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平江縣發掘21具抗日英烈遺骸:專家鑒定犧牲者年齡大多為17歲

提示:本頭條號文章全為原創, 作者承諾對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歡迎讀者朋友點右上角紅框「關注」閱讀更多文章.

據湖南省平江縣消息, 近日深圳龍越基金會牽頭的尋找抗日英烈遺骸志願者, 在平江南江一帶又發掘21座抗日陣亡將士墓。

因特殊的戰爭年代對犧牲者安葬草率, 相距80之久, 且一直無人管理等原因, 所發掘的21座墓穴中未能找到完整的遺骸, 大多只剩下顱骨和股骨, 其中一具遺骸的顱骨中還留著日寇的子彈, 在場者都掉下了眼淚。

發掘的21具抗日英烈遺骸, 經西安大學考古專家鑒定, 英雄犧牲的年齡除一名35歲和一名21歲外, 大多為17歲左右, 專家將對遺骸中提取的DNA形成詳細報告存檔備查。 這21具烈士遺骸, 現已存放於平江縣露江山抗日英烈紀念園, 明年清明節再安厝祭祀。

平江是抗日戰爭時期長沙會戰的前沿陣地。 1939年9月, 日寇攻佔武漢後, 為鞏固和擴大戰區, 集中了30萬兵力分鄂南、贛東、粵北三路向長沙進軍, 國民黨第九戰區司令薛岳指揮70萬兵力抗拒日軍, 保衛長沙。 經過三次長沙會戰, 日軍雖然被國民黨軍對打敗, 死亡9萬多人, 但國軍也有13萬壯烈犧牲, 犧牲在平江的國民黨軍隊將士近3萬人。

新中國成立後, 由於特殊的原因, 這些為國捐軀的英烈未能得到正確的安置和處理。 當中國大地到處修建了烈士陵園, 樹碑立碣紀念,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時, 這些為國捐軀的國民黨軍隊抗日英烈的墳墓依然在荒山野嶺之中被雜草掩沒。

近年來, 不少民間志願者發起了追尋抗日英烈活動, 他們捐資捐物, 修起了抗日英烈紀念園, 深入當年抗日戰場遺址, 尋找英雄的遺骸進行集中安置處理, 以告慰忠魂。

聲明:本頭條號已經與「維權騎士」和「快版權」簽約, 進行全網監測, 擅自轉載者後果自負, 歡迎您在頁面下發表評論或將文章分享到微頭條、朋友圈和微信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