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重磅!軌交17號線、9號線三期本週六載客試運營!(附軌交全圖)

申通地鐵集團今早剛剛宣佈, 軌交17號線、9號線三期將於2017年12月30日(週六)首班車起載客試運營。 屆時, 上海軌交全網路運營線路總長將增至666公里(地鐵637公里+磁浮29公里), 車站數增至389座(地鐵387座+磁浮2座), 換乘車站增至52座。

快來看兩條新線時刻表、最新全網圖↓

12月30日起9號線三期載客試運營 設9座地下車站

根據計畫, 12月30 日(週六)首班車起, 9號線三期將載客試運營。 9號線三期工程起自二期工程終點楊高中路站,

線路沿楊高中路向東前行, 穿過羅山立交、金橋立交至金海路口, 轉向金海路繼續向東前行, 穿過A20公路、浦東運河後, 止于曹路站。 線路全長13.8公里, 全線設芳甸路站、藍天路站(未來與14號線換乘)、台兒莊路站、金橋站、金吉路站、金海路站(與12號線換乘)、顧唐路站、民雷路站、曹路站共9座車站, 均為地下站。

化繁為簡呈現視覺美感 新技術新工藝9號線三期出行更舒適

9號線三期車站設計秉承“開放自由 還原本質”的理念, 上頂面採取大面積的裸露, 精簡裝飾, 還原建築形體本質的特色;車輛管理用房採用人性化設計, 營造簡潔明快、現代的辦公環境, 避免了地下辦公空間的沉悶感;在軌道鋪設上, 全線採用預製軌道板道技術, 通過軌道道床的工廠化預製, 極大地提高了成品外觀品質, 具有工廠化生產、現場鋪設施工和方便維修的特點, 同時採用CPⅢ測量技術,

提高了軌道的平順性與穩定性, 使乘坐體驗更舒適。

運營服務水準提升 多點首班車發車 常態末班車延後

9號線三期楊高中路站~曹路站開通試運營後, 9號線浦東段終點站將延伸至曹路站。 屆時, 9號線全線運營交路和全線運營時間均有所調整。 新開通的芳甸路站往松江南站站首班車時間5:50,末班車時間22:53;芳甸路站往曹路站首班車時間6:26,末班車時間23:52;曹路站往松江南站站首班車時間5:30,末班車時間22:30。

9號線三期楊高中路站~曹路站開通試運營後,9號線常態全線運營時間5:30~0:14(次日),9號線採用多點首班車發車,曹路站及楊高中路站往松江南站方向的首班車時間均為5點30分,從而9號線既有區段松江南站站~楊高中路站沿途各站的首班車時間均保持不變。而由於線路的延長,常態末班車時間均有所延後。其中:松江南站站往浦東方向常態末班車時間由目前21:50延後至22:30;楊高中路站往浦西方向常態末班車時間由目前22:30延後至22:55,楊高中路站往曹路站方向末班車23:50,全線運營服務時間較開通前延長。

9號線三期楊高中路站~曹路站開通試運營後,9號線週末延時運營方案仍保持不變:9號線佘山站~楊高中路站區段週末延時運營末班車均保持不變,延長時間段內列車運營間隔約為15分鐘~20分鐘。

9號線工作日早晚高峰採用兩種交路 其它時段開行單一交路

屆時,工作日早晚高峰時段9號線列車開行雙交路,兩個交路分別為:松江南站站~楊高中路站,佘山站~曹路站;工作日平峰時段及雙休日、節假日,9號線全線開行單一交路,即:松江南站站~曹路站。

9號線工作日高峰最小間隔2分13秒

工作日早高峰時段,9號線佘山站往楊高中路站方向列車運行間隔為2分13秒,楊高中路站往佘山站方向列車運行間隔為3分20秒;松江南站站往佘山站方向列車運行間隔為3分20秒,佘山站往松江南路站方向列車運行間隔為6分40秒;楊高中路站~曹路站區段內雙向列車運行間隔均為6分40秒。

