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又到心腦血管的魔鬼季節……記住這些平穩過冬!

每年一入冬

小圈就變得很焦慮

為啥?

當然是為家裡老人的身體擔心

眾所周知

從12月到次年的3月

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尤其心絞痛、心肌梗死、中風發病率高

比如很多上了歲數的名人

就被心梗奪去了生命……

有資料顯示

戶外氣溫在零上5°C時

每降低10°C, 收縮壓升高6.2 mmHg

而收縮壓每升高10 mmHg

心血管病死亡風險就增加了21%

並且, 無論是否正在服用降壓藥物

都能看到同樣的趨勢

因此, 對於很多中老年人來說

冬天是一道“要命坎”!

寒冷會刺激人體血管收縮

血壓升高, 心臟負荷增加

稍不注意

只要一個行為或者動作

就可能讓心腦血管瞬間崩潰…

一定要引起重視

一個動作, 心腦血管可能瞬間崩潰

清晨猛地起床

上午6~10時為心腦血管病發作的“高峰期”, 人的心血管壁在這個時間段最脆弱, 70%~80%的心腦血管病猝發都在此時。

晚上睡覺時, 身體各系統處於半休眠狀態, 血壓比較低。 剛醒時, 血壓會快速上升, 部分有清晨高血壓的患者尤其如此。 如果起床太快太猛, 有可能造成血壓突然升高, 導致心腦血管病急性發作。

此外, 起床過猛還容易導致體位性低血壓, 會因腦供血不足而導致暈厥或眩暈。

建議:

起床時一定要遵循“221”原則

◆ 醒來後睜眼在床上躺2分鐘;

◆ 起身後在床上坐2分鐘;

◆ 然後坐在床邊等1分鐘;

◆ 最後再站起來下地活動。

清晨洗冷水臉

當皮膚接觸到冷水時, 血管會突然收縮, 一分鐘內血壓就會開始升高, 很容易導致心絞痛發作。 尤其是早晨剛起床後, 一定要使用溫水。

建議:

起床後, 用溫水洗個臉, 把雙手也放在溫水裡泡一下, 可以進一步加快血液迴圈。

久坐猛起身

長時間坐著看電視、下棋、打麻將後, 突然站起來, 很容易造成血壓波動, 出現“體位性低血壓”, 使心腦等器官供血不足, 出現心悸、頭暈、頭痛, 甚至反復暈厥或誘發腦卒中。

建議:

坐著時抖抖腿, 站起來慢一些。

抖腿, 可以促進下肢血液迴圈, 加速血液流動, 有效緩解酸脹感和疲勞感。

猛然回頭

頸動脈狹窄、斑塊的檢出率越來越高, 同時也是越來越受重視的心腦血管發病基礎之一。

猛然回頭, 脖子也會跟著動。 頸動脈內不穩定的斑塊一旦脫落,會給心腦血管造成重大打擊,甚至引發腦梗、心梗,並有可能威脅生命。

有高血壓、頸椎病、骨質疏鬆等疾病的中老年人,尤其要避免“猛然回頭”這個動作。

建議:

◆ 要避免頸部突然扭轉這個動作。

◆ 要注意頸部保暖,穿高領衣服、戴圍巾。

吃飯狼吞虎嚥

人在吃飯時,心臟的工作狀態會發生變化,如心跳加快8%~10%,心臟射出的血量增加,舒張壓(低壓)降低,大約持續30~120分鐘。

吃飯對心臟影響的程度與進食量的多少有關,食量越大影響越顯著。對於有基礎心臟病(如冠心病)的人群,則可能會有心慌、不適等感覺,甚至可能出現心絞痛等症狀。

建議:

◆ 吃飯的最佳節奏是一口飯嚼20次,老年人消化功能較弱,一口飯最好嚼25~30次。

◆ 吃飯七分飽就好。

用力排便

排便時會使腹壓增高,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血壓隨之上升,如果此時用力過大,很可能導致顱內血管壓力劇增,突發腦溢血。

因此,心腦血管病患者一定不要跟排便“較勁”,排不出來不要勉強。

建議:

◆ 清早起床後,一杯溫水或牛奶,都可以刺激腸蠕動,幫助排便。

◆ 可順時針方向進行腹部按摩,以刺激腸蠕動。

蹲便後猛起身

中老年人血管調節反應差,如果蹲廁時間過久,排便結束後快速站起,容易誘發短暫性腦缺血,從而頭暈、眼花、摔倒,甚至發生腦血管意外。

建議:

站起來時動作要緩慢。

寒冷大風天外出

中老年人對氣溫變化適應能力差,寒冷會引起血管痙攣、血壓升高,造成血管舒張功能障礙;對於心臟病人來說,可能誘發大面積心梗,導致猝死。

建議:

◆ 白天可以喝些姜湯,下午適當運動。

◆ 外出時,要穿的暖和,一定要戴上圍巾、帽子和口罩,避免冷風從呼吸道進去,對血管、對肺造成傷害。

久看電視喝濃茶

看電視、喝濃茶是不少中老年人的生活狀態。

《國際流行病學雜誌》研究表明,看電視1小時可增加心臟病死亡風險7%,那些每天看電視4小時的人心臟病風險為28%。

如果加上濃茶的刺激,會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臟的負擔。

建議:

◆ 中老年人每天看電視要控制在1~2小時之間,注意休息。

◆ 最好不要喝太濃的茶,以免刺激心臟。

洗熱水澡時間過長

不少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怕冷,洗澡時常常水溫較高,而且洗澡時間也比較長。

水溫過高,會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造成空氣中氧含量不足,心臟不好的人血液就會供氧不足,從而引發心腦血管意外。

洗熱水澡時間過長,血管長時間擴張,血液滯留于皮下血管,導致回流心臟的血液減少,也會引發心腦血管意外。

建議:

◆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洗澡時間最好控制在10~20分鐘,超過20分鐘家人要及時關注。

◆ 水溫最好設定在38℃~42℃之間,不可超過42℃。

睡前喝酒暖身

冬天天氣冷,很多人會選擇在睡前喝一口,暖暖身,還能幫助睡覺。但是這樣做很危險。

酒精可以直接刺激人體的中樞神經,使得心率加快,血壓升高。高血壓合併動脈硬化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十分危險。如果在睡夢中發病,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

建議:

想要暖身子,可以睡前泡泡腳,喝杯熱牛奶。

起夜太猛

許多中老年人都有起夜的習慣,有時還可能起夜多次。這時,如果起床太猛,會引起血壓波動太大導致暈厥,還可能因夜間黑暗看不清,導致摔倒或撞到硬物而受傷。

建議:

◆ 夜間起床動作一定要緩慢,起來後先開燈,在床邊坐一會兒,然後再下地活動,走路時可扶著床沿和牆壁。

◆ 排尿時如感覺到頭暈、眼花、心慌、腿軟等,應立即抓住身邊物體防止摔倒.

冬季警惕這4個報警信號

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學會看信號,儘早發現心腦血管疾病“徵兆”

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呼吸困難

冬季,心臟病、呼吸道疾病,都可能引起呼吸困難、急促、氣喘、憋氣等。尤其是出現憋醒、只有坐起來才能呼吸的現象,可能是心衰,需要及早就醫,檢查心肺功能。

心悸

感覺心跳不規律,如心悸、心跳過快、心跳漏了一拍等,可能出現了心律失常等情況,如果發作頻繁,需要馬上就醫。

忽然疼痛

如出現胸痛、肩痛、胃痛等,可能被忽視或被混淆認為是肩周炎、胃病。其實這也可能是心梗發作的前兆。

醫生提示,心腦血管患者發生下巴以下、肚臍以上的突發性疼痛要警惕心臟問題。

頭暈、暈厥

一旦發生意識模糊現象,說明腦供血、腦供氧出現了異常,即便屬於短暫性發作,但若不及時採取措施,中風風險會大大增加。

突遇心梗,四步自救

01

發現心梗

心梗發作的典型表現——胸痛。

多數人表現為胸口劇烈、持續的疼痛,呼吸困難,更換姿勢也得不到緩解,並且常伴有煩躁、恐懼情緒,甚至會有自己快要不行的感覺。

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狀一般會持續 30 分鐘以上,但上述症狀超過 15 分鐘,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02

及時呼救並撥打 120

治療心梗必須去醫院,傳言中的拍胳膊、通血管方法通通不靠譜。

出現心梗症狀,就要第一時間呼救並撥打急救電話,抓緊時間,時間就是生命。

如果家裡沒有其他人,記得把門打開,留出通道,方便急救人員施救。

03

保持鎮靜,減少活動

情緒激動和活動會造成心臟耗氧量增加,增加風險。

因此患者應該儘量立即臥床休息或就地平臥;適當做緩慢的深呼吸來緩解緊張情緒。

注意,呼吸速度不宜過快,否則會造成通氣過度,一般5秒一次為宜

另外,如果有呼吸困難的話,儘快吸氧可以緩解症狀。

04

謹慎用藥

硝酸甘油雖然對冠心病有效,但低血壓或者是嚴重心肌梗死時不能盲目使用。

需要明確血壓不低後,再使用;否則,硝酸甘油非但幫不上忙,反而會進一步加重低血壓狀態,甚至可能致命。

阿司匹林可以減少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但如果不是心梗發作,而是其他疾病引起疼痛,可能會給後續處理帶來麻煩。此外,在血壓過高時服用大劑量阿司匹林反而有腦出血的風險。

