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真正的神仙世界—魏晉篇:(十三)仙人紫清百穀:要成仙得不吃飯

仙人章第二十八

仙人道士非有神, 積精累氣以為真。 黃童妙音難可聞, 玉書絳簡赤丹文。

字曰真人巾金巾, 負甲持符開七門。 火兵符圖備靈關, 前昂後卑高下陳。

執劍百丈舞錦幡, 十絕盤空扇紛紜。 火鈴冠霄隊落煙, 安在黃闕兩眉間, 此非枝葉實是根。

中國的仙人, 在世界各國的神話中也是個很特殊的群體。

儘管佛經把印度的婆羅門修士翻譯成仙人。 現在翻譯家也把歐洲的一些水精、小精靈翻譯成仙人。 但其實他們與中國的仙人是完全不同的。 這些生靈也許本來是人, 也許擁有極大的法力, 但他們終究還是在神之下,

受神靈控制。 就算個別有超越神的法力, 但還是受制於生死輪回。 終究無法象中國的仙人一樣得到真正的自由。

婆羅門仙人:眾友

這一章就是以仙人的神威為切入點, 彰顯道法之玄。

仙人道士非有神, 積精累氣以為真:未修煉成功,

是為道士。 修煉成功, 是為仙人。 但無論仙人還是道士, 本都是凡人, 而不是神。

中國宗教信仰浩瀚如海。 特別是神, 可以分為先天尊神和後天神。 先天尊神就是生來就是神, 如伏羲、女媧。 他們的神能與生俱來。 後天神則是本來是人, 後來因為功德而被提拔為神。 如關公、媽祖。 他們的神能是其他神賜予的。

但是事實上兩者很難徹底分開。 因為一些信徒認為後天神也本是先天神, 只是因故暫時變成了人, 成神不過複歸本來面目罷了。 然而仙人卻與神有根本的區別。 所謂“神仙本是凡人做, 只是凡人心不堅”。 其實主要說的就是仙。

道士們通過修煉, 以保精服氣的方式煉成內丹以成仙。 所謂“真人”, 指的就是成了仙的道士, 類似佛教達到了羅漢果位。

在能超越神這一點上, 中國的道教和西方宗教截然不同。 西方宗教認為, 人是永遠低於神的, 人只能信仰神, 遵崇神, 但永遠到達不了神的高度。 並且視崇拜自然神, 並且能夠直接掌握自然力量為巫術。 如此, 他們將道教視為低端信仰。 但日本學者認為, 道教屬於和西方的教主宗教完全不同的自然宗教。 因此, 西方的觀念其實是屬於西方中心論偏見。 道教是不亞於世界三大宗教的高級宗教。 因此, 也有西方學者將道教列入世界七大宗教之一。

黃童妙音難可聞, 玉書絳簡赤丹文:所謂“黃童”就是指黃庭真人。 在這之前就說過“仙公公子已在前”。 《老子中經》黃庭真人是內景中的真人子丹的師父。 當然這個師父不是那麼容易拜的。

所以“妙音難聞”。 但卻有玉簡朱書做為修道指南。

這個“赤丹玉書”自然寫的就是《黃庭經》。 當然是美化之語。 但這個材質也需要注意。 因為現在經研究發現, 在甲骨文出現之前, 中國的上古文字極有可能是“朱書陶文”, 也就是用紅色顏料在陶器上所寫的字, 而那時玉器已經出現。 而這觀點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才提出來的。 古代的道士當然無由得知。 那麼, “丹書”難道是一種巧合嗎?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朱書陶文

不過可以肯定, 自上古始, 紅色的朱砂就是宗教常用的原料, 因為其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代表生命的鮮血。

字曰真人巾金巾, 負甲持符開七門:這段話字面的意思是指脾上面是肺, 肺屬金, 是白色。 比做黃庭真人戴著白色的頭巾。

修行者還可以禦使六甲神打通七竅。 但如此似乎過於簡單。 另有解讀認為其真意實為修煉兩玄中間的金氣。 負甲的就是守爐神, 打開八卦中的七門, 這其實是煉丹的火候功夫。 但這裡面問題很多關鍵沒有說到位。 更應該指的是內氣在要穴中的行進過程, 由肝入脾。 再散入七竅。 但這必須對經脈十分熟悉, 更關鍵的還得配有相應的符咒, 普通人很難做到。

火兵符圖備靈關, 前昂後卑高下陳:這幾章講的是煉丹的火候功夫, 因為用了隱語, 所以古人也有很多解釋。 就象這句中的“火兵”, 有人解釋成為南天神界有一隻名為“三五火兵”的部隊, 也有人認為其是指體內修煉而得的三昧真火。 更有種說法是指被三昧真火冶煉的肺金。 不過最可能的還是這就是指另一部道教經典《周易參同契》中的“進陽火,退陰符”。

《周易參同契》的作者魏伯陽

《周易參同契》是產生於漢代的一本用《易經》原理闡述煉丹原理的著作,被稱為“萬古丹經之王”。無論內丹還是外丹,都是以其為指導原則。其中最基礎的一句話就是“進陽火,退陰符”。用以講述煉丹的用火時機。主要指真氣在任督二脈間的運動。

無論作者事實是哪種觀點,這火兵符圖都是針對“三關”而準備的。前三關就是三黃庭,在人體的前面。後三關是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黃庭經》中指手足口三關。攻破三關,則神仙可成。體內天尊地卑,高下自判,山河自生。

執劍百丈舞錦幡,十絕盤空扇紛紜:去年所謂“40米大刀”在網路上很是火了一陣,但它比起這個百丈長劍來也是小巫見大巫。百丈,也就是三百米,正好就是巴菲爾鐵塔的高度。這麼長的寶劍,除了神仙,誰能夠運用自如?

