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水北調通水三周年:長江水潤澤津城910萬人

長江水進津三年, 有效改善本市城市水生態環境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丹江口水庫(本圖由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提供)

津濱水廠工作人員對引江水質提前檢測

曹莊泵站、西河泵站運行全部實現資訊化管理

西河原水樞紐泵站管理人員正在調試泵站控制機櫃

3年, 1096個日夜, 23.7億立方米長江水自南向北源源不斷奔湧而來, 24項水質常規監測指標始終在地表水Ⅱ類標準及以上, 全市14個行政區、910萬市民喜飲甘甜的長江水。

江水進津呈現六大效益

一是大大緩解了本市水資源短缺問題。 天津是資源型缺水的特大城市, 屬重度缺水地區。 引江通水前, 城市生產生活主要靠引灤調水解決, 農業和生態環境用水要靠天吃飯, 地表水利用率接近70%, 遠遠超出水資源承載能力, 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引江通水三年來, 天津新增城市供水量23.7億立方米, 供水區域覆蓋中心城區、環城四區、濱海新區、寶坻、靜海城區及武清部分地區等14個行政區, 也就是說, 除了北部的薊州區、甯河區, 基本上實現了全市範圍全覆蓋,

910萬市民從中受益, 天津的水資源保障能力實現了戰略性突破。 特別是, 2016-2017調水年度, 本市引江實際調水量達到10.29億立方米, 不僅大大超出了《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給本市分配的年調水量8.6億立方米, 同時占本市外調水供水量的82%, 有力地支撐了本市經濟社會發展。

二是有效提高了城市供水保證率。 引江通水前, 天津作為一個特大城市, 城市生產生活主要依靠引灤單一水源, 有很大的風險。 引江通水後, 天津在引灤工程的基礎上, 又擁有了一個充足、穩定的外調水源, 中心城區、濱海新區等經濟發展核心區實現了引灤、引江雙水源保障, 城市供水“依賴性、單一性、脆弱性”的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 城市供水安全得到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三是成功構架了城鄉供水新格局。 引江通水前, 本市供水格局為城市以引灤為主, 地下水作補充, 輔以再生水和海水淡化水, 引黃濟津作應急;農村農業生產以當地地表水、入境水為主, 地下水做補充, 農村生活以地下水為主。 引江通水後, 構架出了一橫一縱、引灤引江雙水源保障的新的城市供水格局, 形成了引江、引灤相互連接、聯合調度、互為補充、優化配置、統籌運用的城市供水體系。

四是有力改善了城市水生態環境。 由於水資源短缺, 生態用水長期得不到補給, 引江通水前, 天津河道大多斷流、河湖水域面積萎縮, 河道水質難以保證。 雖然近年來實施了多輪治理, 水環境品質有所好轉, 但由於環境用水長期得不到補充,水環境無法得到根本的轉變。引江通水後,城市生產生活用水水源得到有效補給,替換出一部分引灤外調水,有效補充農業和生態環境用水,同時擴大了水系迴圈範圍,促進了水生態環境的改善。三年來,中心城區環境水質明顯好轉,4條一級河道共8個監測斷面全部達到或優於V類水,實現100%達標。

五是有效促進了地下水壓采工作。天津是重度資源型缺水城市,地下水曾是最為可靠的供水水源之一,歷史上開採量最高曾達到10億立方米。近年來,隨著地下水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地下水超采勢頭得到有效控制,開採量持續下降,但由於多年超采,地下水仍處於超采狀態。按照《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受水區地下水壓采總體方案》,2014年8月,市政府批復了《天津市地下水壓采方案》;市政府辦公廳也印發通知,重新劃定地下水禁采區和限采區區域範圍,要求引江通水後更加嚴格管理地下水。引江通水以來,天津加快了濱海新區、環城四區地下水水源轉換工作。加快了地下水壓采進程,2016年本市深層地下水開採量降至1.76億立方米,提前完成了《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受水區地下水壓采總體方案》中明確的“天津2020年深層地下水開採量控制在2.11億立方米”的目標。

