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演講實錄丨以智慧之名標記這個時代!李德毅院士最新深度演講乾貨

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杭州)國際機器人西湖論壇2017年12月20日-23日在杭州成功舉辦。 論壇上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 中國工程院李德毅院士發表了題為《人工智慧:經濟發展新引領 社會發展加速器》的演講。

如今整個社會包裹在人工智慧的巨大泡沫中, 對於人工智慧有人期待、有人恐懼, 而最關鍵的是要有人高屋建瓴的分析人工智慧的來龍去脈, 分析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學科屬性, 以便更好的佈局未來的智慧。

轉自 機器人大講堂

科學技術的發展史就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拓展史。

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 伴隨著機械革命、電氣革命和資訊革命, 我們走過了農耕社會、工業社會、資訊社會。 而當我們站在這個歷史關口時, 發現人口紅利、勞動紅利已逐漸消失, 勞動工具轉向了機遇資料、資訊、知識、價值和智慧的智力工具時, 我想這個社會我們應該用智慧來命名。

幾天前, 李德毅院士在杭州舉辦的西湖論壇發表了題為《人工智慧:經濟發展新引領 社會發展加速器》的演講, 如今整個社會包裹在人工智慧的巨大泡沫中, 對於人工智慧有人期待、有人恐懼, 而最關鍵的是要有人高屋建瓴的分析人工智慧的來龍去脈, 分析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學科屬性, 以便更好的佈局未來的智慧。 李德毅院士, 應該就是眾多看得清智慧本質的一個人。

所以我們今天, 把李德毅院士的演講內容整理如下, 帶您走進他老人家眼中的人工智慧(內容略有刪減與修改):

我們應該用智慧給這個時代命名

去年, 是人工智慧60年, 在這60年中, 人工智慧一路跌跌爬爬、驚心動魄, 經歷了兩個寒冬之後, 我們終於迎來了它的第三個春天(甚至我們還在討論, 它是否還要經過第三個寒冬)。 如今我們把人工智慧的火爆看成是歷史的使然, 是寬頻通信、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資料以後, 簡單來說是大資料成就了人工智慧。

科學技術的發展史就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拓展史, 是人類勞動工具的發展史。 我們走過了農耕社會、工業社會、資訊社會, 打開來看這裡面有數位化、自動化和網路化, 到今天, 我們終於發現, 我們應該用智慧給這個時代命名。

回顧科學的發展史, 人類基本上都是在研究物質和能量, 而到今天勞動工具轉向了基於資料、資訊、知識、價值和智慧的智力工具。 人口紅利、勞動力紅利不再靈光, 智慧的紅利來了!

舉兩個典型的案例說明人工智慧怎樣改變人類的生活:

第一個例子

圍棋起源於中國, 至今已有4000年的歷史。 起初人們有5×5的棋盤來培養孩子的智商, 看誰占的子多。 後來人們發現這樣很好玩, 便把棋盤擴大從8×8,9×9。

到宋唐開始人們發現19×19的棋盤已經非常複雜了, 便沒有再擴大。 長久以來, 人們都認為圍棋是人類智商的衡量標杆, 頂級智商的人類才能摘得圍棋冠軍的桂冠。 但AlphaGo的出現打敗了我們的驕傲, 而後續的反覆運算產品, 終於讓我們發現, 在棋盤博弈領域我們永遠無法追趕人工智慧了。

17年初偽裝成Master的AlphaGo連勝60名人類圍棋高手, 最後戰勝了柯潔, 從此人類再沒有能抗衡人工智慧的圍棋選手了, 10月AlphaGo Zero問世訓練3天之後就以100:0擊敗上一版本的AlphaGo, 12月AlphaZero橫空出世, 不需要任何大資料的訓練, 只需輸入規則, 。 自學8小時便完爆人類所有棋類遊戲。