當然,你可以說這是誇張的手法。其實這指的當然不是實劍,而是經過精煉的金水之精,其實也就是肺腎之精。而所謂“錦幡”則是龍虎之炁。其實這也是煉丹的術語,也就是在丹火發生變化後需要如何處理。不過到底離我們的生活太遠了。

埃菲爾鐵塔

所謂“十絕”讓人一下子聯想起《封神演義》中的“十絕陣”,不過這兩個地方的“十絕”應該不是同一個,但有沒有聯繫真不好說清楚。其實“十”非實指,而是言其多。因為按照漢語,十是最終的數。後來的數字就算有百千萬,也已經和它不是一個層級的了。所謂“十絕”其實和河圖洛書有關。因為它是土的成數,而土就是萬物的調和狀態,也就是陰陽最終平衡的結果。而這樣的結果不是憑空能達到的,需要煉丹者控制好天時地利人和,而其中的扇火之法無疑十分關鍵。太上老君都要為他的丹爐專門配一個扇火童子。“紛紜”一詞正是扇火的手法。

火鈴冠霄隊落煙,安在黃闕兩眉間,此非枝葉實是根:“火鈴”前面已經說了,其實是膽。但古人有的說法是指心臟。存疑。按解說其為丹成之象。靈丹化為火龍飛逸而逃。但卻沖不破頭上金水煉成的百丈長劍和錦幡。重新落入凡塵,融入人身。被安放在雙眉之間的“黃闕”,也就是天庭之處。其實這就是前面提到的玄丹。這時,飛升仙丹才算大功告成了。但這也只是修仙的開始,而不是修仙的結束。因為世界遠比你知道的大。就象你費盡氣力上了大學,讀了本科,後來還有碩士呢。成為了碩士,後面還有博士呢!博士後面有博士後,就算你當上了博士後,又要進入各種評級,一級二級三級。路漫漫其修遠兮。也許終有一天,你能站在眾人之巔,卻往往發現,自己的生命已經到頭了。

所以要修仙,不是為了收成享福,而是為了迎接更多的,無盡的挑戰。

紫清章第二十九

紫清上皇太道君,太玄太和俠侍端。化生萬物使我仙,飛升十天駕玉輪。

晝夜七日思勿眠,子能行此可長存。積功成煉非自然,是由精誠亦由專。

內守堅固真之真,虛中恬淡自致神。

這一章的內容是存思至尊之神,願其保佑自己修煉成功。

紫清上皇太道君,太玄太和俠侍端:所謂“紫清上皇”,指的就是上清派的至高神:虛皇道君,後來被認為與元始天尊是同一個神。他的兩脅侍從就是太玄和太和。太和在《老子中經》中也出現過,他是皇天上帝的右侍角裡先生。而對應的左侍就是老子皮子明。從此而看,值得懷疑紫清上皇也就是皇天上帝,而太玄,正是老子。

影視劇中的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還差一個靈寶天尊,三清就齊了。那麼靈寶是不是就是太和呢?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有些東西是沒有絕對的。三清是出於宗教上的考慮,而對“道”的實體化。他們可以說是宇宙規律的象徵。無論叫他們元始也好,虛皇也好,甚至上帝也好,真主也好。他們都是道,宇宙間最基本的規律。所區別的只是人類看他們的角度不同。殊不知他們本來就是超越任何生命、文明的存在。不是能夠用人類的觀點去理解的。無論我們把他們想像成什麼。是一束光也好,還是一個人也罷,其實都是從我們作為人的角度去解讀他們。這不過是基於我們有限的知識和認知的“權宜之計”。國外的宗教家乾脆就不要接近,以免產生褻瀆之心。中國人膽子大,對虛像的東西感情少。所以能夠想像。但如果你要刨根問底,非要象科學一樣搞得一是一,二是二,就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了。

化生萬物使我仙,飛升十天駕玉輪:這裡是把創世的功勞歸於這三位,其實不僅道教。其他任何宗教都愛把創世與自己的主神掛鉤。因為按照宗教家的觀點,神是慈愛的,而大愛無過於創世。將創世歸於主神當然也就順理成章。只是由於在中國,思想流派眾多。三清創世之外還有女媧創世說、無生老母創世說、十二生肖創世說等等。結果人們對三清創世說瞭解相對反而要少些。總的來說,按道教經典的觀點,元始是萬物的創造者。老君是萬物的引導者。而靈寶是世間規則的制定者。以三位大能,使一個小小凡人飛升成仙應該是舉手之勞。但一般來說,天界只有九天,飛升十天又作何解?

在魏晉之際,人們觀念中的天界不是後來的樓房式,一層層疊上去的。而是四合院式,由中間分九宮,其實這也就是古代皇宮、民居乃至一切建築的基本佈局。這就是所謂“九天”。《呂氏春秋·有始》謂天有九野:中央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曰變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顥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東南曰陽天。這其實也與傳統的大地分割法:“九州”相對應。

但這個時候佛教的“天界”觀念已經進入中國,這也就是後來“重天”觀念的開始。與平輔的“九天”不同,佛教的“天界”是一層層的,共有二十八到三十二層之多。

佛教的宇宙觀

為什麼會有這種數字差異呢?這是因為佛教的天界源自古印度的婆羅門教。他們天界的最高層也就二十八層,這在佛經中被記載下來,但佛教認為其還沒有得到超脫。可沒想到這一觀點後來在中國居然發展出了佛教的四天,即在二十八天之上的羅漢界、菩薩界、辟支佛界和佛界。這樣天界發展到了三十二重。不過這觀點不被佛教自己承認,因此而被淡化。

