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榜樣|免疫風濕科專家吳敏:診治疑難雜症,一種特別的成就感

一提起風濕, 人們大多會想起骨關節疼痛和膏藥。 有別于中醫對風濕的認知, 西醫興起了全新的免疫風濕學。 這門新興的學科在國際上已有百年歷史, 在我國卻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

吳敏原想從事工科類工作, 卻踏入了免疫風濕科之門, 並帶領著常州一院免疫風濕科發展壯大, 其病床數甚至已經超過了南京幾家省級醫院。

吳敏

“無處可去”的疑難雜症

曾經有一位從塞班島工作回國的年輕女患者, 輾轉來到常州一院。 她總被腹痛和發燒困擾, 還在國外和上海各開了一刀, 也沒弄明病因。 在一院免疫風濕科, 這位患者最終被確診為系統性紅斑狼瘡伴發的腸系膜血管炎。 經過精心的治療和調整用藥, 她逐步康復, 目前正常工作生活。

“如果你在各科室兜了一圈還沒看好, 也許就該到風濕科了。 ”許多人這麼戲稱免疫風濕科, 它總是與疑難雜症聯繫在一起。

另一方面, 風濕類疾病的危害被歸納為“5D”(死亡、殘疾、痛苦、經濟損失、藥物中毒), 在疾病死因排行榜上僅次於心血管病和腫瘤。

18年前的一天, 一位老太太找到吳敏, 她有關節痛、發燒、腹水和血液系統損害的症狀, 從血液科、消化科看到骨科、神經科, 一直未能確診, 一度還被懷疑為肝硬化, 幾乎判了“死刑”。 吳敏仔細詢問患者, 發現有口眼幹症狀, “這不就是典型的乾燥綜合征嗎?”這是風濕類疾病中較常見的一種。 患者按照醫囑長年服藥, 到現在一直過得還不錯。

吳敏遇到的這種病例還有很多。 免疫風濕學在國際上已有百年發展史, 中國則晚至1987年才起步。 它的新興性和複雜性, 考驗著每一位風濕科醫生。

這要求醫生有深厚的內科基本功,

還要熟悉其他各個學科, “既要精, 還要全”。 在風濕類疾病診治中, 醫生要對每一症狀逐條分析, “既要發散性思考, 最後還要集中總結判斷。 ”“比如肝硬化, 有哪些病因;具體到某一患者, 結合其他臨床表現, 又應該歸到哪一類疾病。 兩者都很重要。 ”吳敏說。 沒有過硬的基本功, 就做不好鑒別診斷的發散性思維。 然而, 僅有發散, 卻不能將其收攏到疾病的判斷上, 這樣也不行。

風濕類疾病曾被稱為“不死的癌症”, 許多患者需要終身服藥, 疾病的演變也是千奇百怪。 這要求醫生突破專科思維, 甚至還要打破常規醫學理論的束縛。 傳統的多個症狀用一個毛病解釋的一元論, 在風濕類疾病診治中, 可能因為併發症和原發病活動的不同,

會變成二元論、甚至是三元論。

為了進一步瞭解乾燥綜合征, 吳敏曾經在北京協和醫院進修時查閱了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該院診斷的所有300多份相關病歷。 他進修時的業餘時間也大都花在英文文獻的學習上, 以便獲得最新的研究動態。

一院免疫風濕科1998年獨立建科, 10年後, 38歲的吳敏便成為了科室負責人, 是一院最年輕的科主任之一。

意料之外的從醫之路

其實, 吳敏最初的夢想, 並不是當醫生。

1988年

夏天

從橫林中學畢業的吳敏正躊躇滿志地參加高考。 志願欄裡填滿了一抹色的工科專業。 未曾想到的是, 第一堂的語文考場上, 考試時間出現了差錯, 改變了考生們的命運。 失分的吳敏沒能考取心儀的東南大學,

之後又遇到了軍校招生的機會。 在順利通過體檢和政審後, 招生的軍官指著他和另外一位同學說, 你們很快就可以成為同學了, 常規潛艇指揮專業!

不過吳敏沒能等來軍校的好消息, 卻收到了鎮江醫學院(現江蘇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的錄取通知書。

五年

吳敏畢業來到常州一院。 與前幾屆學生要先在內外科等各科室輪轉一遍不同, 他被直接分到了普內科, 之後才去大內科輪轉3年。 當時風濕病便被歸在普內科。

隨著接觸病例的增多, 吳敏發現, 普內科中風濕病人占比很大。 但當時常州地區對風濕類疾病的研究和診療條件都比較有限, 還得經常要請上海仁濟醫院的老專家來會診。 這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領域, 亟需有常州醫生投身其中。

1997年

吳敏赴北京協和醫院進修。

在協和的日子裡,進修生們要參加日常的門診和嚴格的查房以及實驗室、急診的工作。

吳敏很少外出,他的時間幾乎都泡在病房、圖書館和病歷室裡。病歷是協和“三寶”之一(圖書館、名教授、病歷),甚至連孫中山的病歷也保存在此。每位進修生都有位一對一的教授帶教,帶吳敏的曾小峰教授以及當時的病房主任張奉春教授、科主任唐福林教授以及有“中國風濕病之父”之稱的張乃崢教授等,這些近年來全國風濕病領域的領軍人物都曾給予他悉心的教導和幫助。

