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新疆人民警察靈魂深處的記憶

崔岱在講述。

崔岱, 新疆喀什地區公安局政治部宣傳科科長, 他孜孜不倦地用筆尖和鏡頭展現著員警的情懷, 人們因他的感動而感動,

因他的悲情而感懷, 因他的激情而興奮。

他用心血鑄就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張圖片、每一個畫面都在向世人昭示:這——就是新疆人民警察。

“是英雄造就了我”

日前, 記者在喀什地區公安局政治處宣傳科崔岱的辦公室欣賞著他的圖片和影視作品, 為眼前展現出的一幅幅畫面而震撼。

他的新聞作品已不計其數, 許多作品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他有太多的媒體朋友, 他是媒體朋友最好的新聞源泉。 記者同行對他的敬業和專業十分欽佩。

這個人們把他當做記者的民警, 其實並非新聞專業科班出身, 在他童年和少年記憶中, 滿是黃土高坡的泥土和大風。

20年前, 崔岱從黃河之濱, 揮別家鄉父老, 背起背包, 跨黃河、過祁連、逾天山,

抵昆侖, 當兵習武。 2003年, 他脫了軍裝走進警營, 先是警院的學生、後是喀什地區葉城縣的民警。 2009年, 通過遴選, 他調入喀什地區公安局政治部。

崔岱成為一個專職“握筆桿、舉相機”的宣傳民警, 這是必然, 因為他用心用情地觀察身邊的人和事, 那些感動了他的人和事, 他一定會用文圖記錄下來。

幾年下來, 他發表大大小小原創作品4000多篇, 獲得國家、自治區獎項的作品幾十篇。 其中, 全國一等獎10個、公安部一等獎4個。

一個個英雄人物從他的筆下、他的鏡頭裡走向全國。

“是英雄造就了我。 ”談到獲獎作品, 崔岱總是這樣解釋。

為譜一曲英雄讚歌

“什麼是英雄?戰場上赴湯蹈火、出生入死是英雄;和平時期的默默堅守、為民請命也是英雄。

如果之前說, 去過皮勒村的人是英雄, 那麼去過米斯空的人便是雄鷹。 丁發根和鹿鴻亮以及瑪律洋派出所的每一名民警, 長年堅守在高海拔的缺氧山區, 用生命堅守和踐行一名普通員警對党對人民的信念和信仰。

他們, 九死一生, 就像保爾·柯察金那樣, 在艱難歲月中磨礪, 卻把忠誠刻印在祖國的萬水千山;他們平凡一生, 身著警服行進在無人的山脊, 卻活出了員警的最高價值。

他們, 是新時期的“員警保爾”, 是經過艱苦歲月鍛煉的鋼鐵。 ”

這是2016年11月崔岱的長篇通訊《征服瑪律洋——“保爾”員警丁發根的高原警事》結尾的一段文字。

崔岱回憶, 當時丁發根已經在瑪律洋鄉派出所工作了8年, 一個七尺男兒體重僅有53公斤且身患多種高原疾病。

因為長期吃不上蔬菜、水果, 他曾得過胃穿孔、腸梗阻。 生活和工作的艱難困苦都超越常人忍耐極限。

去年國慶期間, 崔岱有了跟著丁發根一同進山的機會。

他們從喀什出發, 先到400多公里外的帕米爾高原之上的塔什庫爾幹縣城, 再到150公里以遠的瑪律洋鄉。 他們此行的計畫是去300餘公里之外的皮勒村米斯空組, 那是瑪律洋鄉轄區最偏遠的地方。

沒出發之前, 丁所長就告訴他們:車到山前沒有路, 還要步行20公里。 一路上要跨過43條溝和38道大河小溪, 要爬六七十度的陡峭山坡, 要滑過懸崖間的一條索道。 隨處是懸崖峭壁, 腳下是湍急的河流和深不見底的峽谷, 順利的情況下, 全程單趟就需要兩天多時間。

“你不是走了8年了嗎?”崔岱沒有退縮。

丁所長還說, 每一次去米斯空都是一次生死考驗。 崔岱親身體驗證實了這句話。 他說:“這次在帕米爾高原上, 騎駱駝、趟冰河、走懸崖、翻達阪、過索道, 我全經歷了, 可謂九死一生。 ”

崔岱回憶說, 太陽落山了, 汽車也走到了沒路的地方, 我們開始了20公里山路的攀爬。 我扛著相機設備跟在丁所後面, 深一腳淺一腳地走。

最驚心動魄的要算坐滑輪筐子過索道。 索道的兩根鋼繩就穿越在兩山之間, 一個裝人的鐵筐連接著滑輪, 底下就是無底深淵。 站在筐裡的人全憑自己的臂力滾動滑輪把自己渡過去。