工作日晚高峰時段,佘山站~楊高中路站區段雙向列車運行間隔3分,松江南站站~佘山站區段及楊高中路站~曹路站區段列車雙向運行間隔均為6分。

工作日平峰時段9號線全線列車運營間隔為5分30秒;雙休日、節假日,9號線全線列車運營間隔均為5分鐘。

12月30日起17號線載客試運營 設13座車站

根據計畫,12月30日(週六)首班車起,地鐵17號線將載客試運營。17號線全長約35公里,全線共設虹橋火車站站(與2、10號線換乘)、諸光路站、蟠龍路站、徐盈路站、徐涇北城站、嘉松中路站、趙巷站、匯金路站、青浦新城站、漕盈路站、澱山湖大道站、朱家角站、東方綠舟站13座,其中高架站6座、地下站7座,形成一條上海西部直通市區的快速通勤線路。同時,隨著17號線開通,網路擴張,從17號線東方綠舟站到16號線滴水湖站為網路最遠乘距,最高票價為15元(原最遠乘距花橋至滴水湖14元)。

據悉,虹橋火車站站是17號線全線唯一一座換乘網站,其中: 2號線虹橋火車站站和17號線虹橋火車站站部分方向通過共用月臺層可進行換乘,10號線虹橋火車站站為獨立島式月臺,需要通過站廳層轉換進行換乘。

水鄉文化江南風 節能環保自主科技助力17號線乘行更美好

17號線在規劃設計之初就結合了地域水鄉文化,裝修設計以“靈秀水鄉,上海之源”為概念主題,打造一條濃濃水鄉特色的風景線。17號線建設首次大規模使用了工廠預製的PC的標準化材料,預製PC用簡單的手法創造出了千變萬化的視覺效果,猶如拼搭樂高積木般,展現了豐富多彩的個性化外觀。另外,全線車站室內牆面均使用能夠蓄能蓄光的負氧離子塗料,降低室內空調電力消耗,釋放負氧離子改善空氣品質,為乘客們提供更舒適的環境。

17號線多項人性化改進提升乘坐舒適度

17號線是國內第一條採用具有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信號系統, 具有高安全性、可靠性、可擴展性和可維護性,實現了包括列車自動運行、自動開關門、自動折返、自動出入庫、自我診斷和維護等全自動駕駛功能,能進一步確保列車的安全運行,提高列車運行的效率,降低系統的維護成本。

同時,17號線車廂空調全面採用變頻空調,使溫度控制更加舒適平穩,改善乘客的乘車體驗;車廂照明全面採用LED照明,並加入了恒照度控制,達到無級調整照明亮度的功能,使列車更加節能、舒適。同時,車輛上設置了殘障人士區域,並在地板上固化醒目標誌,配備靠扶、安全帶等人性化設備,體現上海地鐵的人文關懷。

17號線全線運營時間6:00~23:10

17號線東方綠舟站~虹橋火車站站開通試運營後,全線運營時間6:00~23:10。虹橋火車站站往東方綠舟站首班車6:00,末班車22:30;東方綠舟站往虹橋火車站站首班車為6:00,末班車為22:00。

17號線工作日高峰時段開行大小交路 其他時段開行單一交路

17號線虹橋火車站站~東方綠舟站開通試運營後,工作日早晚高峰時開行大小交路,其中大交路運行區段:東方綠舟站~虹橋火車站站;小交路運行區段:澱山湖大道站~虹橋火車站站。工作日平峰時段及雙休日、節假日,全線開行單一交路,即:東方綠舟站~虹橋火車站站。

17號線工作日高峰時段最小間隔5分鐘

根據計畫,開通試運營後的17號線工作日早晚高峰時段,澱山湖大道站~虹橋火車站站區段雙向列車運行間隔為5分鐘,東方綠舟站~澱山湖大道站區段雙向列車運行間隔為10分鐘;工作日平峰時段,17號線全線列車運行間隔為8分鐘。而在雙休日時段,17號線全線列車運行間隔為6分鐘。

