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在海南島《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曾與百歲紅軍老戰士合影、唱紅歌

寫在前面的話——

近日, 朋友從海南島遊玩歸來, 展示在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裡遊玩的圖片。 不禁引起了我的回憶。

2013年9月15日, “央視新聞”報導:9月14日淩晨, 海南島紅色娘子軍惟一健在的老戰士王運梅, 在老家瓊海市陽江鎮去世, 享年103歲。 老戰士王運梅是電影《紅色娘子軍》中背著孩子行軍打仗的人物原形。 2012年7月, 老戰士王運梅以102歲高齡加入中國共產黨......

這個消息, 在我心中激起了極大反響。 因為我曾在2013年2月, 在老人去世的半年前, 第三次進入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參觀時, 與她合過影。

我打開電腦, 翻出與老人的合影,

思緒萬千......

和紅色娘子軍老戰士王運梅的合影回憶——

2月的海南島已經很熱了, 我們一大早就驅車從海口出發, 趕往位於瓊海市的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車子在海邊快速行駛, 陣陣微風從車窗透過來, 我穿長袖衫坐在副駕駛位置上, 那叫一個涼爽。

同伴則穿著厚重的西服, 坐在後座直嚷嚷太熱, 抱怨這破車是從拉圾場裡揀回來的, 連空調都不開。

聞訊, 司機操著“海普”(海南島普通話)委屈地說:“大帥鍋呀, 不系我捨不得開空調, 而系你的西服真不該在這個時辰穿滴!在海南, 這個季節裡就系你去會小三, 也不可以穿的這樣厚喲!”

司機一番話, 堵得同伴說不出話來。 我則哈哈大笑, 直罵這司機也不是個好鳥, 說話很嗆人。

司機邊開車, 邊吱吱地壞笑。

一時間, 車廂裡氣氛很和諧。

兩個小時後, 位於萬泉河邊上的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就到了。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是為紀念海南島歷史上曾經有過的一支由共產黨領導的女紅軍戰士連隊而成立。

現在還有紅軍老戰士住在裡面, 為遊人講授海南革命歷史。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位於瓊海市加積鎮街心公園, 占地面積200多畝。 為紀念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誕生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軍特務連而建造。

史載:1931年5月1日, 紅色娘子軍, 即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特務連創建, 她們在中共瓊崖特委領導下, 出色地完成了保衛領導機關, 宣傳發動群眾等項任務。 並配合主力部隊作戰, 在伏擊沙帽嶺、火攻文市炮樓、拔除陽江據點及馬鞍嶺阻擊戰中, 不怕犧牲, 英勇殺敵, 為瓊崖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娘子軍革命精神引來了全國各地的遊客。 當然, 也包括第三次進入這裡的我。

——觀賞海南熱帶田園風光。

——聽百歲娘子軍老戰士話當年戰火硝煙。

——看新編歌舞表演《萬泉河水清又清》......

這便是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為來海南的旅遊者們設計的主要參觀內容。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在2000年4月30日隆重開園後,吸引了大批遊客,每天的客流量不低於2000人次,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已成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只不過,該園無視有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得收費的規定,堅持對每一位遊客收取35元人民幣。一年最少收入人民幣2500多萬元。

購票進入園內,遊客如想更仔細瞭解紅色娘子軍們的情況,還得再花30元人民幣,請一個導遊。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裡開闢了集特產與美食一體的採購通道。這兒竟然還有一種用椰子做的布呢,不知道是乍做出來的。

紅色小吃,想來也不過是南瓜湯、紅米飯一類的粗糙食物。可上前一瞧,原來賣的竟然是油炸地瓜片和油炸米餅等,統統都是高熱量。

不長時間裡,就有好幾個團隊進來參觀,遊客來自全國各地。由此可見,紅色娘子軍的廣告效應,還是很不錯的。

據說,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董事長韓超,是甘肅慶陽人。10多年前,他放棄工作,來到海南闖蕩。從一名打工仔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總經理、董事長位置。