因此,要不要吃藥,吃什麼藥,還是交給醫生比較好。

救人注意兩件事

有時候遇到家人或者陌生人突發心梗

許多人因為心急和知識缺乏

往往會好心辦壞事

其實這時候救人並不複雜

關鍵是要注意兩件事

01

切忌搬動病人

遇到患者突然倒地,您的第一反應可能是趕快去把人扶起來,甚至搬動患者到舒適的地方。

但是對於心梗患者來說,任何身體活動都會提高心臟耗氧量、加重病情;所以說,貿然扶起或搬動都可能有害。

正確的做法是儘量幫助患者平臥或半躺著休息,並幫助其鎮定情緒。

02

抓緊時間撥打 120

幫助患者平臥後,第一時間撥打 120 急救電話。

覺得打電話叫急救不如打個車去醫院來得快,這種想法萬萬不可取。

就像咱們前面所說,心梗患者活動身體是大忌,可能連坐起來都會出問題,更何況是在沒有搶救條件的車上一路顛簸到醫院?

心腦血管疾病很危險

學習瞭解以上的知識

將這些轉發給親朋好友

祝願大家平安健康

微信訂閱號:bjcpquan

小圈圈微信號:CPQXQQ

小圈圈QQ號:3257200278

投稿郵箱:bjcpquan@qq.com

頸動脈內不穩定的斑塊一旦脫落,會給心腦血管造成重大打擊,甚至引發腦梗、心梗,並有可能威脅生命。

有高血壓、頸椎病、骨質疏鬆等疾病的中老年人,尤其要避免“猛然回頭”這個動作。

建議:

◆ 要避免頸部突然扭轉這個動作。

◆ 要注意頸部保暖,穿高領衣服、戴圍巾。

吃飯狼吞虎嚥

人在吃飯時,心臟的工作狀態會發生變化,如心跳加快8%~10%,心臟射出的血量增加,舒張壓(低壓)降低,大約持續30~120分鐘。

吃飯對心臟影響的程度與進食量的多少有關,食量越大影響越顯著。對於有基礎心臟病(如冠心病)的人群,則可能會有心慌、不適等感覺,甚至可能出現心絞痛等症狀。

建議:

◆ 吃飯的最佳節奏是一口飯嚼20次,老年人消化功能較弱,一口飯最好嚼25~30次。

◆ 吃飯七分飽就好。

用力排便

排便時會使腹壓增高,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血壓隨之上升,如果此時用力過大,很可能導致顱內血管壓力劇增,突發腦溢血。

因此,心腦血管病患者一定不要跟排便“較勁”,排不出來不要勉強。

建議:

◆ 清早起床後,一杯溫水或牛奶,都可以刺激腸蠕動,幫助排便。

◆ 可順時針方向進行腹部按摩,以刺激腸蠕動。

蹲便後猛起身

中老年人血管調節反應差,如果蹲廁時間過久,排便結束後快速站起,容易誘發短暫性腦缺血,從而頭暈、眼花、摔倒,甚至發生腦血管意外。

建議:

站起來時動作要緩慢。

寒冷大風天外出

中老年人對氣溫變化適應能力差,寒冷會引起血管痙攣、血壓升高,造成血管舒張功能障礙;對於心臟病人來說,可能誘發大面積心梗,導致猝死。

建議:

◆ 白天可以喝些姜湯,下午適當運動。

◆ 外出時,要穿的暖和,一定要戴上圍巾、帽子和口罩,避免冷風從呼吸道進去,對血管、對肺造成傷害。

久看電視喝濃茶

看電視、喝濃茶是不少中老年人的生活狀態。

《國際流行病學雜誌》研究表明,看電視1小時可增加心臟病死亡風險7%,那些每天看電視4小時的人心臟病風險為28%。

如果加上濃茶的刺激,會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臟的負擔。

建議:

◆ 中老年人每天看電視要控制在1~2小時之間,注意休息。

◆ 最好不要喝太濃的茶,以免刺激心臟。

洗熱水澡時間過長

不少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怕冷,洗澡時常常水溫較高,而且洗澡時間也比較長。

水溫過高,會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造成空氣中氧含量不足,心臟不好的人血液就會供氧不足,從而引發心腦血管意外。

洗熱水澡時間過長,血管長時間擴張,血液滯留于皮下血管,導致回流心臟的血液減少,也會引發心腦血管意外。

建議:

◆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洗澡時間最好控制在10~20分鐘,超過20分鐘家人要及時關注。

◆ 水溫最好設定在38℃~42℃之間,不可超過42℃。

睡前喝酒暖身

冬天天氣冷,很多人會選擇在睡前喝一口,暖暖身,還能幫助睡覺。但是這樣做很危險。

酒精可以直接刺激人體的中樞神經,使得心率加快,血壓升高。高血壓合併動脈硬化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十分危險。如果在睡夢中發病,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