17號線在虹橋火車站站與2、10號線便捷換乘

17號線在虹橋火車站站與2號線、10號線實現便捷換乘,與2號線為同方向同月臺換乘方式(2號線往徐涇東方向可同月臺換乘17號線往東方綠舟方向、17號線終點虹橋火車站站可同月臺換乘2號線前往市區方向。其中從2號線徐涇東上車的乘客若換乘17號線需要通過站廳進行換乘),10號線需要經過站廳層進行換乘。

12月30日起虹橋2號航站樓站啟用3號和6號月臺方便站內換乘

為了進一步提升換乘的便利性,12月30日起,虹橋2號航站樓站啟用3號和6號月臺,方便乘坐2號線和10號線往市區方向的乘客直接換乘。屆時,2號線往浦東國際機場方向,10號線往新江灣城方向的列車,到達該站後左右兩側車門同時開啟。其中,新啟用的3號和6號月臺可方便這兩個方向的乘客直接進行月臺換乘,而無須出站換乘。另外,該站其餘方向之間的換乘保持原有出站換乘方式不變。

新開通的芳甸路站往松江南站站首班車時間5:50,末班車時間22:53;芳甸路站往曹路站首班車時間6:26,末班車時間23:52;曹路站往松江南站站首班車時間5:30,末班車時間22:30。

9號線三期楊高中路站~曹路站開通試運營後,9號線常態全線運營時間5:30~0:14(次日),9號線採用多點首班車發車,曹路站及楊高中路站往松江南站方向的首班車時間均為5點30分,從而9號線既有區段松江南站站~楊高中路站沿途各站的首班車時間均保持不變。而由於線路的延長,常態末班車時間均有所延後。其中:松江南站站往浦東方向常態末班車時間由目前21:50延後至22:30;楊高中路站往浦西方向常態末班車時間由目前22:30延後至22:55,楊高中路站往曹路站方向末班車23:50,全線運營服務時間較開通前延長。

9號線三期楊高中路站~曹路站開通試運營後,9號線週末延時運營方案仍保持不變:9號線佘山站~楊高中路站區段週末延時運營末班車均保持不變,延長時間段內列車運營間隔約為15分鐘~20分鐘。

9號線工作日早晚高峰採用兩種交路 其它時段開行單一交路

屆時,工作日早晚高峰時段9號線列車開行雙交路,兩個交路分別為:松江南站站~楊高中路站,佘山站~曹路站;工作日平峰時段及雙休日、節假日,9號線全線開行單一交路,即:松江南站站~曹路站。

9號線工作日高峰最小間隔2分13秒

工作日早高峰時段,9號線佘山站往楊高中路站方向列車運行間隔為2分13秒,楊高中路站往佘山站方向列車運行間隔為3分20秒;松江南站站往佘山站方向列車運行間隔為3分20秒,佘山站往松江南路站方向列車運行間隔為6分40秒;楊高中路站~曹路站區段內雙向列車運行間隔均為6分40秒。

工作日晚高峰時段,佘山站~楊高中路站區段雙向列車運行間隔3分,松江南站站~佘山站區段及楊高中路站~曹路站區段列車雙向運行間隔均為6分。

工作日平峰時段9號線全線列車運營間隔為5分30秒;雙休日、節假日,9號線全線列車運營間隔均為5分鐘。

12月30日起17號線載客試運營 設13座車站

根據計畫,12月30日(週六)首班車起,地鐵17號線將載客試運營。17號線全長約35公里,全線共設虹橋火車站站(與2、10號線換乘)、諸光路站、蟠龍路站、徐盈路站、徐涇北城站、嘉松中路站、趙巷站、匯金路站、青浦新城站、漕盈路站、澱山湖大道站、朱家角站、東方綠舟站13座,其中高架站6座、地下站7座,形成一條上海西部直通市區的快速通勤線路。同時,隨著17號線開通,網路擴張,從17號線東方綠舟站到16號線滴水湖站為網路最遠乘距,最高票價為15元(原最遠乘距花橋至滴水湖14元)。

