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人在酒席上劃拳時常說的一個行酒令 有好多地方都是不能用的

在影視劇當中酒局上經常有這樣的情景, 兩個人劃拳行酒時說:“一個點啊, 哥倆好, 三三元啊, 四季財啊, 五魁首啊, 六六順啊, 七個巧啊, 八匹馬, 九九滿啊”, 通過手指比劃誰輸就喝酒, 看起來非常有趣。 這當中的行酒令不僅玩起來過癮, 其背後還有故事呢。

上面提到的十句行酒令話中, 每句以數字開頭都是吉祥話, 從一數到九, 其中絕大多數一看就明白了, 只有一句比較費解那就是“五魁首”。 五魁首到底是什麼意思, 為何代表著吉祥鴻運呢?這得從行酒令的歷史說起了。 行酒令起源于西周, 秦漢時期普遍盛行, 到了隋唐時行酒令已經很完備了, 這裡面有一個關鍵的地方在於玩行酒令的人並非是普通人, 而是文人士大夫。 古代一些文人大夫們聚會時為了活躍氣氛, 在喝酒時加入一些有趣的活動以助興, 有投壺, 擲色子, 吟誦詩詞, 猜謎語, 劃拳等。 行酒令的方式既豐富又文雅非常符合士大夫文人的口味,

像前面提到的數字酒令就很流行, 其中的“五魁首”跟文人士子熱衷的科舉考試有關。

五魁首中的魁也叫奎, 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 主管文運被稱為魁星。 古代讀書人特別崇拜此星, 每逢考試除了拜孔老夫子外, 魁星也要參拜。 明代科舉考試以四書五經為主要內容, 所謂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是《詩經》、《尚書》、《禮記》、《易經》和《春秋》。 其中五經是各開一科, 每科取前五名, 第一名就是魁首, 所以五經第一名就是五魁首, 但凡參加科舉之人無不想拿下五經之首, 因此五魁首是一種祝福語。

據說明成祖朱棣在讀完《永樂大典》後感覺自己知識淵博, 想拿科舉考試練練手, 他把應試試卷交給閱卷官評審。 閱卷官剛開始並不知情, 把他的成績定為第五名, 這個成績在其他人眼裡已經不錯了, 可朱棣覺得有點低, 就把閱卷之人叫過來問問。 閱卷官瞭解實情後嚇得瑟瑟發抖, 他的腦回路極速轉動後想好了說辭, 他對朱棣說:“陛下雖然是第五名,

但不是真的第五, 而是前四名中的魁首。 ”朱棣莞爾一笑, 沒有責怪閱卷官, 反而認為他很機智。 這件事情傳到後來便有了“五魁首”的說法, 當然這只是傳言真實性難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