六是對口協作在水源區經濟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來自丹江口水庫的長江水,70%源自漢江及漢江的支流丹江,流域的陝南漢中、安康、商洛三市人民為一江清水永續北送作出了巨大貢獻。按照國務院《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對口協作工作方案》,作為受水區的天津,與陝西省商洛市、漢中市、安康市水源區的28個縣開展對口協作。2014年,本市印發了《天津市對口協作丹江口庫區上游地區工作實施方案》,截至目前累計投入資金10.2億元,共實施生態環保、公共服務、脫貧攻堅等扶持建設項目185個,對於提高當地水涵養功能、保護水質安全、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改善民生等發揮了積極作用,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同時,不斷提升合作方式,分別舉辦了天津對口漢中、商洛、安康三市的經貿合作系列活動,共簽署醫藥、旅遊、礦產開發等合作專案53個,簽約金額達260億元。

9項配套工程建成投用

2006年6月,結合城市路網建設,本市在南水北調工程沿線各省市中率先啟動配套工程建設,並按照配套工程與幹線工程同期建成、同時發揮效益的原則,積極有序地推進配套工程建設。截至目前,直接承接引江水的10項引江輸配水工程中9項已建成投入使用,1項已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工程品質全部達到設計要求,單元工程品質合格率達到100%,優良率保持在90%以上,安全生產始終穩定受控。

其中,已建成生效的9項工程包括:

1.中心城區供水工程。主要功能是通過西河原水樞紐泵站向中心城區的芥園、新開河、淩莊三大水廠輸送引江原水,實現中心城區引江、引灤雙水源保證。全長8.5公里,設計流量27立方米/秒,2010年底完工。

2.濱海新區供水一期工程。主要功能是將引江原水輸送到濱海新區,實現濱海新區引灤、引江雙水源互補,緩解城市與農業、生態用水的矛盾。起自天津幹線末端出水口,終點到津濱水廠,分為曹莊泵站工程和管線工程兩部分,全長36.43公里。已與幹線工程同步發揮效益。

3.濱海新區供水二期工程。起自津濱水廠分水口,終點到北塘水庫,全長36.863公里。主要功能是將引江原水輸送到濱海新區,實現濱海新區引灤、引江雙水源互補,緩解城市與農業、生態用水的矛盾。已與幹線工程同步發揮效益。

4.曹莊泵站工程。包含在濱海新區供水一期工程內,已與幹線工程同步發揮效益。

5.西河原水樞紐泵站工程。主要功能是向市區新開河水廠、芥園水廠和淩莊水廠輸送引江原水,實現中心城區引灤、引江雙水源互補,供水規模225萬立方米/日,2014年汛後已與幹線工程同步發揮效益。

6.西河泵站至宜興埠泵站原水管線聯通工程。主要功能是將引江原水輸送到新開河水廠,有效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全長11.7公里,輸水能力110立方米/日。2014年汛後已與幹線工程同步發揮效益。

7.引江向爾王莊水庫供水聯通工程。主要功能是將引江水向北輸送至爾王莊水庫,通過爾王莊樞紐覆蓋除薊州區以外的引灤供水區,供水餘量可相機補庫,可實現引江或引灤供水工程發生突發事件被迫停水情況下,互為應急切換水源。該工程2017年4月投入使用,多次向北部地方輸送引江水,真正實現了本市引江、引灤雙水源互通。

8.北塘水庫完善工程。主要功能是調蓄本市引江來水的不均衡性,保證引江特枯年份本市引江、引灤兩水源切換期間濱海新區供水安全。2015年11月開工建設,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

9.北塘水庫維修加固工程。主要功能是恢復北塘水庫蓄水運行安全條件,切實發揮調蓄、備用和引供水作用。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

這些工程讓中心城區、濱海新區、寶坻、靜海城區及武清部分地區等區域實現了引江、引灤雙水源覆蓋,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發揮了巨大作用。