至此, 圍棋智慧的升級速度遠遠大於圍棋手段位元的進化速度, 尤其重要的是, 遠遠大於單個生物腦的進化速度。

第二個例子

人類的駕駛技術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考完駕照,出幾次事故,積累一些經驗,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煉便從一個菜鳥進化成一個老司機。現在人工智慧的典型案例,就是將取代司機成就一個駕駛腦,即無人駕駛、自動駕駛。

對於一個駕駛員來說,對出現的地裡環境留下深刻的記憶,我們叫做駕駛員腦中的活地圖,駕駛員開車更多的是靠記憶而不是靠計算。我們如果把一個自動駕駛汽車從北京拿到杭州來,它很快會成為杭州的活地圖,但對於人類駕駛員來說,這至少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對特定場地的駕駛事故以及駕駛技巧方面的積累也是如此。

因此駕駛腦的升級速度會遠大于人類駕駛員駕駛技巧的進化速度,因此像霍金這樣的大科學家都在擔心人工智慧會不會毀滅人類。

關於一級學科:智慧科學技術

人工智慧是什麼?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經過8年的努力,終於把智慧技術的內涵和外延搞清楚了。

“探究人類智慧活動的機理和規律,構造受人腦啟發的人工智慧體,研究如何讓智慧體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勝任的工作,形成模擬人類智慧行為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所構建的機器人或者智慧系統,能夠像人一樣思考和行動,並進一步提升人的智慧。”這是我對人工智慧簡潔的定義。

很多人問為什麼不把人工智慧定為一級學科,而是把智慧科學技術定為一級學科。我們認為,對於老百姓來說智慧科學技術就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就是智慧科學技術。至於這樣定的理由因為,首先在人工智慧60年的發展歷程中,這個詞出現的頻率並不高,反而智慧的頻率很高,用智慧科學技術定義更為嚴謹;第二,人類智慧離不開人工智慧,要研究人工智慧一定要研究人的智慧;第三,機器的智慧需要人來培養,與人交互;第四,人與機器人的混合智慧,可能是一群人研製機器人互相啟發的智慧。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把一級學科叫成智慧科學技術的原因。

人工智慧的內涵可以用四個二級學科來替代:腦認知基礎、機器感知與模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與理解、知識工程。人工智慧的外延是機器人與智慧系統。人工智慧的內涵是它的支撐,外延是它的表現。

智慧科學技術學科,發展歷史如此悠久,奠基人陣容如此強大,以及華人和中華文化在其中的作用如此明顯,是許多其他一級學科難以比擬的。

告別喧囂,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經過60年的發展,人工智慧已經變得不是那麼吵吵嚷嚷,它用無聲、創新驅動,靠思想來擔當,它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這個問題是人工智慧的起點和落腳點。

不僅是材料、能源、成本製造,更重要的是智慧和智慧工具,體現了人類認認真真的創造能力,成為人類應用世界、改造世界的新的切入點,成為先進社會最重要的經濟來源。智慧是體現創新驅動發展源頭共建能力的時代需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中國在研究新的時代背景下如此這麼做事。

機器人將成為人類認知自然與社會、擴展智力,走向智慧生活的重要伴侶,展現形態,已改變了人類的生長活動、經濟活動或社會生活。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應當好好考慮當前人工智慧對中國最大的衝擊的行業是哪些,衝擊最大的行業是哪些。

我認為當前人工智慧衝擊最大行業的第一大行業就是製造業。無論是針對材料的流程製造,還是針對裝備的離散製造,製造業都是實體經濟的劑量,但是現代製造改革開放,汽車產銷量已經連續8年居世界第一。工業機器人在製造業的應用比較突出,所以你們到汽車廠去看看,他們怎麼用機器人的,你就知道這個國家怎麼樣。但是2016年,我國每萬名49台,而韓國是531台。差距巨大,我們不能自己盲目地高興。我們有一句話叫無知者無畏,那怎麼行?智慧化的新能源汽車正成為製造業的下一個風口,機器換人勢在必行。

