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新聞因溫暖而感動 信念因感動而堅定

12月20日, 由中宣部、中國記協組織的第四屆“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活動在江西省行政中心會議中心舉行。 中國江西網記者 海 波攝

中國江西網記者 張武明

每一篇稿件、每一期節目, 都離不開記者的辛勤付出;每一個新聞細節、每一則新聞故事, 都源自記者的客觀記錄。 12月20日, 第四屆“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團來到我省宣講, 10名記者以豐富的採訪經歷為基礎, 通過飽含深情的宣講, 講述了精彩紛呈的新聞故事, 呈現出溫暖人心的新聞情懷, 傳遞出砥礪奮進的前行力量。

宣講者講出了難忘經歷和深切感受, 聆聽者聽出了擔當精神和敬業態度。 透過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新聞故事, 宣講者和聆聽者達到了情感上的交流, 實現了心靈上的互通。

在實地採訪中成就好故事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尚斌在救援男童的現場, 一蹲守就是五天五夜, 在救援人手緊張的時候,

他收起採訪機, 扛起鐵鍬與志願者一起跳進了深坑;經歷700多天的追尋, 走過1萬多公里的行程, 羊城晚報社記者王倩發表了幾萬字報導, 讓中國青蒿素藥物臨床研究幕後英雄李國橋、朱拉伊的故事廣為傳播;舞鋼市廣播電視臺記者王少釧通過自己在鋼鐵企業的深入採訪, 領略到科技工作者的鑽研精神和愛國情懷, 感受到大國工匠精神的光芒和大國崛起的豪邁;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張悅主動請纓去新疆採訪, 看到了一個個援疆幹部的感人事蹟, 在4個月的採訪任務結束後, 深受感染的他申請繼續留在新疆採訪……

一個個“冒著生活熱氣”“帶著泥土芳香”的新聞故事後面, 是記者從基層一線獲取新聞素材的職業堅守和默默付出。

他們當中, 既有在新聞戰線奮鬥數十年的資深新聞人, 也有剛剛跨入新聞行業的年輕從業者;他們的新聞故事有著很多共同點:來自熱火朝天的生產生活現場, 來自記者發現新聞後深入挖掘的潛心工作。

聽眾們都說, 從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新聞故事中, 他們聽到了記者的責任使命擔當, 聽到了記者的忠誠熱愛奉獻, 聽到了記者的真心真情真意。

“每一個好故事的背後, 都離不開一個好記者的努力。 作為一名記者, 我從大家講述的新聞故事中發現了他們的忘我付出和執著堅守。 精彩的新聞故事雖然已經過去, 但他們心中始終懷有赤誠的新聞情懷。 我們要向解放軍報社記者鄒維榮老師那樣,

在新聞事實面前保持戰士的心態、衝鋒的姿態, 通過深入一線採訪, 講述出更多鮮活的好故事。 ”江西日報社記者魏星說。

在真情講述中傳播好聲音

“想不到我這只‘路過的蜻蜓’, 在老爺爺的心中這麼重要。 ”揚州廣電總台記者陸婷在她的題為《讀懂不老的故事》的報告中, 講述了採訪中與一個個老人交往的平凡故事和至深情感。 在深情的講述中, 她不知不覺間陷入哽咽, 道出了自己的感受:要傳承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優良家風, 給身邊的老人更多關愛, 用真情延續老人們的不老故事。

“五天五夜, 107個小時, 160多台機械, 1000多人, 我記錄的不是一組冷冰冰的數字, 而是一場與死神爭奪生命的不懈戰鬥。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尚斌對大家說,

直至今日, 一想起救援現場那一個個難忘的感人場景, 他就感到熱血澎湃。 他要把這股人間真情原汁原味講述出來, 讓更多人們體味這份人間大愛。

中國日報社記者張隕璧的新聞故事, 既有詳細的個人見聞, 更有濃濃的家國情懷。 他用“十五三二一”這一組數字串起一個個故事細節:“十大包板藍根”折射出無畏堅守的精神, “五格信號”呈現出中國技術的自信, “三條跑道”閃耀著中國智慧的光芒, “兩句表態”展現出大國外交的風範, “一句謝謝”說透民心相通的真情。