但“三十二”這個數字卻刺激了道士們的神經。因此他們創出了道士們的三十二天,由三十二位天帝進行管理。而玉帝正是第三十三重天界之主,並且管理著之前的三十二天。

但佛教和道教到底是誰影響誰還真不好說。在佛教之前的神話中,在天界的第二重也就是忉利天,就有三十三重小天,帝釋天管理著這裡的一切。因此很多宗教人士認為玉帝就是帝釋。這甚至包括一些道士。

而在《西遊記》裡也提到,玉帝管理三十三重天,但在孫悟空五莊觀求藥時,卻提到有三十六層天。這多出來的三層天,很可能就是三清所居的三清天。

總之,魏晉時代正處在一個道教與佛教相互滲透吸收的節點上。中國傳統的九天觀念,受到佛教的影響而從平面轉入立體。應該就在這時候,加入了紫清上皇的第十天的觀念。

但是這與中國傳統數理學是不一致的。因為按照其說法,天屬陽,而陽的最大數是九。因為到達十的話就是兩位數了,是另一個層面了。而且單數為陽,雙數為陰。因此,中國有九層寶塔,沒有十層寶塔。外國倒是有十層寶塔,但那是在不理解中國傳統檔的條件下的神作。

外國人理解的十層寶塔

因此,十重天的說法並沒有什麼影響,因此被忽略了。

最後的問題是,這“玉輪”是什麼?

玉輪有說是月亮的別名。也許在這種十重天的宇宙觀中,日月就在第十重天中居住吧。

晝夜七日思勿眠,子能行此可長存:要堅持七個晚上不睡覺是件很折磨人的事,但並非不可能。目前經測試的人類最早熬夜極限是11天。但在11天后受測試者進入了無意識的狀態。科學家們不得不終止了試驗,因為已經無法判斷他是否睡著了。

問題的關鍵是這樣真能夠使人長生不老嗎?其實在道教中本來就有一種修煉方式,即“守庚申”。也就是道士故意在庚申之日不睡覺,以阻止體內的三屍神出竅危害自己的性命。但這種方式沒有持續七天的道理。

然則這還是在道教文化中有跡可尋的,按照通常的說法,七日就是金木水火土日月。也就是人體的一個小週期。在這個週期內持續行事,可以改變人身體的很多習慣。堅持以住,就是勝利。

但切不可認為這種“思勿眠”就是不睡覺!哪那麼簡單。這樣不是失眠的人早就全成仙了?其實,其真正的意思是要“存思勿眠”。也就是說,不是讓你睡覺,而是讓你保持一種似睡未睡的狀態。其實也就是常見的所謂“閉關”。這是為了昇華自己的生命。

也許你是通過入定,又或者是通過存思、又或者是通過內觀達到這種狀態。雖然你一動不動,但你的精神是活躍的。這時你的感覺,思維都反而比平常活躍數倍,你的潛力將不再受局限。

其實要達到這種狀態並不是很難的。很多人在即將入睡時都會“腦中靈光一閃”,但能夠記載並運用這靈光的人卻是少數。而能夠捕捉到的人大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如奧古斯特夢到了銜尾蛇,使他創作出了苯原子模型,門捷列夫夢到了原子週期表。到底這些奇妙的靈感是因何而出現的?很多人都將其歸於神靈的恩賜。現代科學歸根於潛意識。但《黃庭經》可以更完美的解答這個問題,那就是人類的內神作用。

銜尾蛇

因此這一段的意義並不是讓你不睡覺,而是通過這七天時間解放你被重重關鎖的內神。當然,你也可以叫它“潛意識”。事實上對於“潛意識”到底是什麼,現在科學也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課本上也不會教你的。但卻並不妨礙大量的人將其運用在工作生活中。

用更淺顯的方式來解釋,也就是所謂“熟能生巧”。現代社會也越來越需要這種能力。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的都是一些新問題、新任務,這個時候往往就不能僅僅依靠書本上的那些知識。很可能你需的是一種直覺。這種直覺並不能完全誕生於經驗,但它確實存在。就象長征一般,有哪個有經驗,但到底殺出了一條血路。

修長生之法也是需要殺出血路的。只是現今別說抽出七天修煉,就連能看懂古書的人都少之又少。人的內神早就被各種欲望給束縛,少有解脫之日。

積功成煉非自然,是由精誠亦由專:要想成功,靠什麼?精和專。只可惜現在社會太多讓人放縱的理由和產品了。每個人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減去睡覺,至少要六個小時吧,這算是少了的。還有十八個小時。一天吃飯,早中晚,多少要兩個小時吧?當然有些人是狼吞虎嚥的,但要冒疾病的風險,更別說作飯做菜的時間,洗碗的時間。吃完午飯,有些人想打個盹,就算半個小時吧。上下班路上,算一個小時不長吧?上廁所、喝水,也要半個小時吧。這已經就只剩十四個小時了,當然有些朋友要花更長的時間。但這十四個小時幾乎是不可壓縮的了。

有個“兩萬小時法則”,說的是人們要成為某方面的專家,至少要付出兩萬個小時。就以這一天十四個小時來除吧。就算你把每一秒都投入鑽研上,也要一千四百三十八天。也就是近四年。你才能取得某一方面的成就。

達摩面壁就是坐關

當然你不可能把所有時間投上去,因為你還要休息,還要走親訪友,還要戀愛,還要處理家庭關係,還要逛商場,還要旅遊,還要鍛煉身體,還可能生病.......哪怕你只在這些上面每天只多花一個小時的話,你的總時長就要延長一百天,即一千五百三十八天。

驚醒吧,朋友們,我現在才發現浪費時間的可怕。哪怕你每天就看一集肥皂劇,你離成功就遠了一百天!