基本完成主體的1項工程:王慶坨水庫工程,主要功能一是引江、引灤水源切換備用,遇南水北調總幹渠事故檢修停水時,保證水源順利切換;二是調節引江來水的不均勻性,保證城市供水流量穩定。一期設計總庫容2000萬立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18.59億元,占總投資的98%,圍壩回填已基本完成,年底將完成水庫主體工程建設,建成後可顯著提高本市城市供水保證率和中線斷水事件應對能力。

此外,引灤輸配水擴建工程中,還建成了爾王莊水庫至津濱水廠供水工程,實現了濱海新區供水引江、引灤雙水源保證;正在加快實施寧漢供水工程、武清供水工程,進一步擴大引灤供水覆蓋範圍,提高人民生活水準。

標準化管理確保供水安全平穩

通水以來,按照“初期安全、中期規範、遠期精細”的管理思路,緊緊圍繞引江安全供水中心任務,本市不斷完善工程運行管理機制和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工程運行管理標準化體系,保證了三年來引江供水系統整體運行平穩、水質良好。

一是建立健全組織機構。為管好南水北調工程,用好來之不易的引江水,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運行管理機構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整合過程,為工程安全平穩運行提供了組織保障。2014年,本市成立了南水北調調水運行管理中心、王慶坨管理處、曹莊管理處、北塘管理處等4家運行管理單位,專職負責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運行管理工作。2015年11月,天津水務集團正式組建,上述4個管理處和本市配套工程項目法人──天津水務投資集團以及引灤入津工程3個管理處和市自來水集團整建制劃入新組建的水務集團。水務集團設立供水運行管理中心,負責包括引江在內的供水調度、水質、區域計量、防汛、工程運行、客戶服務、營業、業務考核、水質中心等工作,原有4個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管理處重新整合,新成立天津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引江市區分公司和引江市南分公司,分別負責向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輸送引江水的供水工程運行管理工作。

二是建立完善管理制度體系。結合運行管理工作實際,陸續建立了涵蓋巡視巡查管理、安全生產管理、專案日常管養和維護等各個方面的16項專項管理制度,編制完善了工程搶險、安全度汛和突發事件處置等3項應急專項預案及防控制度,構建起了較為完善的運行管理制度體系,為嚴格規範管理流程和行為提供了統一標準。

三是切實做好維修維護和巡視巡查。及時維修養護泵站、管線、水庫等,保證設施設備運行穩定。通過日常維修及專項工程實施,本市投入運行的配套工程設施設備完好率達到98%以上、輸水保障率達100%。自行研發了南水北調工程巡視巡查系統,通過GPS定位系統,規範巡查路線和巡查頻次,實現現場問題第一時間發送管理部門、第一時間會商解決。累計共出動巡視巡查車輛1515車次、巡視人員3995人次,行駛里程12.95萬公里,有力保障了工程設施安全運行。將水環境保潔常態化與日常巡查相結合,每天打撈調節池、水庫漂浮物,不定期組織集中清理水環境,累計清除雜物雜草70多噸,保證了引江水質安全。

四是不斷強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印發實施9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有針對性地組織安全教育培訓,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隱患排查,確保工程、水質、運行和人員“四個安全”。

此外,在法制建設上,本市還劃定了天津幹線水源保護區範圍,出臺了配套工程管理辦法,並在《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條例》裡明確要求實行包括引江在內的引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

科學謀劃構建水資源保障大格局

下一步,市水務局、市南水北調辦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市委第十一屆二次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進一步構建全市更高水準的水資源保障大格局和完備的工程體系,加快推進引灤擴建輸配水工程建設,扎實做好南水北調各項工作,推動南水北調發揮更大效益,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可靠的水資源保障。

一是著眼于建設美麗天津的用水需求。結合天津的水資源特點,統籌研究引江中線、引灤入津、引黃濟津、未來引江東線水源的配置,加強調水工程互聯互通研究,構建全市更高水準的水資源保障大格局和完備的工程體系。近期結合引黃濟津調水線路,研究東線二、三期工程建設思路,配合水利部做好東線後續工程前期工作。編制完善《北大港水庫功能提升工程規劃》,啟動北大港水庫功能提升工程,完善北大港水庫的城市供水調蓄功能,同時提升水庫的生態濕地功能。

