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父親去世我找人畫像,那人畫了一半跑出去,回來後我發現父親假死

每天讀點故事app作者:嶽勇 | 禁止轉載

民國年間, 繡林城的衣鋪街上有一個畫像師, 姓趙, 名瑾瑜。

趙先生畢業于省城武昌美術專科學校,

年輕時一心想當畫家, 可惜時運不濟, 最終只能開一爿小店, 靠給人家畫像為生。

趙先生從不給活人畫像, 他專畫喜神。 喜神是民間一種避諱的說法, 意即亡人肖像, 畫喜神就是給死人畫像的意思。

那時候相機還不似現在這般普及, 人死之後, 為了留下遺容供後人瞻仰, 都要請畫師在床前給逝者畫一幅遺像。

一般畫師家裡, 都收藏有一套歷代相傳的“百臉圖”。 這種“百臉圖”就是把人的頭面五官加以分析, 制定出一百種不同的類型。

如果有人要畫逝世的祖輩先人, 畫師便從“百臉圖”中挑選出相像的人像, 略作增刪, 照瓢畫葫蘆般描摹下來, 然後再根據雇主的要求, 補上身段服飾, 便算完工了。

這樣畫出的人像, 似是而非,

總會有幾分相似。

趙先生畫功深厚, 從來不用這些投機取巧的伎倆。 他被喪主請到家裡, 先是洗手更衣, 然後端坐死者跟前, 凝神觀察, 細心勾描, 一筆一畫, 毫不馬虎。

他畫的喜神, 都是重彩工筆, 容貌神態極為生動傳神。 長者威嚴中帶著慈祥, 愁苦者添上幾尾笑紋, 喪家在悲痛中得到一絲安慰, 無不對他心生感激。

也許是常常觀察死人的緣故, 趙瑾瑜身上一團和氣, 眼睛卻像刀子一樣銳利, 常常能一眼看到人的心裡去, 仿佛要把人看得靈魂出竅似的。

一年冬天, 界山口莊記米鋪的老闆莊鴻得急病死了, 家裡亂作一團, 屍體已經入殮, 就要放炮封棺了。 這才想起還沒有給亡人畫遺像, 急忙來請趙瑾瑜。

趙先生趕到莊家, 湊近棺材,

細細察看死者面容。

只見莊鴻才四十出頭的年紀, 正值壯年卻急病暴亡, 著實可惜。 再看其臉色, 竟不似一般死者那樣蒼白或蠟黃, 兩腮處尚餘一絲血色。 雙目輕閉, 好像睡著了一般。

趙瑾瑜圍著棺材轉了一圈, 已經胸有成竹, 然後洗手更衣, 拿出畫紙畫筆, 用一個架子支在棺材前, 一邊看著死者的臉, 一邊在紙上描摹。

旁人見他全神貫注, 竟也不敢打擾。

死者的相貌輪廓, 很快就在畫紙上顯現出來。 趙瑾瑜在筆端蘸好濃墨, 正要勾勒死者眉目, 卻忽然眉頭一皺, 丟下畫筆, 急匆匆跑出門去。 喪主一家不知何故, 莫名其妙。

少頃, 就見趙瑾瑜扯著街對面仁和堂診所的沈大夫走進靈堂。

趙瑾瑜說:“沈大夫, 麻煩你再給莊老闆瞧瞧脈。

沈大夫看他一眼, 很不情願地把手伸進棺材, 摸了摸死者脈門, 忽然眉頭一跳, 轉身取過幾枚銀針, 在死者豐隆、風池、魚際等穴位上各紮一針。

片刻之後, 只聽莊鴻喉嚨裡咕嘟一響, “哇”的一聲, 吐出一口濃痰, 人就伸個懶腰從棺材裡坐了起來。 一屋子弔喪的人都驚叫起來, 以為詐屍了。

沈大夫說:“別慌, 他是痰迷心竅, 短時間內閉過氣去, 我給他針灸化痰, 他喘口氣, 又活過來了。 ”

莊家人圍著莊鴻看了半天, 見他臉色漸漸紅潤, 手腳也溫暖起來, 神智也頗為清醒, 這才相信沈大夫的話。 一家老小喜極而泣, 齊刷刷跪在沈大夫面前, 謝謝他的救命大恩。

沈大夫笑道:“你們要謝的應是趙先生, 如果不是他把我拽進來, 我怎麼知道莊老闆還話著?”

莊家人轉身又去拜趙瑾瑜, 趙瑾瑜呵呵一笑, 說:“這張沒畫完的畫, 你們拿去燒了吧。 ”

後來, 有人問:“趙瑾瑜怎麼知道躺在棺材裡的莊鴻沒死?”

