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三個100% 讓群眾安居又樂業!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喜迎州兩會】

黔東南州是全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 也是全省農村危房改造主戰場, 加大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是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兩不愁、三保障”總體目標的一項重要內容。 在州委州政府堅強領導下, 在財政、民政、扶貧等部門的共同努力下, 全州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不斷深入推進, 取得了較好成效, 實現了開工率、竣工率、“三改”改造率三個100%, 極大促進了基層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我州實施危房改造的具體舉措是:

大力實施“危改”,保障住房安全。

在依據農村危房評定標準科學評定危房等級基礎上,分類組織實施,確保品質安全。

對局部危險或有危險點不需要拆除新建的二、三級危房,通過加固改造,更換、維修相關構件,實現農房主要部件合格、結構安全,達到最基本的品質要求,達到當地抗震設防標準;對整體危險需要拆除的一級危房,新建房屋要避開地質災害隱患點等危險區域。 新房建成後必須及時拆除舊房,堅決防止建新不拆舊、建新仍住舊等現象,杜絕安全隱患。

同步實施“三改”,保障衛生健康。

一級危房拆除重建的,在新房設計上落實廚臥分離、廁圈分離、人畜分離等要求。 二、三級危房在實施加固改造的同時, 根據其臥房、 廚房、廁所、圈舍等現狀,按“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同步實施“三改”相關內容。

實施改廚,原則上廚房獨立使用面積不低於5平方米,同步改灶、改台、改管、改水,整體提高廚房衛生清潔程度。 實施改廁,原則上廁所獨立使用面積不低於2.25平方米,並以建設、完善 化糞池、便池、沖洗設備“兩池一洗” 為主要內容,實施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 實施改圈,對農村既有畜禽圈舍實行糞汙處理, 減少蚊蠅及惡臭, 實現居住與圈舍分離,降低人畜共患疾病的風險。 要通過 “三改”,實現農房居、廚、廁、圈等合理分離,切實改善農房基本居住功能和衛生健康條件。

落實規劃管控,保障風貌特色。

強化農村危房“危改”“三改”與加強村莊規劃、嚴格農房建設規劃許可及宅基地管理結合起來,統籌推進,提升綜合效果。 一級危房拆除重建需要另選址新建的,須引導其進入規劃的30戶以上居民點建設,不能批准其再在承包地或道路邊佔用耕地、違反規劃建設。

要嚴格 “一戶一宅”政策,建新必須拆舊。

嚴格規範操作流程, 推進資訊公開。

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 全過程接受群眾監督和社會監督。 利用新聞為題、政府網站、村內宣傳欄、發放政策明白卡等多種管道進一步加強政策宣傳、提高政策知曉率。

強化精准培訓服務。

加強政策培訓,提高相關領導幹部和管理人員的政策水準、工作能力;加強規劃培訓,提高基層技術人員農房風貌現場管控和品質監管能力;加強工匠培訓,提高農村建築工匠技能。

強化督查調度, 嚴格量化考核。

聯合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各縣市專案實施過程的督促檢查,

確保領導責任到位、監督管理到位、專案實施到位和竣工驗收到位。 實行一週一調度分析、不定期巡查工作機制, 確保危房改造任務全面完成。

取得的成效:

截至目前, 2017年全州度實施的39952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其中:4類重點對象37000戶, 其它危改戶2952戶), 已開工39952戶, 開工率100%, 竣工39952戶, 竣工率100%;“三改”已完成39952戶, 改造率100%。

強化督查調度, 嚴格量化考核。

農村困難群眾居住條件將得到極大的改善, 困難群眾基本可以告別危房, 因自然災害而發生居住不安全的情況有效減少。

激發了群眾發展生產、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解決了困難群眾想建房而又資金不足難題, 緩解了困難群眾建房資金壓力,

可以把有限的資金用於發展生產, 激發了群眾發展經濟、投入小康社會建設的熱情。

創造大量的工作崗位, 促進了農民就業增收。

很多地方結合農村危房改造, 推進村內道路、綠化、安全供水、垃圾污水治理等設施建設, 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住上安全房的貧困群眾精神面貌發生巨大變化, 對生產生活有了更大信心和希望,同時, 促進了黨群幹群關係融洽、社會和諧穩定。

從江台 施秉台

網路編輯:張 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