聽聽,一個西北娃,竟然還有這般頭腦和本事。點贊。

功成名就的韓超說:小時候觀看了電影《紅色娘子軍》,心裡就對紅色娘子軍的傳奇故事充滿了無限崇敬之情。來海南打工經商後,就打算建立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從籌措資金到征地、審批、立項……一路“綠燈”。短時間內,一個占地200多畝,融熱帶風情、園林、大型雕塑、浮雕及歌舞表演為一體的文化旅遊紀念園,便高效落成。

2009年我第一次來這裡時,還有兩位娘子軍老戰士:98歲的娘子軍排長王運梅和94歲的娘子軍戰士陳振梅。王運梅是電影《紅色娘子軍》中背著孩子行軍的人物原型。

這次再來,只有惟一還健在的娘子軍老戰士王運梅了,老人家已經是103歲高齡。

照片中右邊那位就是紅軍老戰士王運梅。

在這裡,娘子軍老戰士每月有1000元的養老金、有服務員照顧日常生活。瓊海市醫院定期為老人檢查身體。使百歲紅軍老戰士享受到現代生活的物質文明,又重溫當年生活、戰鬥的光輝歷程教育後人。

老人已過百齡,身高不到150釐米,不象銀幕上的娘子軍的光輝形象。但是,老人的精神卻還不錯,思維清楚。

《紅色娘子軍劇照》——右邊那個就是王運梅的原形。

王運梅老人2013年7月光榮入黨。現在,老人家的任務就是:只要身體可以,每天來這裡坐一坐,和遊人們交談合影——不收錢。

這次來,發現老人胳膊好象受傷了。我走上前關切地詢問:“老人家您的身體還好嗎?”

可老人聽不懂我這北方佬的鳥語,只是瞧了我一眼,沒理俺。

一邊,女服務員說:老人家是不小心跌倒,胳膊受傷了!

聞聽,心痛中。

這便是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裡的建築,有當年南霸天的房子,還有曾經關過紅軍女戰士的水牢。

當然,這些並不是真跡。

無論是紅色娘子軍舞劇,還是故事片《紅色娘子軍》,相信看過的人都留有深刻印象——那受盡苦難和折磨的婦女吳清華、那些勇敢地與命運做鬥爭的女兵們形象,深深留在一代人的腦海裡。

特別是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至今還記憶猶新——

“向前進,向前進,戰士責任重,婦女冤仇深!

共產主義真,黨是領路人,奴隸要翻身,奴隸要翻身.......”

發現一位獨處一隅的美女,在靜靜地聽著這首雄壯的《紅色娘子軍連歌》。美女那雙眸子裡分明流露出的是一絲絲的憂鬱,惹人愛憐。

這束鮮豔的花兒,開在這裡真是太合適啦。我問園內的工作人員,這花兒的名字?

回答:英雄花。

電影《紅色娘子軍》和舞劇不但演得好,影片中的歌尤其好聽。就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也還是一出經典劇幕。所以,《紅色娘子軍》在一代人的心裡紮下了根!

瞧呵:又來了一批遊客。

前面出現一個路標,分別寫著“歌舞廣場”和“娘子軍連部”的字樣。

我們沿著這個指示牌,徑直往前走去——

這是一處寂靜之所,有一棟掩映在綠色之中的小白樓。

小樓大門緊閉、地上落葉一片。

轉過一個彎兒,耳畔突然飄來一首再熟悉不過的歌曲:《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

尋聲過去,原來濃林之中有一座小廣場,幾個紅軍戰士打扮的姑娘和小夥兒正在排練《紅色娘子軍》的節目。

我們站在一邊,靜靜觀看。在音樂聲中,幾個美女載歌載舞,她們好象是在跳《快樂的女戰士》那一場戲。

但除了這個穿深色衣服的領舞者跳得較專業外,其它幾個美女還是業餘水準。

見有幾個資深帥哥在一邊觀,美女們越發跳起勁兒。無奈功夫不到家,錯誤瀕出。

我們不禁笑起來。

在遊客面前“露怯”,令美女們很不開心。領舞的美女沖我們批評道:“你們想看排練,那就不許發笑啦,這系對紅軍戰士滴不尊重!”