趙瑾瑜說:“我跟死人打了半輩子交道, 這點眼力勁兒還是有的。 死人臉上有一股死氣, 活人身上有一股生氣。 我給莊老闆畫像, 畫到一半, 忽然發現他身上竟藏著一股生氣, 如果把大活人當死人埋了, 那罪過可就大了, 所以我趕緊去叫沈大夫。 ”

又有一年深秋, 繡林城裡要處決一名女犯人, 名叫鐘秋棠。

鐘秋棠的丈夫是做皮貨生意的, 長年奔波在外, 鐘秋棠在家裡耐不住寂寞, 就與一個男人好上了。 沒想到有一次與姦夫在房裡偷情時, 竟被婆婆撞見。 鐘秋棠為防姦情敗露, 就與那男人一起, 將自己的婆婆殺死了。

後來,東窗事發,鐘秋棠被警方抓獲。

重刑之下,她雖供出了姦夫的姓名,但警方前去抓人時姦夫早已畏罪潛逃。

此案在繡林城影響極大,最後,鐘秋棠被判了死刑。

鐘秋棠的娘家父母買通了監刑官,想在女兒臨死之前,給她畫一張遺像,日後也好留個念想。

行刑當日,鐘家人來請趙瑾瑜。趙瑾瑜為無數喪家畫過喜神,但還從沒有在刑場上給死刑犯畫過遺像。

他匆匆來到北門口刑場,只見江堤下的沙灘上人山人海,圍滿了瞧熱鬧的人。他好不容易才擠進去,看見一個披頭散髮的女人被倒綁著雙臂,跪倒在沙灘上。後面站著一名員警,端著一支步槍,槍口抵在女犯人後腦處,只等他給她畫完遺像,就要開槍行刑。

趙瑾瑜往女犯人鐘秋棠臉上瞧了一眼,這女人應該只有三十出頭年紀,滿臉血痕,已被折磨得沒了人形,看來在監獄裡沒少吃苦頭。雖然面如灰死,但那一雙眼睛,絕望之中卻透著一絲不甘,看得人心裡發酸。

趙瑾瑜歎口氣,一邊瞧著她,一邊支起畫架,就蹲在她面前的沙地上畫起來。

周圍成千上萬的圍觀者,這時竟都安靜了下來。不知是在屏息凝神看他畫畫,還是靜待他早點畫完,好看那驚心動魄的行刑場面。

趙瑾瑜還從沒在這麼多人面前畫過喜神,饒是他見多識廣,這時也不禁有點緊張,一支畫筆握在手心,竟不知不覺滲出汗水來。

他畫的是工筆,一勾一描,畫得十分仔細。

一炷香的工夫過去,才在白紙上勾描出女人臉上的輪廓和一隻眼睛,正要畫另一隻眼睛時,趙瑾瑜忽然扔下筆,捂著肚子蹲在地上。

監刑官問:“怎麼了?”

他說:“中午吃壞了肚子,要上茅廁。”

監刑官收了鐘家的錢,答應讓鐘家畫完一幅遺像,也不好發作,只得擺擺手說:“快去快去,拉完趕緊回來接著畫,等你畫完咱們還要辦正事呢。”

趙瑾瑜點點頭,哈哈腰,捂著肚子鑽出人群,往沒人的地方一溜煙跑了。

不想他這一去,竟足足耽擱了十多分鐘。監刑官等得不耐煩了,一邊看表一邊罵娘,正要命令列刑官準備行刑,就看見趙瑾瑜一邊系著褲子一邊跑了回來。

趙先生連聲說:“抱歉。”

接著,他顧不得喘氣,就拿起畫筆,在畫紙上接著描畫起來。

一幅肖像畫完,又差不多過去了一炷香的工夫。

不要說監刑官,就連周圍的看客,也等得心焦似火。

監刑官看天色已經不早了,就叫趙瑾瑜拿著畫好的畫趕緊站到一邊。等下行刑的時候,別讓鮮血濺到畫。然後,命令即刻行刑。

負責行刑的員警把槍栓拉得嘩嘩直響,向前一步,把槍口戳到鐘秋棠的後腦勺。

正要扣動扳機,忽聽有人大叫道:“槍下留人!”

