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知道中國老師為什麼很少笑嗎?背後的原因讓人唏噓

最近, 日本學者齋藤淳子在網上刊登一篇文章《中國老師很少笑》, 引起了我的注意。 文章中說道:“微笑, 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 它是一種樸實的精神動力。 教師的一個微笑, 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鼓勵、贊許或是期盼, 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為學生的成長注入正能量。 ”

可是, 齋藤淳子卻在文章中說, 在我的印象中, 中國的老師很少笑。 家長會的時候, 老師把家長當作孩子一樣滔滔不絕地批評, 弄得家長很尷尬。 老師自己平時也總是高度緊張的樣子, 看得出來他們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

確實,

我們在生活中發現, 一些教師笑容不多, 過於嚴肅, 微笑成了奢侈品。

01

為什麼中國老師不愛笑

那麼, 問題來了, 究竟為什麼一些教師的笑容很少, 這是否和教師的幸福指數有關?對此, 一些讀者向我們反映了一些原因, 也許可以為我們瞭解教師提供一個視角。

一、工作辛苦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二五”規劃“中學專任教師工作量狀況及標準研究”課題對福建、河北、吉林等省1154名中小學教師的問卷調查顯示, 絕大多數教師每週工作時間都在54小時以上, 實際工作時間超過法定工作時間25%, 教師不得不將大量的個人時間奉獻給工作, 而實際用於課堂教學的時間不足總工作時間的1/4。

該調查顯示, 教師工作不分白天、黑夜, 沒有週末和節假日。

絕大多數教師為了完成備課、批改作業等工作, 通常需要在工作日上班之前和下班之後繼續工作, 有些教師還不得不將工作任務帶回家, 幾乎所有教師都用休息日完成相關工作。 如果按照每天8小時工作制計算, 中小學教師每週工作時間應該為40小時, 而調查顯示, 教師實際工作時間為平均每週54.5小時, 個人時間占所有工作時間比重為26.6%。 近八成教師認為總體工作量過大。

二、待遇升幅小

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教師法》中規定, “教師的平均工資水準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準, 並逐步提高。 建立正常晉級增薪制度, 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義務教育法》也規定, 教師的平均工資水準應當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準。

不過, 有一些教師反映, 教師的待遇一直增幅不大, 尤其是一些農村地區, 教師的亟需提高。

三、束縛比較多

一些教師反映, 現在學校的硬體條件越來越好, 但是對教師條條框框的束縛也越來越多。 比如, 教學、教案等細節被要求得過於細緻。 一些行政類的檢查太多, 每年過多的上級檢查, 上級考試, 上級考查, 讓一些老師感覺比較疲憊。

四、專業成長空間有限

有研究顯示, 教師雖然很忙, 但是真正用於課堂教學的時間卻並不多。 統計顯示, 中國中小學教師每週從事課堂教學的工作時間僅占總工作時間的22%。 國外教師從事課堂教學的時間約占總工作時間的1/3以上。

同時, 教師的課外閱讀時間也不多。

絕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撰寫各種業務學習、政治學習、班級紀律管理、組織學生鍛煉與打掃衛生上, 這讓一些教師感覺專業成長比較困難。

五、職業幸福感低

一些老師反映, 現在的學生都難教, 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 教育教學難度加大。 同時, 隨著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知識更新加快, 人才競爭的加劇, 人們對教師職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來自於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壓力越來越大, 教師的職業壓力也越來越沉重。

六、生活壓力大

教師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有喜怒哀樂, 有反復無常, 也深知人情冷暖。 他們往往不僅面臨著職業壓力、提高自身素質的壓力, 也面臨著個人甚至整個家庭的生活壓力, 即使是鐵打的教師也會感到身體和精神上的疲憊,

對同事和學生偶爾也會有消極的態度。

02

怎麼讓中國老師笑起來

根本上, 我們的制度和環境需要改善。 但是, 我想說, 在大環境一時間難以改變的情況下, 我們究竟如何改變自己?

