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平安萬家醫療:聚焦三大抓手 彰顯平臺力量

自《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佈以來, 推動非公立醫療機構向高水準、規模化方向發展, 發揮科技創新和資訊化的引領支撐作用、構建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成為國家層面的戰略性要求。 然而, 以基層診所為代表的大量基層醫療機構, 卻並未被社會廣泛認可和接受, 即使身邊就有診所, 患者還是更願意繞路去三甲排隊。 基層醫療機構自身的服務能力與民眾旺盛的醫療需求存在錯位, 分級診療難以真正下沉。

“一定要做點什麼來改變行業, 這是平安萬家醫療成立的‘初心’。 從成立到現在, 我們一直帶著這種‘初心’砥礪前行”。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基層醫療發展高峰論壇暨萬家模式研討會上, 平安萬家醫療董事長兼CEO范少飛如是說。

切中痛點的“行業標準”

高峰論壇上, 從全國30多個省市的7000多家基層醫療機構中, 篩選而出的中國優質基層醫療機構(TOP100)評選活動名單同步出爐。

北京的蒙一堂、哈爾濱的聖安口腔、西安的建華門診部、山西的恒倫口腔等榜上有名。

評選活動由平安萬家醫療創立, 今年已是第二屆。 在患者普遍將三甲公立醫院作為初診首選的就醫環境下, 基層醫療機構評選活動旨在促進一批優質的基層醫療服務機構走進公眾視野, 為行業樹立看得見、摸得著的標杆。

公立醫院有成熟的等級評審作為患者就醫的指南, 而基層一直缺乏類似的遴選標準和機制, 因此患者缺乏就醫選擇指導。 範少飛表示:“如何設定一套標準去評價, 以什麼維度、用什麼方式, 這在我國並沒有經驗可借鑒和參考。 ” 平安萬家醫療於2016年聯合國際醫療品質服務體系認證機構JCI、DNV GL,

通過引入標準, 實地調研, 綜合重構, 推出了“國際標準, 中國實踐”的平安萬家醫療認證標準, 填補了整個基層醫療行業的空白。

據介紹, 平安萬家醫療認證標準分為初評和專評兩個層次, 經過嚴格的初評、複審以及不定期抽查, 申請認證的基層醫療機構將被授予三星、四星、五星等級證書。 特別是專業評認證標準以患者為中心, 既注重確立標準, 又重視持續流程改進, 分9個部分和5個維度, 以梯度化的認證體系來評審基層醫療機構。

“梯度化的認證都來自于我們的專家評審智囊團”, 範少飛在高峰論壇上表示, “到目前為止, 我們已建立了集數百位各地評審專家的智庫和評審資源, 他們承擔了實地評審和標準更新開發、建立和修改評判準則、為受評基層醫療機構提供改善建議等工作。

山西恒倫口腔國際中心總經理陳輝在頒獎典禮上表示, “借助平安萬家醫療的規範化標準, 我們的醫療服務和運營管理能力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

滿足多維度需求, 布“雲診所”

“標準體系給了我們一個框架和指引, 但是要把它落在每天的實踐當中, 還需要更有力的工具進行過程的監督和管控。 於是, 上線了萬家雲診所。 我們希望通過這套系統, 提升基層醫療診所的診療效率和醫療技術水準, 並把醫療診斷中存在的風險降到最低。 同時, 還能滿足診所的多維度、多元化業務需求, 讓診所的整體能級實現質的飛越。 ”範少飛說道。

萬家雲診所系統集生物識別、人工智慧、大資料、雲計算等醫療科技應用為一體。

比如, “語音病歷”功能就應用了生物識別和人工智慧, 高達95%的識別率, 有效降低手寫病歷的麻煩、提高接診效率。

但萬家雲診所要做的遠遠不止這些。 在基層醫療服務能級提升之路上, 人才培育是其中重要一環。

基層醫療體系中,人才隊伍不足一直是限制其發展的短板。如何吸引優秀全科醫生紮根基層,讓人才留得住,是提高基層醫療品質的重中之重。為此,萬家雲診所一方面引入梅奧知識庫,在知識庫中提供疾病的概念、病因、臨床表現等內容,為基層醫生的診斷提供查閱參考,提升醫療水準;另一方面上線萬家學院,聯合權威名醫為基層醫生進行系統化的教育培訓,包括醫療技能、診所管理等方面,讓基層醫療工作者有充分的知識技能儲備,讓人才“立得起” 。

