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考研泄題”是虛驚,但被它糟蹋過的青春卻是真的

對於2018屆的考研學子來說, 決戰日的硝煙與淚水剛剛過去一天, 殊不知么蛾子又來了。

這不, 12月26日上午, 多名網友爆料稱:

2018考研數學出現「神押題」, 懷疑發生泄題。

據網友爆料, 一位名為「李林」的考研講師在本次考研前的一段2個多小時的授課視頻裡, 舉的例題與實際考研數學三試卷中十分相似, 而這一段視頻的收費為2000元。

其實經歷過的考研黨都知道, 押題本是考研中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可……這位講師的押題之准, 簡直神到不正常。

比如, 今年考卷中有一道超綱的題目, 難住了不少考生。 據不少專業人士考試後分析, 該題的難度已經明顯違背了正常邏輯, 普通的押題者想押也押不中。

就在考生哀嚎一片之時, 講師李林卻不僅詭異地押到了這道題 ↓↓↓

而且視頻中他還特別「暗示」這是今年的考點↓↓↓

於是大家紛紛開始懷疑:如果說這是巧合, 怕是難以服眾吧。

這位老師「押題神准」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 據知乎匿名使用者透露, 此前早就有學長向自己傳授經驗——李林每年都能押中好幾十分, 看了他的視頻平常數學很差的人也能分分鐘考高分。

就連這位老師所在的培訓機構, 也堂而皇之地把【神押題】當做了賣點。 而據@中青報報導:該網站的「名師團隊」欄目顯示, 李林系「考研數學大綱的制定者之一」(被曝光後, 工作人員火速表示這是他們的失誤)。

圖片@武辰

事發之後, 輿論迅速發酵引發了重視。 最新消息是——

教育部考試中心介入此事進行調查, 並在半天內飛速給出了調查結果稱:所有懷疑都是假的 ↓↓↓

但這並沒有完全平息考生的懷疑, 不少網友依舊要求進行進一步的細緻取證。

實際上,這種考研「神押題」引懷疑的情況,早就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很多考研機構都會宣傳自己多厲害,押中了題第一時間各種鋪天蓋地宣傳,以此作為噱頭招生。

雖然數學這門學科本身沒有文科容易押中,不會因為開了十九大就要考什麼內容。但無奈押題與泄題的界限傻傻分不清,究竟神押題背後有沒有罪惡的產業鏈,本就是個很難核實的問題。

而就算核實了又能怎樣呢?回首考研這些年,已經核實的泄題案屢屢出現。

結果,犯罪分子落網,可由此造成的考試不公平後果卻無法彌補。每每有類似事件發生,「要求重考」的聲音再多,也架不住歷史上大型考試從來沒有重考的經歷,遭遇的不公只能打碎牙往肚裡咽。

久而久之,看押題才能考高分,已經成了一種不正常的常態。

甚至有人放言:管他背後有沒有黑暗的勾當,考研本就是一場資訊戰,「聰明人」才能勝出。看不慣的,莫非是有些人嫉妒心太強?

問題是,所謂的「聰明人」得意了,受委屈的永遠是老實而努力的考生。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2018考研數學的難度創了史上新高。不少考生都吐槽,這套題目可以說是十分簡單,其餘的140分特難。

考試散場後,學子之間就是一片叫苦不迭。畢竟數學從小學到大學都是一項最為折磨人的學科,幾乎是所有考研考生最努力的科目。

如果說,之前考生們還能安慰自己——要難大家一起難,考不好是自己知識不扎實,怨不得別人。

而一次次頻發的黑暗事件,對於那些整天學十二個小時、蓬頭垢面的考研學子來說,無疑是比考零分更大的打擊。讓大家不僅對自己產生了懷疑——難不成辛辛苦苦學一年,不如人家一節課?

或許有些時候,真的是考生腦補太多了。但面對外界「有能耐自己考好點兒啊」的嘲笑和質疑,還真甭怪考生心思太敏感。

要知道,只有在被准備考研的生活折磨過無數次之後,你才能感受到這份絕望從何而來。

考研,在大學生字典裡的解釋是——出題老師以強迫他人讀書為目的,以書面形式摧殘他人身心的行為。

人們都知道高考累,可那是一種集體累,因為有群體動力,所以大家互相扶持,加上考試前其實都很清楚每道題考什麼,可以說有理性預期;

相比之下,考研更像是一場沒有大綱、沒有範圍、時間短任務重的孤軍奮戰,堪稱是一場賭博。

考研之難,難於上青天。就算你沒有經歷過,也一定在新聞裡見過、或聽(頭髮都快掉光了的)學長學姐們描述過。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卻處處都是暗流的鬥爭,為了獲得戰爭的勝利,大家可以說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比如,整整一年來,手機上的各種社交APP都在——卸載、裝回來、卸載——的無限迴圈中苟延殘喘著。雖然那位考研的同學微信上簽名寫著「考研失聯中,聯繫方式:xxxxxxxxxx」,但實際上每個暗夜裡,他或許都在被窩中 打著農藥 (劃掉)梳理著新考點。

再比如,哪天你看到他突然眼眶發紫做腎虛狀,也不要驚訝。雖然考研狗不是科比,沒見過淩晨四點的洛杉磯,但也算是整個大學期間平均起床時間最早的一年了。

你見過淩晨五點的圖書館嗎?