一聽這話,同伴們便不再吱聲,靜靜地看排演。

那邊,遠遠走過來三個人,還有一個“小小娘子軍”。那倆“紅軍女戰士”見到有相機,忙拉低帽沿,急匆匆走過。

然而,那個“小娘子軍”,則天真爛漫地展現著人類與生俱來的甜甜笑容。

在紀念園裡繼續參觀一個多小時後,我和同伴們重又轉回到這裡。

此時,《紅色娘子軍》的演出正熱火朝天地進行。

寫在最後的話——

關於海南島歷史上是否真有過紅色娘子軍的疑問,肯定者和否定者眾說紛紜。《中國網》曾發表《真實紅色娘子軍:存在500天,殘部被迫嫁國民黨》的通訊,解開了人們心的疑惑——

“1931年5月的一天,在海南省瓊海市萬泉河畔一個小山村裡,‘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特務連’召開成立大會。100多位窮苦的農村女孩子,勇敢拿起槍。 她們出色完成了保衛領導機關,宣傳發動群眾等任務,並配合主力部隊作戰,不怕犧牲,英勇殺敵,為瓊崖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但不幸的是,在當時敵強我弱的海南島上,這支娘子軍部隊後來遭到國民黨軍“圍剿”,喋血馬鞍嶺。不久,海南紅軍主力作戰失利,娘子軍被迫解散,散落於民間......

“......紅色娘子軍的精神,實為中國婦女解放運動之旗幟。娘子軍革命精神永存!”

——觀賞海南熱帶田園風光。

——聽百歲娘子軍老戰士話當年戰火硝煙。

——看新編歌舞表演《萬泉河水清又清》......

這便是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為來海南的旅遊者們設計的主要參觀內容。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在2000年4月30日隆重開園後,吸引了大批遊客,每天的客流量不低於2000人次,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已成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只不過,該園無視有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得收費的規定,堅持對每一位遊客收取35元人民幣。一年最少收入人民幣2500多萬元。

購票進入園內,遊客如想更仔細瞭解紅色娘子軍們的情況,還得再花30元人民幣,請一個導遊。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裡開闢了集特產與美食一體的採購通道。這兒竟然還有一種用椰子做的布呢,不知道是乍做出來的。

紅色小吃,想來也不過是南瓜湯、紅米飯一類的粗糙食物。可上前一瞧,原來賣的竟然是油炸地瓜片和油炸米餅等,統統都是高熱量。

不長時間裡,就有好幾個團隊進來參觀,遊客來自全國各地。由此可見,紅色娘子軍的廣告效應,還是很不錯的。

據說,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董事長韓超,是甘肅慶陽人。10多年前,他放棄工作,來到海南闖蕩。從一名打工仔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總經理、董事長位置。

聽聽,一個西北娃,竟然還有這般頭腦和本事。點贊。

功成名就的韓超說:小時候觀看了電影《紅色娘子軍》,心裡就對紅色娘子軍的傳奇故事充滿了無限崇敬之情。來海南打工經商後,就打算建立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從籌措資金到征地、審批、立項……一路“綠燈”。短時間內,一個占地200多畝,融熱帶風情、園林、大型雕塑、浮雕及歌舞表演為一體的文化旅遊紀念園,便高效落成。

2009年我第一次來這裡時,還有兩位娘子軍老戰士:98歲的娘子軍排長王運梅和94歲的娘子軍戰士陳振梅。王運梅是電影《紅色娘子軍》中背著孩子行軍的人物原型。

這次再來,只有惟一還健在的娘子軍老戰士王運梅了,老人家已經是103歲高齡。

照片中右邊那位就是紅軍老戰士王運梅。

在這裡,娘子軍老戰士每月有1000元的養老金、有服務員照顧日常生活。瓊海市醫院定期為老人檢查身體。使百歲紅軍老戰士享受到現代生活的物質文明,又重溫當年生活、戰鬥的光輝歷程教育後人。

老人已過百齡,身高不到150釐米,不象銀幕上的娘子軍的光輝形象。但是,老人的精神卻還不錯,思維清楚。

《紅色娘子軍劇照》——右邊那個就是王運梅的原形。

王運梅老人2013年7月光榮入黨。現在,老人家的任務就是:只要身體可以,每天來這裡坐一坐,和遊人們交談合影——不收錢。

這次來,發現老人胳膊好象受傷了。我走上前關切地詢問:“老人家您的身體還好嗎?”