二是做好引灤擴建輸配水工程建設。2018年,計畫安排配套工程投資11億元,全面建成武清供水工程、寧漢供水工程,加強工程建設管理,確保單元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100%,努力減少一般安全生產事故,力爭無亡人事故的發生。同時,加快推進已完工程驗收工作,及時形成固定資產,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三是確保完成引江調水任務。科學調度引江、引灤水源,完成2017-2018年度引江調水任務,擴大引江水源供水覆蓋面,充分發揮南水北調工程的綜合效益,確保城市供水安全。

四是全面做好運行管理和水質保護工作。進一步細化、完善配套工程運行管理制度體系,加大運行監管力度,全面啟動工程巡視巡查系統,實現工程運行精細化管理。不斷完善引江供水應急保障體系,優化應急處置流程,構建完善的應急預警與處置工作機制。加強水質監測,確保水質安全。

五是加大力度做好地下水壓采工作。嚴格地下水審批管理和建設專案水資源論證,超采區內禁止工農業生產及服務業新增取用地下水,新批取水項目一律進行水資源論證,2018年計畫壓采地下水200萬立方米。

(責編:唐心怡、魏炳鋒)

但由於環境用水長期得不到補充,水環境無法得到根本的轉變。引江通水後,城市生產生活用水水源得到有效補給,替換出一部分引灤外調水,有效補充農業和生態環境用水,同時擴大了水系迴圈範圍,促進了水生態環境的改善。三年來,中心城區環境水質明顯好轉,4條一級河道共8個監測斷面全部達到或優於V類水,實現100%達標。

五是有效促進了地下水壓采工作。天津是重度資源型缺水城市,地下水曾是最為可靠的供水水源之一,歷史上開採量最高曾達到10億立方米。近年來,隨著地下水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地下水超采勢頭得到有效控制,開採量持續下降,但由於多年超采,地下水仍處於超采狀態。按照《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受水區地下水壓采總體方案》,2014年8月,市政府批復了《天津市地下水壓采方案》;市政府辦公廳也印發通知,重新劃定地下水禁采區和限采區區域範圍,要求引江通水後更加嚴格管理地下水。引江通水以來,天津加快了濱海新區、環城四區地下水水源轉換工作。加快了地下水壓采進程,2016年本市深層地下水開採量降至1.76億立方米,提前完成了《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受水區地下水壓采總體方案》中明確的“天津2020年深層地下水開採量控制在2.11億立方米”的目標。

六是對口協作在水源區經濟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來自丹江口水庫的長江水,70%源自漢江及漢江的支流丹江,流域的陝南漢中、安康、商洛三市人民為一江清水永續北送作出了巨大貢獻。按照國務院《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對口協作工作方案》,作為受水區的天津,與陝西省商洛市、漢中市、安康市水源區的28個縣開展對口協作。2014年,本市印發了《天津市對口協作丹江口庫區上游地區工作實施方案》,截至目前累計投入資金10.2億元,共實施生態環保、公共服務、脫貧攻堅等扶持建設項目185個,對於提高當地水涵養功能、保護水質安全、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改善民生等發揮了積極作用,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同時,不斷提升合作方式,分別舉辦了天津對口漢中、商洛、安康三市的經貿合作系列活動,共簽署醫藥、旅遊、礦產開發等合作專案53個,簽約金額達260億元。

9項配套工程建成投用

2006年6月,結合城市路網建設,本市在南水北調工程沿線各省市中率先啟動配套工程建設,並按照配套工程與幹線工程同期建成、同時發揮效益的原則,積極有序地推進配套工程建設。截至目前,直接承接引江水的10項引江輸配水工程中9項已建成投入使用,1項已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工程品質全部達到設計要求,單元工程品質合格率達到100%,優良率保持在90%以上,安全生產始終穩定受控。