眾人扭頭看,只見一名傳令兵騎著自行車飛奔而至,跑到監刑官面前說:“剛剛方縣長接到上面來電,說此案疑點甚多,暫緩行刑。”

趙瑾瑜聽罷,不由長舒口氣。

後來鐘秋棠的案子發回重審,真相這才大白於天下。

原來鐘秋棠並不是殺人兇手,其婆婆乃是被一入室竊賊所殺。其夫出門在外不知詳情,聽鄰人謠傳妻子在家偷漢子,信以為真,一怒之下,竟誣陷妻子在家偷奸養漢謀殺家婆。

鐘秋棠被捕之後,重刑加身,屈打成招,不得不承認與姦夫合謀殺害婆婆的罪行。

好在行刑前一刻,前來給她畫像的趙瑾瑜瞧出端倪。趙瑾瑜裝著要上茅廁,暗中給省城一位元同學打了個電話。正是這個同學直接打電話給繡林縣長,從而才阻止行刑的。

趙瑾瑜的這位老同學,據說是省裡一位副省長。

有人問:“趙瑾瑜是如何知道鐘秋棠是被冤枉的?”

趙瑾瑜說:“我會望氣呀,死人身上有死氣,活人身上有生氣,而被冤屈者身上,則有一股冤氣。”

“我正是瞧見那女人身上有一股冤氣,所以才貿然給這位老同學打電話求援。我這位老同學,跟我一起在省城美術專科學校念過書,我倆關係不錯。但自打他當了大官,我便一次也沒有找過他,這一回,算是欠了他一個大人情。”

民國29年,日軍沿長江一路西進,九江、漢口、武昌等地相繼淪陷。

這一年的冬天,鬼子兵打進了繡林城。日軍進城不到三天,就在“治安維持會”會長荀二的帶領下,全城搜捕,逮捕了三百多名抗日分子,全部押到北門口刑場處死。

一時間,繡林城裡日寇橫行,漢奸當道,真是黑雲壓城城欲摧,血雨腥風撲面來。

雖然城裡天天都有人死於非命,但老百姓人人自危不敢伸張正義。家裡有人遭遇不測,條件好的,找張席子卷起埋掉,沒有條件的,就只能眼睜睜看著親人的屍體曝屍路邊,哪裡還有心思請畫師畫喜神送葬?

趙瑾瑜的畫像店也早就關了張。

大街上日軍崗哨密佈,到處架著機槍,不時有一隊荷槍實彈的鬼子巡邏兵從門前跑步經過,他整天躲在家裡,連門都不敢出。

繡林人過了一個淒風苦雨的春節,翌年正月的一天,彤雲四合,凍雪飄飛。

趙瑾瑜正坐在家裡烤火,忽然小店大門被人拍得“砰砰”直響。

他以為是鬼子兵找上門了,嚇得手一抖,手裡自卷的葉子煙掉進了火塘裡。瑟縮著開門一看,門口來的並不是鬼子兵,而是一個剃著陰陽頭、腰裡別著盒子炮的矮胖漢子,後面還有兩個兇神惡煞般的跟班。

趙瑾瑜認得這胖子,他就是繡林人恨之入骨的漢奸,治安維持會的會長荀二。

趙瑾瑜雖然心中瞧不起這種人,卻也不敢得罪他,沖他抱拳說:“不知荀先生找我有什麼事?”

荀二說:“找你還能有什麼事呢?我老爹過世了,想請趙先生畫一幅喜神。你要是畫得好,我願意出一百個大洋作為酬謝。”

荀二的老爹叫荀飛雄,是一位頗有骨氣的拳師,前天被一位日本武士打死了。

荀二這個漢奸,不但不思為父報仇,反而還為日本人拍掌叫好,說:“老爹技不如人,大日本的武士就是厲害。”

繡林人背地裡都罵他是個不孝子,連畜生都不如。荀二很惱火,決定給老爹風風光光辦一場葬禮,讓別人看看他的孝心。這請人畫喜神,自然就是必不可少的。

趙瑾瑜聽他道明來意,急忙搖頭說:“這兵荒馬亂的,我哪裡還有心思接生意啊?您還是另請高明吧。”

荀二說:“這繡林城裡,畫喜神畫得最傳神的,除了你趙先生,就沒有第二個人了。還請趙先生給荀二幾分面子。”

趙瑾瑜說:“要是我不去呢?”

荀二就變了臉色,掏出手槍“叭”的一聲,重重拍在桌子上,提高聲音道:“趙瑾瑜,老子親自來請你,算是給足了面子,你可別敬酒不吃吃罰酒。如果你不去,我立馬就把你一家老小抓起來,問你一個抗日通匪的罪名。我告訴你,皇軍殺人可是從來不眨眼睛的。”

趙瑾瑜氣得渾身發抖,指著他的鼻子罵道:“你……你……漢奸!”

荀二不怒反笑,洋洋得意地道:“既然知道老子是漢奸,那就別把我惹毛了。要不然老子一把火燒了你這畫像店,只怕這整條衣鋪街都要跟著你遭殃。怎麼樣,你到底去還是不去?”

