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三水今年再增加7家市級“菜籃子”基地

佛山新聞網訊 佛山日報記者陳夢通訊員詹崗琳報導:每天清晨, 新收割的蔬菜被裝上冷鏈運輸專用車, 從兆利豐蔬菜生產基地運到西南的“菜籃子”直銷店, 等待市民選購。 這些蔬菜的包裝上均貼有二維碼, 利用智慧手機掃一掃, 便能清楚地看到這些蔬菜的生產基地位址、電話等資訊。

在三水, 像兆利豐蔬菜生產基地這樣的市級“菜籃子”基地現有35個, 由此衍生的全區42個“菜籃子”直銷點已遍及佛山。 市級“菜籃子”基地不斷向高技術種植、產品高附加值的方向發展。 農業生產者的責任感更強了, 市場觸覺更敏銳了,

安全、優質的農產品早已是三水千家萬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全程監控 掃碼便知蔬菜“身世”

昨日清晨, 位於大塘鎮的兆利豐蔬菜生產基地內, 工人已經開始忙碌起來, 新收割的蔬菜被裝上冷鏈運輸專用車後, 按照既定的路線送往全市各地農貿市場。 每一輛車都加裝了GPS定位系統, 到達市場後需要在規定地點定點回饋。

每天, 生產基地裡的工作人員都要重複這樣的流程:把當天的蔬菜名稱、產地、收穫日期、檢測報告等資訊錄入到廣東省農產品品質省級溯源平臺, 生成二維碼並列印出來, 貼在產品的包裝上面。 這個二維碼標識既是一張資訊標籤, 也是農業生產者的“品質安全宣言”。

“別看這個小小的溯源二維碼,

它是成為‘菜籃子’基地必須邁過的最新門檻。 ”兆利豐莊園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藤紹祝說, 兆利豐惠農蔬菜專業合作社4年多以前成功申報市級“菜籃子”基地, 是三水首批市級“菜籃子”基地之一。

2011年6月, 藤紹祝在大塘六一村租下80多畝地, 成立兆利豐莊園農副產品有限公司, 不久公司又牽頭組建了專業合作社。 同年, 兆利豐惠農蔬菜合作社在西南商業城市場開設了直銷門店, 成為廣東省內售價由農業合作社開設的農產品直銷門店。 上架的農產品兼具“超市安全標準”和“農貿市場價格”。

經過6年多的發展, 合作社目前已發展了65名社員, 蔬菜種植面積達550多畝, 年產量近1500萬噸。 除配送、批發外, 兆利豐“菜籃子”基地在三水擁有12個直銷網點,

還有蔬菜供應多家學校食堂。 為了讓社員種植戶及時掌握技術, 該合作社每年舉辦6期培訓班, 手把手傳授技術。

“今年初, 我們按照新要求在生產基地安裝了20多個視頻監控。 ”藤紹祝說, 近兩年, 為進一步種好“菜園子”, 兆利豐試水生產時令水果布丁、霜淇淋, 以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

發展深加工 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至今, 三水全區35個市級“菜籃子”基地中, 14個專門從事蔬菜種植, 9個從事水產養殖, 3個從事家禽養殖, 8個從事畜牧業, 1個批發市場流通基地。

在大塘鎮, 三水區雪梅劍花專業合作社是2017年新認定的市級“菜籃子”生產基地之一, 產品以檸檬和劍花為主, 集種植、加工、銷售於一身。

“一棵檸檬樹每年產量有200斤,

摘下後馬上運到加工廠, 16個小時後檸檬幹就出爐了。 ”雪梅劍花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雪梅說, 檸檬從採摘後水分就開始流失, 若保存不當就會影響品質。

這樣的檸檬只能當次品果處理, 而次品果的積壓無形中會造成浪費。 深加工後的檸檬片保存時間長, 附加值高。 “最近, 我們生產的檸檬幹批發價為60元每斤, 不愁銷路。 ”

深化“菜籃子”基地建設是今年三水區的重點工作之一。

“除了供應品質安全、價格實惠的農產品, 三水‘菜籃子’基地的農產品也正在往高附加值的方向發展。 ”區農林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以來, 三水加強宣傳發動, 著重發動農業生產主體申報市級“菜籃子”基地。 同時, 加強管理, 督促指導市級“菜籃子”生產基地進行品質標準化工程、亮標經營、工程配送車購置、監測資訊系統四項建設。

迄今, 在佛山評定的62家市級“菜籃子”基地, 三水占了半數以上。 今年, 三水新增市級“菜籃子”7家。 全區42個“菜籃子”亮標經營直銷點建設完成並通過驗收, “菜籃子”產品品質安全檢測資訊系統專案建設工作基本完成。 “菜籃子”基地所生產的安全農產品已成為千家萬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