喜歡喝紅茶,又買了一盆載的薄荷。


羅勒的味道很特別,有點沖又很清爽,不難聞,做出來的青醬接受度還是蠻高的,起碼那只挑剔的處女座沒挑出毛病。這是做好的青醬,教程在我發佈的菜譜裡有教程,都不用動火,超級簡單。

賣酒水的整條街貌似就這一家,多多鑽進去買了幾瓶,黃色的是檸檬酒,我是兌雪碧喝的,檸檬的味道很濃,酒精味道淡,和超市里那種彩色小酒味道差不多,其他兩瓶是啤酒,我就嘗了一口,說是義大利的,口感發澀,多多卻是很喜歡。

對菌菇類食材有偏愛的同學,可以來看一看,我觀察了兩個賣菌菇的攤位,品種很多,而且貴賤都有,就連松露這種價位很高的稀有食材也有,竹蓀也有新鮮的,超市里竹蓀只有乾貨,銀耳是直接在樹根上養著的,可見有多新鮮,適合清炒。我買了一盒新鮮的蟲草花留著煲湯,二兩幹花菇,是15還是20一兩,記不太清了,新鮮的花菇應該比干花菇便宜,可我覺得我打算用的做法用幹花菇比較入味,口感也會扎實就買了乾貨。但從外觀上看,品質還行。

蟲草花熬了雞湯,雞是在物美買的湯雞,熬雞湯以後那個雞還能做成口水雞,香蔥、香菜、蒜切成末,用熱油澆一下,再加點生抽和辣椒油,我能說多多把那一整只雞都吃了嗎?


花菇做成了耗油花菇,口感和肉很像, 因為加了雞皮,味道很贊,就做了五個,剛好一小盤,兩個人吃不會剩下。教程在我發佈的菜譜裡也有。

被劉德華的電影《桃姐》裡面一個切鹵牛舌的鏡頭圈粉,一直想嘗一下鹵牛舌的味道。苦於買不到食材,這次列到了清單裡,在這個號稱“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的菜市場裡當然是得償所願了,我記得好像是26一斤,我找這個清真肉攤的老闆要了一條最小的,大概兩斤多,好像是68塊錢,歡天喜地,喜大普奔的走了。


這個是照葫蘆畫瓢,自己做的鹵牛舌,比想像的好吃多了,和牛肉味道一樣,但比牛肉軟綿。


羊排也是在這家買的,26一斤,這點兩斤多,70多塊錢,特意囑咐老闆幫忙切小點塊,打算回家接著做羊排泡餅。看外觀是肥瘦相間,味道應該會不錯。

這家堅果攤位的老闆比一條街的老闆都年輕,果仁都是去皮整包賣的,屬於未加工堅果,適合做烘培用,烘培不是我的專長,清單也沒有堅果,但想要做日式火鍋,找這個攤位的老闆娘買了一卷昆布。圖片裡的日式醬油是在下麵這張圖片的攤位買的。

這個攤位的攤位號我忘了拍,反正就是一進門左手邊第一家賣西餐醬料的,在這裡買的奶油乳酪,是老闆推薦的牌子,打算做網紅豆乳盒子的,黃油和奶油是我家冰箱必備的東西,在想做甜點的時候有這兩樣東西就可以隨時開始。在青醬裡我放的就是這個奶油乳酪,但由於羅勒的味道太重,蓋住了乳酪的香。我還順便在他家買了一些常見的調料,幹辣椒、肉蔻、香葉什麼的。因為常見就沒拍,看著都挺乾淨的。


最近很流行豆乳蛋糕,手機裡兩個美食APP都在推薦,一直想嘗試,就是要買奶油乳酪,在網上買我就刹不住車會往購物車里加一堆很可能半年內都用不到的食材,去這家菜市場的時候果然買到了,豆乳醬裡沒有奶油乳酪就做不出奶香味,也做不出那種類似奶油的滑膩感,看第一張圖裡的黃色小花就是豆乳醬擠的,外表和奶油一樣,味道是濃濃的豆奶香,還比奶油熱量低。

賣米粉的攤位好像不多,我忘了拍這個攤位的照片,老闆娘挺瘦的,有代賣青醬和一些私房辣醬,多多從香港帶回來的米粉快吃完了,老闆推薦了這個牌子的,說是適合炒著吃。雲吞皮和雲吞面也有,想著家裡還有蝦仁就買了一份雲吞皮,結果剛買回來,多多網購的雲吞就到貨了,這個雲吞皮一直在冰箱放著呢。雲吞面也有是真包裝的,反正南方的面類品種還是蠻多的。

1;一圈逛下來總結出這幾條乾貨,敲黑板劃重點,大家截圖記一下筆記哈

2;不要買超市常見食材,沒價格優勢,購物狂需提前列好清單,以免眼花繚亂買一通。

3;建議來一次不容易的親,囤一些自己擅長的和想要嘗試的比較方便儲存的稀有食材。

4;想要收西餐醬料、乳酪、奶油、黃油等食材的,要留意一下保質期。

5;帶好購物袋,不用帶太多現金,每個攤位都支援網路支付。

對於我來說,凡是我在家門口附近的菜市場買不到的東西,需要借助某寶買才行的,在這裡都能找到。價格雖然比某寶貴一點,好在品質放心,那些北方不常見的南方食材大部分也能找到,如果說每個月必來一次著實沒有必要,但當我想要嘗試新鮮的料理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買食材的地方肯定是這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