淩晨五點的齊魯工業大學圖書館

@梨視頻

你見過宿舍樓沒開門,跳窗去搶座位嗎?

你見過肉身擠破玻璃門嗎?

河南駐馬店,黃淮學院學生沖向圖書館

@梨視頻

你見過老學姐以身相許威脅搶座者嗎?別擔心,踏上考研路,什麼驚喜都能見到。

廣大考研狗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

就算北方剛剛遭遇了一場大規模寒潮,苦逼的他們依然一個個裹著毛毯,打著檯燈在寒夜中背書做題 ↓↓↓

畢竟,誰讓考研報名人數年年開創新高,能考上的比率只有三分之一,想考上好大學的難度更是翻了好幾番呢?

@搜狐教育

誰讓那一套套變態的真題卷,可能就是他們在應試教育之路最後一次掙扎的最後一次機會了呢?

就算99%的考生都是——翻開書:馬冬梅;合書:馬什麼梅;翻書:馬冬梅;合書:馬冬梅我記住了;考試:馬冬梅樓下的大爺的出生年月日——但沉溺於題海中無法自拔之後,他們隨手發的表情包也都從PDD變成了線性代數 ↓↓↓

如果你看到曾經剛入大學時一個個光鮮亮麗的小哥哥、小姐姐,在考研後變的像丐幫弟子,千萬不要詫異。誰讓有句老話說得好呢:決定風雨兼程的人,必是蓬頭垢面的。

考研 = 沒時間注意形象,是個死命題。連昊然弟弟在見過學長學姐的考研之路後,都不禁感歎——考研的還有小姑娘?然後發出一段杠鈴般的笑聲。

如果你看到像這位山西醫科大學的妹子一樣,一邊認真看著卷子,一邊在自習室裡買醉的姑娘,也不要好心上前勸阻。

你只需要一邊默默喊麥:一人我飲酒醉,肖四肖八成雙背,兩眼是獨相隨,只求她政治80歸……一邊上前鼓勵一句,祝這位好漢考研成功。

畢竟,每個人都擁有「酒壯考研膽」的權利。一瓶提神醒腦,兩瓶永不疲勞,三瓶長生不老——這句玩笑道盡了多少考研的心酸和無奈啊。

這麼辛苦的生活,難免也會讓人萌生放棄的念頭,無數個時刻心態都要崩。

大家紛紛開始羡慕起那些「考上就是緣、掛了也是命」的佛系考生 ↓↓↓殊不知,人家心裡真正有底氣的都是掃地僧,而不是打醬油僧。

想要用——其實有些成功故事是從退學講起的(xjb亂說)——來麻痹自己緊張的情緒 ↓↓↓

卻往往都是在經歷過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大哭一場後繼續安慰自己:考研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工具,你們失去的是一部分時間,得到的是整個未來。

可就算這樣,你以為筆試難就是考研的全部了?too young。

一路上遇到的九九八十一難,根本不是常人可以想像的,往往是——

冬天冷死一部分,夏天熱死一部分;

情感挫死一部分,被找上工作的拉走一部分,被保研影響死一部分;

考試報名死一部分,考完筆試死一部分,面試完再死一部分;

——的過程,要問考研苦不苦?還得問問長征兩萬五!

說了這麼多,考研又苦又難,為何還有這麼多人把它奉為圭臬呢?

每年奔赴考場的學生一批又一批,甚至還有准媽媽帶球上考場,臨考試肚子痛,整個過程中姑娘一直在哭,說自己不想放棄這最後的機會,畢竟生了孩子後要想繼續深造可能就不是三五年能拾起來的事兒了。

最後,在家人的勸說下,才含淚去醫院生娃。

對於考研,不同的考生其實有著不同的追求。

有人是想暫時逃避就業壓力,有人是想彌補高考失誤,有人想鑽研學術,有人想提升學歷,有人只是想換一座城市生活。

但總而言之,都是想在最大的努力範圍內,再給自己最後一次機會。

偶爾考研黨也會面臨周邊人的質疑:傻不傻啊,考研就能改變人生?有人勸他們「讀研不如趕緊找份工作」,他們便努力向大家證明學而有用;

