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好人在身邊 2017年2月“青城好人榜”十名入選者名單

聶華 女 呼市城發供熱三合村分公司運營一所運行代班長

聶華是城發公司志願者服務隊中的一員, 經常參加隊裡組織各項活動。

2005年8月的一天, 與同事閒聊中萌發了參與獻血的想法。 兩人第二天就去了血液中心, 獻出了第一次200毫升血, 拿到了第一本獻血證。 多年來對無償獻血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認知, 並在實際行動中發揮著自己的一份力。

從2005年8月一次偶然機會參加獻血到現在, 11年來, 每年堅持獻1到2次, 截止目前獻血20次, 獻血量7200毫升, 其中機采成分血(血小板)3個治療量;同時也是一名中華骨髓庫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每次收到“感謝您參加無償獻血, 您的血液已用於臨床”的用血通知, 她的心裡都感到特別自豪, 因為可以使他人生命延續。

伊文革 男 金宇公司生物製藥廠退休工人

伊文革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 2004年退休後, 他與老伴兒金梅組建了一支愛心娛樂團。

10年來, 老兩口致力於公益事業, 義務為敬老院老人、幹修所老人、社區老人以及旗縣村民公演。 身為老年人的夫妻倆, 深知老人最需要的是什麼。 他們辦公益演出團體的初衷就是想讓老年人退休後也可以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發揮自己的餘熱繼續為社會奉獻。 伊文革說, 義演就是給老人們送去快樂、溫暖和人文關懷, 他們也樂在其中。 雖然自己身體不太好, 但伊文革的良好心態, 支持他出色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演出。 “雖然我是一名草根演員, 但演出同樣是我的生命。 生命不息, 演出不止。 ”伊文革堅定地說。

孔瑞軍 男 內蒙古運達計程車有限責任公司駕駛員

孔瑞軍是一名計程車駕駛員。 2015年, 孔瑞軍以出色的工作業績,

被評為呼和浩特先進志願者, 首屆最美的哥的姐。 2016年春節前的一個中午, 一個陌生婦女被一位劫匪搶劫, 孔瑞軍臨危不懼, 救人於危難之中, 及時制止了劫匪的行為。 事後, 孔師傅選擇了默默地離開。 王女士幾經周折找到孔師傅, 向孔瑞軍的公司領導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公司才知道孔師傅的英雄事蹟。 孔師傅的家不富裕, 但同事間誰有困難他都會伸出援手, 平日間做得好事就更多了。 公司組織植樹, 免費接送考生、義務獻血、慰問模範人物、老黨員等各種活動一樣沒落下。 熱情周到的服務贏得乘客的滿意。

喬永智 男 土左旗把什鄉毛腦亥村衛生室醫生

喬永智畢業于內蒙古自治區醫學院中醫系, 畢業時,

他所在的村有469多戶人家, 卻只有一名高中畢業而且年邁的鄉村醫生, 喬永智看到村民看病難, 醫療條件差的情況, 毅然放棄了留在醫院上班的機會, 在本村擔任鄉村醫生。 接診病人二十余萬人次, 出診近萬次, 堅持每兩個月組織一次健康教育活動, 建立了2214人的《居民健康檔案》, 逐一更新和完善, 對孕產婦進行定期隨訪, 尤其對214例高血壓患者, 33例糖尿病患者, 4例重性精神病患者, 建立了專項檔案, 納入慢性病管理, 並且每季度都進行隨訪, 建立健康檔案。 從醫二十多年, 從未發生一起醫療事故。

侯璐 女 呼和浩特市消防支隊賽罕區消防大隊一中隊副中隊長

出生于1990年8月的侯璐, 在2007年12月份正式入伍, 成為一名真正的軍人。

2012年6月, 侯璐同志主動請纓, 自己向支隊領導遞交了到基層第一線工作的申請書, 支隊黨委經過認真研究, 任命她為賽罕區一中隊代理副指導員。 她被分配到賽罕區一中隊工作, 面對嶄新的工作環境, 她迎難而上。 作為基層中隊的女幹部, 她從不搞特殊化, 帶領戰士們嚴格落實部隊一日生活制度;訓練中, 她頑強拼搏, 奮勇爭先, 時刻為戰士樹立榜樣;滅火戰鬥中, 她與男戰士們一起摸爬滾打在一線, 帶領官兵勇鬥火魔。 因為在中隊帶兵, 她不能像普通女孩子一樣逛街;因為身著警服, 她無法像社會女青年一樣染髮化妝;因為忙碌的作息, 她沒辦法像普通孩子一樣陪伴父母。 五年的時間, 侯璐從一名懵懂的軍校學員成長為中隊的行家裡手, 在她的管理下,中隊的各項工作都井井有條。