在協和期間他給院領導寫了一封信,談起自己的協和見聞,風濕病學科的前景,還有創建實驗室的建議等。那時他28歲。

一年多

吳敏回到一院,在院領導的重視和當時科主任潘解萍的努力下,專科實驗室終於建立起來,走在了全省前列。就像消化科的內鏡一樣,實驗室讓風濕科有了自己的眼睛,長上了翅膀,其精准的實驗資料分析,提高了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大大促進了一院風濕科的發展壯大。

一年不學習,就會落伍一大截。吳敏這樣形容免疫風濕學知識的更新速度。

他先後在南京醫科大學、蘇州大學醫學院攻讀了碩士、博士學位。為了加強同行之間的交流,吳敏的許多週末時間都要用於出席各類學術研討活動。前不久為了準備赴宿遷的一次講課,吳敏翻閱60多篇外文資料,又結合了自己的臨床經驗,這才完成了講課幻燈片。大學時他喜歡書法繪畫、玩玩篆刻,現在這些愛好不得不被丟掉了,他根本沒有時間。

隨著免疫風濕病學的發展,相關科室的建設越發受到重視。江蘇省已將是否擁有免疫風濕科,作為三甲醫院的評審標準之一。在吳敏的帶領下,一院風濕科發展迅速。其專科實驗室每年參加亞太地區質控,開展的專案也被周邊地區的一些醫院風濕科作為標準鑒定。如今,一院免疫風濕科一年的門診量超過3萬,其床位數也從建科初的23張,增長到現在的69張,躍居省內前列。

相比搶救生命的另一種成就感

吳敏有許多老病人。因為風濕類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許多病人要長期服藥、逐漸較少劑量,吳敏成了他們經常拜訪的人。

一位患者自8歲起就找吳敏看病。長大後要成家了,她又過來詢問:“我該找什麼樣的物件?”在以前,紅斑狼瘡患者不能結婚,以防止病症的遺傳和加重。後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紅斑狼瘡患者不僅可以結婚,也能生孩子了。對於患者的諮詢,吳敏答覆她,一是不要隱瞞病情,二是找個能理解這類疾病的男孩。後來,這位姑娘又拖著男朋友來了一回,讓吳敏當面科普了一下。再後來,姑娘結婚、生子,一切如常。陪伴著患者前行了十年、二十年,慢慢地,從醫患變成了可以信賴的朋友,這種情況在吳敏的病例裡也有許多。

在醫院各式各樣的專科中,免疫風濕科不如外科開刀那樣立竿見影,也不如急診那麼千鈞一髮,可吳敏卻有著另一種自豪。

“我們要一直陪伴著病人,除了要幫助他們控制病情,更要讓他們與普通人一樣生活,甚至過得更好。臨床上也常常會被醫院同行求助,解決疑難雜症。被患者甚至同行需要,這就是我們的成就感!”

不過,免疫風濕學是一門新興學科,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有待探索。吳敏提倡寇里的年輕人多學習,還依照當年在協和進修時的辦法,讓年輕醫生每週進行病例討論、講解最新學科進展。“我們不能僅僅把眼光停留在臨床診療上,更要把科研和基礎搞上去。”對於地市級醫院而言,醫學科研往往是其發展的短板,這也是吳敏的“心病”。他希望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把免疫風濕科的科研工作發展壯大起來。

如今醫患關係緊張,免疫風濕科也不例外。

雖說風濕類疾病大都是慢性病,但也有危急重症,比如肺間質病變和肺動脈高壓,就被稱為“風濕病頭號殺手”。許多人想像不到,風濕科也有急診。也因此會帶來種種誤解和怨恨。在吳敏看來,風濕科醫生除了要有良好的基本功,還要嚴謹、求精,與時俱進,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風濕病專家。不過,醫學本身就是一個沒有盡頭的探索過程,有的疾病尚未認知,有的疾病能診斷卻無治療良策。只是這個道理,患者和醫生還沒有達成共識。

一年後,

吳敏的兒子也要參加高考了,

他並不反對子從父業,

只是覺得,要麼不當醫生,

要當就不能渾渾噩噩,

而且要當獨當一面、

術業有專長的醫生,

這也是對病人的負責。

風濕類疾病探索的未來之路還很長,吳敏不會停下腳步。他還記得在協和的一次臨床專科考試,教授出了一題:協和精神是什麼、如何理解?