這是我人生頭一遭過索道, 著實害怕, 呼吸不夠用, 心跳超速, 不敢走, 卻不得不走。

顫顫巍巍過了索道, 又要在黑夜中爬六七十度的山崖陡坡。 萬籟俱寂,只聽到自己的喘氣聲。大約2個小時的光景,我們靠兩隻腳小心翼翼踩著岩石,趴著、爬著挪過來的。在可以坐下來休息一下的地方,我對著答錄機氣喘吁吁地錄道:此時此刻,喝一口水是幸福的、走平路是幸福的、睡覺是幸福的、吸一口氧是幸福的。

丁所長說這不算啥,又喘著大氣給我講了一段故事:有一年臨近春節,自己和同事被困在派出所,電話線也被大雪壓斷,妻子擔心他,便和小舅子駕車帶著饢、榨菜和肉來看望自己,行至5200米的瑪律洋冰雪達阪時,一半是冰,一半是積雪,稍有不慎就會掉入峽谷。他們只好下車走,三個多小時後,兩個人終於摸到了派出所。當丁發根看到妻子頭上頂著厚厚的冰雪踉蹌走來時,淚水奪眶而出,他沖上前一把將妻子摟進懷裡:“你傻啊!不要命了!山上有狼啊!”

這樣的故事,崔岱聽了一路,感動了一路,感慨了一路。

丁發根騎著駱駝前行,在返程路上,他們又遇到了更驚心動魄的一幕。

“小駱駝被沖走了,完了完了……”

正在注視著駝隊的派出所民警巴都夏·蓋姑力在我身後叫出了聲,跟隨駝隊一起過河的一峰小駱駝,因體重較輕,走到河中心時,被河水瞬間沖走,然後緊接著的鹿鴻亮和一名塔吉克族民兵騎的駱駝也開始出現險情,駱駝站立不穩,並漂了起來,鹿鴻亮和塔吉克族民兵雙雙掉進河中,河水瞬間將他們淹沒,並向下游漂移。我當時被這一場景震住了,大腦一片空白。

這時,騎在駝背上的丁發根試圖接近落水的鹿鴻亮和塔吉克族民兵,並將腰帶抽出,拋向在河水中掙扎呼救的鹿鴻亮……

從米斯空回來的第二天,鹿鴻亮就住院了,我和丁發根一起去醫院看望他。在車上丁發根對我說,昨晚鹿鴻亮一個人在家流了一晚上的眼淚,膝蓋骨實在太痛了,不知道是在水中被駱駝踢中,還是什麼原因,走不成路了。

這是崔岱對那次返程中的一段描寫。

《高原守護者》的力量

回來後,一路的非常經歷讓崔岱激情澎湃,他用了兩天的時間,一氣呵成了兩萬字的長篇通訊《征服瑪律洋--“保爾”員警丁發根的高原警事》。

人們從出自崔岱之手的文字、圖片和影像視頻看到了新疆高原民警的“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的精神和“過千峰萬壑,走千山萬水、曆千辛萬苦、走千家萬戶、想千方百計”的工作狀態。

英雄丁發根走進了人們心裡。

2017年2月,丁發根榮獲第二屆全疆最美員警榮譽稱號。

2017年5月19日,全國公安系統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被評為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榮立一等功的丁發根被特意安排在第一排,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崔岱以記者的責任發掘了戰友丁發根,並展示給人們,昇華成為一種精神、一種力量,深深地感召著人們、鼓舞著人們。

向“最後的敬禮”敬禮

“敬完最後一個禮,他離開了人世。他叫連龍,系喀什地區塔西南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是我們至親的戰友,今年43歲。上有老、下有小,因突發心臟病,于昨天淩晨搶救無效離世。”

崔岱眼中含著淚花對記者說:“這張照片是連龍的妻子從連龍手機裡翻到的,是連龍自拍的。或許,連龍對這一天已經有預感,所以他選擇了用敬禮的方式來告慰自己的員警生涯。作為一名長年奮戰在南疆一線的宣傳民警,我報導過很多感人故事,見證過許多英雄壯舉,也時常為我的戰友們身上所體現的那種‘真的猛士’精神所感動。但是,能夠直擊心靈,並且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的莫過於連龍靜靜地躺在病床上,靜靜地留下這最後的敬禮。

崔岱去了連龍生前的宿舍,看到了他桌子上擺放的黨章和櫃子裡一本三等功榮譽證書。因為評優報功,連龍總是把機會留給戰友,這是他唯一的立功證書。

連龍的母親回憶,兒子總是風風火火、匆匆忙忙,幾乎沒有在家安安穩穩吃過一頓飯。但只要進家,第一件事一定是把警帽脫下來,工工整整擺放好;把警服脫下,工工整整掛好。連龍妻子從家裡地下室看到5麻袋連龍搜集來卻沒來得及送走的衣物。家人按照連龍的心願,交給了連龍在澤普的貧困鄉親。

