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藏族小夥貢覺加措:夢想在軍營開花了!

皮膚黝黑, 濃眉大眼, 牙齒雪白, 臉上帶著些許高原紅, 1米83的大高個, 卻羞澀的像一個小姑娘, 他就是貢覺加措, 一個來自西藏米林的年輕小夥。

貢覺加措的童年充滿著童趣, 騎馬、拔河、爬樹、打獵都是他的拿手好戲。 他只看過幾次黑白電視, 卻深深地記住了電視劇《亮劍》裡李雲龍的人物形象, 雖然不知軍裝是什麼顏色, 但心中對軍隊有無限的想像和渴望。 那一年, 他12歲。

2016年秋, 報名參軍的人戴著大紅花已經坐車走了, 他才知道今年錯過了一次機會。

2017年秋, 他報名參軍了, 離開生活了19年的家鄉, 來到了夢想中的軍營。

1

不是每片葉, 都不怕墜落的遺憾, 可是它們仍然飛翔, 因為身後, 有樹的期盼。

“頭疼, 耳朵疼, 水不好喝, 沒有太陽, 沒有雪山。 ”貢覺加措到成都中轉換乘, 第一印象是極差的, 他想家了。

米林縣是個特別美的地方, 每天都會有明亮的太陽和大朵大朵的白雲, 晚上可以看到滿天的星星, 很少很少會出現烏雲。 來到成都的第一天他們就遇到多雲天氣, 陰沉沉的天就像貢覺加措的心情, 不美麗。 加上身體的不適應, 想家的思緒一下子湧上心頭, 他給媽媽打了一個電話。

聽到兒子的聲音, 媽媽哭了。 熟悉的語言、熟悉的味道,

貢覺加措也哭了。 為了不讓媽媽發現, 大顆的淚水滾落, 靜靜地聆聽媽媽的話, 他開始靜下心學習堅強, 努力忍受想家的苦。

2

也許有些夢, 做起來才知道很難, 可是一想到為了你, 眼睛就不會流汗。

“三個月的集訓雖然很苦, 但我心不悔。

軍營裡只有戰士, 貢覺加措在訓練場上沒有因為是少數名族的特點, 而被區別對待或者受到特殊的待遇。 從小走山路的他體格健壯, 第一次引體向上一下子就做了9個, 單雙杠專案都不在話下, 偏偏對十公里跑有莫名的恐懼。 “我從來沒有跑過步。 ”第一次參加跑步的他累得氣喘吁吁。

日復一日, 高強度的訓練超過了貢覺加措的身體負荷, 他開始懊惱、開始懷疑, 他害怕自己堅持不下來。

一天夜裡, 當最後一個夜訓科目結束, 剛跑完的貢覺加措累得攤倒在地, 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直到戰友叫他輪到他們班打電話時, 他才如夢初醒般起了身。

拿起電話撥通, 一聲“阿媽”讓貢覺加措回憶起以前在家的時候。 貢覺加措是家裡的第一勞動力,

采過冬蟲夏草、雪蓮、松茸, 捉過“會飛的黑蟲子”, 做過“背夫”, 通常一上山就是4、5天, 媽媽會給他準備許多許多的青稞餅, 仿佛吃都吃不完。 平日裡貢覺加措和媽媽交流的並不多, 自從當兵來了, 每次打電話都會打給媽媽, 這才發現和媽媽竟有說不完的話。 他會告訴媽媽在部隊裡的所見所聞, 介紹他的戰友兄弟給媽媽認識, 彙報他的所感所悟, 訓練帶來的苦在傾訴中漸漸消退。

3

也許有些路,註定要一個人走完,所以背包總是塞滿,你所有溫暖,很暖。

“從來沒想過會離家這麼遠。”

結束新兵訓練到老連隊的那天,火車經過很多地方,一路向濱海城市走去。強大的氣壓壓迫著他的耳神經,耳朵裡比剛在成都時還要疼。漫長的三天兩夜,貢覺加措覺得身心疲憊,躺在硬臥上,他的思緒開始飄遠——老連隊在哪?哪裡好嗎?媽媽在幹嘛?休息了嗎?

