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為什麼國內的簡歷總是設計得“花花綠綠”?

授權轉自:日本設計小站 ID:japandesign

考研即將結束

實習求職的大幕即將拉開

神奇的老鐵開始各種表演

先來看看內容

同學你改一下名字好嗎?

你這個名字惹不起惹不起

不, 說真的你運氣這麼好

我們非洲大草原不歡迎歐皇上岸

不可描述?

不可描述+1???

這..能算是..特長嗎?

好吧..也算得上是忍者了

不說有些演員的簡歷內容精彩無比

我們回歸正常

大家最經常接觸的

當然還有各種多彩的簡歷範本了

PART A

簡歷要夠“彩”才能出彩!

相信很多同學做簡歷前和日站君一樣

會在搜索欄裡敲下關鍵字

“簡歷 範本”

每個都點進去看看

好像都很不錯的樣子

各種類型的都下幾份

不知不覺, 資料夾就變成這樣了

成就感油然而生的同時

還有無比的糾結

是選簡潔商務款的

還是時尚炫彩的

誒?居然連簡歷都出四件套了

不如就選這個吧

總之就一個宗旨:

“要出彩!不能單調!”

更有甚者

專門請廣告公司為自己做了一本簡歷

大16開, 十幾頁

跟精裝畫冊比都不遜色

難道全世界的簡歷

都要如此“盛裝打扮”的嗎?

這個時候

日站君突然想起當年在日本旅行

在書店裡看到的各種空白簡歷表格來

欸?畫風怎麼差別這麼大!

全是黑白表單

這也質樸的太過頭了吧!

聽旅日的小夥伴說,在日本

如果用特別花哨的簡歷

會被認為“太過輕佻”

而且一不小心版面太複雜

也不便於讓面試官一目了然的看到應聘資訊

而在中國

若是我們拿上這樣的簡歷去面試

肯定會有好心的朋友提醒你:

“朋友,這麼普通的簡歷,我覺得不OK”

那麼,回到剛才的問題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差異呢?

PART B

“花花綠綠”的簡歷

折射出“需要出眾”的嚴峻求職現實

【競爭太大,想出眾,就靠它!】

簡歷過度包裝也實屬無奈

要是單一的表格填填就能找到工作

誰願意花大把的時間在簡歷設計和排版上?

新聞年年都報導

“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數又創新高”

“就業難”更是畢業季永恆的話題

招聘會上,一眼望過去全是人

能陪你作戰的就只有手裡這份簡歷

一張普普通通的表格

能拿得出手嗎?

大公司的HR每天要看幾百份簡歷

在一份簡歷上花的時間不超過10秒

怎樣讓自己的簡歷脫穎而出?

首先當然是強烈的視覺容易給人留下印象!

甚至小時候愛看的《愛情公寓》還告訴我們

看看,如果不好好設計簡歷

也許被抽到的瞬間,因為顏值不夠

就被丟到垃圾桶了呢!

顏值,真是不論對人還是對簡歷

都一樣重要!

【內容沒得寫,只能在形式上多下功夫】

多少人按照範本填簡歷時

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實習經歷?

讓老爸去公司幫忙敲個章就完事了的

該怎麼寫

榮譽獎勵?

大學光顧著玩了沒怎麼參加比賽

初中詩朗誦二等獎可以寫上嗎?

項目經歷?這...是啥?

絞盡腦汁能填的都填了

簡歷還是空蕩蕩的

看的人心都拔涼拔涼的

這樣的簡歷投出去了

大概會是如此下場吧

為了不被HR扔狗

簡歷不敢輕易空著

只好找些“漂亮”的排版

這裡添個圖示

那里弄個分欄

幸虧小時候幹過幾年宣傳委員

結果HR內心OS依然是:

嗯,這個同學版面不錯

內容怎麼全空著?不予通過

喔!真是令人絕望!

【校園與社會嚴重脫節】

大家或許都上過一堂叫

“大學生就業指導”的課

最後老師會佈置一個作業:

製作一份簡歷

評判標準是什麼呢?

當然是簡歷好不好看啊!

簡歷就一頁太單薄了

加個封面吧

還得寫上“個人簡歷”四個大字

就怕老師不知道這是什麼

別人都兩頁

那我得再多加一頁

寫封求職信准沒錯

信寫的情真意切

念完自己都要哭出來了

老師一定會看到我的用心

給我打優的!

孩子們啊,這回呂老師要出來開課了

我們在學校裡受的教育

被傳播的觀念就是

“簡歷越好看得分越高”

卻沒人教我們怎麼把內容寫好

等出了校園

怎麼能一下子轉變這個思維呢?