鋼針紮痛網友心

執著地講述喀什民警故事的崔岱成了名副其實的“大V”。

2015年5月,勞累了一天的崔岱終於躺了下來,習慣地翻看著手機裡的微信。

翻著翻著,一張來自喀什地區特警支隊的圖片牢牢抓住了他的眼球——一隻手的小拇指並排釘著四根鋼釘。

第二天,崔岱迫不及待地找到了照片的作者、戰友周濤,又找到了“手指鋼釘”的主人夏特,一段感人的故事被挖了出來。

當年2月,夏特在執行任務時左手小拇指骨折受傷,因任務繁忙,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兩個月後,醫生面對已經變形的小拇指,只好用四根鋼釘進行固定矯治。帶著四根鋼釘的夏特沒有停止工作和訓練。

駐疆解放軍某醫院主動接夏特入院進行治療,並由此掀起了全國網友關愛新疆民警的熱潮,夏特獲得了社會對英雄應有的尊敬。

今年4月,夏特和他的團隊先後獲得新疆五四青年集體獎章和全國五四青年集體獎章,成為本年度新疆入圍的惟一團隊。5月,夏特被評為首屆感動喀什十大人物,還因此上了《新聞聯播》。

崔岱和村民在一起。

情深義重的“大V”

在崔岱的記憶裡,還刻著很多難以忘懷的畫面。每一幅畫面,每一段文字都情深義重。

他拍攝的《戰地休整》獲“平安新疆”圖片一等獎。畫面抓拍了在野外接受極限訓練,正在短暫休整的年輕特警們。從他們渾身上下裹滿的沙塵、泥土就能想像到訓練的艱苦程度;但年輕的特警們整齊而精神地坐在地上,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歡笑,就像從戰場上凱旋的勇士。

另一個孩子就是“最後的敬禮”連龍的女兒。2017年3月,在連龍去世兩個月時,他的女兒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崔岱再次求助社會。人們記得連龍,心疼連龍的女兒,捐助善款從各個管道彙集而來。如今,孩子在上海醫治,病情穩中見好。

崔岱用鏡頭、用文筆雕刻的新疆員警群體形象,呈現的是新疆員警的忠誠、隱忍和擔當,收穫的是人們對新疆員警的讚歎和敬佩。

萬籟俱寂,只聽到自己的喘氣聲。大約2個小時的光景,我們靠兩隻腳小心翼翼踩著岩石,趴著、爬著挪過來的。在可以坐下來休息一下的地方,我對著答錄機氣喘吁吁地錄道:此時此刻,喝一口水是幸福的、走平路是幸福的、睡覺是幸福的、吸一口氧是幸福的。

丁所長說這不算啥,又喘著大氣給我講了一段故事:有一年臨近春節,自己和同事被困在派出所,電話線也被大雪壓斷,妻子擔心他,便和小舅子駕車帶著饢、榨菜和肉來看望自己,行至5200米的瑪律洋冰雪達阪時,一半是冰,一半是積雪,稍有不慎就會掉入峽谷。他們只好下車走,三個多小時後,兩個人終於摸到了派出所。當丁發根看到妻子頭上頂著厚厚的冰雪踉蹌走來時,淚水奪眶而出,他沖上前一把將妻子摟進懷裡:“你傻啊!不要命了!山上有狼啊!”

這樣的故事,崔岱聽了一路,感動了一路,感慨了一路。

丁發根騎著駱駝前行,在返程路上,他們又遇到了更驚心動魄的一幕。

“小駱駝被沖走了,完了完了……”

正在注視著駝隊的派出所民警巴都夏·蓋姑力在我身後叫出了聲,跟隨駝隊一起過河的一峰小駱駝,因體重較輕,走到河中心時,被河水瞬間沖走,然後緊接著的鹿鴻亮和一名塔吉克族民兵騎的駱駝也開始出現險情,駱駝站立不穩,並漂了起來,鹿鴻亮和塔吉克族民兵雙雙掉進河中,河水瞬間將他們淹沒,並向下游漂移。我當時被這一場景震住了,大腦一片空白。

這時,騎在駝背上的丁發根試圖接近落水的鹿鴻亮和塔吉克族民兵,並將腰帶抽出,拋向在河水中掙扎呼救的鹿鴻亮……

從米斯空回來的第二天,鹿鴻亮就住院了,我和丁發根一起去醫院看望他。在車上丁發根對我說,昨晚鹿鴻亮一個人在家流了一晚上的眼淚,膝蓋骨實在太痛了,不知道是在水中被駱駝踢中,還是什麼原因,走不成路了。

