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喝水都會胖,網紅中醫帥哥教你如何養成“易瘦體質”?

易瘦體質養成需要多方面調整

邱超平解釋到, 喝水長胖、正常吃都胖、不重但腿粗, 這些是易胖體質的三大表現, 而易瘦體質是該吃就吃, 身材勻稱, 喝水不腫, 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易瘦體質的養成需要從幾個方面來入手:

一、飲食習慣。 按時吃飯, 細嚼慢嚥, 注意營養均衡, 早餐豐富, 晚餐少吃, 不過量。

二、優化結構。 所攝入的飲食儘量科學搭配, 優化營養結構。

蛋白質:20—30%。 每天攝入的蛋白質至少滿足“四個一”, 即一個蛋、一杯奶、一兩肉、一塊豆腐, 一定要有豐富的蛋白質, 尤其是早餐, 要有優質高蛋白飲食, 一個雞蛋、一杯奶或一杯豆漿, 這是標配。 其他的可以再吃一些蔬菜水果;中餐正常飲食, 儘量把細糧(粥粉面)換成粗糧, 但並非不吃;晚餐就適當控制, 吃清淡的。 可吃一些粗糧蔬菜, 或加上雞蛋白, 這樣就會有一定的飽腹感。

脂肪:10-20%。 其實減肥的過程中, 無需過度忌諱脂肪, 健康合適的脂肪攝入, 對健康和減肥均有幫助, 健康的脂肪包括堅果以及植物油;但是必須注意, 植物油在高溫(大於200℃)條件下會產生致癌物質, 所以最好用“熱鍋冷油”的方式煮菜;另外, 飽和脂肪酸(如肥豬肉)只要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不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碳水化合物:45%-55%。 應該適當控制, 同時要增加不可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即纖維素)的攝入。

三、正確吃果蔬。 每天正常攝入量為“半斤八兩”, 即每天半斤左右水果, 八兩蔬菜, 根據果蔬的顏色、種類、吃法來選擇。 總的原則是:有葉子的蔬菜比沒葉子的好, 葉子部分更好, 顏色越深越好, 種類越多越好, 適量生吃, 比熟吃更好。

四、遵循運動12字真言:“能站不躺, 能坐不站, 能走不站”。

此外, 還需要注意:飲食天然, 遠離加工食品;睡前少玩手機, 保證優質睡眠;管理情緒壓力, 親近自然, 不喝各種飲料, 保持充足水分。

中醫減肥是輔助作用, 要對症調理

邱超平解釋, 其實, 對於減肥, 中醫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 幫助大家在合理飲食的過程中更有效, 更健康, 更舒服。 因為有些人一旦少吃, 就容易低血糖, 肚子餓等情況, 這些情況從中醫角度來看, 可能是氣血不調, 中醫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輔助調理。 但中醫原則是講究辨證施治, 大家最好是找專業的中醫師, 根據自身的體質進行長期的調理。 比如,

氣虛型:飲食需健脾補氣, 包括山藥、薯類、多吃雜豆, 黃芪、黨參、扁豆等都有作用。 濕氣重型:分寒濕和濕熱類型。 因不好分別, 特推薦一個比較平和的方子, 陳皮薏米冬瓜水。 即用以上三者適量, 注水當茶飲即可。

邱超平提醒, “體質不是單一存在的, 而是非常複雜, 所以我們的推薦是比較通用的建議, 真正食養, 還需要找專業的醫師問診對症調理。 ”

控制飲食是減肥最核心的要點

邱超平認為, “只要是減肥就一定要調整飲食, 因為在所有肥胖者中, 95%是飲食有問題的, 剩下5%是有健康疾患的;其他的減肥方法都是輔助的, 包括運動、中藥、拔罐等。 ”他推薦兩個基礎方案:其一, “三餐七分飽”, 這種方案比較難以把握, 因為大部分的人不太清楚自己的該吃多少, 而且很多人一吃開,就停不下來。

其次是控制晚餐,很多人在減肥初期會選擇這種方法,因為短期比較有效,而且容易執行。但是人不可能一直不吃晚餐,所以建議在控制晚餐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學習,慢慢學會把握“三餐七分飽”。

廣東科技報記者 劉豔芳 通訊員 簡文揚 戴希安

醫學指導:中山六院中醫減肥專科醫師 邱超平

責任編輯 姚贊原

而且很多人一吃開,就停不下來。

其次是控制晚餐,很多人在減肥初期會選擇這種方法,因為短期比較有效,而且容易執行。但是人不可能一直不吃晚餐,所以建議在控制晚餐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學習,慢慢學會把握“三餐七分飽”。

廣東科技報記者 劉豔芳 通訊員 簡文揚 戴希安

醫學指導:中山六院中醫減肥專科醫師 邱超平

責任編輯 姚贊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