一、轉移情緒。

人生的道路崎嶇不平, 坎坎坷坷, 難免有挫折和失誤, 也少不了煩惱和苦悶。 此時此刻, 應迅速把注意力轉移。 比如有時碰到不順心的事情, 不妨暫時離開一下現場, 換個環境。 這樣很快就會把原來的不良情緒沖淡以至趕走, 而重新恢復心情的平靜和穩定。

二、憧憬未來。

追求美好的未來是人的天性, 也是人類生存和社會進步的動力。 只有經常憧憬美好的未來, 才能始終保持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 不管命運把自己拋向何方,都應該泰然處之。不管現實如何殘酷,都應該始終相信困難即將克服,曙光就在前頭,相信未來會更加美好。

三、向人傾訴。

首先可以向朋友傾訴。如果經常防範他人的“侵害”而不交朋友,也就無愉快可談。把心中的苦處能和盤倒給知心人並能得到安慰的人,心胸自然會像打開了一扇門一樣明朗。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向親人傾訴。

四、拓寬興趣。

興趣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的重要條件。人的興趣越廣泛,適應能力就越強,心理壓力就越小。比如,同樣是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有的人覺得無所事事,很容易產生無用、被遺棄等失落感。而有的人則覺得退下來後無官一身輕,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時間看書、寫字、創作、繪畫、彈琴等。總之,興趣越廣泛,生活越豐富、越充實、越有活力,你會覺得生活中處處充滿陽光。

五、寬以待人。

人與人之間總免不了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事之間,朋友之間也難免有爭吵、有糾葛。只要不是大的原則問題,應該與人為善,寬大為懷。應該有那種“何事紛爭一角牆,讓他幾尺也無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的博大胸懷和高風亮節。

六、憶樂忘憂。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時荊棘叢生,有時鋪滿鮮花,有時憂心如焚,有時其樂融融。對此應進行精心的篩選,不能讓那些悲哀、淒涼、恐懼、憂慮、彷徨的心境困擾著我們。對那些幸福、美好、快樂的往事要常常回憶,以便在心中泛起層層漣漪,激發人們去開拓未來,而對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諸多的煩惱則儘量要從頭腦中抹掉,切不可讓陰影籠罩心頭,而失去前進的動力。

七、淡泊名利。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把名利看得很重。得隴望蜀,欲壑難填。有的為了名利,不擇手段,一旦個人目的沒達到,或者耿耿於懷,疑竇叢生;或者心事重重,一蹶不振。不要那麼斤斤計較,不要把名利看得那麼重,否則,容易導致心理失衡。

八、鍛煉身體。

要經常鍛煉身體,合理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些對於保持一份好心情也是至關重要的。

當我們的教師感到快樂幸福時,自然會發出燦爛的微笑。對同事多一點微笑,對家長多一點微笑,對學生多一點微笑,教育會更美好。

不管命運把自己拋向何方,都應該泰然處之。不管現實如何殘酷,都應該始終相信困難即將克服,曙光就在前頭,相信未來會更加美好。

三、向人傾訴。

首先可以向朋友傾訴。如果經常防範他人的“侵害”而不交朋友,也就無愉快可談。把心中的苦處能和盤倒給知心人並能得到安慰的人,心胸自然會像打開了一扇門一樣明朗。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向親人傾訴。

四、拓寬興趣。

興趣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的重要條件。人的興趣越廣泛,適應能力就越強,心理壓力就越小。比如,同樣是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有的人覺得無所事事,很容易產生無用、被遺棄等失落感。而有的人則覺得退下來後無官一身輕,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時間看書、寫字、創作、繪畫、彈琴等。總之,興趣越廣泛,生活越豐富、越充實、越有活力,你會覺得生活中處處充滿陽光。

五、寬以待人。

人與人之間總免不了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事之間,朋友之間也難免有爭吵、有糾葛。只要不是大的原則問題,應該與人為善,寬大為懷。應該有那種“何事紛爭一角牆,讓他幾尺也無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的博大胸懷和高風亮節。

六、憶樂忘憂。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時荊棘叢生,有時鋪滿鮮花,有時憂心如焚,有時其樂融融。對此應進行精心的篩選,不能讓那些悲哀、淒涼、恐懼、憂慮、彷徨的心境困擾著我們。對那些幸福、美好、快樂的往事要常常回憶,以便在心中泛起層層漣漪,激發人們去開拓未來,而對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諸多的煩惱則儘量要從頭腦中抹掉,切不可讓陰影籠罩心頭,而失去前進的動力。

七、淡泊名利。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把名利看得很重。得隴望蜀,欲壑難填。有的為了名利,不擇手段,一旦個人目的沒達到,或者耿耿於懷,疑竇叢生;或者心事重重,一蹶不振。不要那麼斤斤計較,不要把名利看得那麼重,否則,容易導致心理失衡。

八、鍛煉身體。

要經常鍛煉身體,合理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些對於保持一份好心情也是至關重要的。

當我們的教師感到快樂幸福時,自然會發出燦爛的微笑。對同事多一點微笑,對家長多一點微笑,對學生多一點微笑,教育會更美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