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金井三坑村:緊扣“三大文化” 讓村容更上一層樓

­ 乾淨整潔的村道, 綠樹在陽光下輕輕搖曳, 路旁一塊巨大的文化牆巧妙地融合了三坑村生態文化、華僑文化和尚武文化三大文化,

生態公園裡, 可見村民帶著孩子嬉戲, 這裡是晉江金井三坑村, 舒適的村居環境讓人流連忘返。

­ “今年, 三坑村共排出了20多個項目, 分佈在三個自然村, 通過這些項目, 將進一步提升三坑村的村容村貌, 讓三坑的生態、品位更上一層樓。 ”三坑村黨支部書記施子墩說。

­ 三坑村有一個由古榕樹群組成的生態公園, 面積約33333平方米, 目前建設已經初具規模, 成為村民休閒娛樂的最好場所, 但由於生態公園中間有一條村道橫穿而過, 破壞了生態公園的整體性。 為此, 今年三坑村準備將這一條橫穿的村道改建成步行道, 再從公園週邊修建一條新的村道, 讓生態公園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 並打造生態公園大門和一個小型停車場。

目前, 該項目已經完成規劃設計, 預計下半年開工建設。

­ 除此之外, 今年, 三坑村還將結合村裡的華僑文化, 在崇德樓建設一個村史館。 記者瞭解到, 崇德樓是由吳均萬、吳均認、吳均轍、吳均文四兄弟共建于1929年。 房屋主體為二層鋼筋水泥結構, 內部裝潢及傢俱均為上等楠木, 建材同樣都是從菲律賓運送過來。 崇德樓的樓名還有一個來由, 原來吳氏家風推崇“三讓至德”, 因此起名為“崇德樓”。 數十年來, 居住在崇德樓的吳氏家族文化素質一流, 多個後人獲得學士、碩士甚至博士等學位。 “我們已經和崇德樓的後代聯繫過了, 村裡將幫他修繕整治這棟番仔樓, 而他將房子租賃給村委會作為村史館。 ”施子墩笑著說, 在村史館建成後,

將向三坑村民徵集老故事, 把古榕樹、番仔樓和尚武文化的資料都收集起來, 擺到村史館, 讓更多人到三坑村後一目了然地瞭解三坑村。

­ 而在尚武文化方面, 施子墩介紹, 在坑園自然村將打造一個約5000平方米的尚武公園, 該公園的土地為村裡一名華僑所有, 在經過村兩委積極動員後, 這名華僑十分支援, 將地拿出來修建尚武公園並出資給予支持。

­ “這幾年, 我們可以說利用了每一處可以利用的土地來為村民打造一個最美鄉村。 ”施子墩說, 下一步, 他們還將邀請一些專業的團隊, 對三坑村的資源進行整合, 打造三坑村的特色休閒旅遊景觀。

­ 記者短評:

­ 在三坑村委會榮譽室裡, 擺放著二三十塊三坑村的各項榮譽, 其中一面牆上還有三坑村改造前後的環境對比照片,

讓人不由讚歎它的變化之大。 是的, 近年來, 三坑村通過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村莊越來越美麗, 在村裡, 也經常可以看到施子墩和村委會主任張福丁穿梭在村間的各個專案現場。 村兩委班子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 幹部和村民關係融洽, 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三坑村的未來, 我看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