修仙有句話:“順則凡,逆則仙。”你要想成仙,就不能隨大流,怎麼舒服怎麼來,就只能逆天而行,與天爭命。其實這不僅適合於仙道,也適合於人道。自古以來,成功者很多都是某種方面異于常人的傢伙。這些你看下名人傳記應該會知道很多。有的人一天當別人兩天用,有的人不聞硝煙味睡不著覺。這些其實都是不正常的。但如果你要按常人的路數來,那你就只能取得常人的成功。

可要求長生,絕不是常人的成功,它甚至比當富豪、當皇帝更難,難上一百倍,一千倍。張三豐在《無根樹》中就提到,哪怕是年輕人,立刻學仙都很可能來得急,不要說其他情況。自古以來,道士們為求長生,很多就是恨不得把二十四小時都用上。為了避免與別人接觸耽誤時間。在懸崖上挖個洞住進去。道行淺些的,還讓人送水送糧。道行深的乾脆就不再出來了,寧願自己把自己餓死在裡面。沒有比這更專注和精誠的了。就這樣,成仙的人還萬中無一。

當然,很多“聰明”的人是相信沒有成仙不死這回事的。這裡無法討論。但就算你想取得人間的成功也缺不了“精”和“專”兩字。臺灣著名藝術家賴聲川就說起一個事,他曾經在上海見到一個著名建築師,兩人在餐館等候用餐時間,建築師就打開個本子,在上面繪畫一座高樓。他不是普通的畫出來,而是一邊畫,一邊拆,把其每塊玻璃,每根鋼筋都拆開。賴好奇地問:“你經常這樣嗎?”建築師回答:“是啊,我每個週末沒有其他的愛好,都這樣,這就是我的休閒活動。”賴大受感動。

同樣的,日本著名建築師浦一也,在他下榻的每處酒店,都會在入住後,先把房間測量一遍,畫出建築圖後才做其他事。這些凡人的生活,也庶幾近道了。哪怕他們不能成為神仙,成為所在業界的翹楚也是當之無愧的。

內守堅固真之真,虛中恬淡自致神:這句體現的還是《黃庭經》的原則:守中得一。守精是為了防止精神外泄,就象老子說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你關注外界的東西多,關注內在的東西就少。讓你外泄的精氣多,你內守的精氣就少,這是一個總數恒定的原因。但是現代人和古人不一樣,就象《未來簡史》所揭示的那樣,現代人貴在體驗。你整天內守、固精,也許固然很好,但這個體驗很難分享給大家。就算看一場球賽,可以感受到的、分享的愉悅可能也遠大於此。

追星而喪失自我的粉絲

不過一樣米養百種人。不排除你是那種生性恬淡,一心好道的朋友,那你就可以和我們分享內守後的感悟和快樂。至於成仙,那是幾乎沒有希望的事,就不要多想了。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握自己有限的生命,更優質地度過一生。我們也許不善於交友,不善於言辭,但我們比那些善於交際的人更善於控制我們自己的身心。在我們熟悉的這塊天地中,我們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而不是為外物所左右。

那些球迷,可能會為一場球賽的勝負而憤怒。那些歌迷,可能會為一個偶象的一句話而痛哭。他們的喜怒哀樂其實是建立在外物之上,被他人所操縱著。很多公司都會利用這一點而賺錢。

但我們比他們更關注自己,關注自己的家人,關注自己的身體,關注自己的心境。我們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不會在更多的外物上虛耗時間。我們關心自己學識能力的增長,期待在專精之下,能有一個突破降臨。這些就是我們這些好道者的人生態度。而我相信,古代的那些真正的修道之人的心境也與我們相去未遠。

百谷章第三十

百穀之實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亂神明胎氣零,那從反老得還嬰。

三魂忽忽魄糜傾,何不食氣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黃寧。

百穀之實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據說有德國學者經研究發現,所有植物都具備毒性。只是在長期的與人類相處的過程中,人類逐漸適應了這種毒性。而在《人類簡史》中,作者指出,馴化是相互的。一方面,人類讓植物為自己所用,提供糧食,而相對應的另一方面。人類也不得不為這些植物的傳宗接代而操心。而且被迫放棄了豐富多彩的採集業時代的各種食物,被單一的食物所控制。

廣受現代人歡迎的五穀

而中國自古也有“食五穀而生百病”的說法。麥傷中氣、菽耗元精、精米讓人得腳氣。其實這關鍵是古人對於粗糧的重要性認為不夠。貴族吃的食物加工過細,缺乏一些必要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於是在今天這一說法已經被改成了“不吃五穀生百病”。

但食物對人體的副作用的認識依然存在。按道教的說法,百穀生於地,地屬於陰,其作物也是屬於陰類。人吃稻穀就是吸收陰氣,這不是長生所需的清虛正氣,於是吃得越多,越難以修仙。`

臭亂神明胎氣零,那從反老得還嬰:所謂“胎氣”,是指人身上的修道之氣,它是自然的正氣。南懷謹就提出過佛教的“中氣觀”,也就是你自然地躺著,每天體內如同日升月恒所感應到的氣機。它不用刻意運氣,卻能照見人體的健康與否。就象你每天早上相應時間的自然蘇醒,身體感覺活力,就是那種氣。但五穀的攝入會對其產生破壞,讓人不能夠感覺到那種氣,因此不能得到長生。

三魂忽忽魄糜傾,何不食氣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黃寧:如上所述五穀會對人有不好的影響。其實不只是五穀,但凡吃食的東西都有問題。這點對於現代人特別關鍵。因為現代人就是吃得過飽,所以什麼病都來了,什麼痛風病啊、腦溢血、高血壓啊、糖尿病啊。其實這些都是富貴病,都是在古代有錢人或者王公貴族得的。

