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退熱、霧化、抗感染……地米這些用法都錯了!

誤區一:退熱

前幾日, 聽一位朋友說, 地塞米松是他的退熱法寶, 遇到發燒的, 來一針, 效果都不錯。 確實, 由於大多數患者在體溫升高時將退熱作為醫生治療有效的唯一憑證。 故我們為了達到明顯的退熱效果, 多選用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來強行退熱。

但是, 這種做法不可取!

因為, 地塞米松雖然可以抑制內生致熱原的合成與釋放, 抑制炎症反應, 但它不是退熱藥, 濫用會減弱機體免疫功能, 對某些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發熱可能導致感染病灶擴散, 病情進一步發展。

曾有報導4例分別為“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左頜下急性蜂窩炎”、“上呼吸道感染”、“結核性腦膜炎”的患者,

因治療中濫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而死亡。

衛計委印發的《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也特別提出:未嚴格按照適應證給藥的情況較為普遍, 如單純以退熱和止痛為目的使用糖皮質激素, 特別是在感染性疾病中以退熱和止痛為目的使用。

誤區二:霧化

理由:地塞米松經呼吸道局部霧化吸入時, 產生的霧化顆粒較大, 達不到3~5µm的有效顆粒, 因而藥物只能沉積在大氣道;地塞米松屬於無親脂性基團, 且局部抗炎作用弱, 水溶性大, 與大氣道粘膜組織結合較少;地塞米松是在肝臟轉化後才起到作用, 局部用藥很難起到直接的療效…

目前, 臨床用於霧化的常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是布地奈德和丙酸倍氯米松。

我們國家對於霧化吸入地塞米松的循證資料很少, 在各種指南、專家共識都是不推薦使用的。 有專家呼籲在臨床能不用儘量少用地塞米松。

誤區三:止痛

常見於腰痛、關節痛的治療中, 病因未明, 病情輕重緩急不分, 直接將地塞米松當成常規止痛藥使用。

誤區四:抗感染

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中最為常見, “配方”也多為:地米+頭孢、地米+利巴韋林、地米+利巴韋林+頭孢這三種。

然而, 地塞米松無抗菌、抗病毒作用, 卻有明顯的免疫抑制作用, 病毒性感染患者、兒童應慎用, 不明原因的感染、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染)等應避免使用。

誤區五:預防輸液反應

常見的是在靜脈滴注中加入地塞米松,

部分醫生認為可以利用其抗毒素、抗過敏作用, 預防和減輕輸液反應, 但是地塞米松本身也有致過敏的可能。

此外, 基層臨床中最常用的地塞米松與頭孢菌素這一對搭檔, 被許多藥師呼籲:請不要用孩子的生命做賭注!地塞米松, 不能預防頭孢菌素過敏!

最後, 分享一則案例(來源基層醫療事故互助基金),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患兒男, 3歲8個月, 體重22公斤, 因發熱於2016年3月4日來衛生室就診。 既往藥物過敏史、預防接種史不詳。 查體:T:39.4℃, 扁桃體紅腫。 醫生初步診斷:扁桃體炎, 治療上給予柴胡注射液2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1毫克肌肉注射。 第二天複查:T:39.5℃, 扁桃體紅腫, 治療上給予肌注地塞米松2毫克, 餘同前。

約一周, 患兒家長找來:孩子因過敏在兒童醫院住院治療, 要求醫生賠償醫藥費。 對於該案例中患兒的用藥及過敏原因, 大家是如何看看待的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