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緊跟時代步伐與要求 勠力奮進開啟教育新征程

成藝青神校區召開學習黨的十九大和建區設市20周年座談會精神專題會議。

實習生 夏藝軍 眉山網記者 黃海波 陳燕利 文/圖

連日來, 我市各高校通過多種形式, 專題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和市委書記慕新海在建區設市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 安排部署學習宣傳貫徹工作。 大家紛紛表示, 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和座談會精神, 對指導高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服務社會及地方經濟發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黨委書記林紅

近日, 一場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建區設市20周年座談會精神為主題的座談會在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召開。 座談會上, 師生代表踴躍發言。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黨委書記林紅介紹, 該院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座談會精神,

作為學校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 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 迅速掀起學習熱潮。

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會, 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習會, 舉行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師生代表座談會, 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座談會精神專題會議……林紅表示:“學校明確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各單位立即行動起來, 特別是學校領導、各單位負責人和基層黨支部書記要帶頭學習宣講十九大精神, 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 扎實做好各項工作, 確保學習全動員全覆蓋, 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 確保宣傳全方位多角度, 做到有聲有勢、入腦入心, 真正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轉化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下一步, 學校還將把党的理論創新成果和座談會精神轉化為促進學校和地方發展的科學思路和強大動力, 與全面推進學校各項工作結合起來, 做好當前的教育教學改革、校園文化建設、黨建思政工作, 凝練辦學特色, 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座談會精神為統領, 努力開創學校工作新局面, 為實現‘創全國一流本科大學, 建中國式的小常青藤’的錦江夢而不懈奮鬥。 ”林紅說。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元瓏

今年,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迎來建校90周年。 站在新的起點上, 如何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建區設市20周年座談會精神, 在提升自身品質中不斷前行?如何持續在服務地方發展中實幹爭先?眉山職業技術學院給出了答案。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元瓏表示, 一直以來, 學院與時俱進, 緊緊圍繞中心工作, 發揮自身優勢, 躊躇滿志昂首闊步邁進。 學院一點一滴的進步映射出眉山建區設市以來走過的發展軌跡。

“今後, 我們將認真踐行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建區設市20周年座談會精神, 堅定不移走開放引領、創新驅動之路。 ”王元瓏介紹, 學院緊抓“一帶一路”戰略契機, 對外交流與國際合作穩步推進, 並取得了豐碩成果。 學院領導先後出訪歐洲、南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多所大學, 並簽訂了校際交流框架協定。 2018年, 學院將迎來更多的對外交流項目, 除同南亞國家在水稻、養殖等方面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接收來自南亞國家的留學生及教師的對外交流外, 還將積極籌備加入喜馬拉雅大學聯盟, 依託這一平臺將“東坡味道”推向東南亞。 此外, 學院還將進一步探索對外交流與合作新模式, 借助校企合作為留學生提供廣闊的實訓平臺。 同時, 結合學院的辦學特色和專業優勢, 對接更多的相關國際交流項目, 探索與周邊國家職業教育學校共建特色專業, 培養技術複合型人才, 服務本地經濟社會發展。

“辦人民滿意的高等職業教育, 促進學院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是學院持續奮進的動力。 ”王元瓏表示, 接下來, 學院將在進一步構建現代大學治理體系、進一步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力度, 進一步提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上下功夫,完善育人機制,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成都藝術職業學院青神校區黨總支書記李維根

連日來,成都藝術職業學院青神校區(以下簡稱成藝青神校區)掀起了學習黨的十九大和建區設市20周年座談會精神的熱潮。

成藝青神校區黨總支書記李維根表示,在學院黨委的領導部署下,黨總支及各支部充分利用教工大會、教研會、座談會和講座等形式,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及座談會精神,積極營造學習宣傳貫徹氛圍。

近年來,成藝青神校區本著實踐“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高等教育功能,通過竹藝人才的培養、竹藝工藝的科研、竹文化的傳播等多種形式,深度介入青神竹文化傳承與發展,成為打造青神特色的重要支撐力量。

一是通過校企合作實施“現代學徒制”,培養高端技術技能應用型竹藝人才和“竹編”非遺傳承與創新群體。在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的配合與支持下,成藝青神校區與青神竹藝企業合作,成立竹藝學院。從2014年起,設置高職竹編藝術設計專業方向,通過校企合作實施“現代學徒制”竹藝人才培養。成為目前國內唯一開展竹編藝術設計高端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校。

二是建立竹藝研發中心,立項開展竹藝新技術利用的科研,為青神竹編的傳承與創新提供現代數位技術等強有力的支撐。引進多位國內知名設計家成立竹藝研發中心,利用新型數位化竹編專利技術,通過在省工信委立項並獲10萬元政府財政科研經費,開展新技術利用的竹藝人才培養研究,目前取得較好成果。

三是開展竹編技術培訓,落實“精准扶貧”任務。竹藝學院建立以來,針對青神及周邊地區的農民、城鎮再就業群體開展短期竹編技術培訓,頒發結業證書,實施精准扶貧。3年累計培訓上千人次,在國內外形成一定影響。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造血式”扶貧模式,為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探索了新鮮經驗、作出了重要貢獻。

目前,成藝青神校區有建工學院、管理系等10多個專業4500多名學生、250多名教職工。“下一步,我們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座談會精神為指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奮力建設高水準大學,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服務社會及地方經濟發展。”李維根說。

進一步提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上下功夫,完善育人機制,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成都藝術職業學院青神校區黨總支書記李維根

連日來,成都藝術職業學院青神校區(以下簡稱成藝青神校區)掀起了學習黨的十九大和建區設市20周年座談會精神的熱潮。

成藝青神校區黨總支書記李維根表示,在學院黨委的領導部署下,黨總支及各支部充分利用教工大會、教研會、座談會和講座等形式,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及座談會精神,積極營造學習宣傳貫徹氛圍。

近年來,成藝青神校區本著實踐“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高等教育功能,通過竹藝人才的培養、竹藝工藝的科研、竹文化的傳播等多種形式,深度介入青神竹文化傳承與發展,成為打造青神特色的重要支撐力量。

一是通過校企合作實施“現代學徒制”,培養高端技術技能應用型竹藝人才和“竹編”非遺傳承與創新群體。在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的配合與支持下,成藝青神校區與青神竹藝企業合作,成立竹藝學院。從2014年起,設置高職竹編藝術設計專業方向,通過校企合作實施“現代學徒制”竹藝人才培養。成為目前國內唯一開展竹編藝術設計高端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校。

二是建立竹藝研發中心,立項開展竹藝新技術利用的科研,為青神竹編的傳承與創新提供現代數位技術等強有力的支撐。引進多位國內知名設計家成立竹藝研發中心,利用新型數位化竹編專利技術,通過在省工信委立項並獲10萬元政府財政科研經費,開展新技術利用的竹藝人才培養研究,目前取得較好成果。

三是開展竹編技術培訓,落實“精准扶貧”任務。竹藝學院建立以來,針對青神及周邊地區的農民、城鎮再就業群體開展短期竹編技術培訓,頒發結業證書,實施精准扶貧。3年累計培訓上千人次,在國內外形成一定影響。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造血式”扶貧模式,為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探索了新鮮經驗、作出了重要貢獻。

目前,成藝青神校區有建工學院、管理系等10多個專業4500多名學生、250多名教職工。“下一步,我們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座談會精神為指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奮力建設高水準大學,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服務社會及地方經濟發展。”李維根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