可老人聽不懂我這北方佬的鳥語,只是瞧了我一眼,沒理俺。

一邊,女服務員說:老人家是不小心跌倒,胳膊受傷了!

聞聽,心痛中。

這便是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裡的建築,有當年南霸天的房子,還有曾經關過紅軍女戰士的水牢。

當然,這些並不是真跡。

無論是紅色娘子軍舞劇,還是故事片《紅色娘子軍》,相信看過的人都留有深刻印象——那受盡苦難和折磨的婦女吳清華、那些勇敢地與命運做鬥爭的女兵們形象,深深留在一代人的腦海裡。

特別是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至今還記憶猶新——

“向前進,向前進,戰士責任重,婦女冤仇深!

共產主義真,黨是領路人,奴隸要翻身,奴隸要翻身.......”

發現一位獨處一隅的美女,在靜靜地聽著這首雄壯的《紅色娘子軍連歌》。美女那雙眸子裡分明流露出的是一絲絲的憂鬱,惹人愛憐。

這束鮮豔的花兒,開在這裡真是太合適啦。我問園內的工作人員,這花兒的名字?

回答:英雄花。

電影《紅色娘子軍》和舞劇不但演得好,影片中的歌尤其好聽。就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也還是一出經典劇幕。所以,《紅色娘子軍》在一代人的心裡紮下了根!

瞧呵:又來了一批遊客。

前面出現一個路標,分別寫著“歌舞廣場”和“娘子軍連部”的字樣。

我們沿著這個指示牌,徑直往前走去——

這是一處寂靜之所,有一棟掩映在綠色之中的小白樓。

小樓大門緊閉、地上落葉一片。

轉過一個彎兒,耳畔突然飄來一首再熟悉不過的歌曲:《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

尋聲過去,原來濃林之中有一座小廣場,幾個紅軍戰士打扮的姑娘和小夥兒正在排練《紅色娘子軍》的節目。

我們站在一邊,靜靜觀看。在音樂聲中,幾個美女載歌載舞,她們好象是在跳《快樂的女戰士》那一場戲。

但除了這個穿深色衣服的領舞者跳得較專業外,其它幾個美女還是業餘水準。

見有幾個資深帥哥在一邊觀,美女們越發跳起勁兒。無奈功夫不到家,錯誤瀕出。

我們不禁笑起來。

在遊客面前“露怯”,令美女們很不開心。領舞的美女沖我們批評道:“你們想看排練,那就不許發笑啦,這系對紅軍戰士滴不尊重!”

一聽這話,同伴們便不再吱聲,靜靜地看排演。

那邊,遠遠走過來三個人,還有一個“小小娘子軍”。那倆“紅軍女戰士”見到有相機,忙拉低帽沿,急匆匆走過。

然而,那個“小娘子軍”,則天真爛漫地展現著人類與生俱來的甜甜笑容。

在紀念園裡繼續參觀一個多小時後,我和同伴們重又轉回到這裡。

此時,《紅色娘子軍》的演出正熱火朝天地進行。

寫在最後的話——

關於海南島歷史上是否真有過紅色娘子軍的疑問,肯定者和否定者眾說紛紜。《中國網》曾發表《真實紅色娘子軍:存在500天,殘部被迫嫁國民黨》的通訊,解開了人們心的疑惑——

“1931年5月的一天,在海南省瓊海市萬泉河畔一個小山村裡,‘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特務連’召開成立大會。100多位窮苦的農村女孩子,勇敢拿起槍。 她們出色完成了保衛領導機關,宣傳發動群眾等任務,並配合主力部隊作戰,不怕犧牲,英勇殺敵,為瓊崖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但不幸的是,在當時敵強我弱的海南島上,這支娘子軍部隊後來遭到國民黨軍“圍剿”,喋血馬鞍嶺。不久,海南紅軍主力作戰失利,娘子軍被迫解散,散落於民間......

“......紅色娘子軍的精神,實為中國婦女解放運動之旗幟。娘子軍革命精神永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