【兩個國家都有的“從眾心理”】

反觀日本對公司職員、求職者的要求

他們一貫遵循“實用主義”和“協調性”

簡歷重在內容而非形式

而這裡的“協調性”就是

積極參與團體事務但絕對不強出頭

不和大家不一樣

所以在通勤時間的日本車站

看到的會是一片灰黑色的人海

極少有亮眼的顏色

因此,日本幾乎所有人都用表格簡歷

不用的就成了異類

而在我國

別人都想方設法美化、包裝簡歷

你不這麼做就怕會被淘汰

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從眾心理”了

【那麼,優秀的簡歷應該是什麼樣的?】

其實,也無外乎就是

“文字精煉、重點突出、排版整潔、無格式錯誤”

這幾點

簡歷這東西吧

別寄希望於用一份華麗的簡歷掩蓋你的蒼白

也不要讓一份糟糕的簡歷毀了你閃光的經歷

盡自己最大的能力

將簡歷做的清晰又有設計感是加分

而平時在校期間就積累經驗、認真學習

才是一份發光簡歷的必要條件

畢竟

簡歷形式不重要

履歷才是王道

正確的簡歷應該怎樣寫?

回復:簡歷

我會告訴你。

越努力,越幸運。

這裡是龐門正道。

聽旅日的小夥伴說,在日本

如果用特別花哨的簡歷

會被認為“太過輕佻”

而且一不小心版面太複雜

也不便於讓面試官一目了然的看到應聘資訊

而在中國

若是我們拿上這樣的簡歷去面試

肯定會有好心的朋友提醒你:

“朋友,這麼普通的簡歷,我覺得不OK”

那麼,回到剛才的問題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差異呢?

PART B

“花花綠綠”的簡歷

折射出“需要出眾”的嚴峻求職現實

【競爭太大,想出眾,就靠它!】

簡歷過度包裝也實屬無奈

要是單一的表格填填就能找到工作

誰願意花大把的時間在簡歷設計和排版上?

新聞年年都報導

“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數又創新高”

“就業難”更是畢業季永恆的話題

招聘會上,一眼望過去全是人

能陪你作戰的就只有手裡這份簡歷

一張普普通通的表格

能拿得出手嗎?

大公司的HR每天要看幾百份簡歷

在一份簡歷上花的時間不超過10秒

怎樣讓自己的簡歷脫穎而出?

首先當然是強烈的視覺容易給人留下印象!

甚至小時候愛看的《愛情公寓》還告訴我們

看看,如果不好好設計簡歷

也許被抽到的瞬間,因為顏值不夠

就被丟到垃圾桶了呢!

顏值,真是不論對人還是對簡歷

都一樣重要!

【內容沒得寫,只能在形式上多下功夫】

多少人按照範本填簡歷時

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實習經歷?

讓老爸去公司幫忙敲個章就完事了的

該怎麼寫

榮譽獎勵?

大學光顧著玩了沒怎麼參加比賽

初中詩朗誦二等獎可以寫上嗎?

項目經歷?這...是啥?

絞盡腦汁能填的都填了

簡歷還是空蕩蕩的

看的人心都拔涼拔涼的

這樣的簡歷投出去了

大概會是如此下場吧

為了不被HR扔狗

簡歷不敢輕易空著

只好找些“漂亮”的排版

這裡添個圖示

那里弄個分欄

幸虧小時候幹過幾年宣傳委員

結果HR內心OS依然是:

嗯,這個同學版面不錯

內容怎麼全空著?不予通過

喔!真是令人絕望!

【校園與社會嚴重脫節】

大家或許都上過一堂叫

“大學生就業指導”的課

最後老師會佈置一個作業:

製作一份簡歷

評判標準是什麼呢?

當然是簡歷好不好看啊!

簡歷就一頁太單薄了

加個封面吧

還得寫上“個人簡歷”四個大字

就怕老師不知道這是什麼

別人都兩頁

那我得再多加一頁

寫封求職信准沒錯

信寫的情真意切

念完自己都要哭出來了

老師一定會看到我的用心

給我打優的!

孩子們啊,這回呂老師要出來開課了

我們在學校裡受的教育

被傳播的觀念就是

“簡歷越好看得分越高”

卻沒人教我們怎麼把內容寫好

等出了校園

怎麼能一下子轉變這個思維呢?

【兩個國家都有的“從眾心理”】

反觀日本對公司職員、求職者的要求

他們一貫遵循“實用主義”和“協調性”

簡歷重在內容而非形式

而這裡的“協調性”就是

積極參與團體事務但絕對不強出頭

不和大家不一樣

所以在通勤時間的日本車站

看到的會是一片灰黑色的人海

極少有亮眼的顏色

因此,日本幾乎所有人都用表格簡歷

不用的就成了異類

而在我國

別人都想方設法美化、包裝簡歷

你不這麼做就怕會被淘汰

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從眾心理”了

【那麼,優秀的簡歷應該是什麼樣的?】

其實,也無外乎就是

“文字精煉、重點突出、排版整潔、無格式錯誤”

這幾點

簡歷這東西吧

別寄希望於用一份華麗的簡歷掩蓋你的蒼白

也不要讓一份糟糕的簡歷毀了你閃光的經歷

盡自己最大的能力

將簡歷做的清晰又有設計感是加分

而平時在校期間就積累經驗、認真學習

才是一份發光簡歷的必要條件

畢竟

簡歷形式不重要

履歷才是王道

正確的簡歷應該怎樣寫?

回復:簡歷

我會告訴你。

越努力,越幸運。

這裡是龐門正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