當今很多疾病源自食物

為什麼人類會得這些病呢?其實科學已經揭示了,原因就是營養過剩。就拿糖尿病來說吧。它本來是因於一種節糖基因。是為了讓人們在嚴寒的,難以尋找到食物時代節約體內的能量,讓人能夠存活下去。可是現在吃得好了,穿得暖了,體力活減少了,這組基因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出問題。十個得糖尿病的有九個胖。這就是因體內多餘的糖份所致。於是生了糖尿病的人一不留神就要爛腳丫子,而且不能不准點吃飯,否則就要害病。

魏晉那個時代,道士們對這一點還瞭解不是那麼深,他們只能看到一個個達官貴人因為吃飯而生出毛病。其實能想到這一點已經很了不起了,不過如何解決呢?當然是少吃,儘量不吃。可是這怎麼行?於是道教也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服食“太和之精”。這是“太和”之名的再次出現。其實說白了就是食氣。這是一種導引術,也就是辟穀。

食氣是成仙的前提,《老子中經》就說了:食於天者,以身報天,上為真人神仙戲游;食於地者,以身報地,下為屍鬼。食於天的,就是食氣。可為什麼是“太和精”呢?

前面已經說了,靈寶天尊就是規律。你服氣要遵循的就是天地的規律。而三清就是三清之氣的化身。你服食規律之氣當然可以理解為服食靈寶天尊的本體。

南懷謹在《我說參同契》中提過,意守上黃庭、下黃庭都不如意守中黃庭有好處。意守中黃庭也就是黃寧,也就是食氣。感覺裡面被食物充滿,的確可以代替吃食。不過他自己也沒練過,難以相信。

辟穀到底可不可能呢?人類還在探索階段。如果我舉再多的辟谷成功的例子,沒有親眼看到的人也是不會相信的。事實上,就目前的情況下,絕大多數修辟穀之法 的人最終還是要吃東西的。他們只是一段時間的禁食,以求調整身體。也不只在道教。世界其他宗教中也有類似的方法。

細胞自噬

不過今年諾貝爾獎的一項就是發現了細胞的自噬機制,這讓很多中國人欣喜若狂,認為這就是發現了辟穀的科學性,並理解成人體在饑餓狀態下,會優先“吃掉”體內的有病、有害的細胞。但西方科學的堅定擁護者很輕易地找出了兩者的不同之種。

爭論還在繼續。

不過最可能的還是這就是指另一部道教經典《周易參同契》中的“進陽火,退陰符”。

《周易參同契》的作者魏伯陽

《周易參同契》是產生於漢代的一本用《易經》原理闡述煉丹原理的著作,被稱為“萬古丹經之王”。無論內丹還是外丹,都是以其為指導原則。其中最基礎的一句話就是“進陽火,退陰符”。用以講述煉丹的用火時機。主要指真氣在任督二脈間的運動。

無論作者事實是哪種觀點,這火兵符圖都是針對“三關”而準備的。前三關就是三黃庭,在人體的前面。後三關是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黃庭經》中指手足口三關。攻破三關,則神仙可成。體內天尊地卑,高下自判,山河自生。

執劍百丈舞錦幡,十絕盤空扇紛紜:去年所謂“40米大刀”在網路上很是火了一陣,但它比起這個百丈長劍來也是小巫見大巫。百丈,也就是三百米,正好就是巴菲爾鐵塔的高度。這麼長的寶劍,除了神仙,誰能夠運用自如?

當然,你可以說這是誇張的手法。其實這指的當然不是實劍,而是經過精煉的金水之精,其實也就是肺腎之精。而所謂“錦幡”則是龍虎之炁。其實這也是煉丹的術語,也就是在丹火發生變化後需要如何處理。不過到底離我們的生活太遠了。

埃菲爾鐵塔

所謂“十絕”讓人一下子聯想起《封神演義》中的“十絕陣”,不過這兩個地方的“十絕”應該不是同一個,但有沒有聯繫真不好說清楚。其實“十”非實指,而是言其多。因為按照漢語,十是最終的數。後來的數字就算有百千萬,也已經和它不是一個層級的了。所謂“十絕”其實和河圖洛書有關。因為它是土的成數,而土就是萬物的調和狀態,也就是陰陽最終平衡的結果。而這樣的結果不是憑空能達到的,需要煉丹者控制好天時地利人和,而其中的扇火之法無疑十分關鍵。太上老君都要為他的丹爐專門配一個扇火童子。“紛紜”一詞正是扇火的手法。

火鈴冠霄隊落煙,安在黃闕兩眉間,此非枝葉實是根:“火鈴”前面已經說了,其實是膽。但古人有的說法是指心臟。存疑。按解說其為丹成之象。靈丹化為火龍飛逸而逃。但卻沖不破頭上金水煉成的百丈長劍和錦幡。重新落入凡塵,融入人身。被安放在雙眉之間的“黃闕”,也就是天庭之處。其實這就是前面提到的玄丹。這時,飛升仙丹才算大功告成了。但這也只是修仙的開始,而不是修仙的結束。因為世界遠比你知道的大。就象你費盡氣力上了大學,讀了本科,後來還有碩士呢。成為了碩士,後面還有博士呢!博士後面有博士後,就算你當上了博士後,又要進入各種評級,一級二級三級。路漫漫其修遠兮。也許終有一天,你能站在眾人之巔,卻往往發現,自己的生命已經到頭了。

