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智慧時代正當時:西北工業大學全面推進校園資訊化建設

隨著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高校資訊化建設目前正經歷著從數位校園到智慧校園的轉變。 伴隨著學校“雙一流”建設的藍圖鋪展, 西北工業大學的校園資訊化建設正在全面推進。

下一步, 高校究竟該如何深化推進資訊化建設, 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領導主責擔當, 優化管理至上, 用戶體驗第一, 建設扎實推進”——作為學校資訊化建設的積極探索者, 研究生院正按照校長汪勁松在資訊化建設交流推進大會的要求, 秉承“多元化、創新型、國際化”精英教育理念,

以改革創新的精神, 主動作為, 以需求和問題為導向, 將資訊化建設和師生訴求有機結合, 統籌推進, “以用促建、建用互動、協調發展”, 讓資訊化在服務“最後一米”中落地生根, 在常態運用中縱深發展, 在理念創新中體系融合。

隨著研究生院自助列印系統的上線運行, 他們的這一創新實踐, 為當前學校深入推進資訊化建設提供了新思路。

登錄西北工業大學官方主頁, 進入翱翔門戶, 你會在不經意中發現這麼一個小小的模組——自助列印。 點擊就可以轉入學生自助列印服務系統。

隨著高校從管理型面向服務型的改革與轉變, 自助列印這類設備系統已成為學校資訊化建設的又一大熱點。

該系統主要用於學生中英文成績單、在讀證明、學籍證明、課表等多種資訊的查詢與自助列印,

並帶有防偽功能, 大幅減少教學管理部門為學生大量列印相關材料的工作量, 杜絕以往排長隊等候的繁雜局面, 既提升工作效率, 又能展示學校資訊化水準。

“讓信息多跑腿, 讓師生少跑路”。 研究生院該項目執行負責人王雅靜看來, 解決資訊化服務“最後一米”, 就是採用先進的技術手段, 通過設備終端直接為師生們提供服務, 從而大大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水準。

“資訊化建設成效標準, 不是領導表揚、上級鼓掌, 而是‘能用’‘好用’, 師生們‘喜歡用’。 其實, 自助列印設備可以服務醫院、銀行、政府部門等多種行業, 但現在應用於教育行業, 就必須對教育資訊成果深度加工,

體現大學特色和師生們的實際需求。 ”

這, 不單是個人灼見, 更是研究生院的清醒認識——在深入推進資訊化建設中, “用”是發展動力, 只有踏踏實實的讓師生們“看到”“摸到”“實際用到”才能引領方向。

近年來, 研究生院堅持用實用化尺規來檢驗資訊化建設成效, 推進資訊化建設深入發展, 解決資訊化“入手、入腦、入心”等問題, 讓資訊化的成果看得見、摸得著、用得好。

“研究生自助查詢列印系統”就是這樣一個實例。 為了在研究生院搬遷新校區前上馬該設備, 研究生院工作人員加班加點, 通過部門協調、系統資料共用、師生投票選址等一系列緊鑼密鼓的籌備工作, 該設備於2017年9月1日正式試運行, 目前在兩校區設置了7台, 分佈在學校的角落,

毫不起眼, 卻成為可以惠及數萬學生的利器。 “找工作打成績單再也不用去研究生院了!” 自動化學院康澤宇同學拿著剛剛列印出的蓋有鮮紅“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院證明專用章”的成績單開心地說。

而在研究生院看來, 簡簡單單一張自助列印成績單, 在具體實現的過程中, 暴露出傳統業務模式下存在的資訊融合功能不深、各部門多頭管理手續繁雜等問題。

為此, 研究生院完善需求論證機制, 對業務內容“多堂會審”瀝幹“水分”, 用一個“證明章”代替多科室公章, 增強資訊化成果的“任務針對性、環境適應性”, 向以實用為主、為師生服務轉變。