建議:

想要暖身子,可以睡前泡泡腳,喝杯熱牛奶。

起夜太猛

許多中老年人都有起夜的習慣,有時還可能起夜多次。這時,如果起床太猛,會引起血壓波動太大導致暈厥,還可能因夜間黑暗看不清,導致摔倒或撞到硬物而受傷。

建議:

◆ 夜間起床動作一定要緩慢,起來後先開燈,在床邊坐一會兒,然後再下地活動,走路時可扶著床沿和牆壁。

◆ 排尿時如感覺到頭暈、眼花、心慌、腿軟等,應立即抓住身邊物體防止摔倒.

冬季警惕這4個報警信號

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學會看信號,儘早發現心腦血管疾病“徵兆”

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呼吸困難

冬季,心臟病、呼吸道疾病,都可能引起呼吸困難、急促、氣喘、憋氣等。尤其是出現憋醒、只有坐起來才能呼吸的現象,可能是心衰,需要及早就醫,檢查心肺功能。

心悸

感覺心跳不規律,如心悸、心跳過快、心跳漏了一拍等,可能出現了心律失常等情況,如果發作頻繁,需要馬上就醫。

忽然疼痛

如出現胸痛、肩痛、胃痛等,可能被忽視或被混淆認為是肩周炎、胃病。其實這也可能是心梗發作的前兆。

醫生提示,心腦血管患者發生下巴以下、肚臍以上的突發性疼痛要警惕心臟問題。

頭暈、暈厥

一旦發生意識模糊現象,說明腦供血、腦供氧出現了異常,即便屬於短暫性發作,但若不及時採取措施,中風風險會大大增加。

突遇心梗,四步自救

01

發現心梗

心梗發作的典型表現——胸痛。

多數人表現為胸口劇烈、持續的疼痛,呼吸困難,更換姿勢也得不到緩解,並且常伴有煩躁、恐懼情緒,甚至會有自己快要不行的感覺。

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狀一般會持續 30 分鐘以上,但上述症狀超過 15 分鐘,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02

及時呼救並撥打 120

治療心梗必須去醫院,傳言中的拍胳膊、通血管方法通通不靠譜。

出現心梗症狀,就要第一時間呼救並撥打急救電話,抓緊時間,時間就是生命。

如果家裡沒有其他人,記得把門打開,留出通道,方便急救人員施救。

03

保持鎮靜,減少活動

情緒激動和活動會造成心臟耗氧量增加,增加風險。

因此患者應該儘量立即臥床休息或就地平臥;適當做緩慢的深呼吸來緩解緊張情緒。

注意,呼吸速度不宜過快,否則會造成通氣過度,一般5秒一次為宜

另外,如果有呼吸困難的話,儘快吸氧可以緩解症狀。

04

謹慎用藥

硝酸甘油雖然對冠心病有效,但低血壓或者是嚴重心肌梗死時不能盲目使用。

需要明確血壓不低後,再使用;否則,硝酸甘油非但幫不上忙,反而會進一步加重低血壓狀態,甚至可能致命。

阿司匹林可以減少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但如果不是心梗發作,而是其他疾病引起疼痛,可能會給後續處理帶來麻煩。此外,在血壓過高時服用大劑量阿司匹林反而有腦出血的風險。

因此,要不要吃藥,吃什麼藥,還是交給醫生比較好。

救人注意兩件事

有時候遇到家人或者陌生人突發心梗

許多人因為心急和知識缺乏

往往會好心辦壞事

其實這時候救人並不複雜

關鍵是要注意兩件事

01

切忌搬動病人

遇到患者突然倒地,您的第一反應可能是趕快去把人扶起來,甚至搬動患者到舒適的地方。

但是對於心梗患者來說,任何身體活動都會提高心臟耗氧量、加重病情;所以說,貿然扶起或搬動都可能有害。

正確的做法是儘量幫助患者平臥或半躺著休息,並幫助其鎮定情緒。

02

抓緊時間撥打 120

幫助患者平臥後,第一時間撥打 120 急救電話。

覺得打電話叫急救不如打個車去醫院來得快,這種想法萬萬不可取。

就像咱們前面所說,心梗患者活動身體是大忌,可能連坐起來都會出問題,更何況是在沒有搶救條件的車上一路顛簸到醫院?

心腦血管疾病很危險

學習瞭解以上的知識

將這些轉發給親朋好友

祝願大家平安健康

微信訂閱號:bjcpquan

小圈圈微信號:CPQXQQ

小圈圈QQ號:3257200278

投稿郵箱:bjcpquan@qq.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