趙瑾瑜知道,這漢奸心狠手辣且說到做到。衣鋪街上一間間店鋪相連,要是他真的放一把火,這整條衣鋪街都要化為灰燼。如果真是那樣,那自己的罪過可就大了。

他咬咬牙說:“我去就是。”

趙瑾瑜收拾好行頭,來到荀二家,只見他家門口的空地上早已搭起一個大大的靈棚。他老爹穿著光鮮筆挺的壽衣躺在門板上,荀二花錢請來的一群孝子賢孫正裝模作樣地哭喪,一班道士早已敲鑼響鈸做起道場。周圍的老百姓笑嘻嘻地看著,顯得既熱鬧又滑稽。

趙瑾瑜往荀飛雄臉上看去,只見他生就一張磨盤大臉,滿臉絡腮鬍子,果然是一介武夫形象。只是眼角帶著瘀傷,顯然是與日本人比武時留下的。想不到這樣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卻生了一個荀二這樣不爭氣的漢奸兒子!

趙瑾瑜正瞧著荀飛雄的屍體發呆,荀二從後面毫不客氣地推了他一把,“還愣著幹嘛,趕緊動手畫呀!”

趙瑾瑜只得收斂心神,支起畫架,拿起畫筆,對著荀飛雄的遺容畫起來。

荀飛雄的臉輪廓分明,特徵明顯,倒是不難畫,當畫到鬍子時,趙瑾瑜略作改動,把他那亂蓬蓬的絡腮胡畫成了關公一樣的飄飄美髯。荀二一看,頓時呆住,連聲呼道:“老趙啊老趙,你把我們家老倌子畫活了!”

接下來,要為荀飛雄“穿”衣服,也就是給他畫服飾。

荀二說:“我現在是治安維持會會長,憑我這能耐,要是在大清朝,怎麼說也能混個三四品以上的官階吧。我老爹自然不能比我低,你就給他畫個二品頂戴花翎吧。”

趙瑾瑜心裡直好笑,也不做聲,刷刷幾筆,就給逝者穿上了官服,再畫上紅頂子、貂皮領子和掛在胸前的朝珠,一位相貌威嚴、美髯飄飄的清朝二品大員的形象就躍然紙上了。

荀二拿起畫紙看了看,很是滿意。他一高興,竟真的給了他一百塊大洋作為酬勞。

趙瑾瑜也不推辭,伸手接過後冒雪而去。

有一句古話說得好:“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趙瑾瑜還沒回到家,他為了賺一百塊大洋屈尊給漢奸他爹畫喜神的事,就已經傳遍了大半個繡林城。

回來的路上,遇見幾個熟人,他拱手招呼對方,對方竟轉過臉去不願理睬他。

甚至,還有幾個年輕人,朝他背後直吐口水。趙瑾瑜想了一下,仿佛明白過來,只是苦笑。

第二天,風停雪住,正是荀飛雄下葬的日子。

荀二請了十六個大漢來為老爹抬棺材,他自己則身穿白色粗麻布孝衣,麻辮紮腰,胸前捧著昨天趙瑾瑜給他老爹畫的遺像,走在隊伍最前面。

棺材後面數百名披麻戴孝的“孝子賢孫”哼哼唧唧唱著喪歌迤邐而行。這些人一半是他在治安維護會的漢奸部下,另一半則是花錢請來哭靈的。

荀二早已通知沿途各家各戶,送葬隊伍經過之時,必須燃放鞭炮,沿路跪拜並要抛灑紙錢。

這一支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長逾數裡。

一路上敲鑼打鼓,鞭炮不斷,再加上還有兩輛插著膏藥旗的日軍三輪摩托車在前開道,真正是又氣派又熱鬧。

荀二看在眼裡,樂在心頭,心想:這群土包子,這麼氣派的葬禮,你們這輩子都沒見過吧!

當送葬的隊伍穿過皇叔街,來到界山口,正準備上山時,荀二忽然發現好像有點不對勁。

他看見兩邊路上夾道觀看的人,都在朝他指指點點。有人掩口偷笑,有人則忍不住乾脆哈哈直樂。

這氣氛,與送葬隊伍中低回的哀樂格格不入。

荀二心中十分惱火,以為自己身上穿錯了衣服,低頭細看,這都是道士指點自己穿的,沒有錯啊。

他再仔細一瞧,發現別人用手指的,並不是他身上的衣服,而是他捧在胸前的老爹的遺像。

這可是趙瑾瑜畫的喜神,既生動又傳神,沒什麼不妥啊!

他一邊納悶,一邊把老爹遺像側過來看了一下。這一看,人就呆住了。

原來老爹的遺像,不知什麼時候,竟悄然起了變化,身上的二品頂戴花翎都在,只是那一張臉竟然只剩下一個輪廓。臉上的眉毛,眼睛,鼻子和嘴巴全都不見了,就像一個被掏空了窗櫺的窗子,空空洞洞,一片空白。

這是怎麼回事?一幅好好的畫,怎麼突然間沒有臉了呢?