第二個衝擊,我認為是教育。雲計算、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成就了慕課、微課,機器人要把教室轉型為教練,將來會有更多的教練機器人替代人類的教室,或者那個課堂更大,或者那個課堂更小,主要是交互。教育紅利是中國人口紅利中的最大紅利,是中國2030年成為人工智慧強國的基礎所在。現在不改變教育,怎麼可能讓我們在2030年成為全球的製造點。

第三個產業,醫療。醫療是民生問題,自古以來,看病都是不均等的隨機事件,早診和確診一直是老大難問題,全球全國上百萬的存檔著海量的帶人類專家標注的醫療影像和各類病情案例大資料,如果能隱去姓名共用,通過深度學習構成各種各樣的醫療影像“讀片”專家系統和機器人精准診斷助理,實現個性化遠端雲醫療。人工智慧實現“醫療三級跳”將會給老百姓帶來最大的獲得感。

第四個產業,金融。金融的天然生態就是大資料,金融和人工智慧的契合度最高,無論是資金流關聯分析、放貸風險管控、信用評定和管理,還是身份認證、客戶金融行業分析、個性理財。所以我個人認為人工智慧必將衝擊金融。

最後,讓我們看看,2030年其實並不遙遠,在我們的星球上,機器人新人類正發展為人類的夥伴,他們有智慧、有個性、有行為能力,甚至還有情感,機器人給人類帶來的影響將遠遠超過電腦和互聯網在過去幾十年間已經對世界造成的改變。

我國將成為機器人最大市場,機器人是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只有原創性的智慧科學技術,才使我們成為機器人產品或機器人市場規定的制定者和主導者。

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人類學會運用工具、製造工具和發明機器的歷史,機器使人類更強大。今天人類正在發明機器人,機器人一定會使人類更聰明,人類一定會更加尊嚴、更加優雅、更加智慧地生活。各式各樣的人機協同的機器人,為我們迎來了人與機器人共同的新時代,伴隨優雅的舞曲,毋庸置疑,人類始終是王者!

第二個例子

人類的駕駛技術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考完駕照,出幾次事故,積累一些經驗,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煉便從一個菜鳥進化成一個老司機。現在人工智慧的典型案例,就是將取代司機成就一個駕駛腦,即無人駕駛、自動駕駛。

對於一個駕駛員來說,對出現的地裡環境留下深刻的記憶,我們叫做駕駛員腦中的活地圖,駕駛員開車更多的是靠記憶而不是靠計算。我們如果把一個自動駕駛汽車從北京拿到杭州來,它很快會成為杭州的活地圖,但對於人類駕駛員來說,這至少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對特定場地的駕駛事故以及駕駛技巧方面的積累也是如此。

因此駕駛腦的升級速度會遠大于人類駕駛員駕駛技巧的進化速度,因此像霍金這樣的大科學家都在擔心人工智慧會不會毀滅人類。

關於一級學科:智慧科學技術

人工智慧是什麼?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經過8年的努力,終於把智慧技術的內涵和外延搞清楚了。

“探究人類智慧活動的機理和規律,構造受人腦啟發的人工智慧體,研究如何讓智慧體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勝任的工作,形成模擬人類智慧行為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所構建的機器人或者智慧系統,能夠像人一樣思考和行動,並進一步提升人的智慧。”這是我對人工智慧簡潔的定義。

很多人問為什麼不把人工智慧定為一級學科,而是把智慧科學技術定為一級學科。我們認為,對於老百姓來說智慧科學技術就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就是智慧科學技術。至於這樣定的理由因為,首先在人工智慧60年的發展歷程中,這個詞出現的頻率並不高,反而智慧的頻率很高,用智慧科學技術定義更為嚴謹;第二,人類智慧離不開人工智慧,要研究人工智慧一定要研究人的智慧;第三,機器的智慧需要人來培養,與人交互;第四,人與機器人的混合智慧,可能是一群人研製機器人互相啟發的智慧。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把一級學科叫成智慧科學技術的原因。