吳敏有些驚訝,但至今難忘:“嚴謹、求精、勤奮、奉獻”。教授們在提醒年輕的醫生們,從醫不僅是醫術的進修,更是精神的傳承。

專家介紹:吳敏

醫學博士,常州第一人民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常州市醫學會風濕病分會主任委員。

亟需有常州醫生投身其中。

1997年

吳敏赴北京協和醫院進修。

在協和的日子裡,進修生們要參加日常的門診和嚴格的查房以及實驗室、急診的工作。

吳敏很少外出,他的時間幾乎都泡在病房、圖書館和病歷室裡。病歷是協和“三寶”之一(圖書館、名教授、病歷),甚至連孫中山的病歷也保存在此。每位進修生都有位一對一的教授帶教,帶吳敏的曾小峰教授以及當時的病房主任張奉春教授、科主任唐福林教授以及有“中國風濕病之父”之稱的張乃崢教授等,這些近年來全國風濕病領域的領軍人物都曾給予他悉心的教導和幫助。

在協和期間他給院領導寫了一封信,談起自己的協和見聞,風濕病學科的前景,還有創建實驗室的建議等。那時他28歲。

一年多

吳敏回到一院,在院領導的重視和當時科主任潘解萍的努力下,專科實驗室終於建立起來,走在了全省前列。就像消化科的內鏡一樣,實驗室讓風濕科有了自己的眼睛,長上了翅膀,其精准的實驗資料分析,提高了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大大促進了一院風濕科的發展壯大。

一年不學習,就會落伍一大截。吳敏這樣形容免疫風濕學知識的更新速度。

他先後在南京醫科大學、蘇州大學醫學院攻讀了碩士、博士學位。為了加強同行之間的交流,吳敏的許多週末時間都要用於出席各類學術研討活動。前不久為了準備赴宿遷的一次講課,吳敏翻閱60多篇外文資料,又結合了自己的臨床經驗,這才完成了講課幻燈片。大學時他喜歡書法繪畫、玩玩篆刻,現在這些愛好不得不被丟掉了,他根本沒有時間。

隨著免疫風濕病學的發展,相關科室的建設越發受到重視。江蘇省已將是否擁有免疫風濕科,作為三甲醫院的評審標準之一。在吳敏的帶領下,一院風濕科發展迅速。其專科實驗室每年參加亞太地區質控,開展的專案也被周邊地區的一些醫院風濕科作為標準鑒定。如今,一院免疫風濕科一年的門診量超過3萬,其床位數也從建科初的23張,增長到現在的69張,躍居省內前列。

相比搶救生命的另一種成就感

吳敏有許多老病人。因為風濕類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許多病人要長期服藥、逐漸較少劑量,吳敏成了他們經常拜訪的人。

一位患者自8歲起就找吳敏看病。長大後要成家了,她又過來詢問:“我該找什麼樣的物件?”在以前,紅斑狼瘡患者不能結婚,以防止病症的遺傳和加重。後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紅斑狼瘡患者不僅可以結婚,也能生孩子了。對於患者的諮詢,吳敏答覆她,一是不要隱瞞病情,二是找個能理解這類疾病的男孩。後來,這位姑娘又拖著男朋友來了一回,讓吳敏當面科普了一下。再後來,姑娘結婚、生子,一切如常。陪伴著患者前行了十年、二十年,慢慢地,從醫患變成了可以信賴的朋友,這種情況在吳敏的病例裡也有許多。

在醫院各式各樣的專科中,免疫風濕科不如外科開刀那樣立竿見影,也不如急診那麼千鈞一髮,可吳敏卻有著另一種自豪。

“我們要一直陪伴著病人,除了要幫助他們控制病情,更要讓他們與普通人一樣生活,甚至過得更好。臨床上也常常會被醫院同行求助,解決疑難雜症。被患者甚至同行需要,這就是我們的成就感!”

不過,免疫風濕學是一門新興學科,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有待探索。吳敏提倡寇里的年輕人多學習,還依照當年在協和進修時的辦法,讓年輕醫生每週進行病例討論、講解最新學科進展。“我們不能僅僅把眼光停留在臨床診療上,更要把科研和基礎搞上去。”對於地市級醫院而言,醫學科研往往是其發展的短板,這也是吳敏的“心病”。他希望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把免疫風濕科的科研工作發展壯大起來。

如今醫患關係緊張,免疫風濕科也不例外。

雖說風濕類疾病大都是慢性病,但也有危急重症,比如肺間質病變和肺動脈高壓,就被稱為“風濕病頭號殺手”。許多人想像不到,風濕科也有急診。也因此會帶來種種誤解和怨恨。在吳敏看來,風濕科醫生除了要有良好的基本功,還要嚴謹、求精,與時俱進,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風濕病專家。不過,醫學本身就是一個沒有盡頭的探索過程,有的疾病尚未認知,有的疾病能診斷卻無治療良策。只是這個道理,患者和醫生還沒有達成共識。

一年後,

吳敏的兒子也要參加高考了,

他並不反對子從父業,

只是覺得,要麼不當醫生,

要當就不能渾渾噩噩,

而且要當獨當一面、

術業有專長的醫生,

這也是對病人的負責。

風濕類疾病探索的未來之路還很長,吳敏不會停下腳步。他還記得在協和的一次臨床專科考試,教授出了一題:協和精神是什麼、如何理解?

吳敏有些驚訝,但至今難忘:“嚴謹、求精、勤奮、奉獻”。教授們在提醒年輕的醫生們,從醫不僅是醫術的進修,更是精神的傳承。

專家介紹:吳敏

醫學博士,常州第一人民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常州市醫學會風濕病分會主任委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