其中,已建成生效的9項工程包括:

1.中心城區供水工程。主要功能是通過西河原水樞紐泵站向中心城區的芥園、新開河、淩莊三大水廠輸送引江原水,實現中心城區引江、引灤雙水源保證。全長8.5公里,設計流量27立方米/秒,2010年底完工。

2.濱海新區供水一期工程。主要功能是將引江原水輸送到濱海新區,實現濱海新區引灤、引江雙水源互補,緩解城市與農業、生態用水的矛盾。起自天津幹線末端出水口,終點到津濱水廠,分為曹莊泵站工程和管線工程兩部分,全長36.43公里。已與幹線工程同步發揮效益。

3.濱海新區供水二期工程。起自津濱水廠分水口,終點到北塘水庫,全長36.863公里。主要功能是將引江原水輸送到濱海新區,實現濱海新區引灤、引江雙水源互補,緩解城市與農業、生態用水的矛盾。已與幹線工程同步發揮效益。

4.曹莊泵站工程。包含在濱海新區供水一期工程內,已與幹線工程同步發揮效益。

5.西河原水樞紐泵站工程。主要功能是向市區新開河水廠、芥園水廠和淩莊水廠輸送引江原水,實現中心城區引灤、引江雙水源互補,供水規模225萬立方米/日,2014年汛後已與幹線工程同步發揮效益。

6.西河泵站至宜興埠泵站原水管線聯通工程。主要功能是將引江原水輸送到新開河水廠,有效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全長11.7公里,輸水能力110立方米/日。2014年汛後已與幹線工程同步發揮效益。

7.引江向爾王莊水庫供水聯通工程。主要功能是將引江水向北輸送至爾王莊水庫,通過爾王莊樞紐覆蓋除薊州區以外的引灤供水區,供水餘量可相機補庫,可實現引江或引灤供水工程發生突發事件被迫停水情況下,互為應急切換水源。該工程2017年4月投入使用,多次向北部地方輸送引江水,真正實現了本市引江、引灤雙水源互通。

8.北塘水庫完善工程。主要功能是調蓄本市引江來水的不均衡性,保證引江特枯年份本市引江、引灤兩水源切換期間濱海新區供水安全。2015年11月開工建設,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

9.北塘水庫維修加固工程。主要功能是恢復北塘水庫蓄水運行安全條件,切實發揮調蓄、備用和引供水作用。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

這些工程讓中心城區、濱海新區、寶坻、靜海城區及武清部分地區等區域實現了引江、引灤雙水源覆蓋,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發揮了巨大作用。

基本完成主體的1項工程:王慶坨水庫工程,主要功能一是引江、引灤水源切換備用,遇南水北調總幹渠事故檢修停水時,保證水源順利切換;二是調節引江來水的不均勻性,保證城市供水流量穩定。一期設計總庫容2000萬立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18.59億元,占總投資的98%,圍壩回填已基本完成,年底將完成水庫主體工程建設,建成後可顯著提高本市城市供水保證率和中線斷水事件應對能力。

此外,引灤輸配水擴建工程中,還建成了爾王莊水庫至津濱水廠供水工程,實現了濱海新區供水引江、引灤雙水源保證;正在加快實施寧漢供水工程、武清供水工程,進一步擴大引灤供水覆蓋範圍,提高人民生活水準。

標準化管理確保供水安全平穩

通水以來,按照“初期安全、中期規範、遠期精細”的管理思路,緊緊圍繞引江安全供水中心任務,本市不斷完善工程運行管理機制和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工程運行管理標準化體系,保證了三年來引江供水系統整體運行平穩、水質良好。