所以要修仙,不是為了收成享福,而是為了迎接更多的,無盡的挑戰。

紫清章第二十九

紫清上皇太道君,太玄太和俠侍端。化生萬物使我仙,飛升十天駕玉輪。

晝夜七日思勿眠,子能行此可長存。積功成煉非自然,是由精誠亦由專。

內守堅固真之真,虛中恬淡自致神。

這一章的內容是存思至尊之神,願其保佑自己修煉成功。

紫清上皇太道君,太玄太和俠侍端:所謂“紫清上皇”,指的就是上清派的至高神:虛皇道君,後來被認為與元始天尊是同一個神。他的兩脅侍從就是太玄和太和。太和在《老子中經》中也出現過,他是皇天上帝的右侍角裡先生。而對應的左侍就是老子皮子明。從此而看,值得懷疑紫清上皇也就是皇天上帝,而太玄,正是老子。

影視劇中的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還差一個靈寶天尊,三清就齊了。那麼靈寶是不是就是太和呢?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有些東西是沒有絕對的。三清是出於宗教上的考慮,而對“道”的實體化。他們可以說是宇宙規律的象徵。無論叫他們元始也好,虛皇也好,甚至上帝也好,真主也好。他們都是道,宇宙間最基本的規律。所區別的只是人類看他們的角度不同。殊不知他們本來就是超越任何生命、文明的存在。不是能夠用人類的觀點去理解的。無論我們把他們想像成什麼。是一束光也好,還是一個人也罷,其實都是從我們作為人的角度去解讀他們。這不過是基於我們有限的知識和認知的“權宜之計”。國外的宗教家乾脆就不要接近,以免產生褻瀆之心。中國人膽子大,對虛像的東西感情少。所以能夠想像。但如果你要刨根問底,非要象科學一樣搞得一是一,二是二,就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了。

化生萬物使我仙,飛升十天駕玉輪:這裡是把創世的功勞歸於這三位,其實不僅道教。其他任何宗教都愛把創世與自己的主神掛鉤。因為按照宗教家的觀點,神是慈愛的,而大愛無過於創世。將創世歸於主神當然也就順理成章。只是由於在中國,思想流派眾多。三清創世之外還有女媧創世說、無生老母創世說、十二生肖創世說等等。結果人們對三清創世說瞭解相對反而要少些。總的來說,按道教經典的觀點,元始是萬物的創造者。老君是萬物的引導者。而靈寶是世間規則的制定者。以三位大能,使一個小小凡人飛升成仙應該是舉手之勞。但一般來說,天界只有九天,飛升十天又作何解?

在魏晉之際,人們觀念中的天界不是後來的樓房式,一層層疊上去的。而是四合院式,由中間分九宮,其實這也就是古代皇宮、民居乃至一切建築的基本佈局。這就是所謂“九天”。《呂氏春秋·有始》謂天有九野:中央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曰變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顥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東南曰陽天。這其實也與傳統的大地分割法:“九州”相對應。

但這個時候佛教的“天界”觀念已經進入中國,這也就是後來“重天”觀念的開始。與平輔的“九天”不同,佛教的“天界”是一層層的,共有二十八到三十二層之多。

佛教的宇宙觀

為什麼會有這種數字差異呢?這是因為佛教的天界源自古印度的婆羅門教。他們天界的最高層也就二十八層,這在佛經中被記載下來,但佛教認為其還沒有得到超脫。可沒想到這一觀點後來在中國居然發展出了佛教的四天,即在二十八天之上的羅漢界、菩薩界、辟支佛界和佛界。這樣天界發展到了三十二重。不過這觀點不被佛教自己承認,因此而被淡化。

但“三十二”這個數字卻刺激了道士們的神經。因此他們創出了道士們的三十二天,由三十二位天帝進行管理。而玉帝正是第三十三重天界之主,並且管理著之前的三十二天。

但佛教和道教到底是誰影響誰還真不好說。在佛教之前的神話中,在天界的第二重也就是忉利天,就有三十三重小天,帝釋天管理著這裡的一切。因此很多宗教人士認為玉帝就是帝釋。這甚至包括一些道士。

而在《西遊記》裡也提到,玉帝管理三十三重天,但在孫悟空五莊觀求藥時,卻提到有三十六層天。這多出來的三層天,很可能就是三清所居的三清天。

總之,魏晉時代正處在一個道教與佛教相互滲透吸收的節點上。中國傳統的九天觀念,受到佛教的影響而從平面轉入立體。應該就在這時候,加入了紫清上皇的第十天的觀念。

但是這與中國傳統數理學是不一致的。因為按照其說法,天屬陽,而陽的最大數是九。因為到達十的話就是兩位數了,是另一個層面了。而且單數為陽,雙數為陰。因此,中國有九層寶塔,沒有十層寶塔。外國倒是有十層寶塔,但那是在不理解中國傳統檔的條件下的神作。

外國人理解的十層寶塔

因此,十重天的說法並沒有什麼影響,因此被忽略了。

最後的問題是,這“玉輪”是什麼?

玉輪有說是月亮的別名。也許在這種十重天的宇宙觀中,日月就在第十重天中居住吧。

晝夜七日思勿眠,子能行此可長存:要堅持七個晚上不睡覺是件很折磨人的事,但並非不可能。目前經測試的人類最早熬夜極限是11天。但在11天后受測試者進入了無意識的狀態。科學家們不得不終止了試驗,因為已經無法判斷他是否睡著了。

問題的關鍵是這樣真能夠使人長生不老嗎?其實在道教中本來就有一種修煉方式,即“守庚申”。也就是道士故意在庚申之日不睡覺,以阻止體內的三屍神出竅危害自己的性命。但這種方式沒有持續七天的道理。

然則這還是在道教文化中有跡可尋的,按照通常的說法,七日就是金木水火土日月。也就是人體的一個小週期。在這個週期內持續行事,可以改變人身體的很多習慣。堅持以住,就是勝利。