人工智慧的內涵可以用四個二級學科來替代:腦認知基礎、機器感知與模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與理解、知識工程。人工智慧的外延是機器人與智慧系統。人工智慧的內涵是它的支撐,外延是它的表現。

智慧科學技術學科,發展歷史如此悠久,奠基人陣容如此強大,以及華人和中華文化在其中的作用如此明顯,是許多其他一級學科難以比擬的。

告別喧囂,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經過60年的發展,人工智慧已經變得不是那麼吵吵嚷嚷,它用無聲、創新驅動,靠思想來擔當,它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這個問題是人工智慧的起點和落腳點。

不僅是材料、能源、成本製造,更重要的是智慧和智慧工具,體現了人類認認真真的創造能力,成為人類應用世界、改造世界的新的切入點,成為先進社會最重要的經濟來源。智慧是體現創新驅動發展源頭共建能力的時代需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中國在研究新的時代背景下如此這麼做事。

機器人將成為人類認知自然與社會、擴展智力,走向智慧生活的重要伴侶,展現形態,已改變了人類的生長活動、經濟活動或社會生活。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應當好好考慮當前人工智慧對中國最大的衝擊的行業是哪些,衝擊最大的行業是哪些。

我認為當前人工智慧衝擊最大行業的第一大行業就是製造業。無論是針對材料的流程製造,還是針對裝備的離散製造,製造業都是實體經濟的劑量,但是現代製造改革開放,汽車產銷量已經連續8年居世界第一。工業機器人在製造業的應用比較突出,所以你們到汽車廠去看看,他們怎麼用機器人的,你就知道這個國家怎麼樣。但是2016年,我國每萬名49台,而韓國是531台。差距巨大,我們不能自己盲目地高興。我們有一句話叫無知者無畏,那怎麼行?智慧化的新能源汽車正成為製造業的下一個風口,機器換人勢在必行。

第二個衝擊,我認為是教育。雲計算、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成就了慕課、微課,機器人要把教室轉型為教練,將來會有更多的教練機器人替代人類的教室,或者那個課堂更大,或者那個課堂更小,主要是交互。教育紅利是中國人口紅利中的最大紅利,是中國2030年成為人工智慧強國的基礎所在。現在不改變教育,怎麼可能讓我們在2030年成為全球的製造點。

第三個產業,醫療。醫療是民生問題,自古以來,看病都是不均等的隨機事件,早診和確診一直是老大難問題,全球全國上百萬的存檔著海量的帶人類專家標注的醫療影像和各類病情案例大資料,如果能隱去姓名共用,通過深度學習構成各種各樣的醫療影像“讀片”專家系統和機器人精准診斷助理,實現個性化遠端雲醫療。人工智慧實現“醫療三級跳”將會給老百姓帶來最大的獲得感。

第四個產業,金融。金融的天然生態就是大資料,金融和人工智慧的契合度最高,無論是資金流關聯分析、放貸風險管控、信用評定和管理,還是身份認證、客戶金融行業分析、個性理財。所以我個人認為人工智慧必將衝擊金融。

最後,讓我們看看,2030年其實並不遙遠,在我們的星球上,機器人新人類正發展為人類的夥伴,他們有智慧、有個性、有行為能力,甚至還有情感,機器人給人類帶來的影響將遠遠超過電腦和互聯網在過去幾十年間已經對世界造成的改變。

我國將成為機器人最大市場,機器人是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只有原創性的智慧科學技術,才使我們成為機器人產品或機器人市場規定的制定者和主導者。

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人類學會運用工具、製造工具和發明機器的歷史,機器使人類更強大。今天人類正在發明機器人,機器人一定會使人類更聰明,人類一定會更加尊嚴、更加優雅、更加智慧地生活。各式各樣的人機協同的機器人,為我們迎來了人與機器人共同的新時代,伴隨優雅的舞曲,毋庸置疑,人類始終是王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