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電玩成癮,你真的有病!世衛組織認定這是一種精神疾病

“電玩成癮”是一種精神疾病嗎?沒錯,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 2018年, 它將成為一種官方認證的一種精神障礙疾病。

據《商業內幕》網站12月27日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的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測試版中, 將“電子遊戲失調”列為心理、行為或神經發育障礙症中。

圖據《福布斯》雜誌

根據《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測試版中的描述, “電子遊戲失調”症患者會出現以下三種行為特徵:

1. 對遊戲的控制力減弱(例如次數、頻率、強度、持續時間、結束時間等);

2. 在生活中, 遊戲的優先地位越來越高, 取代其它生活興趣及日常活動;

3. 儘管產生了負面後果, 也要繼續玩遊戲。

但需要明確的是, 並非所有遊戲上癮都會被定義為精神疾病。 根據世衛組織的界定, 行為模式可以是連續的, 也可以是週期性的, 但至少在12個月的時間內都出現了明顯特徵, 且嚴重性足以影響個人、家庭、社會、教育、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領域,

才會被診斷為“電子遊戲失調症”。

儘管此前也曾有研究表明, 玩遊戲可以緩解壓力, 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增強手眼協調能力, 甚至VR遊戲已經被引入了心理治療中, 但大多數的人卻很難找到一個遊戲與健康的平衡點。

或許有人會覺得不可思議, 但事實上, 隨著科技發展和網路社交媒體的流行, 電玩上癮已經成為一種越來越普遍的現象。

據《福布斯》雜誌報導, 2009年發表在《心理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 8~18歲的美國年輕人中, 約有8.5%的人表現出了病態性的電玩行為, 電子遊戲已經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生活。

不僅是孩子, 成年上癮者也不在少數。 據《商業內幕》網站報導, 研究發現63%的美國家庭中, 都會有一個甚至多個“頻繁的遊戲者”,

而這一現象在以前是並不存在的。

而此次世衛組織將“電玩成癮”正式認定為一種疾病, 也將有利於瞭解電子遊戲的風險以及帶來的影響。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編譯報導

編輯 李文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