範少飛指出:人才“立得起”之後便是如何“留得住”。

萬家雲診所對此也在探路,“收入增加的方式是多元化的,醫療服務能力提升了,收入也會隨之而來。此外,我們還在探索支付方式的補位元。比如,目前就在河南試點新的合作方式,為基層醫務人員帶來更多的收入。”

截止到目前,萬家雲診所已覆蓋12000餘家診所,並培育出了很多類似上海三愛中醫門診的 “明星醫療機構”。

圍繞診所核心訴求,推“強服務”

“標準+系統+服務”是平安萬家醫療模式特有的“標配”。事實上,標準和系統可以歸結為一條“服務線”,即為診所賦能服務。如果說上述的認證評審、系統服務、醫療業務培訓等屬於平安萬家醫療的“內賦能”,那麼集中採購、企業服務、行銷、金融服務等,則屬於平安萬家醫療對診所的“外賦能”。

平安萬家醫療背靠平安集團的強大資源,擁有先天優勢,可與平安集團旗下的金融、醫療和商保產品實現有序對接,賦能診所,惠及患者。

獲得政府醫保和商業保險的服務認可,納入到相應診療服務網路,是診所拓展生存發展空間的核心訴求。平安萬家醫療於2017年11月在深圳發佈標準化診所管理服務平臺,通過“標準+系統+服務”的模式,推動診所服務轉型,有效解決監管服務、診所轉型與發展、產業鏈連接與打通的問題。

據範少飛透露,為了降低基層診所的運營成本,平安萬家醫療還將推集采服務。通過集中化的採購、金融等服務,讓基層診所借助平安萬家醫療的大平臺發展起來。另外,平安集團旗下平安租賃正在全國推進獨立影像中心的建設,將會向平安萬家醫療平臺上的基層診所提供影像診斷等服務。

“未來,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圍繞基層醫療機構的核心需求,發揮平安綜合金融的核心優勢,逐漸完善和豐富我們的專業服務。”範少飛最後說道。

基層醫療體系中,人才隊伍不足一直是限制其發展的短板。如何吸引優秀全科醫生紮根基層,讓人才留得住,是提高基層醫療品質的重中之重。為此,萬家雲診所一方面引入梅奧知識庫,在知識庫中提供疾病的概念、病因、臨床表現等內容,為基層醫生的診斷提供查閱參考,提升醫療水準;另一方面上線萬家學院,聯合權威名醫為基層醫生進行系統化的教育培訓,包括醫療技能、診所管理等方面,讓基層醫療工作者有充分的知識技能儲備,讓人才“立得起” 。

範少飛指出:人才“立得起”之後便是如何“留得住”。

萬家雲診所對此也在探路,“收入增加的方式是多元化的,醫療服務能力提升了,收入也會隨之而來。此外,我們還在探索支付方式的補位元。比如,目前就在河南試點新的合作方式,為基層醫務人員帶來更多的收入。”

截止到目前,萬家雲診所已覆蓋12000餘家診所,並培育出了很多類似上海三愛中醫門診的 “明星醫療機構”。

圍繞診所核心訴求,推“強服務”

“標準+系統+服務”是平安萬家醫療模式特有的“標配”。事實上,標準和系統可以歸結為一條“服務線”,即為診所賦能服務。如果說上述的認證評審、系統服務、醫療業務培訓等屬於平安萬家醫療的“內賦能”,那麼集中採購、企業服務、行銷、金融服務等,則屬於平安萬家醫療對診所的“外賦能”。

平安萬家醫療背靠平安集團的強大資源,擁有先天優勢,可與平安集團旗下的金融、醫療和商保產品實現有序對接,賦能診所,惠及患者。

獲得政府醫保和商業保險的服務認可,納入到相應診療服務網路,是診所拓展生存發展空間的核心訴求。平安萬家醫療於2017年11月在深圳發佈標準化診所管理服務平臺,通過“標準+系統+服務”的模式,推動診所服務轉型,有效解決監管服務、診所轉型與發展、產業鏈連接與打通的問題。

據範少飛透露,為了降低基層診所的運營成本,平安萬家醫療還將推集采服務。通過集中化的採購、金融等服務,讓基層診所借助平安萬家醫療的大平臺發展起來。另外,平安集團旗下平安租賃正在全國推進獨立影像中心的建設,將會向平安萬家醫療平臺上的基層診所提供影像診斷等服務。

“未來,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圍繞基層醫療機構的核心需求,發揮平安綜合金融的核心優勢,逐漸完善和豐富我們的專業服務。”範少飛最後說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