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博物館志願者袁興光:予人玫瑰 手有餘香

人物點評:他是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的志願者領隊, 把"志願者"當作是一個"正式的崗位", 與博物館正式員工一樣, 遵循著館紀規章,

朝九晚五, 毫無差遲。 他熱心公益事業, 無論從事何種志願工作都能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投身到自己的崗位中。 他一直秉持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開展志願活動, 正如他所說, 志願服務是"送人一支玫瑰花, 自己手上也留香!"

正在為遊客做志願講解的袁興光

主要事蹟:64歲的袁興光是一名老知青, 退休之後便投身到志願服務領域。 2011年至2014年, 他曾先後在寧波博物館、寧波教育博物館等博物館做志願講解, 有著豐富的志願服務經驗。 自2014年起, 他正式成為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志願者團隊的一員。 為方便參觀者更好地理解寧波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他為博物館設計"一帶一路"遊客參觀路線。 在志願者團隊建設過程中, 他積極做好宣傳工作, 為團隊覓得優秀人才。 服務期間, 他還將博物館考察心得和遊覽見聞訴諸於文字, 自2015年起, 先後在"寧波老網蟲"網站上發表《追尋郭巨總台山峰火台遺跡》《寧波知青"專列"重播》《成都見聞》等系列文章。

至今, 袁興光在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已累計講解120餘場, 服務觀眾上千人, 接待國內外參觀者10萬餘人次。

老有所學 知行合一

"我經歷知青歲月, 文化知識欠缺, 大半輩子的甜酸苦辣經歷後, 總結出追求文化知識, 參加志願服務的人生理念。 "袁興光曾這樣解說自己的志願服務行動。

在成為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志願講解員之前, 他曾在多家博物館做過志願服務, 擁有豐富的志願服務經驗和博物館知識, 但是要在中國首家以港口為主題的專題性博物館開展志願服務, 他還缺乏對港口相關專業知識的掌握, 這一度使他難以順利進行講解服務, 而他的學習欲望也在一次次"磕巴"中不斷被激發。 他積極查閱關於寧波港口的專業書籍,

詳細諮詢博物館學術部的工作人員, 還專程去寧波港碼頭實地考察, 逐步加深自己對港口知識的消化和理解。

在刻苦學習鑽研的同時, 他還特別注重學用結合, 做到知行合一, 他多次參與外出考察等活動, 拓寬眼界、提升境界。 2015年文化遺產日, 袁興光參加了"探古尋幽"——重遊抗倭歷史名城的考察活動。 他參觀了總臺山烽火臺史跡陳列室與郭巨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 裡面展示著郭巨古城的滄桑歷史。 在面對古城模型圖時, 考察隊員們不禁陷入了回憶, 紛紛介紹自己記憶中的古城, 一時之間, 氣氛非常熱烈。 袁興光是一個"博物館迷", 在參觀過程中他邊聽邊記, 並不時地向講解員詢問。 對於此次活動,

他感到收穫頗豐, "一個是豐富了自己的文化知識, 再一個是我對於志願講解員的責任有了更好的理解, 特別是如何將寧波的歷史講給年輕一代人聽, 使他們記住我們的家鄉過去是什麼樣的。 "

袁興光正在回答參觀者提問

與時俱進 細心服務

袁興光很注重歷史文化與時政的結合, 時常關注時事熱點、關心理論前沿,從中篩選出有用訊息並將之融入到講解工作中,以此豐富講解內容。同時,他還會根據講解效果和觀眾需求,適時調整講解內容。

他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尤為關注。他認為中國港口博物館也承擔著推廣、踐行"一帶一路"精神的重要責任。而他作為博物館的志願者之一,也擁有這份使命。

為了將"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與館內陳列結合起來,他仔細研究了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歷史廳的陳列物品,重新整理思路,打破曾經的講解方式,將"一帶一路"上的歷史故事與館內藏品相結合,解說時更加注重歷史趣味性,尤其強調港口文化在中國歷史發展中起到的作用,使觀眾更好地理解"一帶一路"的歷史背景和戰略意義。

袁興光在講解中,會根據觀眾群體的不同,及時調整講解的方式,積極做好互動交流。面對老年人,他總是適當地將聲音提高,不斷提醒老人注意臺階和緩坡;面對兒童,他會用活潑、生動的語言去表達,有時還會拉起他們的小手來講講文物裡面的小故事。

有一次,從寧波市區來了一批"夕陽紅"參觀團隊,成員都是70歲左右的老人。袁興光得知消息後,主動請纓承擔接待講解任務。他很會設身處地地為老人們著想,帶領團隊緩步參觀,中途還貼心地設置了休息時間。休息期間,還不忘向他們介紹寧波港的發展與變化,告訴他們未來的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周邊發展等等。其中有位老人腿腳不便,他主動推起輪椅,講解時微微彎曲身軀靠近老人,生怕老人聽不清。他就是這樣持之以恆地用精心的講解和細心的服務對待每一位元參觀者。

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

風雨無阻 老有所為

熱情滿滿,迎接四海參觀者

在志願服務面前,袁興光投入了自己所有的時間,他的家在寧波市鎮海區駱駝鎮,到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有60多公里的路程,要倒兩趟公車,往返需4個多小時,但這絲毫沒有削減他做志願服務的熱情。