他轉身問道士說:“這是怎麼回事?”

那道士裝神弄鬼慣了,一看亡者畫像上的臉沒有了,頓時臉色大變,跺足道:“這……這只怕是鬧鬼啊!”

荀二皺眉問:“大白天,鬧什麼鬼?”

道士掐指一算,說:“這是因為你爹在陰間沒臉見人啊!”

荀二說:“胡扯,好好的,他老人家怎麼會沒臉見人?”

道士瞧他一眼,臉露懼色,欲言又止。

荀二瞧出端倪,說:“有屁快放。”

道士遲疑著說:“你……你在陽間做了漢奸,他怎麼會有臉見人呢?”

荀二心裡一驚,看看那張鬧鬼的遺像,頓覺遍體生寒。

為了給自己壯膽,他突然掏出駁殼槍,對著那道士胸口就是一槍,罵道:“媽的,臭道士竟敢拐著彎罵老子!”

槍聲一響,送葬的隊伍頓時就炸了鍋。

十六名抬棺材的漢子嚇得腿腳發軟,扔下棺材就跑,後面的人更是作鳥獸散,邊跑邊喊:“鬧鬼了,荀飛雄生了個漢奸兒子,沒臉見閻王了!”

還有人則喊道:“荀二被鬼附身,到處殺人,大夥快跑!”

“回來,都給我回來!”荀二惱羞成怒,又連開兩槍卻沒有鎮住場面。大夥以為他真的被鬼附身要大開殺戒,嚇得連滾帶爬,跑得更快。

就在這時,又聽到“轟轟”兩聲巨響。

不知道是誰扔了兩顆手雷,在前面開道的兩輛日軍三輪摩托車頓時飛上了天……

一場風光葬禮,就此草草收場。

葬禮沒辦成,還讓抗日遊擊隊趁亂炸掉日軍兩輛摩托車。

死傷數名日軍,日軍聯隊長吉井一雄大為惱火,不但撤了荀二的職,還掏出手槍準備當場斃了他。

荀二見情況不妙,撒腿就跑,結果雖然撿回一條命,但一條腿卻讓吉井一雄的子彈打瘸了。

荀二變成瘸子後,隱隱明白趙瑾瑜在他老爹的遺像上做了手腳。待他氣勢洶洶去找他時,才發現趙瑾瑜的畫像店早已大門緊鎖,人去店空……(原題:《絕像》,作者:嶽勇。來自:每天讀點故事APP <公號:dudiangushi>,下載看更多精彩)

將自己的婆婆殺死了。

後來,東窗事發,鐘秋棠被警方抓獲。

重刑之下,她雖供出了姦夫的姓名,但警方前去抓人時姦夫早已畏罪潛逃。

此案在繡林城影響極大,最後,鐘秋棠被判了死刑。

鐘秋棠的娘家父母買通了監刑官,想在女兒臨死之前,給她畫一張遺像,日後也好留個念想。

行刑當日,鐘家人來請趙瑾瑜。趙瑾瑜為無數喪家畫過喜神,但還從沒有在刑場上給死刑犯畫過遺像。

他匆匆來到北門口刑場,只見江堤下的沙灘上人山人海,圍滿了瞧熱鬧的人。他好不容易才擠進去,看見一個披頭散髮的女人被倒綁著雙臂,跪倒在沙灘上。後面站著一名員警,端著一支步槍,槍口抵在女犯人後腦處,只等他給她畫完遺像,就要開槍行刑。

趙瑾瑜往女犯人鐘秋棠臉上瞧了一眼,這女人應該只有三十出頭年紀,滿臉血痕,已被折磨得沒了人形,看來在監獄裡沒少吃苦頭。雖然面如灰死,但那一雙眼睛,絕望之中卻透著一絲不甘,看得人心裡發酸。

趙瑾瑜歎口氣,一邊瞧著她,一邊支起畫架,就蹲在她面前的沙地上畫起來。

周圍成千上萬的圍觀者,這時竟都安靜了下來。不知是在屏息凝神看他畫畫,還是靜待他早點畫完,好看那驚心動魄的行刑場面。

趙瑾瑜還從沒在這麼多人面前畫過喜神,饒是他見多識廣,這時也不禁有點緊張,一支畫筆握在手心,竟不知不覺滲出汗水來。

他畫的是工筆,一勾一描,畫得十分仔細。

一炷香的工夫過去,才在白紙上勾描出女人臉上的輪廓和一隻眼睛,正要畫另一隻眼睛時,趙瑾瑜忽然扔下筆,捂著肚子蹲在地上。

監刑官問:“怎麼了?”

