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污染防治攻堅路線圖明確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 生態環境品質總體改善, 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 調整產業結構, 淘汰落後產能, 調整能源結構, 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 調整運輸結構。

12月21日, 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幹傑表示,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 《經濟參考報》記者瞭解到, 在大氣、水、土壤等重點領域的污染防治工作方面, 從環保部等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層面, 已經陸續建立任務目標和具體時間表, 正在逐層落實當中。

與此同時, 環保督查常態化, 監管制度持續從嚴, 產業結構調整和能源轉型也在順利推進。

攻堅 重點打好藍天保衛戰

秋冬季來臨, 在複雜的氣象條件和北方城市供暖季等綜合因素下, 重污染天氣的預警機制和防控措施廣受各界關注, 尤其是京津冀以及周邊2+26城市在重污染降臨時的應對措施尤為重要。 為此, 環保部要求地方政府及時出臺相應措施積極應對, 確保完成年度的空氣品質改善目標, 打好藍天保衛戰。

11月3日, 北京、天津和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部分城市陸續發佈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 隨後, 環保部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 切實落實各項減排措施, 緩解重污染天氣影響。 截至6日,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品質總體為良-輕度污染,

除少數對某些污染物特別容易過敏的人群外, 其他人群尚可以正常進行室外活動。 人們普遍覺得, 此次預警中的“霧霾”天氣並沒有出現。

針對此次“霧霾爽約”事件,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自發分析指出, 提前採取應急管控措施, 在污染累積前就把排放強度降下去, 是重污染天氣應急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 王自發表示, 多家科研機構的研究表明, 提前一至兩天採取應急減排措施, 能夠更有效地降低PM2.5峰值濃度, 推遲重污染發生的時間。 因此, 針對重污染天氣, 各地提前發佈預警資訊, 及時準備和啟動應急減排措施, 能夠最大限度達到防控的目的。

為了全力做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解決老百姓的“心肺之患”。 環保部等10部委和京津冀及周邊六省市已經啟動了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綜合治理攻堅行動”, 打出系列組合拳。 方案包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 以及強化督查、巡查等六個配套方案。

落實 量化考核問責更趨細化

《經濟參考報》記者瞭解到, 針對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修復等重點領域, 按照環保部的要求和部署, 地方層面已經普遍出臺系列精細化的量化考核目標、落實時間表和具體問責辦法。

大氣污染防治方面, 秋冬季“攻堅行動”提出一系列量化方案形成綜合考核問責機制。 按照環保部制定的總體目標, 要求“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 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

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 其中, 北京、天津、石家莊、太原等地PM2.5平均濃度要求同比下降25%。

此外, 環保部12月下旬組織修訂了《機動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這一政策明確, 將逐步加嚴新生產機動車一氧化碳(CO)等污染物排放限值。 到2020年, 報廢機動車再生利用率達到95%, 機動車污染防治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水污染防治工作方面, 環保部等三部委10月聯合印發《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範圍主要包括長江、黃河、珠江等七大重點流域, 第一次形成覆蓋全國範圍的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

環保部水環境管理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規劃》立足我國水污染防治長期歷史進程,

以細化落實“水十條”目標要求和任務措施為基本定位, 以改善水環境品質為核心, 以控制單元為基礎明確流域分區、分級、分類管理的差異化要求。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 2017年是“土十條”的落地之年。 今年以來, 環保部牽頭成立全國土壤污染防治部際協調小組, 制定了工作規則和工作要點。 同時強化“土十條”目標考核, 與各省區市簽訂目標責任書。

今年8月, 環保部會同財政部、國土部、農業部聯合編制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總體方案》, 並經國務院批准印發各地實施, 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在地方上陸續啟動。

與此同時, 土壤修復產業規模增長迅速。 環境商會土壤修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高能環境修復公司總經理魏麗表示:“受到‘土十條’等政策影響, 土壤修復的產業規模正在逐年增加。2015年產業規模只有30億元,2016年增長至90億元,2017年產業規模有望達到240億元。”從長期來看,整個產業可達萬億規模。