針對資訊化成果檢驗機制不完善的“瓶頸”, 他們突出強化資訊化成果“三用”:即在日常工作中常態用、專項業務中強制用、效能提升中檢驗用。

實效淬礪, 成果更佳。

像“研究生自助列印列印系統”等一批實效管用的成果被推廣, 同時, 一批中看不中用的資訊化“虛果”被淘汰。 在研究生院看來, 通過資訊化建設的繼續推行, 研究生院內部的具體業務, 不是被整合, 而更多的是被重構, “我們不是傷筋動骨, 而是脫胎換骨。 ”

這是一個普通的工作日, 品質辦公室的工作電腦上, “系統資訊官”殷漢青正在檢查維護研究生教育綜合管理系統運行。 一串串資料顯示著每位用戶的待辦事項;一行行清單記錄著研究生教育綜合管理系統“健康狀況”。 這位元“資訊官”的責任就是及時添加更改用戶許可權, 確保研究生教育綜合管理系統“暢通無阻”, 高效運行。

這是一間普通的辦公室,每月一次的資訊化建設推進會正在進行中。

來自研究生院甚至其他部門的多個業務科室的同志,圍繞一段基礎資料的銜接和完善,大家爭論得不可開交。結果是,在這個系統內,資料保持了唯一的規範性,“我們內部的爭執,是為了師生外部使用的完整可靠。”

通過實際運用,自設計和試運行以來,他們對238個應用模組進行了修改完善。對此,研究生院認為:“研究生教育綜合管理系統是我們手中的“槍”,平時“擦”亮才能好用。”

一個“擦”字,揭示著研究生院資訊化建設樸實而深刻的道理——不會用、不想用、用不好,是因為不常用。與之相對應的是,日日用,月月用,才能用出高效益,用出新作為。

在學校領導的支持和有關職能部門的指導下,研究生院以“用”促建,通過“一系列資訊化系統”的建設,對部門內部各業務模組進行“瘦身”改進,如今,師生反映系統變得方便實用、快捷高效。

“推進資訊化,用是硬道理,要積極用、強制用,形成自覺、形成習慣,形成文化。”資訊中心王兆旭說:“只有去‘玩系統’一樣去使用,這個系統才能成為工作效能提升的‘倍增器’。”

“服務無微不至,關愛無所不在。”

記者在研究生院欣喜看到,截至目前,系統學生使用者56133人,教師用戶2036人,已有7389位元同學通過該系統制定了培養計畫,開課6438門次,研究生們已經開始按照自己頁面的課表開始上課了。

顯得有些“奇怪”的是,2017年的網上選課可以用“靜悄悄”三個字來形容:研究生院資訊化服務電話很少在上班時間響起,留言板針對該系統的留言問題只有3條,微信後臺諮詢培養計畫問題僅有1條。這一切都得益于研究生院開通了24小時QQ群服務,有問題直接加群,學院秘書、系統管理員、培養辦老師、系統工程師為您一人服務,資料有誤立時解決、程式問題說明解決時限、管理問題立刻定位到人。

正是這24小時的常態化服務,讓以往喧鬧沸騰的網上選課變得斂聲息語、秩序井然,工作效果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據介紹,目前,研究生院已基本完成資料移轉工作;2004級至2017級的全部研究生均可使用新系統進行學業查詢、學籍變動及申請各項審批;所有導師均可通過新系統查詢到2004年以後入學的學生情況。新的研究生教育綜合管理系統,已初步完成近15年研究生和導師的“全覆蓋”,業務也將更多的“一網打盡”。

在這裡,研究生教育綜合管理系統的運用已從業務管理,延伸到師生工作學習的細節保障,系統已成為方便化、高效化的“同義詞”。

鍵盤有節奏地跳動,目光在飛快掃描。

12月,西北工業大學嵌入式軟體實驗室裡,西工大研究生教育綜合管理系統軟體檢測正在進行中。從系統相容性檢測,到人機界面交互測試,再到資料可用性分析……從2015年開始,董雲衛教授團隊一直承擔著這項“篩沙子”般細緻、煩瑣而艱巨的工作。