他說:“中午吃壞了肚子,要上茅廁。”

監刑官收了鐘家的錢,答應讓鐘家畫完一幅遺像,也不好發作,只得擺擺手說:“快去快去,拉完趕緊回來接著畫,等你畫完咱們還要辦正事呢。”

趙瑾瑜點點頭,哈哈腰,捂著肚子鑽出人群,往沒人的地方一溜煙跑了。

不想他這一去,竟足足耽擱了十多分鐘。監刑官等得不耐煩了,一邊看表一邊罵娘,正要命令列刑官準備行刑,就看見趙瑾瑜一邊系著褲子一邊跑了回來。

趙先生連聲說:“抱歉。”

接著,他顧不得喘氣,就拿起畫筆,在畫紙上接著描畫起來。

一幅肖像畫完,又差不多過去了一炷香的工夫。

不要說監刑官,就連周圍的看客,也等得心焦似火。

監刑官看天色已經不早了,就叫趙瑾瑜拿著畫好的畫趕緊站到一邊。等下行刑的時候,別讓鮮血濺到畫。然後,命令即刻行刑。

負責行刑的員警把槍栓拉得嘩嘩直響,向前一步,把槍口戳到鐘秋棠的後腦勺。

正要扣動扳機,忽聽有人大叫道:“槍下留人!”

眾人扭頭看,只見一名傳令兵騎著自行車飛奔而至,跑到監刑官面前說:“剛剛方縣長接到上面來電,說此案疑點甚多,暫緩行刑。”

趙瑾瑜聽罷,不由長舒口氣。

後來鐘秋棠的案子發回重審,真相這才大白於天下。

原來鐘秋棠並不是殺人兇手,其婆婆乃是被一入室竊賊所殺。其夫出門在外不知詳情,聽鄰人謠傳妻子在家偷漢子,信以為真,一怒之下,竟誣陷妻子在家偷奸養漢謀殺家婆。

鐘秋棠被捕之後,重刑加身,屈打成招,不得不承認與姦夫合謀殺害婆婆的罪行。

好在行刑前一刻,前來給她畫像的趙瑾瑜瞧出端倪。趙瑾瑜裝著要上茅廁,暗中給省城一位元同學打了個電話。正是這個同學直接打電話給繡林縣長,從而才阻止行刑的。

趙瑾瑜的這位老同學,據說是省裡一位副省長。

有人問:“趙瑾瑜是如何知道鐘秋棠是被冤枉的?”

趙瑾瑜說:“我會望氣呀,死人身上有死氣,活人身上有生氣,而被冤屈者身上,則有一股冤氣。”

“我正是瞧見那女人身上有一股冤氣,所以才貿然給這位老同學打電話求援。我這位老同學,跟我一起在省城美術專科學校念過書,我倆關係不錯。但自打他當了大官,我便一次也沒有找過他,這一回,算是欠了他一個大人情。”

民國29年,日軍沿長江一路西進,九江、漢口、武昌等地相繼淪陷。

這一年的冬天,鬼子兵打進了繡林城。日軍進城不到三天,就在“治安維持會”會長荀二的帶領下,全城搜捕,逮捕了三百多名抗日分子,全部押到北門口刑場處死。

一時間,繡林城裡日寇橫行,漢奸當道,真是黑雲壓城城欲摧,血雨腥風撲面來。

雖然城裡天天都有人死於非命,但老百姓人人自危不敢伸張正義。家裡有人遭遇不測,條件好的,找張席子卷起埋掉,沒有條件的,就只能眼睜睜看著親人的屍體曝屍路邊,哪裡還有心思請畫師畫喜神送葬?

趙瑾瑜的畫像店也早就關了張。

大街上日軍崗哨密佈,到處架著機槍,不時有一隊荷槍實彈的鬼子巡邏兵從門前跑步經過,他整天躲在家裡,連門都不敢出。

繡林人過了一個淒風苦雨的春節,翌年正月的一天,彤雲四合,凍雪飄飛。

趙瑾瑜正坐在家裡烤火,忽然小店大門被人拍得“砰砰”直響。

他以為是鬼子兵找上門了,嚇得手一抖,手裡自卷的葉子煙掉進了火塘裡。瑟縮著開門一看,門口來的並不是鬼子兵,而是一個剃著陰陽頭、腰裡別著盒子炮的矮胖漢子,後面還有兩個兇神惡煞般的跟班。

趙瑾瑜認得這胖子,他就是繡林人恨之入骨的漢奸,治安維持會的會長荀二。

趙瑾瑜雖然心中瞧不起這種人,卻也不敢得罪他,沖他抱拳說:“不知荀先生找我有什麼事?”

