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藏這位帥小夥不簡單,帶領村民致富有一套……

圖為曲嘎在草場上放牧。

為了提高犛牛出欄率和經濟效益, 他把內地的牲畜育肥技術帶進村裡;

為了促進草蓄平衡、降低對草場的破壞,

他不與民爭利, 把自家的羊全部賣光;

為了方便村民放牧, 幫助鄉親致富, 他把自家的草場無償地讓給村民……

他, 就是西藏當雄縣寧中鄉堆靈村8組的黨員、致富帶頭人曲嘎。

在堆靈村人眼裡, 曲嘎是一個有開拓和創新思路的人。

提起曲嘎的故事, 要從10年前說起。

2006年, 為了改善家裡的經濟條件, 依靠勤勞致富, 曲嘎在我區農牧民金融優惠政策的幫助下, 從農業銀行貸款10萬元, 到青海、甘肅做起了銷售犛牛肉的生意。

一次偶然的機會, 他瞭解到內地牲畜短期育肥的經驗, 這使他敏銳地嗅出了西藏犛牛養殖市場上潛在的商機, 產生了通過科學養殖改變傳統養殖方式, 發展家鄉畜牧業的想法。

回來後, 曲嘎開始在自家的牧場上進行育肥試驗。

由於缺乏經驗, 開始曲嘎只是嘗試性地給一兩頭犛牛育肥, 並與散養的犛牛進行對比。 不比不知道, 一比嚇一跳。 “經過100天的育肥, 犛牛的體重有了明顯提升, 出售後, 一頭犛牛能多出兩三千元的收入。 ”試驗成功後, 曲嘎欣喜若狂。

隨後, 曲嘎每年增加育肥犛牛的數量, 逐步提高了犛牛出欄率。 到2016年, 已經能夠實現育肥22頭犛牛、出欄22頭犛牛的規模。

當時, 這種短期育肥的方式, 對村民們來講, 著實是件新鮮事。

曲嘎說, 堆靈村是一個純牧業村, 一直以來, 村裡的牲畜養殖都是自然散養。 草長得好, 牛就吃得飽;草長得不好, 牛就只能餓肚子。 一年到頭, 有時饑有時飽的, 幾乎長不了多少肉, 牛都普遍偏小, 出欄率普遍偏低,

經濟效益也不好。

曲嘎靠犛牛育肥, 腰包越來越鼓, 但他心裡卻不止“小我”, 還裝著“大我”。

為了進一步幫助村民們增加犛牛養殖經濟收益, 儘快擺脫貧困, 曲嘎向鄉親們傳授短期育肥經驗, 幫助他們提高出欄率。

與此同時, 曲嘎心裡還盤算著更大的事情, 他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

2013年, 曲嘎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完成了他多年的心願, 也讓他能夠在為鄉親們辦實事, 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資料圖

這一年, 他把家裡的400多隻羊全部賣掉。 年底, 又把自家3819畝草場無償讓給其他村民放牧。

對於牧區絕大多數牧民來說, 牲畜和草場就意味著全部家業, 但曲嘎卻並不那麼在意。 他總覺得, 自己前些年在外面做生意, 又通過犛牛育肥, 攢下了些錢, 不需要完全靠草場放牧來維持生計, 不如幫鄉親們一把, 大家共同富裕。

在牲畜養殖過程中, 全村很多村民都得到過曲嘎的照顧。 提起他, 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 交口稱讚。

村民達瓦桑珠說:“曲嘎讓我家的牲畜在他家牧場上吃草,

還把育肥技術傳授給我們, 讓我們的牲畜賣的錢比以前多了很多, 改變了我家的生活條件。 他就是我家的恩人, 對我一家幫助很大。 ”

畜牧業作為傳統的第一產業, 在許多人看來, “來錢”並不容易, 但曲嘎卻憑著一腔熱忱和一股敢想敢幹的精神, 帶領村民們, 在世代放牧的大草原上闖出了一條致富路。

曲嘎的能力、真心和在村民中的口碑讓他在2014年成為“雙聯戶”戶長, 2015年被選為甯中鄉黨代表, 新的身份給了他新的力量, 也讓他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然而, 對於明天, 他充滿信心。

曲嘎說:“等把自家的152頭犛牛全部育肥出售後, 他就把草場交給村委會, 讓村民們共用。 自己以後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即將成立的嘉博犛牛養殖合作社和另外兩個運作良好的合作社上, 一步一步幫助更多的村民脫貧致富。”

一步一步幫助更多的村民脫貧致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