但切不可認為這種“思勿眠”就是不睡覺!哪那麼簡單。這樣不是失眠的人早就全成仙了?其實,其真正的意思是要“存思勿眠”。也就是說,不是讓你睡覺,而是讓你保持一種似睡未睡的狀態。其實也就是常見的所謂“閉關”。這是為了昇華自己的生命。

也許你是通過入定,又或者是通過存思、又或者是通過內觀達到這種狀態。雖然你一動不動,但你的精神是活躍的。這時你的感覺,思維都反而比平常活躍數倍,你的潛力將不再受局限。

其實要達到這種狀態並不是很難的。很多人在即將入睡時都會“腦中靈光一閃”,但能夠記載並運用這靈光的人卻是少數。而能夠捕捉到的人大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如奧古斯特夢到了銜尾蛇,使他創作出了苯原子模型,門捷列夫夢到了原子週期表。到底這些奇妙的靈感是因何而出現的?很多人都將其歸於神靈的恩賜。現代科學歸根於潛意識。但《黃庭經》可以更完美的解答這個問題,那就是人類的內神作用。

銜尾蛇

因此這一段的意義並不是讓你不睡覺,而是通過這七天時間解放你被重重關鎖的內神。當然,你也可以叫它“潛意識”。事實上對於“潛意識”到底是什麼,現在科學也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課本上也不會教你的。但卻並不妨礙大量的人將其運用在工作生活中。

用更淺顯的方式來解釋,也就是所謂“熟能生巧”。現代社會也越來越需要這種能力。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的都是一些新問題、新任務,這個時候往往就不能僅僅依靠書本上的那些知識。很可能你需的是一種直覺。這種直覺並不能完全誕生於經驗,但它確實存在。就象長征一般,有哪個有經驗,但到底殺出了一條血路。

修長生之法也是需要殺出血路的。只是現今別說抽出七天修煉,就連能看懂古書的人都少之又少。人的內神早就被各種欲望給束縛,少有解脫之日。

積功成煉非自然,是由精誠亦由專:要想成功,靠什麼?精和專。只可惜現在社會太多讓人放縱的理由和產品了。每個人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減去睡覺,至少要六個小時吧,這算是少了的。還有十八個小時。一天吃飯,早中晚,多少要兩個小時吧?當然有些人是狼吞虎嚥的,但要冒疾病的風險,更別說作飯做菜的時間,洗碗的時間。吃完午飯,有些人想打個盹,就算半個小時吧。上下班路上,算一個小時不長吧?上廁所、喝水,也要半個小時吧。這已經就只剩十四個小時了,當然有些朋友要花更長的時間。但這十四個小時幾乎是不可壓縮的了。

有個“兩萬小時法則”,說的是人們要成為某方面的專家,至少要付出兩萬個小時。就以這一天十四個小時來除吧。就算你把每一秒都投入鑽研上,也要一千四百三十八天。也就是近四年。你才能取得某一方面的成就。

達摩面壁就是坐關

當然你不可能把所有時間投上去,因為你還要休息,還要走親訪友,還要戀愛,還要處理家庭關係,還要逛商場,還要旅遊,還要鍛煉身體,還可能生病.......哪怕你只在這些上面每天只多花一個小時的話,你的總時長就要延長一百天,即一千五百三十八天。

驚醒吧,朋友們,我現在才發現浪費時間的可怕。哪怕你每天就看一集肥皂劇,你離成功就遠了一百天!

修仙有句話:“順則凡,逆則仙。”你要想成仙,就不能隨大流,怎麼舒服怎麼來,就只能逆天而行,與天爭命。其實這不僅適合於仙道,也適合於人道。自古以來,成功者很多都是某種方面異于常人的傢伙。這些你看下名人傳記應該會知道很多。有的人一天當別人兩天用,有的人不聞硝煙味睡不著覺。這些其實都是不正常的。但如果你要按常人的路數來,那你就只能取得常人的成功。

可要求長生,絕不是常人的成功,它甚至比當富豪、當皇帝更難,難上一百倍,一千倍。張三豐在《無根樹》中就提到,哪怕是年輕人,立刻學仙都很可能來得急,不要說其他情況。自古以來,道士們為求長生,很多就是恨不得把二十四小時都用上。為了避免與別人接觸耽誤時間。在懸崖上挖個洞住進去。道行淺些的,還讓人送水送糧。道行深的乾脆就不再出來了,寧願自己把自己餓死在裡面。沒有比這更專注和精誠的了。就這樣,成仙的人還萬中無一。

當然,很多“聰明”的人是相信沒有成仙不死這回事的。這裡無法討論。但就算你想取得人間的成功也缺不了“精”和“專”兩字。臺灣著名藝術家賴聲川就說起一個事,他曾經在上海見到一個著名建築師,兩人在餐館等候用餐時間,建築師就打開個本子,在上面繪畫一座高樓。他不是普通的畫出來,而是一邊畫,一邊拆,把其每塊玻璃,每根鋼筋都拆開。賴好奇地問:“你經常這樣嗎?”建築師回答:“是啊,我每個週末沒有其他的愛好,都這樣,這就是我的休閒活動。”賴大受感動。

同樣的,日本著名建築師浦一也,在他下榻的每處酒店,都會在入住後,先把房間測量一遍,畫出建築圖後才做其他事。這些凡人的生活,也庶幾近道了。哪怕他們不能成為神仙,成為所在業界的翹楚也是當之無愧的。

內守堅固真之真,虛中恬淡自致神:這句體現的還是《黃庭經》的原則:守中得一。守精是為了防止精神外泄,就象老子說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你關注外界的東西多,關注內在的東西就少。讓你外泄的精氣多,你內守的精氣就少,這是一個總數恒定的原因。但是現代人和古人不一樣,就象《未來簡史》所揭示的那樣,現代人貴在體驗。你整天內守、固精,也許固然很好,但這個體驗很難分享給大家。就算看一場球賽,可以感受到的、分享的愉悅可能也遠大於此。