近3年來,不管酷暑嚴寒,還是風吹雨打,袁興光都會按時進行志願服務,從不間斷。不顧天氣的惡劣,放棄悠閒的退休生活,不是在博物館,就是在去博物館的路上,他始終以飽滿的熱情迎候四海的參觀者。

他積極參加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組織的港博講壇等學習活動,對於時間緊、任務重、展品多的問題,他加強自學,積極向專家請教並與同伴討論,經常為了一個字一個詞而相互辯駁,最終出色地完成了志願講解的任務。除了做好志願服務工作,作為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志願講解隊伍的領頭人,袁興光積極參與港博志願者團隊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因為他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是團隊的力量是強大的,他要讓個人細微的力量在團隊精神的感召下凝成一股繩,匯成一條江。

由此,袁興光將自己在其他博物館做志願者時的經驗帶到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與此同時還自費考察國內多家博物館,對這些博物館的志願者工作展開了深入細緻的調查,並將考察結果及時回饋給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此外,還提交了多篇有關團隊建設的意見和建議,以促進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的志願者團隊取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他認為志願者招募範圍需要拓寬,以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需求,比如年齡上、職業上的匹配可以知彼之所求,用共同語言拉近兩者間的距離,更好地開展講解工作。

袁興光對"互聯網+"感興趣,在其他講解員的影響下,為了更快地獲取博物館資訊,從未使用過智慧手機的他向博物館工作人員請教學習如何使用QQ和微信。同時,他還在各社區和組織中宣傳港博志願者招募資訊,經過努力,不少市民通過他瞭解到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並加入志願者團隊中。

在袁興光的引領下,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志願者團隊茁壯成長,為實現更好地向公眾提供知識性服務這一目標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文:康秧鳴

素材提供: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

時常關注時事熱點、關心理論前沿,從中篩選出有用訊息並將之融入到講解工作中,以此豐富講解內容。同時,他還會根據講解效果和觀眾需求,適時調整講解內容。

他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尤為關注。他認為中國港口博物館也承擔著推廣、踐行"一帶一路"精神的重要責任。而他作為博物館的志願者之一,也擁有這份使命。

為了將"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與館內陳列結合起來,他仔細研究了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歷史廳的陳列物品,重新整理思路,打破曾經的講解方式,將"一帶一路"上的歷史故事與館內藏品相結合,解說時更加注重歷史趣味性,尤其強調港口文化在中國歷史發展中起到的作用,使觀眾更好地理解"一帶一路"的歷史背景和戰略意義。

袁興光在講解中,會根據觀眾群體的不同,及時調整講解的方式,積極做好互動交流。面對老年人,他總是適當地將聲音提高,不斷提醒老人注意臺階和緩坡;面對兒童,他會用活潑、生動的語言去表達,有時還會拉起他們的小手來講講文物裡面的小故事。

有一次,從寧波市區來了一批"夕陽紅"參觀團隊,成員都是70歲左右的老人。袁興光得知消息後,主動請纓承擔接待講解任務。他很會設身處地地為老人們著想,帶領團隊緩步參觀,中途還貼心地設置了休息時間。休息期間,還不忘向他們介紹寧波港的發展與變化,告訴他們未來的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周邊發展等等。其中有位老人腿腳不便,他主動推起輪椅,講解時微微彎曲身軀靠近老人,生怕老人聽不清。他就是這樣持之以恆地用精心的講解和細心的服務對待每一位元參觀者。

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

風雨無阻 老有所為

熱情滿滿,迎接四海參觀者

在志願服務面前,袁興光投入了自己所有的時間,他的家在寧波市鎮海區駱駝鎮,到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有60多公里的路程,要倒兩趟公車,往返需4個多小時,但這絲毫沒有削減他做志願服務的熱情。

近3年來,不管酷暑嚴寒,還是風吹雨打,袁興光都會按時進行志願服務,從不間斷。不顧天氣的惡劣,放棄悠閒的退休生活,不是在博物館,就是在去博物館的路上,他始終以飽滿的熱情迎候四海的參觀者。

他積極參加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組織的港博講壇等學習活動,對於時間緊、任務重、展品多的問題,他加強自學,積極向專家請教並與同伴討論,經常為了一個字一個詞而相互辯駁,最終出色地完成了志願講解的任務。除了做好志願服務工作,作為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志願講解隊伍的領頭人,袁興光積極參與港博志願者團隊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因為他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是團隊的力量是強大的,他要讓個人細微的力量在團隊精神的感召下凝成一股繩,匯成一條江。

由此,袁興光將自己在其他博物館做志願者時的經驗帶到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與此同時還自費考察國內多家博物館,對這些博物館的志願者工作展開了深入細緻的調查,並將考察結果及時回饋給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此外,還提交了多篇有關團隊建設的意見和建議,以促進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的志願者團隊取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他認為志願者招募範圍需要拓寬,以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需求,比如年齡上、職業上的匹配可以知彼之所求,用共同語言拉近兩者間的距離,更好地開展講解工作。

袁興光對"互聯網+"感興趣,在其他講解員的影響下,為了更快地獲取博物館資訊,從未使用過智慧手機的他向博物館工作人員請教學習如何使用QQ和微信。同時,他還在各社區和組織中宣傳港博志願者招募資訊,經過努力,不少市民通過他瞭解到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並加入志願者團隊中。

在袁興光的引領下,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志願者團隊茁壯成長,為實現更好地向公眾提供知識性服務這一目標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文:康秧鳴

素材提供: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