據悉,虹橋火車站站是17號線全線唯一一座換乘網站,其中: 2號線虹橋火車站站和17號線虹橋火車站站部分方向通過共用月臺層可進行換乘,10號線虹橋火車站站為獨立島式月臺,需要通過站廳層轉換進行換乘。

水鄉文化江南風 節能環保自主科技助力17號線乘行更美好

17號線在規劃設計之初就結合了地域水鄉文化,裝修設計以“靈秀水鄉,上海之源”為概念主題,打造一條濃濃水鄉特色的風景線。17號線建設首次大規模使用了工廠預製的PC的標準化材料,預製PC用簡單的手法創造出了千變萬化的視覺效果,猶如拼搭樂高積木般,展現了豐富多彩的個性化外觀。另外,全線車站室內牆面均使用能夠蓄能蓄光的負氧離子塗料,降低室內空調電力消耗,釋放負氧離子改善空氣品質,為乘客們提供更舒適的環境。

17號線多項人性化改進提升乘坐舒適度

17號線是國內第一條採用具有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信號系統, 具有高安全性、可靠性、可擴展性和可維護性,實現了包括列車自動運行、自動開關門、自動折返、自動出入庫、自我診斷和維護等全自動駕駛功能,能進一步確保列車的安全運行,提高列車運行的效率,降低系統的維護成本。

同時,17號線車廂空調全面採用變頻空調,使溫度控制更加舒適平穩,改善乘客的乘車體驗;車廂照明全面採用LED照明,並加入了恒照度控制,達到無級調整照明亮度的功能,使列車更加節能、舒適。同時,車輛上設置了殘障人士區域,並在地板上固化醒目標誌,配備靠扶、安全帶等人性化設備,體現上海地鐵的人文關懷。

17號線全線運營時間6:00~23:10

17號線東方綠舟站~虹橋火車站站開通試運營後,全線運營時間6:00~23:10。虹橋火車站站往東方綠舟站首班車6:00,末班車22:30;東方綠舟站往虹橋火車站站首班車為6:00,末班車為22:00。

17號線工作日高峰時段開行大小交路 其他時段開行單一交路

17號線虹橋火車站站~東方綠舟站開通試運營後,工作日早晚高峰時開行大小交路,其中大交路運行區段:東方綠舟站~虹橋火車站站;小交路運行區段:澱山湖大道站~虹橋火車站站。工作日平峰時段及雙休日、節假日,全線開行單一交路,即:東方綠舟站~虹橋火車站站。

17號線工作日高峰時段最小間隔5分鐘

根據計畫,開通試運營後的17號線工作日早晚高峰時段,澱山湖大道站~虹橋火車站站區段雙向列車運行間隔為5分鐘,東方綠舟站~澱山湖大道站區段雙向列車運行間隔為10分鐘;工作日平峰時段,17號線全線列車運行間隔為8分鐘。而在雙休日時段,17號線全線列車運行間隔為6分鐘。

17號線在虹橋火車站站與2、10號線便捷換乘

17號線在虹橋火車站站與2號線、10號線實現便捷換乘,與2號線為同方向同月臺換乘方式(2號線往徐涇東方向可同月臺換乘17號線往東方綠舟方向、17號線終點虹橋火車站站可同月臺換乘2號線前往市區方向。其中從2號線徐涇東上車的乘客若換乘17號線需要通過站廳進行換乘),10號線需要經過站廳層進行換乘。

12月30日起虹橋2號航站樓站啟用3號和6號月臺方便站內換乘

為了進一步提升換乘的便利性,12月30日起,虹橋2號航站樓站啟用3號和6號月臺,方便乘坐2號線和10號線往市區方向的乘客直接換乘。屆時,2號線往浦東國際機場方向,10號線往新江灣城方向的列車,到達該站後左右兩側車門同時開啟。其中,新啟用的3號和6號月臺可方便這兩個方向的乘客直接進行月臺換乘,而無須出站換乘。另外,該站其餘方向之間的換乘保持原有出站換乘方式不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