終於到了老連隊的駐地,但他要和一起到這裡的藏族老鄉分開了,貢覺加措的眼神裡盡是落寞。以後,沒有人可以和他說順溜的藏語,沒有人可以一起分享很多對他們來說第一次的經歷……

初入軍營,第一道障礙就是交流,他不會認字,也不會寫字。為克服困難,貢覺加措一有時間就讀報練字,每天不停地翻著字典、照寫照畫,從中文拼音開始,一筆一畫、一字一句。

19歲,在這花一樣的年紀,他來到火熱的軍營。雖然身邊沒有媽媽、弟弟和鄉音,但貢覺加措有戰友、有兄弟。戰友們都特別喜歡這個藏族小夥,喜歡教他學普通話,喜歡聽他用磕磕絆絆的語言講故事。

4

不是每條船,都不怕流浪的孤單,可是他們仍揚起帆,因為心中有個彼岸。

有人戰友問他“為什麼會參軍?為什麼這麼努力?”

“因為感恩。”貢覺加措說道。

感恩媽媽辛勞的雙手,他已經長大,他想像高山上的雄鷹翱翔世界。感恩國家對他們藏區給予的幫助,他想用參軍報國的方式表達感謝。初入軍營,生活中遇到各種尷尬和挫折,他卻始終充滿陽光;軍營雖然很苦很累,卻始終覺得幸福擁抱著他。

作者 | 周琪

來源 | 解放軍報社戰略支援部隊分社

監製 | 鄒維榮

責編 | 韓阜業

編輯 | 李志勇

3

也許有些路,註定要一個人走完,所以背包總是塞滿,你所有溫暖,很暖。

“從來沒想過會離家這麼遠。”

結束新兵訓練到老連隊的那天,火車經過很多地方,一路向濱海城市走去。強大的氣壓壓迫著他的耳神經,耳朵裡比剛在成都時還要疼。漫長的三天兩夜,貢覺加措覺得身心疲憊,躺在硬臥上,他的思緒開始飄遠——老連隊在哪?哪裡好嗎?媽媽在幹嘛?休息了嗎?

終於到了老連隊的駐地,但他要和一起到這裡的藏族老鄉分開了,貢覺加措的眼神裡盡是落寞。以後,沒有人可以和他說順溜的藏語,沒有人可以一起分享很多對他們來說第一次的經歷……

初入軍營,第一道障礙就是交流,他不會認字,也不會寫字。為克服困難,貢覺加措一有時間就讀報練字,每天不停地翻著字典、照寫照畫,從中文拼音開始,一筆一畫、一字一句。

19歲,在這花一樣的年紀,他來到火熱的軍營。雖然身邊沒有媽媽、弟弟和鄉音,但貢覺加措有戰友、有兄弟。戰友們都特別喜歡這個藏族小夥,喜歡教他學普通話,喜歡聽他用磕磕絆絆的語言講故事。

4

不是每條船,都不怕流浪的孤單,可是他們仍揚起帆,因為心中有個彼岸。

有人戰友問他“為什麼會參軍?為什麼這麼努力?”

“因為感恩。”貢覺加措說道。

感恩媽媽辛勞的雙手,他已經長大,他想像高山上的雄鷹翱翔世界。感恩國家對他們藏區給予的幫助,他想用參軍報國的方式表達感謝。初入軍營,生活中遇到各種尷尬和挫折,他卻始終充滿陽光;軍營雖然很苦很累,卻始終覺得幸福擁抱著他。

作者 | 周琪

來源 | 解放軍報社戰略支援部隊分社

監製 | 鄒維榮

責編 | 韓阜業

編輯 | 李志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