有人問他們「要是沒考上會後悔嗎」,也只有他們知道,這段日子的努力織進回憶有多麼寶貴而無悔。

或許正因為付出了所有努力,當看到頻發的疑似泄題和各種作弊事件時,才會那麼憤懣。

大家不是不能接受意外,只不過不希望這些意外裡摻雜太多人為因素。

換句話說,人人都知道:競技類考試本來就不能一直體現我們的最高水準,它是自身努力外加各種不確定因素的結合體。有些事兒比如運動員比賽時的生理期很難規避,但是可以選擇更加努力去讓自己不那麼難過。

因此,大家也都期許著——

我們曾抱著最大的誠意去參與的一場自以為真的可以改變命運的考試,它應該給我們的是一種「努力可以帶來改變」的希望,而不是「無論你怎樣努力都改變不了命運」的絕望。

@小柴狐

最後,就算處處都是黑暗,我們依然預祝所有為之付出過青春和汗水的2018屆考研生一切順利。

點擊關鍵字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777X,超高效率的雙發飛機

實際上,這種考研「神押題」引懷疑的情況,早就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很多考研機構都會宣傳自己多厲害,押中了題第一時間各種鋪天蓋地宣傳,以此作為噱頭招生。

雖然數學這門學科本身沒有文科容易押中,不會因為開了十九大就要考什麼內容。但無奈押題與泄題的界限傻傻分不清,究竟神押題背後有沒有罪惡的產業鏈,本就是個很難核實的問題。

而就算核實了又能怎樣呢?回首考研這些年,已經核實的泄題案屢屢出現。

結果,犯罪分子落網,可由此造成的考試不公平後果卻無法彌補。每每有類似事件發生,「要求重考」的聲音再多,也架不住歷史上大型考試從來沒有重考的經歷,遭遇的不公只能打碎牙往肚裡咽。

久而久之,看押題才能考高分,已經成了一種不正常的常態。

甚至有人放言:管他背後有沒有黑暗的勾當,考研本就是一場資訊戰,「聰明人」才能勝出。看不慣的,莫非是有些人嫉妒心太強?

問題是,所謂的「聰明人」得意了,受委屈的永遠是老實而努力的考生。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2018考研數學的難度創了史上新高。不少考生都吐槽,這套題目可以說是十分簡單,其餘的140分特難。

考試散場後,學子之間就是一片叫苦不迭。畢竟數學從小學到大學都是一項最為折磨人的學科,幾乎是所有考研考生最努力的科目。

如果說,之前考生們還能安慰自己——要難大家一起難,考不好是自己知識不扎實,怨不得別人。

而一次次頻發的黑暗事件,對於那些整天學十二個小時、蓬頭垢面的考研學子來說,無疑是比考零分更大的打擊。讓大家不僅對自己產生了懷疑——難不成辛辛苦苦學一年,不如人家一節課?

或許有些時候,真的是考生腦補太多了。但面對外界「有能耐自己考好點兒啊」的嘲笑和質疑,還真甭怪考生心思太敏感。

要知道,只有在被准備考研的生活折磨過無數次之後,你才能感受到這份絕望從何而來。

考研,在大學生字典裡的解釋是——出題老師以強迫他人讀書為目的,以書面形式摧殘他人身心的行為。

人們都知道高考累,可那是一種集體累,因為有群體動力,所以大家互相扶持,加上考試前其實都很清楚每道題考什麼,可以說有理性預期;

相比之下,考研更像是一場沒有大綱、沒有範圍、時間短任務重的孤軍奮戰,堪稱是一場賭博。

考研之難,難於上青天。就算你沒有經歷過,也一定在新聞裡見過、或聽(頭髮都快掉光了的)學長學姐們描述過。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卻處處都是暗流的鬥爭,為了獲得戰爭的勝利,大家可以說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比如,整整一年來,手機上的各種社交APP都在——卸載、裝回來、卸載——的無限迴圈中苟延殘喘著。雖然那位考研的同學微信上簽名寫著「考研失聯中,聯繫方式:xxxxxxxxxx」,但實際上每個暗夜裡,他或許都在被窩中 打著農藥 (劃掉)梳理著新考點。

再比如,哪天你看到他突然眼眶發紫做腎虛狀,也不要驚訝。雖然考研狗不是科比,沒見過淩晨四點的洛杉磯,但也算是整個大學期間平均起床時間最早的一年了。

你見過淩晨五點的圖書館嗎?

淩晨五點的齊魯工業大學圖書館

@梨視頻

你見過宿舍樓沒開門,跳窗去搶座位嗎?

你見過肉身擠破玻璃門嗎?

