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都說德國大學不好畢業怎麼辦?

在德國留學, 有很多畢不了業的原因。 “沒興趣學下去”和“學下去沒意義”之間的界限在哪裡?為何有些人敢於中止學業?

中止學業, 畢不了業——那怎麼辦?去大課教室的路讓人感到一天比一天更挪不動腿, 期末考試成績無法讓人歡呼——一切的一切都讓人覺得很不對勁。 當你的朋友們都在興奮地就感興趣的主題奮筆疾書時, 你卻找不到能寫的題目;當你的朋友們在開心地介紹超棒的討論課時, 你只能詢問自己, 上一次完全清醒的90分鐘是在什麼時候。

自從有了博洛尼亞改革, 原本本碩連讀的課程中能讓人喘口氣的部分全都被滿當當的課程模組所填充。

每一個上德國大學的人都得全力以赴、每時每刻集中注意力。 然而, 如果憑藉充分的意志都仍然無法對自己所學的專業產生興趣的話, 那麼就真的該好好思考一下學科和未來了。

是否在留學期間中止學業?

最重要的就是弄清這一點:沒有專業是完全由興奮、激動和開心這三個元素組成的。 必修的統計學研討課或者文學基礎引入雖然聽上去就跟高中生課程一樣, 或許你覺得聽上去很容易, 亦或是覺得很無聊。 總而言之, 對課程的感覺就是主觀性的。

真的要做一個是否中途退出決定時, 我們該怎麼辦呢?比如堅持到什麼時候為止或者何時該捫心自問?高水準的抱怨和合理的疑惑應該是什麼樣的?從哪裡能看出來自己的專業選錯了?所有這些問題的回答都不可能是一樣的標準,

而是艱難的自我分析結果和冷冰冰的事實。 如果你覺得自己一個人無法找到結果, 那麼你可以試試找別人幫忙。 高年級的同學或者學業諮詢處的人員都可以給出專業的幫助, 因為他們經常遇到類似的問題, 經驗一定比你豐富更多。 從他們的回答你可以得知等待自己的將是什麼, 也會知道某些事情不會發生。

另一方面:當你和最好的朋友或家人聊天時, 他們對你選擇的某些專業感到非常驚訝時, 你大概會試圖告訴他們你選擇的原因吧。 這種解釋其實就是一種自我映射的過程,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解釋得出。 然而, 你一定要進行自我映射, 通過告訴別人你的選擇歷程來自我詢問這樣的選擇是否合適。 當然, 你也可以通過上德國的網站搜索Studienwahltest(選擇專業的測試)來看看自己的專業是否適合自己。

事實是通常情況下你不應該立馬繳械投降, 而是要花兩年時間來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這也不是上大學的意義。 真相就在這兩個極端的中間。 如果不是太清楚什麼時候轉專業比較合適, 那麼就會越拖越晚。 所以如果考慮轉專業, 那麼最好在上了一年不感興趣的專業以後就開始。 當然, 如果你處於第一學期或最後一個學期, 轉專業看上去似乎都不算是太靠譜的選擇。

畢不了業還能做什麼?

畢不了業,

中斷學業後除了轉專業以外, 你還有很多其它的選擇。 最終決定中止學業且不轉專業的人, 還可以參加職業培訓。 有一些企業會專門有目的地尋找畢不了業的大學生。 比如畢不了業的、曾經上過3-4學期的課的企業經濟學學生, 可以考國家認證的企業經濟考試。 中止學業的資訊技術專業的學生可以參加企業的專業資訊技術員的培訓並期待超贊的職業前景。 德國商會也會支援中止學業的大學生, 除了給他們提供各種培訓之外還為畢不了業的人準備專門的“雙軌制大學”。

對於畢不了業的人來說, 如果還不想放棄學位證書, 那麼甚至可以就讀德國大學的遠端教育。 如果中斷學業後找到了其他工作卻不想徹底放棄大學,

那麼通過遠端學習可以半工半讀, 拿到學位。 這樣不僅有了學歷, 而且還有了工作經歷, 讓就業更加輕鬆了。 但是這一決定要經過深思熟慮。 雖然遠端教育有很多優點, 比如時間靈活等, 但是我們要提醒大家:如果自控能力弱、沒有毅力的人也是無法在遠端大學中畢業的。

總結:畢不了業、中止學業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 對於有些人來說反而是好事。 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能力和優勢所在。 如果自己一個人無法選擇, 那麼可以接觸一下高校內外專業的諮詢處, 讓他們幫你找到答案。 或許, 畢不了業的事實背後有一片更廣闊的天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