荀二說:“找你還能有什麼事呢?我老爹過世了,想請趙先生畫一幅喜神。你要是畫得好,我願意出一百個大洋作為酬謝。”

荀二的老爹叫荀飛雄,是一位頗有骨氣的拳師,前天被一位日本武士打死了。

荀二這個漢奸,不但不思為父報仇,反而還為日本人拍掌叫好,說:“老爹技不如人,大日本的武士就是厲害。”

繡林人背地裡都罵他是個不孝子,連畜生都不如。荀二很惱火,決定給老爹風風光光辦一場葬禮,讓別人看看他的孝心。這請人畫喜神,自然就是必不可少的。

趙瑾瑜聽他道明來意,急忙搖頭說:“這兵荒馬亂的,我哪裡還有心思接生意啊?您還是另請高明吧。”

荀二說:“這繡林城裡,畫喜神畫得最傳神的,除了你趙先生,就沒有第二個人了。還請趙先生給荀二幾分面子。”

趙瑾瑜說:“要是我不去呢?”

荀二就變了臉色,掏出手槍“叭”的一聲,重重拍在桌子上,提高聲音道:“趙瑾瑜,老子親自來請你,算是給足了面子,你可別敬酒不吃吃罰酒。如果你不去,我立馬就把你一家老小抓起來,問你一個抗日通匪的罪名。我告訴你,皇軍殺人可是從來不眨眼睛的。”

趙瑾瑜氣得渾身發抖,指著他的鼻子罵道:“你……你……漢奸!”

荀二不怒反笑,洋洋得意地道:“既然知道老子是漢奸,那就別把我惹毛了。要不然老子一把火燒了你這畫像店,只怕這整條衣鋪街都要跟著你遭殃。怎麼樣,你到底去還是不去?”

趙瑾瑜知道,這漢奸心狠手辣且說到做到。衣鋪街上一間間店鋪相連,要是他真的放一把火,這整條衣鋪街都要化為灰燼。如果真是那樣,那自己的罪過可就大了。

他咬咬牙說:“我去就是。”

趙瑾瑜收拾好行頭,來到荀二家,只見他家門口的空地上早已搭起一個大大的靈棚。他老爹穿著光鮮筆挺的壽衣躺在門板上,荀二花錢請來的一群孝子賢孫正裝模作樣地哭喪,一班道士早已敲鑼響鈸做起道場。周圍的老百姓笑嘻嘻地看著,顯得既熱鬧又滑稽。

趙瑾瑜往荀飛雄臉上看去,只見他生就一張磨盤大臉,滿臉絡腮鬍子,果然是一介武夫形象。只是眼角帶著瘀傷,顯然是與日本人比武時留下的。想不到這樣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卻生了一個荀二這樣不爭氣的漢奸兒子!

趙瑾瑜正瞧著荀飛雄的屍體發呆,荀二從後面毫不客氣地推了他一把,“還愣著幹嘛,趕緊動手畫呀!”

趙瑾瑜只得收斂心神,支起畫架,拿起畫筆,對著荀飛雄的遺容畫起來。

荀飛雄的臉輪廓分明,特徵明顯,倒是不難畫,當畫到鬍子時,趙瑾瑜略作改動,把他那亂蓬蓬的絡腮胡畫成了關公一樣的飄飄美髯。荀二一看,頓時呆住,連聲呼道:“老趙啊老趙,你把我們家老倌子畫活了!”

接下來,要為荀飛雄“穿”衣服,也就是給他畫服飾。

荀二說:“我現在是治安維持會會長,憑我這能耐,要是在大清朝,怎麼說也能混個三四品以上的官階吧。我老爹自然不能比我低,你就給他畫個二品頂戴花翎吧。”

趙瑾瑜心裡直好笑,也不做聲,刷刷幾筆,就給逝者穿上了官服,再畫上紅頂子、貂皮領子和掛在胸前的朝珠,一位相貌威嚴、美髯飄飄的清朝二品大員的形象就躍然紙上了。

荀二拿起畫紙看了看,很是滿意。他一高興,竟真的給了他一百塊大洋作為酬勞。

趙瑾瑜也不推辭,伸手接過後冒雪而去。

有一句古話說得好:“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趙瑾瑜還沒回到家,他為了賺一百塊大洋屈尊給漢奸他爹畫喜神的事,就已經傳遍了大半個繡林城。