河南駐馬店,黃淮學院學生沖向圖書館

@梨視頻

你見過老學姐以身相許威脅搶座者嗎?別擔心,踏上考研路,什麼驚喜都能見到。

廣大考研狗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

就算北方剛剛遭遇了一場大規模寒潮,苦逼的他們依然一個個裹著毛毯,打著檯燈在寒夜中背書做題 ↓↓↓

畢竟,誰讓考研報名人數年年開創新高,能考上的比率只有三分之一,想考上好大學的難度更是翻了好幾番呢?

@搜狐教育

誰讓那一套套變態的真題卷,可能就是他們在應試教育之路最後一次掙扎的最後一次機會了呢?

就算99%的考生都是——翻開書:馬冬梅;合書:馬什麼梅;翻書:馬冬梅;合書:馬冬梅我記住了;考試:馬冬梅樓下的大爺的出生年月日——但沉溺於題海中無法自拔之後,他們隨手發的表情包也都從PDD變成了線性代數 ↓↓↓

如果你看到曾經剛入大學時一個個光鮮亮麗的小哥哥、小姐姐,在考研後變的像丐幫弟子,千萬不要詫異。誰讓有句老話說得好呢:決定風雨兼程的人,必是蓬頭垢面的。

考研 = 沒時間注意形象,是個死命題。連昊然弟弟在見過學長學姐的考研之路後,都不禁感歎——考研的還有小姑娘?然後發出一段杠鈴般的笑聲。

如果你看到像這位山西醫科大學的妹子一樣,一邊認真看著卷子,一邊在自習室裡買醉的姑娘,也不要好心上前勸阻。

你只需要一邊默默喊麥:一人我飲酒醉,肖四肖八成雙背,兩眼是獨相隨,只求她政治80歸……一邊上前鼓勵一句,祝這位好漢考研成功。

畢竟,每個人都擁有「酒壯考研膽」的權利。一瓶提神醒腦,兩瓶永不疲勞,三瓶長生不老——這句玩笑道盡了多少考研的心酸和無奈啊。

這麼辛苦的生活,難免也會讓人萌生放棄的念頭,無數個時刻心態都要崩。

大家紛紛開始羡慕起那些「考上就是緣、掛了也是命」的佛系考生 ↓↓↓殊不知,人家心裡真正有底氣的都是掃地僧,而不是打醬油僧。

想要用——其實有些成功故事是從退學講起的(xjb亂說)——來麻痹自己緊張的情緒 ↓↓↓

卻往往都是在經歷過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大哭一場後繼續安慰自己:考研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工具,你們失去的是一部分時間,得到的是整個未來。

可就算這樣,你以為筆試難就是考研的全部了?too young。

一路上遇到的九九八十一難,根本不是常人可以想像的,往往是——

冬天冷死一部分,夏天熱死一部分;

情感挫死一部分,被找上工作的拉走一部分,被保研影響死一部分;

考試報名死一部分,考完筆試死一部分,面試完再死一部分;

——的過程,要問考研苦不苦?還得問問長征兩萬五!

說了這麼多,考研又苦又難,為何還有這麼多人把它奉為圭臬呢?

每年奔赴考場的學生一批又一批,甚至還有准媽媽帶球上考場,臨考試肚子痛,整個過程中姑娘一直在哭,說自己不想放棄這最後的機會,畢竟生了孩子後要想繼續深造可能就不是三五年能拾起來的事兒了。

最後,在家人的勸說下,才含淚去醫院生娃。

對於考研,不同的考生其實有著不同的追求。

有人是想暫時逃避就業壓力,有人是想彌補高考失誤,有人想鑽研學術,有人想提升學歷,有人只是想換一座城市生活。

但總而言之,都是想在最大的努力範圍內,再給自己最後一次機會。

偶爾考研黨也會面臨周邊人的質疑:傻不傻啊,考研就能改變人生?有人勸他們「讀研不如趕緊找份工作」,他們便努力向大家證明學而有用;

有人問他們「要是沒考上會後悔嗎」,也只有他們知道,這段日子的努力織進回憶有多麼寶貴而無悔。

或許正因為付出了所有努力,當看到頻發的疑似泄題和各種作弊事件時,才會那麼憤懣。

大家不是不能接受意外,只不過不希望這些意外裡摻雜太多人為因素。

換句話說,人人都知道:競技類考試本來就不能一直體現我們的最高水準,它是自身努力外加各種不確定因素的結合體。有些事兒比如運動員比賽時的生理期很難規避,但是可以選擇更加努力去讓自己不那麼難過。

因此,大家也都期許著——

我們曾抱著最大的誠意去參與的一場自以為真的可以改變命運的考試,它應該給我們的是一種「努力可以帶來改變」的希望,而不是「無論你怎樣努力都改變不了命運」的絕望。

@小柴狐

最後,就算處處都是黑暗,我們依然預祝所有為之付出過青春和汗水的2018屆考研生一切順利。

點擊關鍵字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777X,超高效率的雙發飛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