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開會的水準反映了你公司是否有發展前途!

一家公司有沒有發展前途, 從開會中便能略知一二, 我之所以這樣說, 是因為我們直線管理諮詢有著豐富的企業管理和行銷團隊搭建的經驗, 在直線管理諮詢為其他企業做行銷諮詢和內部培訓時, 我們接觸了很多的企業。 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發現很多找我們的“問題企業”都不怎麼會開會, 要麼是會議過於“形式主義”, 要麼是會議開得太繁瑣, 執行力不到位, 要麼是決策天天有, 變化常常新......不會開會, 或者開會太形式化, 企業的內耗就越大, 這樣的企業是難以發展的。

朋友小劉在一家創業型的公司做新媒體主管, 他們公司人不多, 大概二十個, 負責新媒體的同事有五個, 其他的人分別按職位不同分為編輯部、運營部、電腦工程部、市場部, 公司規模不大, 但是會議特別多。 除了每天下午三點要發給董助自己當天的完成了什麼工作外, 每週一、週三、週五下班後還要開會,

屁大點個事兒要討論兩個小時還沒有結果, 開會不提前通知, 基本上沒有準備, 完全是頭腦風暴的形式。 而且每次開會每個人都必須要發言, 不發言就接受董事長批評, 每個月還有閱讀述職大會, 本來朋友對這個項目是非常感興趣的, 但是在堅持了兩個月後, 這種會議讓他不勝其煩, 辭職了。

值得一提的是他這個公司創業已經創了三年, 是老牌的企業家轉型想做互聯網公司的典型, 這個老闆在廣州有一個製造業企業, 投資人是自己, 運營管理也是自己, 因此公司的“形式主義”非常濃厚。

我聽我朋友說, 他本身並不是討厭開會, 而是很反感開會開的太多, 開會內容缺乏計劃性、嚴肅性, 有時上司非常隨性,

本來快結束的時候, 一句“我再補充一點”, 然後就能補充一個多小時, 大家就那樣聽著, 很浪費時間。

創業型的公司所有的會議都應該以提高工作效率為主, 會前有準備, 會中方向清晰, 討論有結果, 會後有執行, 但一些無端的會議會直接減少工作時間, 討論不出結果, 完全是在浪費員工的時間。 很多領導認為別人開會我也要開, 過度的開中會議本身, 以為通過會議能夠監督員工, 但這種過度的不信任感會讓員工缺乏對公司的忠誠度。 也會讓會議顯的很無聊, 或者大家開會時都成了木偶, 機械性的聽領導說, 自己卻不思考, 這樣的會議還不如集體睡覺, 起碼能補充體力。

管理大師

說過:“凡是會議過多, 一定是管理出了問題, 會議運營管理能體現一家公司的管理水準。 ”

直線管理諮詢通過長期的企業調研發現, 很多公司不但開會頻繁, 還流於形式, 尤其是老牌的製造業企業和一些國營企業。 這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 員工既感覺浪費時間、精力分散, 實際的工作進度又會受到影響,

業績一旦上不去, 領導因此繼續強調開會複盤, 查找個中原因, 如此循環往復, 殊不知, 無效的會議, 既影響員工的工作效率, 又會化為巨大的組織內耗, 大大削減了一家公司的競爭力。 有的企業競爭力就是在無休止的討論如何提升競爭力中默默消磨掉的。

當年的諾基亞如日中天, 但卻敗於“組織畏懼”。 開會時, 領導無端咆哮, 而員工則選擇沉默。 企業開會過多, 員工就越沉默;員工越沉默, 公司越危險。

看看那些名企。 惠普堅持“每位員工都是獨特的, 都有他自己的智慧。 ”因此, 在開會時, 惠普的高管們會鼓勵員工積極開動腦筋, 他們往往按照4個原則進行:第一, 只圍繞會議主題討論;第二, 所有成員都要“發聲”;第三, 大膽設想;第四,頭腦風暴要有持續性。

三星注重會議的“簡潔性”,比如,公司規定週三不開會,因為在這一天,無論是員工的工作狀態,還是業務進展,都是最容易達到高潮的時段,因此,不能用開會打斷高效的工作狀態;還有,嚴格控制開會時長,平均時間1小時,最長不超過1.5小時;會議內容有專人整理成簡潔的一張紙,發給參會人員,明確開會內容和目的。

再看國內的大企業,萬達開會準時准點,有計劃,沒人敢睡覺;聯想開會就連發言也要嚴格按時間進行,超一秒都不行,小米基本上不開會......

開會的水準反映了一個企業是否有發展前景,每個企業都有企業文化,但開會折射出來的東西是一樣的。直線管理諮詢建議,企業開會是必須要開的,像兩周開一次計畫會,一個月開一次部門述職大會,其他會議都是不必要的。還有就是有什麼臨時會議要提前三小時通知員工讓他們準備,會議嚴格把控時間,這樣才是最有效率的。

反思一下你的企業是否會開會,如果開會太過於頻繁,且沒有執行結果,那就要小心咯!

大膽設想;第四,頭腦風暴要有持續性。

三星注重會議的“簡潔性”,比如,公司規定週三不開會,因為在這一天,無論是員工的工作狀態,還是業務進展,都是最容易達到高潮的時段,因此,不能用開會打斷高效的工作狀態;還有,嚴格控制開會時長,平均時間1小時,最長不超過1.5小時;會議內容有專人整理成簡潔的一張紙,發給參會人員,明確開會內容和目的。

再看國內的大企業,萬達開會準時准點,有計劃,沒人敢睡覺;聯想開會就連發言也要嚴格按時間進行,超一秒都不行,小米基本上不開會......

開會的水準反映了一個企業是否有發展前景,每個企業都有企業文化,但開會折射出來的東西是一樣的。直線管理諮詢建議,企業開會是必須要開的,像兩周開一次計畫會,一個月開一次部門述職大會,其他會議都是不必要的。還有就是有什麼臨時會議要提前三小時通知員工讓他們準備,會議嚴格把控時間,這樣才是最有效率的。

反思一下你的企業是否會開會,如果開會太過於頻繁,且沒有執行結果,那就要小心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