回來的路上,遇見幾個熟人,他拱手招呼對方,對方竟轉過臉去不願理睬他。

甚至,還有幾個年輕人,朝他背後直吐口水。趙瑾瑜想了一下,仿佛明白過來,只是苦笑。

第二天,風停雪住,正是荀飛雄下葬的日子。

荀二請了十六個大漢來為老爹抬棺材,他自己則身穿白色粗麻布孝衣,麻辮紮腰,胸前捧著昨天趙瑾瑜給他老爹畫的遺像,走在隊伍最前面。

棺材後面數百名披麻戴孝的“孝子賢孫”哼哼唧唧唱著喪歌迤邐而行。這些人一半是他在治安維護會的漢奸部下,另一半則是花錢請來哭靈的。

荀二早已通知沿途各家各戶,送葬隊伍經過之時,必須燃放鞭炮,沿路跪拜並要抛灑紙錢。

這一支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長逾數裡。

一路上敲鑼打鼓,鞭炮不斷,再加上還有兩輛插著膏藥旗的日軍三輪摩托車在前開道,真正是又氣派又熱鬧。

荀二看在眼裡,樂在心頭,心想:這群土包子,這麼氣派的葬禮,你們這輩子都沒見過吧!

當送葬的隊伍穿過皇叔街,來到界山口,正準備上山時,荀二忽然發現好像有點不對勁。

他看見兩邊路上夾道觀看的人,都在朝他指指點點。有人掩口偷笑,有人則忍不住乾脆哈哈直樂。

這氣氛,與送葬隊伍中低回的哀樂格格不入。

荀二心中十分惱火,以為自己身上穿錯了衣服,低頭細看,這都是道士指點自己穿的,沒有錯啊。

他再仔細一瞧,發現別人用手指的,並不是他身上的衣服,而是他捧在胸前的老爹的遺像。

這可是趙瑾瑜畫的喜神,既生動又傳神,沒什麼不妥啊!

他一邊納悶,一邊把老爹遺像側過來看了一下。這一看,人就呆住了。

原來老爹的遺像,不知什麼時候,竟悄然起了變化,身上的二品頂戴花翎都在,只是那一張臉竟然只剩下一個輪廓。臉上的眉毛,眼睛,鼻子和嘴巴全都不見了,就像一個被掏空了窗櫺的窗子,空空洞洞,一片空白。

這是怎麼回事?一幅好好的畫,怎麼突然間沒有臉了呢?

他轉身問道士說:“這是怎麼回事?”

那道士裝神弄鬼慣了,一看亡者畫像上的臉沒有了,頓時臉色大變,跺足道:“這……這只怕是鬧鬼啊!”

荀二皺眉問:“大白天,鬧什麼鬼?”

道士掐指一算,說:“這是因為你爹在陰間沒臉見人啊!”

荀二說:“胡扯,好好的,他老人家怎麼會沒臉見人?”

道士瞧他一眼,臉露懼色,欲言又止。

荀二瞧出端倪,說:“有屁快放。”

道士遲疑著說:“你……你在陽間做了漢奸,他怎麼會有臉見人呢?”

荀二心裡一驚,看看那張鬧鬼的遺像,頓覺遍體生寒。

為了給自己壯膽,他突然掏出駁殼槍,對著那道士胸口就是一槍,罵道:“媽的,臭道士竟敢拐著彎罵老子!”

槍聲一響,送葬的隊伍頓時就炸了鍋。

十六名抬棺材的漢子嚇得腿腳發軟,扔下棺材就跑,後面的人更是作鳥獸散,邊跑邊喊:“鬧鬼了,荀飛雄生了個漢奸兒子,沒臉見閻王了!”

還有人則喊道:“荀二被鬼附身,到處殺人,大夥快跑!”

“回來,都給我回來!”荀二惱羞成怒,又連開兩槍卻沒有鎮住場面。大夥以為他真的被鬼附身要大開殺戒,嚇得連滾帶爬,跑得更快。

就在這時,又聽到“轟轟”兩聲巨響。

不知道是誰扔了兩顆手雷,在前面開道的兩輛日軍三輪摩托車頓時飛上了天……

一場風光葬禮,就此草草收場。

葬禮沒辦成,還讓抗日遊擊隊趁亂炸掉日軍兩輛摩托車。

死傷數名日軍,日軍聯隊長吉井一雄大為惱火,不但撤了荀二的職,還掏出手槍準備當場斃了他。

荀二見情況不妙,撒腿就跑,結果雖然撿回一條命,但一條腿卻讓吉井一雄的子彈打瘸了。

荀二變成瘸子後,隱隱明白趙瑾瑜在他老爹的遺像上做了手腳。待他氣勢洶洶去找他時,才發現趙瑾瑜的畫像店早已大門緊鎖,人去店空……(原題:《絕像》,作者:嶽勇。來自:每天讀點故事APP <公號:dudiangushi>,下載看更多精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