軟體是資訊化建設的“基石”,沒有一塊塊標準化的基石,資訊化大廈怎麼能牢固?同類系統不通用,不同系統難相容,資訊化如此“煙囪林立”,怎麼能聯起來?現實的憂思,讓研究生院組建起一支專業的調研和專家團隊,推進軟體建設的系統化、通用化、標準化。

“資訊化建設不能一擁而上‘大呼隆’,我們需要‘對表意識’。”

根據學校資訊化建設的有關決定,“2020年,西工大將初步建成研究生教育智慧校園”。為此,研究生院日前專門出臺了相關舉措,為下一步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資訊化建設發展規劃“行動路線圖”。

何謂“研究生教育智慧校園”?

在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王海燕看來,“智慧”是一種綜合能力。當前,研究生教育資訊化工作正在走向大資料統計階段,而真正想實現智慧化,就需要在大資料統計的基礎上進行資料採擷,以資料、圖表、圖形等高可讀形式,全面展現機構的運行狀態和關鍵資訊,從而為領導決策和提高研究生教育品質提供服務。

在研究生院展示的一幅路徑圖當中,記者看到,研究生教育智慧化的主要專案內容,以學生和導師的教與學過程為基礎,規劃為四個層次的十二個系統。第一層次的四個基礎資料系統是研究生教育綜合管理、自助列印、調研系統基礎資料統計及展示系統;第二層次的三個宣傳交互系統為微信公眾訂閱號、研究生教育網站、移動用戶端;第三層次的三個知識管理系統為翱翔學堂(線上課程平臺)、雨課堂教學(翻轉課堂所採用的線上互動)、遠端會議系統。通過對以上系統的資料分析,進而研發出第四個層次的研究生培養品質保障系統和以院校研究為基礎的研究生教育發展系統。一張建設藍圖已經蔚然呈現於眼前。

“高等教育的資訊化,是建設一流大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支撐與引領作用。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資訊化建設,以之為抓手,推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管理服務的創新,不斷實現資訊技術與學校各項工作的深度融合。”——黨委書記張煒和校長汪勁松多次如是表示。

不久的將來,研究生院將通過資訊化建設,為學校提供研究生教育領域內,關於招生、培養、學生管理等等20多種類型的標準化業務服務,用品質保障為學科發展、課程規劃、學業指導提供全方位、立體式的資料服務,為西北工業大學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提供科技化、智慧化程度更高的決策支援服務。

掃一掃分享本頁

高效運行。

這是一間普通的辦公室,每月一次的資訊化建設推進會正在進行中。

來自研究生院甚至其他部門的多個業務科室的同志,圍繞一段基礎資料的銜接和完善,大家爭論得不可開交。結果是,在這個系統內,資料保持了唯一的規範性,“我們內部的爭執,是為了師生外部使用的完整可靠。”

通過實際運用,自設計和試運行以來,他們對238個應用模組進行了修改完善。對此,研究生院認為:“研究生教育綜合管理系統是我們手中的“槍”,平時“擦”亮才能好用。”

一個“擦”字,揭示著研究生院資訊化建設樸實而深刻的道理——不會用、不想用、用不好,是因為不常用。與之相對應的是,日日用,月月用,才能用出高效益,用出新作為。

在學校領導的支持和有關職能部門的指導下,研究生院以“用”促建,通過“一系列資訊化系統”的建設,對部門內部各業務模組進行“瘦身”改進,如今,師生反映系統變得方便實用、快捷高效。

“推進資訊化,用是硬道理,要積極用、強制用,形成自覺、形成習慣,形成文化。”資訊中心王兆旭說:“只有去‘玩系統’一樣去使用,這個系統才能成為工作效能提升的‘倍增器’。”

“服務無微不至,關愛無所不在。”

記者在研究生院欣喜看到,截至目前,系統學生使用者56133人,教師用戶2036人,已有7389位元同學通過該系統制定了培養計畫,開課6438門次,研究生們已經開始按照自己頁面的課表開始上課了。

