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小兒感冒

小兒感冒的病因有外感因素和正虛因素。 主要病因為感受外邪, 以風邪為主, 常兼雜寒、熱、暑、濕、燥等, 亦有感受時行疫毒所致。 外邪侵犯人體, 是否發病, 還與正氣之強弱有關, 當小兒衛外功能減弱時遭遇外邪侵襲, 則易於感邪發病。

感冒的病變臟腑在肺, 隨病情變化, 可累及肝脾;外邪經口鼻或皮毛侵犯肺衛。 肺司呼吸, 外合皮毛, 主腠理開合, 開竅於鼻。 皮毛開合失司, 衛陽被遏, 故惡寒發熱, 頭痛身痛。 咽喉為肺之門戶, 外邪上受, 可見鼻塞流涕, 咽喉紅腫;肺失清肅, 則見噴嚏咳嗽。 風為百病之長, 風邪常兼夾寒、熱、暑、濕等病因為患,

病理演變上可見兼夾熱邪的風熱證、兼夾寒邪的風寒證及兼夾暑濕的濕困中焦等證。

肺臟受邪, 失於清肅, 津液凝聚為痰, 壅結咽喉, 阻於氣道, 加劇咳嗽, 此即感冒夾痰。 小兒脾常不足, 感受外邪後往往影響中焦氣機, 減弱運化功能, 致乳食停積不化, 阻滯中焦, 出現脘腹脹滿、不思乳食, 或伴嘔吐、泄瀉, 此即感冒夾滯。 小兒神氣怯弱, 感邪之後熱擾肝經, 易導致心神不寧, 生痰動風, 出現一時性驚厥, 此即感冒夾驚。

感冒的基本治療原則為疏風解表。 因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 發汗不宜太過, 以免耗損津液。 小兒感冒容易寒從熱化, 或熱為寒閉, 形成寒熱夾雜之證, 單用辛涼汗出不透, 單用辛溫恐助熱化火, 常取辛涼辛溫並用。

感冒若單用解表法易汗出後複熱, 應據證情合用清熱解毒、清暑化濕、化痰消食、鎮驚熄風等治法。 體質虛弱者不宜過於發表, 或採用扶正解表法。 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應在感冒之後及時調理, 改善體質, 增強免疫力

1.風寒感冒

證候:惡寒發熱, 無汗, 頭痛, 鼻塞流涕, 噴嚏, 咳嗽, 喉癢, 舌偏淡, 苔薄白, 脈浮緊。

分析:風寒外束, 衛表不和。 肌表為寒邪所束, 經氣不得宣暢, 故發熱無汗, 惡寒頭痛;風邪犯肺, 肺氣失宣, 故喉癢, 噴嚏咳嗽;苔薄白, 脈浮緊為風寒徵象。

治法:辛溫解表。

方藥:荊防敗毒散、蔥豉東加減。 常用藥:蔥白、蘇葉、豆豉解表發汗, 荊芥、防風疏風散寒, 杏仁、前胡宣發肺氣, 桔梗開肺利咽, 甘草調和諸藥。

表寒重, 惡寒發熱加羌活、白芷祛風解肌;咳甚加白前、紫菀宣肺止咳;痰多加半夏、陳皮燥濕化痰。

2.風熱感冒

證候:發熱重, 惡風, 有汗或無汗, 頭痛, 鼻塞流膿涕, 噴嚏, 咳嗽, 痰黃粘, 咽紅或腫, 曰幹而渴, 舌質紅, 苔薄白或黃, 脈浮數。

分析:風熱外襲, 肺衛不利。 感受風熱或寒從熱化, 腠理開泄, 發熱重而有汗出;風熱上乘, 肺氣失宣故咳嗽流涕, 痰粘, 咽紅或腫;熱易傷津, 口幹而渴;舌紅苔薄黃, 脈浮數皆風熱徵象。

治法:辛涼解表。

方藥:銀翹散或桑菊飲加減。 常用藥:金銀花、菊花、連翹清熱解表, 薄荷、牛蒡子疏風散熱、宣肺利咽, 豆豉發表除煩, 桔梗、前胡宜肺化痰。

表熱證候明顯者, 選銀翹散;咳嗽症狀較重者, 選桑菊飲。 咳甚痰黃加黛蛤散、前胡清肺化痰;咽紅腫甚加山豆根、土牛膝根清咽解毒;高熱便秘加生大黃、全瓜蔞通腑瀉熱。

3.署邪感冒

證候:發熱無汗, 頭痛鼻塞, 身重困倦, 咳嗽不劇, 胸悶泛惡, 食欲不振, 或有嘔吐泄瀉, 舌質紅, 苔黃膩, 脈數。

分析:暑邪夾濕, 束表困脾。 暑邪外襲, 衛表失宣則見高熱、無汗;濕遏肌表則身重困倦;暑濕困於中焦, 故胸悶泛惡, 食欲不振, 或嘔吐泄瀉;舌紅苔膩為暑濕之徵象。

治法:清暑解表。

方藥:新加香薷飲加減。 常用藥:香薷發汗解表化濕, 金銀花、連翹解暑清熱, 藿香、佩蘭祛暑利濕, 厚朴、白豆蔻、扁豆花化濕和中。

熱甚心煩加黃連、淡豆豉、梔子;泛惡嘔吐加竹茹、半夏;身重困倦苔膩加鮮荷梗、荷葉、佩蘭、西瓜翠衣。

4.時行感冒

證候:全身症狀較重, 壯熱嗜睡, 汗出熱不解, 目赤咽紅,

肌肉酸痛, 或有噁心嘔吐, 或見疹點散佈, 舌紅苔黃, 脈數。

分析:疫毒侵襲, 火熱燔熾。 疫毒襲表, 故壯熱嗜睡, 肌肉酸痛;上焦熱熾, 故目赤咽紅;邪伏中焦故噁心嘔吐;舌紅苔黃、脈數均為熱盛之象。

治法:疏風清熱解毒。

方藥:銀翹散合普濟消毒飲加減。 常用藥:銀花、連翹清熱解毒, 荊芥、羌活辛溫疏邪, 山梔、黃芩清肺泄熱, 板藍根、貫眾、蚤休泄熱解毒, 薄荷辛涼發散。

如症見高熱惡寒, 脘痞噁心、頭痛納呆, 苔如積粉, 為時邪夾穢濁疫氣, 侵于募原。 治宜透達募原, 辟穢化濁。 方選達原飲加味。 常用藥:檳榔、草果、厚樸、知母、白芍、甘草、黃芩、柴胡、板藍根。

小兒感冒

小兒感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