這是崔岱對那次返程中的一段描寫。

《高原守護者》的力量

回來後,一路的非常經歷讓崔岱激情澎湃,他用了兩天的時間,一氣呵成了兩萬字的長篇通訊《征服瑪律洋--“保爾”員警丁發根的高原警事》。

人們從出自崔岱之手的文字、圖片和影像視頻看到了新疆高原民警的“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的精神和“過千峰萬壑,走千山萬水、曆千辛萬苦、走千家萬戶、想千方百計”的工作狀態。

英雄丁發根走進了人們心裡。

2017年2月,丁發根榮獲第二屆全疆最美員警榮譽稱號。

2017年5月19日,全國公安系統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被評為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榮立一等功的丁發根被特意安排在第一排,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崔岱以記者的責任發掘了戰友丁發根,並展示給人們,昇華成為一種精神、一種力量,深深地感召著人們、鼓舞著人們。

向“最後的敬禮”敬禮

“敬完最後一個禮,他離開了人世。他叫連龍,系喀什地區塔西南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是我們至親的戰友,今年43歲。上有老、下有小,因突發心臟病,于昨天淩晨搶救無效離世。”

崔岱眼中含著淚花對記者說:“這張照片是連龍的妻子從連龍手機裡翻到的,是連龍自拍的。或許,連龍對這一天已經有預感,所以他選擇了用敬禮的方式來告慰自己的員警生涯。作為一名長年奮戰在南疆一線的宣傳民警,我報導過很多感人故事,見證過許多英雄壯舉,也時常為我的戰友們身上所體現的那種‘真的猛士’精神所感動。但是,能夠直擊心靈,並且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的莫過於連龍靜靜地躺在病床上,靜靜地留下這最後的敬禮。

崔岱去了連龍生前的宿舍,看到了他桌子上擺放的黨章和櫃子裡一本三等功榮譽證書。因為評優報功,連龍總是把機會留給戰友,這是他唯一的立功證書。

連龍的母親回憶,兒子總是風風火火、匆匆忙忙,幾乎沒有在家安安穩穩吃過一頓飯。但只要進家,第一件事一定是把警帽脫下來,工工整整擺放好;把警服脫下,工工整整掛好。連龍妻子從家裡地下室看到5麻袋連龍搜集來卻沒來得及送走的衣物。家人按照連龍的心願,交給了連龍在澤普的貧困鄉親。

鋼針紮痛網友心

執著地講述喀什民警故事的崔岱成了名副其實的“大V”。

2015年5月,勞累了一天的崔岱終於躺了下來,習慣地翻看著手機裡的微信。

翻著翻著,一張來自喀什地區特警支隊的圖片牢牢抓住了他的眼球——一隻手的小拇指並排釘著四根鋼釘。

第二天,崔岱迫不及待地找到了照片的作者、戰友周濤,又找到了“手指鋼釘”的主人夏特,一段感人的故事被挖了出來。

當年2月,夏特在執行任務時左手小拇指骨折受傷,因任務繁忙,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兩個月後,醫生面對已經變形的小拇指,只好用四根鋼釘進行固定矯治。帶著四根鋼釘的夏特沒有停止工作和訓練。

駐疆解放軍某醫院主動接夏特入院進行治療,並由此掀起了全國網友關愛新疆民警的熱潮,夏特獲得了社會對英雄應有的尊敬。

今年4月,夏特和他的團隊先後獲得新疆五四青年集體獎章和全國五四青年集體獎章,成為本年度新疆入圍的惟一團隊。5月,夏特被評為首屆感動喀什十大人物,還因此上了《新聞聯播》。

崔岱和村民在一起。

情深義重的“大V”

在崔岱的記憶裡,還刻著很多難以忘懷的畫面。每一幅畫面,每一段文字都情深義重。

他拍攝的《戰地休整》獲“平安新疆”圖片一等獎。畫面抓拍了在野外接受極限訓練,正在短暫休整的年輕特警們。從他們渾身上下裹滿的沙塵、泥土就能想像到訓練的艱苦程度;但年輕的特警們整齊而精神地坐在地上,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歡笑,就像從戰場上凱旋的勇士。

另一個孩子就是“最後的敬禮”連龍的女兒。2017年3月,在連龍去世兩個月時,他的女兒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崔岱再次求助社會。人們記得連龍,心疼連龍的女兒,捐助善款從各個管道彙集而來。如今,孩子在上海醫治,病情穩中見好。

崔岱用鏡頭、用文筆雕刻的新疆員警群體形象,呈現的是新疆員警的忠誠、隱忍和擔當,收穫的是人們對新疆員警的讚歎和敬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