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太原地鐵2號線又傳來好消息!最新進展曝光,總里程529公里……

太原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作為我省首條建設的軌道交通, 是一項重點工程, 也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 對於城市居民來說, 乘坐地鐵出行, 改變的是生活方式;站在城市角度, 地鐵重新佈局了城市的交通格局, 形成地上地下立體交通。 當然, 軌道交通的魅力還來自於對城市經濟的拉動和緩解就業壓力等。

目前, 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進展到什麼階段?近期線網有什麼變化?未來, 太原軌道交通將向著哪個目標努力?近日, 記者採訪中心街西站、太原市軌道交通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說說太原地鐵的那些事兒。

準備掘進學府街站至長風街站區間

12月21日上午, 太原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中心街西站地下17米, 兩條蜿蜒的隧道已經初具規模。 隧道內, 一側的燈帶伸向遠處, 隧道壁, 密密麻麻凹陷的螺栓孔形成立體的線條。

走入隧道, 記者看到牆壁上的接縫平順緊密, 結構沒有滲漏水現象, 地下的電瓶車軌道以及施工所需要的高壓電、水箱等設備正在陸續拆除。 “目前, 我們正在進行隧道壁螺栓孔的封堵, 清理隧道內掉落的渣土以及拆卸配套設備等後續工作。 ”中鐵十二局盾構分公司太原分部技術部副部長王頡介紹,

目前, 中心街西站至晉陽街站兩個區間實現洞通, 成為太原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最先實現洞通的區間。

中心街西站至晉陽街站區間全長585米, 沿著長治路現狀道路由南往北進行佈設, 工程採用了太原重工生產的“龍城一號”“龍城二號”兩台盾構機進行掘進。 今年4月26日, 中心街西站至晉陽街站區間左線盾構始發, 9月4日貫通, 歷時131天;右線盾構區間在今年6月28日始發, 11月7日貫通, 歷時132天。

王頡介紹, 中心街西站是首開段, 也是太原地鐵建設的先行工程和試驗標段, 擔負著太原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管理、設計、施工方案及參數驗證的重要使命。 區間洞通, 標誌著太原市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進入全新階段。

洞通後, 隧道內將會佈設通訊、供電等線路、鋪設地鐵軌道, 進行站內裝修等。 “龍城一號、龍城二號在學府街站開始重新組裝調試, 準備掘進學府街站至長風街站區間。 ”王頡說。

4個盾構區間相繼掘進累計約2000米

太原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南起人民南路站, 北至西澗河站, 沿人民路、長治路、解放路地下敷設, 全長23.647公里, 共設車站23座(其中換乘站7座), 採用A型車6輛編組, 最高運行速度每小時80公里。

“目前, 中心街西站、化章街站、學府街站、南中環街站、通達街站、嘉節站、西澗河站、礦機站8座車站主體結構封頂, 14座車站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 ”太原市軌道交通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樊日廣介紹。

在盾構區間掘進進度方面, 有4個盾構區間相繼掘進累計約2000米,

其中, 中心街西站至晉陽街站盾構區間雙線貫通, 嘉節站至龍城大街西站盾構區間左線貫通, 化章街站至通達街站盾構區間、人民南路站至化章街站盾構區間正在掘進。 目前, 西澗河站、學府街站具備盾構機始發條件。

根據工程籌畫, 2號線一期工程預計2018年12月實現“洞通”, 2019年6月實現“軌通”, 2019年底實現“電通”, 2020年6月底開始試運行, 運行3個月後, 2020年10月開始試運營。

為確保近期建設項目按期實施, 太原市軌道公司在近期建設規劃調整報審的同時, 同步開展了3條線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勘察設計招標及總體設計等前期工作。 目前, 3條線路的專案可行性研究主報告及客流預測報告等10個支撐性附件基本編制完成, 待近期建設規劃調整獲批後報省發改委。3條線路的勘察設計招標、總體設計已基本完成,已進入初步設計階段;勘察工程於9月25日進場作業,3號線工程初勘已完成,2號線二期、1號線一期工程初勘接近尾聲。

太原都市區軌道交通規劃總里程529公里

考慮近幾年全國軌道交通新理念、新模式、新體制等發展情況,結合山西省轉型綜改示範區規劃、太原市城市總體規劃、太原都市區規劃、太原都市圈規劃及綜合交通規劃,形成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地鐵、輕軌、單軌、磁懸浮、現代有軌電車等多制式相互銜接、互為補充的綜合軌道交通體系。

為此,太原市制定初步方案。其中,太原都市區內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分別由太原市軌道交通網、晉中市軌道交通網、瀟河產業園區軌道交通網組成。市區軌道交通:太原市軌道交通1-6、9號線,總規模249.1公里;市域軌道交通:太原市軌道交通7、8號線,晉中軌道交通L1-L3號線、瀟河產業區軌道交通Z1-Z5號線,總規模279.9公里。合計總里程529公里。