雲貞平 男 呼市公共交通總公司保修廠修理工

雲貞平作為公交一名基層修理工,30年如一日堅守在崗位上,刻苦專研業務,把全部精力奉獻於首府公交事業。改進渦輪增壓器動力不足。採用補焊、打磨、修復加厚螺絲孔,增強發動機動力,延長使用壽命,僅修復再利用的CA141發動機平均每年就為公司節約資金一百多萬元。隨著新能源車輛的不斷增加和相應出現的一些問題,身為技術骨幹的雲貞平,憑藉30多年的修理經驗,在解決濰柴發動機止推墊移位的問題上,更是認真專研,採用“兩鉚兩焊”方法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兩鉚兩焊”解決的發動機、曲軸連杆購入資金每月至少為公司節約三萬多元。

胡振國 男 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分公司快遞員

胡振國工作14年累計投遞郵件20萬件,攬收郵件25萬件,累計收入500余萬,在這14年工作中沒延誤一個班期,沒丟失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和攬收及時率都為100%。有一次下班期間,某單位急需往北京郵寄5箱資料,要求明天上午10點前投遞,他及時取件並趕上最快的航班,在第二天9點把郵件及時送達。某單位要將30箱設備要發運包頭,電梯壞了,他就將每箱重25公斤的貨從7樓一箱一箱背下來,然後把設備用氣泡襯墊包裝好,貼易碎、輕拿輕放標誌,安全到達。2016年某保險公司有2萬多份返單業務,他和領導每天加班至半夜11點,奮戰了20天,圓滿完成任務。

張美英 女 回民區鋼鐵路辦事處咱家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

2012年一天上午,張美英的婆婆在過馬路的時候被一個過往的車輛撞倒在地,當時昏迷不醒,婆婆被送到了醫院後診斷出頭部受到撞擊使得顱骨骨折,更嚴重的是髖骨斷裂腿部嚴重扭曲,老人由於頭部受到撞擊,精神出現躁動紊亂,並且老人極為不配合醫生的治療,煩躁的她,多時伸出手試圖拔掉點滴的針頭,由於擔心婆婆拔掉針頭使得發生意外耽誤治療,張美英只能每時每刻按住老人的雙手,避免發生意外。出院後的時間裡,張美英每天晚上和婆婆同床而臥,寸步不離,這段日子由於撞傷的後遺症,老人大小便嚴重失禁,張美英不嫌苦不嫌累為的就是能讓老人安心的養病,在她的精心照顧下,老人恢復了健康,可以站立走路了。

鄭曉燕 女 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七中學學生

在她剛出生時,母親就去世了,無情的父親將她交由爺爺奶奶撫養,後來爺爺去世,10歲起只剩下奶奶與她相依為命。她6歲開始便為家裡做飯、收拾家。奶奶由於常年拾荒有嚴重的關節炎以及凍瘡,因為醫藥費太貴,曉燕不顧臘月的天有多冷,四處尋找醫治奶奶關節炎的材料,這一堅持就堅持到現如今,由於她的細緻的照顧,奶奶現如今很少生病。鄭曉燕同學品學兼優,全年級學習成績名列前茅。 曾獲得很多校級以及區級獎勵,是一名在生活、學習等方面非常優秀的中學生。

張立雲 女 呼和浩特市煉油廠學校退休教師

2008年的夏天,張立雲的丈夫侯磊突發高燒,去醫院檢查後確診為腎炎。2016年年底,侯磊病情惡化,轉為尿毒癥晚期並伴有心肺衰竭症狀。腎移植,是能夠挽救丈夫生命唯一的辦法。親屬之間移植都被排除,而等待合適的腎源又遙遙無期,這時張立雲想到,要把自己的一個腎捐給丈夫。夫妻倆去了北京,檢查結果顯示配型成功。張立雲為手術積極準備,而丈夫卻十分糾結,“妻子照顧我八年已經夠累的了,再給我一個腎,她的身體能不能受得了。”但是張立雲態度堅定。2016年12月底,張立雲在親朋的目送下進入手術室進行腎臟摘除手術,四個小時後,丈夫侯磊開始移植手術,經過醫護人員的努力,手術十分成功。在親友和同學們的護理下,夫妻倆恢復得很好。張立雲用她的行動詮釋了夫妻之間的真情大愛。

