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150多位老人的“御用”理髮師

◎文/記者 顏燕軍 通訊員 宋偉 圖/記者 孫大偉

“老教師劉洪斌, 獻身公益很熱心, 常年堅持義務理髮, 不簡單!老教師劉洪斌, 身患疾病仍樂觀, 文藝活動積極參加, 我點贊……”這段朗朗上口的三句半, 是榮成市成山鎮老幹部藝術團副團長王祿禮根據身邊的真人真事改編創作的。 三句半中所說的老教師劉洪斌, 家住榮成市成山鎮, 今年78歲, 每個月堅持到敬老院為150多位老人義務理髮。 4年來, 劉洪斌數不清理了多少發, 只知道用壞了6個電推子。

敬老院的老人都認識劉洪斌, 每次理髮都要和他嘮家常。

滿頭銀髮

仍在為他人奉獻

12月21日下午, 劉洪斌又騎著電動車趕往好運角社會福利中心, 上周去理髮時, 有幾個老夥計沒理, 劉洪斌總惦記著。

“劉老師又來啦!”看到劉洪斌, 大家紛紛熱情地打招呼。 劉洪斌一邊跟大家招手, 一邊走到理髮的地方擺起了傢伙, 幾位老人自然地拿起小馬紮排隊。

“來, 抬頭……低頭……側一點……”劉洪斌嫺熟地理著發, 被理髮的老人則樂呵呵地享受著變美的過程。 末了, 老人照照鏡子, 滿意地向劉洪斌豎起了大拇指。

冬日的暖陽照進屋裡, 銀髮的劉洪斌認真為同樣花白頭髮老人理髮的身影, 格外打動人。

自學成才

理髮手藝不是吹

說起來, 劉洪斌不能算是一名專業理髮師, 他退休前是榮成二十八中的老師。

1978年左右, 學校開始搞校園經濟, 開起了理髮店, 手巧的劉洪斌就自己琢磨出了理髮的手藝。

“說起來可能別人覺得我在吹牛, 可我的手藝好, 那是在學校裡得到普遍認可的。 ”劉洪斌說, 當時, 有些年輕人結婚前特意來找他, 要求理個漂亮的髮型。 直到現在, 還有很多鄰居、老同事還找他理髮。

“平頭、分頭、光頭, 我都理得不錯。 我唯一不會的, 就是現在年輕人理的那個‘大公雞頭’……”劉洪斌的一席話, 把大夥兒逗得哈哈大笑。

無私奉獻

源於感恩黨的政策

談到當初決定為敬老院的老人理髮的理由, 劉洪斌的回答讓人感動:“從上小學、初中、高中到畢業從事教學工作, 我覺得這一生走得挺順。 我們家條件不好, 這一路走來, 多虧了中國共產黨, 我是發自內心地感恩黨的政策。 所以退休後想發揮自己的餘熱, 為社會做點貢獻。 ”

2013年5月末, 劉洪斌得知一個老同事當了養老院的院長, 立馬和她聯繫:“我要來支持你的工作, 給老人免費理髮!”

2013年6月4日, 劉洪斌第一次到養老院理髮的時候, 院長為他系上了一條“愛心志願者”的紅色綬帶,

他備受鼓舞, 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為這些老人服務好!”

“人們都說, 滴水之恩, 當湧泉相報。 事實上, 黨對我那是湧泉之恩, 而我為社會所做的, 不過是滴水的貢獻。 所以, 我做的還遠遠不夠。 ”劉洪斌說。

當地的老年藝術團, 將劉洪斌的事蹟編成三句半在鎮上演出。 劉洪斌的鄰居王建碩, 也在他的帶動下加入到義務理髮的隊伍中, 成為他的得力夥伴。 “這說明, 我做的事情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鼓勵, 我一定會繼續為老人們服務。 ”劉洪斌說, 就像他第一次去敬老院時所說的:只要還能理髮, 就會一直為大家服務到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