太原都市區軌道交通網絡由三城三網融合統一而成,並與太原都市圈城際鐵路網路在太原、晉中、瀟河形成多次銜接、換乘,形成便捷聯繫。此外,太原都市圈城際鐵路規劃建設4條城際鐵路,總規模835公里,強化以太原為中心城市,帶動和引領都市圈城市群內區域統籌、協調發展。

目前,太原市正在積極研究出臺《關於加快推進太原市軌道交通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將會在軌道交通建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軌道交通國有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軌道交通場站及周邊土地綜合開發利用等方面給予明確,為太原市軌道交通建設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吸引社會資本,實現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

“採用一流的規劃、一流的設計、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來完成太原軌道交通建設、運營,打造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精品工程。”太原市軌道交通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白曉平說。

“當前,全國各地的軌道建設進入快速發展期,同時湧現出很多中國軌道交通發展的新理念、新模式以及新技術。在對國內10多個城市進行考察後,他們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都具有借鑒意義。太原軌道交通建設雖然起步晚,但我們沒有包袱和負擔,如同一張白紙,不需要考慮新舊系統的銜接,也不需要考慮傳統管理體制的制約,完全具備彎道超車的條件。”白曉平介紹。

白曉平表示,太原軌道交通建設得到太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力支持,太原市軌道公司將抓住機遇,用開拓創新精神,以後發優勢,力爭使太原軌道交通整體水準進入全國領先行列。為此,公司提出“1231”發展戰略。

“1”是指一個目標,打造“中國338”,即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精品工程。太原軌道交通近期建設的1、2、3號線在全國是第338條線路,太原地鐵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吸收兄弟城市的經驗進行建設。

“2”是指兩個帶動,帶動引領城市的發展和軌道交通全產業鏈發展。通過軌道交通建設完善城市交通體系,優化城市功能佈局,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質,實現城鄉一體化。同時,積極引導和鼓勵從科研教育、勘察設計、工程建造、裝備製造、運營維護等全產業鏈的相關企業實現當地語系化,增加就業人口,拉動經濟增長。

“3”是指三個理念,太原軌道交通將圍繞綠色、人文、智慧三個理念來建設。用“綠色設計”牽引軌道交通,“綠色管理”貫穿軌道交通,“綠色節能”打造軌道交通,“綠色出行”方便市民百姓;在規劃、設計、建設、運營中,始終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要保護歷史文化古跡,整合文化資源,做好公共文化規劃設計,利用軌道交通作為載體,展示太原悠久歷史和文化,打造城市品牌宣傳推廣平臺;運用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打造“智慧交通平臺”“智慧運營平臺”“智慧經營平臺”“智慧商業平臺”等平臺。

最後一個“1”是指走出一條市場化發展之路,主動斷奶,自我造血,走以市場化手段為主的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道路。用好政府資源和市場資源,通過軌道交通沿線及場站周邊土地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確保土地增值效益和物業收益最大化,反哺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對接資本市場,拓寬融資管道,以創新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實現軌道交通和軌道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太原是一座擁有5000年文明史和2500年建城史的城市,歷史底蘊深厚。而同樣有著悠久歷史的杭州,正由“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未來比歷史更長,在保護弘揚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同時,太原軌道交通建設將用開拓創新的精神,以可持續的發展理念,讓太原軌道交通走向全國,步入國際視野。”白曉平說。

2017政府工作報告摘錄

推進太原都市區航空、鐵路、高速公路和軌道交通建設,暢通人流、物流、資訊流。加快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太原地鐵2號線建設,積極推進太原地鐵3號線、1號線前期工作。

○民生成績

1、截至目前,太原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中心街西站土建工程已完成,8座車站主體結構已完成,14座車站正進行主體結構施工,4個盾構區間開始掘進,中心街西站至晉陽街站區間盾構左右線貫通,嘉節站至龍城大街西站盾構區間左線貫通;

2、3號線工程初勘已完成,2號線二期、1號線一期工程初勘已近尾聲;

3、1號線一期工程大南門站、火車站東廣場站、南站東廣場站等3座車站已開工建設。

待近期建設規劃調整獲批後報省發改委。3條線路的勘察設計招標、總體設計已基本完成,已進入初步設計階段;勘察工程於9月25日進場作業,3號線工程初勘已完成,2號線二期、1號線一期工程初勘接近尾聲。