帶隊的中國記協幹部仇劍梅說, 記者的本職是報導事實, 生產優秀新聞作品, 而新聞背後的故事卻鮮為人知。 在“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活動中, 記者們有機會講述新聞背後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 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獨特理解,為大家講述出一個個真實感人的故事,傳播出時代生活中的好聲音,傳遞出新聞背後的正能量。

在交心互動中弘揚好傳統

“與以往的實習感受不一樣,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強烈的新聞情懷。”在與巡講團成員的座談中,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宋思茹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之情。

這次“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活動,在給高校學子呈現出打動人心的新聞故事的同時,也展現出記者豐富的從業經驗、細膩的內心世界和奮進的精神狀態。通過雙方對新聞理想的交心探討和對新聞學術的深入交流,進一步堅定了高校新聞專業學生投身新聞事業的信心。

江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研究生戴婧怡對記者們提出了心中的問題:在新媒體快速傳播的影響下,記者該如何堅守新聞理想、打造優秀作品?

對這個問題,記者們結合工作體會,紛紛給出了答案。山西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副總監陳湘認為,新聞作品是否受關注,傳播管道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作品的品質。時代給了記者一雙腳、一支筆、一顆心,來感受精彩世界、記錄時代風雲。只有保持發現新聞、記錄新聞的新鮮感和高素質,就能創作出好的新聞作品。中國新聞社北京分社記者曾鼐說,記者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專業態度和專業素養。在資訊碎片化傳播的時代,更需要記者摒棄浮躁心態,以深入扎實的採訪作風、一追到底的專業精神,去偽存真,精心創作,以實際行動詮釋新聞情懷。

通過深入的交流座談,省內新聞同行也找到了繼續前行的力量。江西廣播電視臺記者李先說:“只有肩負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記者才能在追逐真相和夢想的道路上不斷奔跑。在一個個感人的新聞故事裡,我感受到了厚重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也是記者職業的歸屬感和榮譽感。這種為新聞事業甘願付出的精神,就是記者應有的職業態度。”

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獨特理解,為大家講述出一個個真實感人的故事,傳播出時代生活中的好聲音,傳遞出新聞背後的正能量。

在交心互動中弘揚好傳統

“與以往的實習感受不一樣,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強烈的新聞情懷。”在與巡講團成員的座談中,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宋思茹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之情。

這次“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活動,在給高校學子呈現出打動人心的新聞故事的同時,也展現出記者豐富的從業經驗、細膩的內心世界和奮進的精神狀態。通過雙方對新聞理想的交心探討和對新聞學術的深入交流,進一步堅定了高校新聞專業學生投身新聞事業的信心。

江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研究生戴婧怡對記者們提出了心中的問題:在新媒體快速傳播的影響下,記者該如何堅守新聞理想、打造優秀作品?

對這個問題,記者們結合工作體會,紛紛給出了答案。山西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副總監陳湘認為,新聞作品是否受關注,傳播管道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作品的品質。時代給了記者一雙腳、一支筆、一顆心,來感受精彩世界、記錄時代風雲。只有保持發現新聞、記錄新聞的新鮮感和高素質,就能創作出好的新聞作品。中國新聞社北京分社記者曾鼐說,記者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專業態度和專業素養。在資訊碎片化傳播的時代,更需要記者摒棄浮躁心態,以深入扎實的採訪作風、一追到底的專業精神,去偽存真,精心創作,以實際行動詮釋新聞情懷。

通過深入的交流座談,省內新聞同行也找到了繼續前行的力量。江西廣播電視臺記者李先說:“只有肩負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記者才能在追逐真相和夢想的道路上不斷奔跑。在一個個感人的新聞故事裡,我感受到了厚重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也是記者職業的歸屬感和榮譽感。這種為新聞事業甘願付出的精神,就是記者應有的職業態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