推動 產業轉型和能源升級步伐加快

12月底,環保部公佈的環保督查結果顯示,綜合近幾年的大氣污染防治情況,在2017年至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中,河北整治無治理設施或治理設施簡陋的“散亂汙”企業10.85萬家。通過整治,管理粗放甚至直排的企業得到了有效管控,減少了各類污染物的實際排放量。

為了打造一體化的新型能源系統,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11月6日,京津冀三地發改部門聯合印發實施《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行動計畫(2017—2020年)》,這是三地首次聯合發佈區域能源協同發展規劃,以“計畫+專案清單”的方式明確了任務安排。

在企業停產減排、產能淘汰以及能源升級方面,多個省市正在加快建立現代能源體系。河北省計畫今年削減600萬噸以上煤炭產能,到2018年10月底,全省範圍35蒸噸及以下鍋爐預計實現“無煤化”。黑龍江哈爾濱市全市九區建成區及工業園區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小鍋爐2084台,目前已完成淘汰2045台,占比98.1%,計畫在2017年全部淘汰完畢。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環保部瞭解到,在秋冬季攻堅行動中,針對重點區域內涉氣企業應急管控的覆蓋力度也大幅增加,並規範應急減排比例,進一步提高減排要求和預計達成效果,施行“一廠一策”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備受關注的“環保稅”將於2018年1月1日正式出臺。截至目前,各省市普遍確定了當地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具體適用稅額,按規定發佈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辦法等。

在防治污染的同時,環保部的督查機制已經常態化。針對環保督查中發現的企業違法違規“偷排漏排”現象,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表示,企業發生的問題,很多是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環保設施未驗收或者沒有正常運行,超標或超總量排汙,也可能是沒有排汙許可證,還有的是環保部門責令改正之後拖延消極,拒不整改。他表示,環保督查過程中對此類違法現象一直是“零容忍”。

責編:王亦

土壤修復的產業規模正在逐年增加。2015年產業規模只有30億元,2016年增長至90億元,2017年產業規模有望達到240億元。”從長期來看,整個產業可達萬億規模。

推動 產業轉型和能源升級步伐加快

12月底,環保部公佈的環保督查結果顯示,綜合近幾年的大氣污染防治情況,在2017年至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中,河北整治無治理設施或治理設施簡陋的“散亂汙”企業10.85萬家。通過整治,管理粗放甚至直排的企業得到了有效管控,減少了各類污染物的實際排放量。

為了打造一體化的新型能源系統,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11月6日,京津冀三地發改部門聯合印發實施《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行動計畫(2017—2020年)》,這是三地首次聯合發佈區域能源協同發展規劃,以“計畫+專案清單”的方式明確了任務安排。

在企業停產減排、產能淘汰以及能源升級方面,多個省市正在加快建立現代能源體系。河北省計畫今年削減600萬噸以上煤炭產能,到2018年10月底,全省範圍35蒸噸及以下鍋爐預計實現“無煤化”。黑龍江哈爾濱市全市九區建成區及工業園區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小鍋爐2084台,目前已完成淘汰2045台,占比98.1%,計畫在2017年全部淘汰完畢。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環保部瞭解到,在秋冬季攻堅行動中,針對重點區域內涉氣企業應急管控的覆蓋力度也大幅增加,並規範應急減排比例,進一步提高減排要求和預計達成效果,施行“一廠一策”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備受關注的“環保稅”將於2018年1月1日正式出臺。截至目前,各省市普遍確定了當地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具體適用稅額,按規定發佈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辦法等。

在防治污染的同時,環保部的督查機制已經常態化。針對環保督查中發現的企業違法違規“偷排漏排”現象,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表示,企業發生的問題,很多是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環保設施未驗收或者沒有正常運行,超標或超總量排汙,也可能是沒有排汙許可證,還有的是環保部門責令改正之後拖延消極,拒不整改。他表示,環保督查過程中對此類違法現象一直是“零容忍”。

責編:王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