太原都市區軌道交通規劃總里程529公里

考慮近幾年全國軌道交通新理念、新模式、新體制等發展情況,結合山西省轉型綜改示範區規劃、太原市城市總體規劃、太原都市區規劃、太原都市圈規劃及綜合交通規劃,形成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地鐵、輕軌、單軌、磁懸浮、現代有軌電車等多制式相互銜接、互為補充的綜合軌道交通體系。

為此,太原市制定初步方案。其中,太原都市區內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分別由太原市軌道交通網、晉中市軌道交通網、瀟河產業園區軌道交通網組成。市區軌道交通:太原市軌道交通1-6、9號線,總規模249.1公里;市域軌道交通:太原市軌道交通7、8號線,晉中軌道交通L1-L3號線、瀟河產業區軌道交通Z1-Z5號線,總規模279.9公里。合計總里程529公里。

太原都市區軌道交通網絡由三城三網融合統一而成,並與太原都市圈城際鐵路網路在太原、晉中、瀟河形成多次銜接、換乘,形成便捷聯繫。此外,太原都市圈城際鐵路規劃建設4條城際鐵路,總規模835公里,強化以太原為中心城市,帶動和引領都市圈城市群內區域統籌、協調發展。

目前,太原市正在積極研究出臺《關於加快推進太原市軌道交通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將會在軌道交通建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軌道交通國有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軌道交通場站及周邊土地綜合開發利用等方面給予明確,為太原市軌道交通建設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吸引社會資本,實現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

“採用一流的規劃、一流的設計、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來完成太原軌道交通建設、運營,打造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精品工程。”太原市軌道交通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白曉平說。

“當前,全國各地的軌道建設進入快速發展期,同時湧現出很多中國軌道交通發展的新理念、新模式以及新技術。在對國內10多個城市進行考察後,他們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都具有借鑒意義。太原軌道交通建設雖然起步晚,但我們沒有包袱和負擔,如同一張白紙,不需要考慮新舊系統的銜接,也不需要考慮傳統管理體制的制約,完全具備彎道超車的條件。”白曉平介紹。

白曉平表示,太原軌道交通建設得到太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力支持,太原市軌道公司將抓住機遇,用開拓創新精神,以後發優勢,力爭使太原軌道交通整體水準進入全國領先行列。為此,公司提出“1231”發展戰略。

“1”是指一個目標,打造“中國338”,即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精品工程。太原軌道交通近期建設的1、2、3號線在全國是第338條線路,太原地鐵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吸收兄弟城市的經驗進行建設。

“2”是指兩個帶動,帶動引領城市的發展和軌道交通全產業鏈發展。通過軌道交通建設完善城市交通體系,優化城市功能佈局,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質,實現城鄉一體化。同時,積極引導和鼓勵從科研教育、勘察設計、工程建造、裝備製造、運營維護等全產業鏈的相關企業實現當地語系化,增加就業人口,拉動經濟增長。

“3”是指三個理念,太原軌道交通將圍繞綠色、人文、智慧三個理念來建設。用“綠色設計”牽引軌道交通,“綠色管理”貫穿軌道交通,“綠色節能”打造軌道交通,“綠色出行”方便市民百姓;在規劃、設計、建設、運營中,始終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要保護歷史文化古跡,整合文化資源,做好公共文化規劃設計,利用軌道交通作為載體,展示太原悠久歷史和文化,打造城市品牌宣傳推廣平臺;運用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打造“智慧交通平臺”“智慧運營平臺”“智慧經營平臺”“智慧商業平臺”等平臺。

最後一個“1”是指走出一條市場化發展之路,主動斷奶,自我造血,走以市場化手段為主的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道路。用好政府資源和市場資源,通過軌道交通沿線及場站周邊土地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確保土地增值效益和物業收益最大化,反哺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對接資本市場,拓寬融資管道,以創新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實現軌道交通和軌道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太原是一座擁有5000年文明史和2500年建城史的城市,歷史底蘊深厚。而同樣有著悠久歷史的杭州,正由“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未來比歷史更長,在保護弘揚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同時,太原軌道交通建設將用開拓創新的精神,以可持續的發展理念,讓太原軌道交通走向全國,步入國際視野。”白曉平說。

2017政府工作報告摘錄

推進太原都市區航空、鐵路、高速公路和軌道交通建設,暢通人流、物流、資訊流。加快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太原地鐵2號線建設,積極推進太原地鐵3號線、1號線前期工作。

○民生成績

1、截至目前,太原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中心街西站土建工程已完成,8座車站主體結構已完成,14座車站正進行主體結構施工,4個盾構區間開始掘進,中心街西站至晉陽街站區間盾構左右線貫通,嘉節站至龍城大街西站盾構區間左線貫通;

2、3號線工程初勘已完成,2號線二期、1號線一期工程初勘已近尾聲;

3、1號線一期工程大南門站、火車站東廣場站、南站東廣場站等3座車站已開工建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