一是建立健全組織機構。為管好南水北調工程,用好來之不易的引江水,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運行管理機構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整合過程,為工程安全平穩運行提供了組織保障。2014年,本市成立了南水北調調水運行管理中心、王慶坨管理處、曹莊管理處、北塘管理處等4家運行管理單位,專職負責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運行管理工作。2015年11月,天津水務集團正式組建,上述4個管理處和本市配套工程項目法人──天津水務投資集團以及引灤入津工程3個管理處和市自來水集團整建制劃入新組建的水務集團。水務集團設立供水運行管理中心,負責包括引江在內的供水調度、水質、區域計量、防汛、工程運行、客戶服務、營業、業務考核、水質中心等工作,原有4個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管理處重新整合,新成立天津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引江市區分公司和引江市南分公司,分別負責向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輸送引江水的供水工程運行管理工作。

二是建立完善管理制度體系。結合運行管理工作實際,陸續建立了涵蓋巡視巡查管理、安全生產管理、專案日常管養和維護等各個方面的16項專項管理制度,編制完善了工程搶險、安全度汛和突發事件處置等3項應急專項預案及防控制度,構建起了較為完善的運行管理制度體系,為嚴格規範管理流程和行為提供了統一標準。

三是切實做好維修維護和巡視巡查。及時維修養護泵站、管線、水庫等,保證設施設備運行穩定。通過日常維修及專項工程實施,本市投入運行的配套工程設施設備完好率達到98%以上、輸水保障率達100%。自行研發了南水北調工程巡視巡查系統,通過GPS定位系統,規範巡查路線和巡查頻次,實現現場問題第一時間發送管理部門、第一時間會商解決。累計共出動巡視巡查車輛1515車次、巡視人員3995人次,行駛里程12.95萬公里,有力保障了工程設施安全運行。將水環境保潔常態化與日常巡查相結合,每天打撈調節池、水庫漂浮物,不定期組織集中清理水環境,累計清除雜物雜草70多噸,保證了引江水質安全。

四是不斷強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印發實施9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有針對性地組織安全教育培訓,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隱患排查,確保工程、水質、運行和人員“四個安全”。

此外,在法制建設上,本市還劃定了天津幹線水源保護區範圍,出臺了配套工程管理辦法,並在《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條例》裡明確要求實行包括引江在內的引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

科學謀劃構建水資源保障大格局

下一步,市水務局、市南水北調辦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市委第十一屆二次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進一步構建全市更高水準的水資源保障大格局和完備的工程體系,加快推進引灤擴建輸配水工程建設,扎實做好南水北調各項工作,推動南水北調發揮更大效益,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可靠的水資源保障。

一是著眼于建設美麗天津的用水需求。結合天津的水資源特點,統籌研究引江中線、引灤入津、引黃濟津、未來引江東線水源的配置,加強調水工程互聯互通研究,構建全市更高水準的水資源保障大格局和完備的工程體系。近期結合引黃濟津調水線路,研究東線二、三期工程建設思路,配合水利部做好東線後續工程前期工作。編制完善《北大港水庫功能提升工程規劃》,啟動北大港水庫功能提升工程,完善北大港水庫的城市供水調蓄功能,同時提升水庫的生態濕地功能。

二是做好引灤擴建輸配水工程建設。2018年,計畫安排配套工程投資11億元,全面建成武清供水工程、寧漢供水工程,加強工程建設管理,確保單元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100%,努力減少一般安全生產事故,力爭無亡人事故的發生。同時,加快推進已完工程驗收工作,及時形成固定資產,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三是確保完成引江調水任務。科學調度引江、引灤水源,完成2017-2018年度引江調水任務,擴大引江水源供水覆蓋面,充分發揮南水北調工程的綜合效益,確保城市供水安全。

四是全面做好運行管理和水質保護工作。進一步細化、完善配套工程運行管理制度體系,加大運行監管力度,全面啟動工程巡視巡查系統,實現工程運行精細化管理。不斷完善引江供水應急保障體系,優化應急處置流程,構建完善的應急預警與處置工作機制。加強水質監測,確保水質安全。

五是加大力度做好地下水壓采工作。嚴格地下水審批管理和建設專案水資源論證,超采區內禁止工農業生產及服務業新增取用地下水,新批取水項目一律進行水資源論證,2018年計畫壓采地下水200萬立方米。

(責編:唐心怡、魏炳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