在她的管理下,中隊的各項工作都井井有條。

雲貞平 男 呼市公共交通總公司保修廠修理工

雲貞平作為公交一名基層修理工,30年如一日堅守在崗位上,刻苦專研業務,把全部精力奉獻於首府公交事業。改進渦輪增壓器動力不足。採用補焊、打磨、修復加厚螺絲孔,增強發動機動力,延長使用壽命,僅修復再利用的CA141發動機平均每年就為公司節約資金一百多萬元。隨著新能源車輛的不斷增加和相應出現的一些問題,身為技術骨幹的雲貞平,憑藉30多年的修理經驗,在解決濰柴發動機止推墊移位的問題上,更是認真專研,採用“兩鉚兩焊”方法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兩鉚兩焊”解決的發動機、曲軸連杆購入資金每月至少為公司節約三萬多元。

胡振國 男 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分公司快遞員

胡振國工作14年累計投遞郵件20萬件,攬收郵件25萬件,累計收入500余萬,在這14年工作中沒延誤一個班期,沒丟失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和攬收及時率都為100%。有一次下班期間,某單位急需往北京郵寄5箱資料,要求明天上午10點前投遞,他及時取件並趕上最快的航班,在第二天9點把郵件及時送達。某單位要將30箱設備要發運包頭,電梯壞了,他就將每箱重25公斤的貨從7樓一箱一箱背下來,然後把設備用氣泡襯墊包裝好,貼易碎、輕拿輕放標誌,安全到達。2016年某保險公司有2萬多份返單業務,他和領導每天加班至半夜11點,奮戰了20天,圓滿完成任務。

張美英 女 回民區鋼鐵路辦事處咱家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

2012年一天上午,張美英的婆婆在過馬路的時候被一個過往的車輛撞倒在地,當時昏迷不醒,婆婆被送到了醫院後診斷出頭部受到撞擊使得顱骨骨折,更嚴重的是髖骨斷裂腿部嚴重扭曲,老人由於頭部受到撞擊,精神出現躁動紊亂,並且老人極為不配合醫生的治療,煩躁的她,多時伸出手試圖拔掉點滴的針頭,由於擔心婆婆拔掉針頭使得發生意外耽誤治療,張美英只能每時每刻按住老人的雙手,避免發生意外。出院後的時間裡,張美英每天晚上和婆婆同床而臥,寸步不離,這段日子由於撞傷的後遺症,老人大小便嚴重失禁,張美英不嫌苦不嫌累為的就是能讓老人安心的養病,在她的精心照顧下,老人恢復了健康,可以站立走路了。

鄭曉燕 女 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七中學學生

在她剛出生時,母親就去世了,無情的父親將她交由爺爺奶奶撫養,後來爺爺去世,10歲起只剩下奶奶與她相依為命。她6歲開始便為家裡做飯、收拾家。奶奶由於常年拾荒有嚴重的關節炎以及凍瘡,因為醫藥費太貴,曉燕不顧臘月的天有多冷,四處尋找醫治奶奶關節炎的材料,這一堅持就堅持到現如今,由於她的細緻的照顧,奶奶現如今很少生病。鄭曉燕同學品學兼優,全年級學習成績名列前茅。 曾獲得很多校級以及區級獎勵,是一名在生活、學習等方面非常優秀的中學生。

張立雲 女 呼和浩特市煉油廠學校退休教師

2008年的夏天,張立雲的丈夫侯磊突發高燒,去醫院檢查後確診為腎炎。2016年年底,侯磊病情惡化,轉為尿毒癥晚期並伴有心肺衰竭症狀。腎移植,是能夠挽救丈夫生命唯一的辦法。親屬之間移植都被排除,而等待合適的腎源又遙遙無期,這時張立雲想到,要把自己的一個腎捐給丈夫。夫妻倆去了北京,檢查結果顯示配型成功。張立雲為手術積極準備,而丈夫卻十分糾結,“妻子照顧我八年已經夠累的了,再給我一個腎,她的身體能不能受得了。”但是張立雲態度堅定。2016年12月底,張立雲在親朋的目送下進入手術室進行腎臟摘除手術,四個小時後,丈夫侯磊開始移植手術,經過醫護人員的努力,手術十分成功。在親友和同學們的護理下,夫妻倆恢復得很好。張立雲用她的行動詮釋了夫妻之間的真情大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