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桂林: 山水旅遊轉型健康旅遊

本報記者 江宜航

“漓水青山, 養生桂林。 ”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正在實現由山水旅遊向健康旅遊轉型。

“健康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週期的健康服務。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勇看來, 發展健康產業, 桂林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區位優勢。

一是桂林風光秀麗, 擁有世界上發育最完整的喀斯特地貌與美麗的灕江完美結合, 形成世界奇景, 獨具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山水城市魅力。

二是桂林背靠大西南,

面向東南亞, 連接港澳臺, 是華南、華中、西部與東部, 內陸與沿海交界往來的重要節點, 市場半徑為泛珠三角、西南、東盟三大經濟圈的接合部, 處於中部經濟試驗區、泛珠三角經濟區、泛北部灣經濟區的交匯處。

王勇在日前舉行的“2017中國(桂林)國際健康旅遊高端論壇”上表示, 健康旅遊是健康廣西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 是健康服務與旅遊融合發展的新業態, 既是民生工程, 又是新型的經營模式。 廣西具備豐富的醫療健康和旅遊資源, 從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順應消費結構升級和健康產業發展的大趨勢, 充分認識健康旅遊的重要意義, 全力推進健康旅遊產業的角度, 出臺了廣西健康產業三年專項行動計畫,

打造廣西大健康創新名片, 將健康旅遊列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範疇, 有力促進健康服務與旅遊的深度融合發展。

“今年7月, 桂林市榮獲國家首批健康旅遊示範基地, 承擔起健康旅遊先行先試和推動產業健康發展示範引領的重要使命, 我們將以此為契機, 充分發揮廣西旅遊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交通區位優越、中醫壯瑤醫資源豐富的優勢, 堅持集聚融合發展思路, 積極催生健康旅遊的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作出應有的貢獻。 ”王勇表示。

事實上, 早在2013年9月28日, 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40號), 要求大力發展“醫療保健旅遊”等多樣化的健康服務,

明確提出要“發展健康文化和旅遊。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面向國際國內市場, 整合當地優勢醫療資源、中醫藥等特色養生保健資源、綠色生態旅遊資源, 發展養生、體育和醫療健康旅遊”。

據桂林市副市長何翔在論壇上介紹, 今年桂林接待的遊客已經超過7000多萬人次, 入境遊客達到270萬人次, 入境過夜的遊客前10個月已經達到了216萬人次, 旅遊總消費達到860億元, 預計全年遊客突破8000萬人次。

“桂林的山、桂林的水, 隨著人們眼界的開闊, 已經不足以成為獨家的風景, 只靠自然風光的旅遊產業也將面臨萎縮。 ”在恭城瑤族自治縣委書記鄧曉強看來, 桂林在這個時候發展健康旅遊, 說是升級, 其實也是轉型。

據悉,

為將旅遊產業優勢進一步發展成帶有醫療保健服務的複合型旅遊, 目前桂林已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 並陸續出臺相關配套措施, 抓好政策落地實施和項目推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