追星而喪失自我的粉絲

不過一樣米養百種人。不排除你是那種生性恬淡,一心好道的朋友,那你就可以和我們分享內守後的感悟和快樂。至於成仙,那是幾乎沒有希望的事,就不要多想了。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握自己有限的生命,更優質地度過一生。我們也許不善於交友,不善於言辭,但我們比那些善於交際的人更善於控制我們自己的身心。在我們熟悉的這塊天地中,我們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而不是為外物所左右。

那些球迷,可能會為一場球賽的勝負而憤怒。那些歌迷,可能會為一個偶象的一句話而痛哭。他們的喜怒哀樂其實是建立在外物之上,被他人所操縱著。很多公司都會利用這一點而賺錢。

但我們比他們更關注自己,關注自己的家人,關注自己的身體,關注自己的心境。我們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不會在更多的外物上虛耗時間。我們關心自己學識能力的增長,期待在專精之下,能有一個突破降臨。這些就是我們這些好道者的人生態度。而我相信,古代的那些真正的修道之人的心境也與我們相去未遠。

百谷章第三十

百穀之實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亂神明胎氣零,那從反老得還嬰。

三魂忽忽魄糜傾,何不食氣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黃寧。

百穀之實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據說有德國學者經研究發現,所有植物都具備毒性。只是在長期的與人類相處的過程中,人類逐漸適應了這種毒性。而在《人類簡史》中,作者指出,馴化是相互的。一方面,人類讓植物為自己所用,提供糧食,而相對應的另一方面。人類也不得不為這些植物的傳宗接代而操心。而且被迫放棄了豐富多彩的採集業時代的各種食物,被單一的食物所控制。

廣受現代人歡迎的五穀

而中國自古也有“食五穀而生百病”的說法。麥傷中氣、菽耗元精、精米讓人得腳氣。其實這關鍵是古人對於粗糧的重要性認為不夠。貴族吃的食物加工過細,缺乏一些必要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於是在今天這一說法已經被改成了“不吃五穀生百病”。

但食物對人體的副作用的認識依然存在。按道教的說法,百穀生於地,地屬於陰,其作物也是屬於陰類。人吃稻穀就是吸收陰氣,這不是長生所需的清虛正氣,於是吃得越多,越難以修仙。`

臭亂神明胎氣零,那從反老得還嬰:所謂“胎氣”,是指人身上的修道之氣,它是自然的正氣。南懷謹就提出過佛教的“中氣觀”,也就是你自然地躺著,每天體內如同日升月恒所感應到的氣機。它不用刻意運氣,卻能照見人體的健康與否。就象你每天早上相應時間的自然蘇醒,身體感覺活力,就是那種氣。但五穀的攝入會對其產生破壞,讓人不能夠感覺到那種氣,因此不能得到長生。

三魂忽忽魄糜傾,何不食氣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黃寧:如上所述五穀會對人有不好的影響。其實不只是五穀,但凡吃食的東西都有問題。這點對於現代人特別關鍵。因為現代人就是吃得過飽,所以什麼病都來了,什麼痛風病啊、腦溢血、高血壓啊、糖尿病啊。其實這些都是富貴病,都是在古代有錢人或者王公貴族得的。

當今很多疾病源自食物

為什麼人類會得這些病呢?其實科學已經揭示了,原因就是營養過剩。就拿糖尿病來說吧。它本來是因於一種節糖基因。是為了讓人們在嚴寒的,難以尋找到食物時代節約體內的能量,讓人能夠存活下去。可是現在吃得好了,穿得暖了,體力活減少了,這組基因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出問題。十個得糖尿病的有九個胖。這就是因體內多餘的糖份所致。於是生了糖尿病的人一不留神就要爛腳丫子,而且不能不准點吃飯,否則就要害病。

魏晉那個時代,道士們對這一點還瞭解不是那麼深,他們只能看到一個個達官貴人因為吃飯而生出毛病。其實能想到這一點已經很了不起了,不過如何解決呢?當然是少吃,儘量不吃。可是這怎麼行?於是道教也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服食“太和之精”。這是“太和”之名的再次出現。其實說白了就是食氣。這是一種導引術,也就是辟穀。

食氣是成仙的前提,《老子中經》就說了:食於天者,以身報天,上為真人神仙戲游;食於地者,以身報地,下為屍鬼。食於天的,就是食氣。可為什麼是“太和精”呢?

前面已經說了,靈寶天尊就是規律。你服氣要遵循的就是天地的規律。而三清就是三清之氣的化身。你服食規律之氣當然可以理解為服食靈寶天尊的本體。

南懷謹在《我說參同契》中提過,意守上黃庭、下黃庭都不如意守中黃庭有好處。意守中黃庭也就是黃寧,也就是食氣。感覺裡面被食物充滿,的確可以代替吃食。不過他自己也沒練過,難以相信。

辟穀到底可不可能呢?人類還在探索階段。如果我舉再多的辟谷成功的例子,沒有親眼看到的人也是不會相信的。事實上,就目前的情況下,絕大多數修辟穀之法 的人最終還是要吃東西的。他們只是一段時間的禁食,以求調整身體。也不只在道教。世界其他宗教中也有類似的方法。

細胞自噬

不過今年諾貝爾獎的一項就是發現了細胞的自噬機制,這讓很多中國人欣喜若狂,認為這就是發現了辟穀的科學性,並理解成人體在饑餓狀態下,會優先“吃掉”體內的有病、有害的細胞。但西方科學的堅定擁護者很輕易地找出了兩者的不同之種。

爭論還在繼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