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無指”老師堅守山村小學27年

 “6個孩子和一個老師是這所呂梁山袖珍學校的全部家產。 他既是全才教師, 又是後勤管理員。 27年, 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 花白了他的兩鬢……陳海平——你是山裡娃娃們的希望明燈!我們有請陳海平老師。 ”隨著主持人話落, 走路一拐一拐的陳海平身披綬帶, 走上第四屆山西鄉村十大愛心大使頒獎晚會的舞臺。

今年50歲的陳海平是柳林縣孟門鎮郭家塔村人。 其先天手足無指畸形, 憑藉頑強的毅力讀完了初中。 沒有手指, 他卻寫得一手好字。 1990年, 光腳推著自行車做些小買賣的他, 因自己開具的一張票據而得到時任鄉教辦主任的賞識,

從此成為當地的一名代課老師。

剛參加工作時, 他不知道如何教學生們中文拼音, 於是早晨5時起床, 騎車到10公里外的中心校向老教師學習。 當自己所在學校的學生七點半到校上課的時候, 他已經返了回來, 將自己學到的東西教給學生。

陳海平在頒獎典禮上講述自己的執教經歷

就這樣, 陳海平在大山裡, 一干就是27年。

劉家山教學點位於呂梁山區的一個半山腰裡, 距離柳林縣城25公里。 陳海平告訴記者, 曾經這裡是一所寄宿制學校, 有上百名學生, 有很多老師。 隨著社會的變遷, 家庭條件好的村民陸續搬走了, 學校裡的孩子越來越少。 “留下來的, 都是家庭特別困難的。 好老師都不想來山裡面, 好不容易來一個,

最多教上半個學期, 就走人了。 只要我在這裡, 就不會讓一個孩子失學。 ”於是, 一個老師幾個孩子成了這裡的一道風景。

如今, 陳海平一個人撐起了劉家山整所學校。 除了承擔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品德等眾多教學任務外, 他還是學校的後勤管理人員, 負責打掃衛生、生火取暖、做飯, 到總校領取教學設備等。

因手足“無指”, 陳海平需雙手夾著粉筆在黑板上寫字, 一站就是幾個小時。

大山裡教學條件差, 孩子們接受能力弱, 陳海平就吃住在學校, “春節也不回家。 ”補課、週六日加班成為常態。 “孩子們不懂, 我就一遍遍講。 消化不了的知識, 我就熬時間, 給他們補課。 ”陳海平說, 他自己好勝心強, 不管在哪個村子教學, 只要教上一兩年,

成績一定要在原來基礎上穩步提升, 不然覺得對不起自己和學生。

冬天, 陳海平起床後的第一項工作便是給教室生火。 “這樣孩子們來上課時教室裡就暖和了。 ”打掃衛生, 在孩子們到校前保證教室乾淨暖和。 劉家山教學點除了3個學前班的孩子外, 一到三年級各有一名學生。 學校乾淨整潔, 兩層的教學樓只在一個角落裡坐著6個學生, 教室顯得空空蕩蕩。

多年複式教學, 陳海平總結了一套自己的經驗。 為了在課堂上互不干擾, 他會先給學前班的學生寫下幾個字, 讓他們練習, 然後再分別給一至三年級的學生講課, 給一個孩子講時, 另外兩個孩子就做佈置下的作業。

從23歲當教師到現在, 陳海平說自己挺享受的。 享受那份教學中的快樂。

27年間, 陳海平先後10次被評為“鄉模範教師”, 2次被評為“縣模範教師”。 他所教過的學生, 有的已進入工作崗位, 有的進入高等學府, 而他, 依舊堅守在山裡……

現在, 陳海平的工資從1990年的每月50元漲到了2000元, 沒變的是他的代教身份。

由省慈善總會、共青團山西省委、省婦女聯合會、省農村文化促進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感動百姓尋找鄉村愛心故事活動啟動後, 陳海平的事蹟經組委會綜合評審, 與出席黨的十九大的大寧縣鄉村醫生賀星龍、沙萬里等共同被評為十大“山西鄉村愛心大使”。

如今, 陳海平最大的希望就是能使這個學校的孩子多起來, 自己的教師身份前面不再有那個“代”字。

本報記者 何玉梅 文/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