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古今說史:二戰大海戰之太平洋戰爭慘敗的主要原因—艦隊急於決戰

從整個戰局進行分析, 軍事專家們早就對中途島海戰的勝利持懷疑態度, 對馬里亞納海戰幾乎也喪失了信心。 事實果然如此,

正是這兩個規模宏大的航空母艦之間的大決戰, 使聯合艦隊的航空兵力喪失殆盡, 也使得原寄以極大期望的“大和”、“武藏”的威力化為烏有, 更何況還有那所羅門消耗戰的潰敗……。 總之, 導致戰爭最後失敗的根本原因無疑與這兩個大海戰有密切的關係。 儘管大本營接連不斷地向日本國民發表輝煌戰果, 而實際情況恰恰相反, 可以說, 失敗的主要原因也就在於此。 同時, 這兩個大海戰的慘敗也決定了聯合艦隊覆滅的命運。

昭和17年春天的局勢是這樣的:日本國民仍舊沉醉在勝利的喜悅之中, 奇襲珍珠港的輝煌勝利大大地挫傷了美國海軍的戰鬥力, 因此, 從菲律賓到印度洋, 每一個大型戰役都是以日本一帆風順地取得決定性勝利而告終的。

日本艦隊往往是威風凜凜地凱旋回歸自己的港口, 在激戰中幾乎無重大損傷。 如果戰爭到此結束, 那麼, 毫無疑問, 日本一定會高呼“萬歲!萬萬歲!”然而, 現實恰恰相反, 對美英來說, 戰爭不是已進入尾聲, 而是剛剛拉開了戰幕。 如同日本一樣, 美英兩國也不是那種束手就擒、甘心失敗的國家。 可以說, 美英日都是具有不獲全勝決不甘休這種鬥爭精神的國家。 以美國先驅者的英靈以及英國人堅韌不拔的毅力, 兩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經過4 年苦戰, 終於擊敗了初戰獲勝、勢力相當雄厚的德國, 這一使人記憶猶新的歷史事實, 對於日本海軍來說, 仍然歷歷在目。

關於這一點, 凡熟悉美日兩國國情的人們都十分清楚。

日本海軍只不過是屈從於壓力而被迫同意對美作戰, 但一直抱有抵觸情緒, 其原因就在於此。 日本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大將在昭和16年9 月6 日的御前會議上針對對美作戰能否取勝一事作了這樣的回答:“對美作戰看來能堅持2年, 2年以後如何, 則很難預料。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于同年10月初也曾對近衛首相說過:對美作戰如果只用1 年左右的時間, 日本是滿可以對付一陣子的, 但是1年以後如何, 尚無信心。

這一番話充分表達了山本具有知已知彼的戰略家的眼光。 山本所說的那個“1 年左右”的“上半年”, 已經在勝利中過去了, 決定命運的“後半年”已於昭和17年的5 月來到了, 那麼, 山本五十六在這“後半年”裡將決定如何行動呢?當時,

在朝野都為一時的勝利而昏昏然的時候, 遠見卓識的山本五十六一直保持著清醒的頭腦。 他冷靜地意識到, 奇襲珍珠港時那些沒有受到攻擊的美航空母艦以及新服役的若干艘戰列艦, 對他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這一現實如同一塊大石頭一樣壓在他的心頭。 尤其是山本一貫重視以航空兵力克敵制勝, 因而, 美國的第一流航空母艦“薩拉托加”、“企業”、“約克城”、“大黃蜂”的存在確實是他的一塊心病。 鑒於美國海軍引以為自豪的機動部隊的核心仍然完美無缺地存在著, 而且不久完全有可能切斷日本從北到南蜿蜒3000海裡的戰線, 因此, 千方百計地設法殲滅美機動部隊, 已成為日本海軍的當務之急。

昭和17年4 月18日,

美航空母艦“大黃蜂”號載機空襲了東京。 空襲機群突破了由海軍保衛的日本的“前大門”, 造成日本的“後院”慘遭戰火破壞, 致使東京市民驚恐萬狀, 失魂落魄。 此時, 身為聯合艦隊司令的山本, 深為犯下了驚動天皇陛下之罪而誠惶誠恐, 憂心忡忡。

雖然為防止敵人空襲而預先設置了大量保衛日本海域的警戒船, 但是, 在敵人高速航空母艦( 速度30海裡) 面前, 這些小船上的官兵們除了發揮忠勇精神之外, 又能有什麼辦法呢?關於這一點, 山本的心中是十分清楚的。

日本雷達通訊技術落後, 加之在領土正東600余海裡時太平洋海面上擔任警戒的是些小艦艇, 因而, 只要遭到美高速航空母艦的攻擊, 隨時都有被摧毀的危險。 空襲事件說明,如果不給美快速航空母艦以沉重的打擊,東京市民將不得安寧,對此,山本長官深深感到自己的責任重大,甚至有一絲絕望的感覺。但是,山本執意進行中途島海戰的理由並不完全於此,其主要理由是,從戰略上看,開戰後1 年內的用兵方法應該放在艦隊作戰方面。換言之,需要再挑起一次“珍珠港式”的海戰,並以此取勝,穩操海上戰爭的勝券。具體地說,憑藉珍珠港大獲全勝的餘威,以秋毫未損、威勢顯赫的艦隊一舉殲滅美海上殘餘兵力。從作戰思想方面而言,若以我之長攻敵之短,必定百戰不殆。問題就看準備如何了!

空襲事件說明,如果不給美快速航空母艦以沉重的打擊,東京市民將不得安寧,對此,山本長官深深感到自己的責任重大,甚至有一絲絕望的感覺。但是,山本執意進行中途島海戰的理由並不完全於此,其主要理由是,從戰略上看,開戰後1 年內的用兵方法應該放在艦隊作戰方面。換言之,需要再挑起一次“珍珠港式”的海戰,並以此取勝,穩操海上戰爭的勝券。具體地說,憑藉珍珠港大獲全勝的餘威,以秋毫未損、威勢顯赫的艦隊一舉殲滅美海上殘餘兵力。從作戰思想方面而言,若以我之長攻敵之短,必定百戰不殆。問題就看準備如何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