顯得有些“奇怪”的是,2017年的網上選課可以用“靜悄悄”三個字來形容:研究生院資訊化服務電話很少在上班時間響起,留言板針對該系統的留言問題只有3條,微信後臺諮詢培養計畫問題僅有1條。這一切都得益于研究生院開通了24小時QQ群服務,有問題直接加群,學院秘書、系統管理員、培養辦老師、系統工程師為您一人服務,資料有誤立時解決、程式問題說明解決時限、管理問題立刻定位到人。

正是這24小時的常態化服務,讓以往喧鬧沸騰的網上選課變得斂聲息語、秩序井然,工作效果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據介紹,目前,研究生院已基本完成資料移轉工作;2004級至2017級的全部研究生均可使用新系統進行學業查詢、學籍變動及申請各項審批;所有導師均可通過新系統查詢到2004年以後入學的學生情況。新的研究生教育綜合管理系統,已初步完成近15年研究生和導師的“全覆蓋”,業務也將更多的“一網打盡”。

在這裡,研究生教育綜合管理系統的運用已從業務管理,延伸到師生工作學習的細節保障,系統已成為方便化、高效化的“同義詞”。

鍵盤有節奏地跳動,目光在飛快掃描。

12月,西北工業大學嵌入式軟體實驗室裡,西工大研究生教育綜合管理系統軟體檢測正在進行中。從系統相容性檢測,到人機界面交互測試,再到資料可用性分析……從2015年開始,董雲衛教授團隊一直承擔著這項“篩沙子”般細緻、煩瑣而艱巨的工作。

軟體是資訊化建設的“基石”,沒有一塊塊標準化的基石,資訊化大廈怎麼能牢固?同類系統不通用,不同系統難相容,資訊化如此“煙囪林立”,怎麼能聯起來?現實的憂思,讓研究生院組建起一支專業的調研和專家團隊,推進軟體建設的系統化、通用化、標準化。

“資訊化建設不能一擁而上‘大呼隆’,我們需要‘對表意識’。”

根據學校資訊化建設的有關決定,“2020年,西工大將初步建成研究生教育智慧校園”。為此,研究生院日前專門出臺了相關舉措,為下一步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資訊化建設發展規劃“行動路線圖”。

何謂“研究生教育智慧校園”?

在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王海燕看來,“智慧”是一種綜合能力。當前,研究生教育資訊化工作正在走向大資料統計階段,而真正想實現智慧化,就需要在大資料統計的基礎上進行資料採擷,以資料、圖表、圖形等高可讀形式,全面展現機構的運行狀態和關鍵資訊,從而為領導決策和提高研究生教育品質提供服務。

在研究生院展示的一幅路徑圖當中,記者看到,研究生教育智慧化的主要專案內容,以學生和導師的教與學過程為基礎,規劃為四個層次的十二個系統。第一層次的四個基礎資料系統是研究生教育綜合管理、自助列印、調研系統基礎資料統計及展示系統;第二層次的三個宣傳交互系統為微信公眾訂閱號、研究生教育網站、移動用戶端;第三層次的三個知識管理系統為翱翔學堂(線上課程平臺)、雨課堂教學(翻轉課堂所採用的線上互動)、遠端會議系統。通過對以上系統的資料分析,進而研發出第四個層次的研究生培養品質保障系統和以院校研究為基礎的研究生教育發展系統。一張建設藍圖已經蔚然呈現於眼前。

“高等教育的資訊化,是建設一流大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支撐與引領作用。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資訊化建設,以之為抓手,推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管理服務的創新,不斷實現資訊技術與學校各項工作的深度融合。”——黨委書記張煒和校長汪勁松多次如是表示。

不久的將來,研究生院將通過資訊化建設,為學校提供研究生教育領域內,關於招生、培養、學生管理等等20多種類型的標準化業務服務,用品質保障為學科發展、課程規劃、學業指導提供全方位、立體式的資料服務,為西北工業大學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提供科技化、智慧化程度更高的決策支援服務。

掃一掃分享本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