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面對明年U23新政升級的無敵大招

怪事年年有, 明年要升級!這說的不是別的, 正是中國足協對於U23球員在中超賽場上的奇葩新政。 為了能夠給本土年輕球員更多的實戰機會, 中國足協在今年的聯賽中制定特殊規定, 每隊必須讓一名U23球員首發出場。 顯然足協是低估了各大俱樂部“鑽空子”能力, 足協制定的這個所謂的新政簡直在眾多中超俱樂部面前不堪一擊。 於是我們看到了更多的上半場10分鐘左右的換人。 與其說是各個球隊給足協一個響亮的耳光, 倒不如說足協是在自己逗自己玩兒。

當然, 足協意識到了這一點。 這不, 2018年未到, 但是關於U23的升級政策先到一步。 2018賽季, 每場比賽每支球隊必須保證一名U23球員必須首發, 除此之外, 更為奇葩的規定是, 整場比賽累計上場比賽的U23球員, 必須與整場比賽累計上場比賽的外籍球員人數相同。 我們擔心的事兒終於還是發生了:足協終於算是把U23和外援扯到一起了。

那麼, 看似天衣無縫的政策, 是不是就真的無解了呢?是不是就迫使我們的俱樂部不要整體向“錢”看, 而是應該向“前”看呢?所謂的“前”, 指的是中國足球的未來。 恐怕, 足協又一次“多慮”了。 政策剛剛落地, 應對政策的對策便鋪天蓋地席捲而來。

大招一:

先上兩名外援和兩名U23, 然後迅速用一名外援換下一名U23, 然後下半場傷停補時階段再讓第三名U23上場。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滿足政策要求的同時, 還能夠保留一個正常的技戰術換人名額;但是問題就是如果下半場最後階段不成死球, 裁判提前吹響了結束哨聲怎麼辦?當然, 可以七八十分鐘的時候換上來, 但那個時候是比賽最關鍵的時刻, 這樣打亂球隊陣容, 真的有利於比賽的勝利嗎?

大招二:

先上三名U23和一名外援, 然後緊接著用兩名外援換下其中的兩名U23。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儘早規避U23對陣容帶來的影響, 也能夠讓三外援儘早的登場, 看上去對陣容沒什麼影響。 但是話說回來, 上來就用掉兩個換人名額,

這樣是不是有點兒誇張?萬一受個傷什麼呢?

說老實話, 中國足協的出發點是好的, 為了能夠讓本土年輕球員儘快成長。 但似乎足協犯了兩個錯:其一是沒有摸透俱樂部在如今金元足球的環境下真正追求的東西;其二是沒有吃透古人的那個成語——揠苗助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