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山西版798亮相!原晉華紡織廠“晉華1919·中國營造大坊”啟動,就在今天!

百年風雨洗盡滄桑新顏登場, 幾代深情退去喧囂榮耀歸來。 12月23日, 晉華紡織廠舊址修繕竣工暨晉華1919·中國營造大坊啟動儀式在晉化紡織廠舊址盛大舉行。 晉中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出席了啟動儀式。 現場, 為慶賀承載著厚厚歷史的晉華紡織廠舊址修繕竣工, 晉中市委書記胡玉亭為迎接在這片剛剛修葺完成的晉華寶地即將誕生的晉華1919·中國營造大坊, 推開晉華這扇塵封已久的大門, 開啟百年晉華的新時代。

1919年,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和列強的入侵, 一直走在發展和變革前沿的山西, 湧現出一批希望用技術改變中國命運的實業產業, 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晉華紡織廠。 晉華紡織廠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進入發展鼎盛時期, 成為山西乃至華北地區最大的紡織企業。 但隨著國家整體經濟體質的轉變, 歷經百年風雨的晉華, 由於種種原因不堪重負,

在2006年宣佈破產, 轟鳴了近百年的機器聲歸於沉寂。

保護是為了記憶, 更是為了傳承, 在晉中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中, 晉華紡織廠標刻下了重要的座標點。 2016年,晉中市正式啟動實施晉華紡織廠舊址保護利用項目即“晉華1919項目”。 晉中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成說:“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

晉華廠舊址修繕已經完成, 標誌著從基礎建設階段轉入內涵發展階段, 下一步要立足‘創造性轉化, 創新型發展’總基調, 注重專案的差別性和標誌性, 真正從尊重歷史, 傳承文化的角度, 實施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 建設凸顯晉華特色的工業博物館, 具有晉中氣質的城市工業文化空間。 晉中市委、市政府將一如既往關注支援項目的發展, 為專案建設提供跟蹤服務, 推動專案順利實施, 我們相信, 以‘營造·新時代’為主題的‘晉華1919·中國營造大坊’不僅會永久性留存晉中紡織工業發展史的活化記憶行, 將在全省起到示範性作用, 成為我省文物資源保護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的典型案例。

“晉華紡織廠舊址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文物價值、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 是不可多得的工業遺產。 如何進行保護與活化, 我們進行了反復論證與思考。 最終, 我們擯棄通常的“改造出租”模式, 探索以“營造產業”為內核的園區5.0模式。 即以晉華1919園區為物理載體,

彙聚營造產業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 構建產業協同創新生態系統, 樹立中國營造大坊的品牌, 進而以此為平臺, 開拓傳統建築營造運營市場, 在晉中導入一個新的產業, 推動產城融合, 實現地方經濟轉型升級。 ”天津創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征說。

據介紹,園區將依託晉中乃至全省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放眼全國,以“營舊宗、造新意”為宗旨,以“梳理基於傳統中國的營造理論體系、構建符合未來需求的匠作區域空間,為中國建築世界影響儲備良作大匠”為願景,通過設定“營造研習所”、“營造研究院”、“營造產業基金”,形成集項目承接、投資孵化、技術創新於一體的營造產業集群,還工業遺產以全新產業價值。

作為“晉華1919·中國營造大坊”發起人,歐陽甯明說:“三晉,曾經是譽滿華夏大地的營造大省,現存地上古建築遺跡占全國75%以上,寺觀彩塑、壁畫藝術遺存更是占全國的90%以上,營造文化底蘊極具深厚,人文薈萃,工匠更是遍及鄉村角落,山西自古以來,匠走天下,匠通天下!文營贏天下,匠造立社稷,我們期待,通過對老晉華廠遺址的修復和新晉華1919的營建,集百工,聚百匠,使以古典建築,雕塑,壁畫為主的傳統營造十三作的藝術和技藝,得以挖掘、傳承,弘揚和發展。營以舊宗,卻造以新意,集遊學,實踐,研究,交流,展示,商貿,形成營造的產業鏈和產業平臺,開拓創新,向外輸出以文化為核心價值的營造技藝和產業輸出,在山西新一輪的產業轉型洪流中,將傳統的支柱煤炭產業轉化為新時代的營造文化產業,重塑山西營造大省形象,重樹山西營造大省聲譽。”

隨後,參加啟動儀式的領導及嘉賓參觀了在晉華1919園區舉辦的晉華圖片展。當天下午,以《文藝復興》為主題的論壇在晉華1919園區歐式辦公樓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借此機會分享了在各自領域的研究成果。

據瞭解,策劃和執行這個活動的機構,是國術之光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這家企業是我省一家專業大型會展會務企業,在省內外策劃和執行過各種大型活動,是國家商務部公佈的首批重點聯繫企業。

據介紹,園區將依託晉中乃至全省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放眼全國,以“營舊宗、造新意”為宗旨,以“梳理基於傳統中國的營造理論體系、構建符合未來需求的匠作區域空間,為中國建築世界影響儲備良作大匠”為願景,通過設定“營造研習所”、“營造研究院”、“營造產業基金”,形成集項目承接、投資孵化、技術創新於一體的營造產業集群,還工業遺產以全新產業價值。

作為“晉華1919·中國營造大坊”發起人,歐陽甯明說:“三晉,曾經是譽滿華夏大地的營造大省,現存地上古建築遺跡占全國75%以上,寺觀彩塑、壁畫藝術遺存更是占全國的90%以上,營造文化底蘊極具深厚,人文薈萃,工匠更是遍及鄉村角落,山西自古以來,匠走天下,匠通天下!文營贏天下,匠造立社稷,我們期待,通過對老晉華廠遺址的修復和新晉華1919的營建,集百工,聚百匠,使以古典建築,雕塑,壁畫為主的傳統營造十三作的藝術和技藝,得以挖掘、傳承,弘揚和發展。營以舊宗,卻造以新意,集遊學,實踐,研究,交流,展示,商貿,形成營造的產業鏈和產業平臺,開拓創新,向外輸出以文化為核心價值的營造技藝和產業輸出,在山西新一輪的產業轉型洪流中,將傳統的支柱煤炭產業轉化為新時代的營造文化產業,重塑山西營造大省形象,重樹山西營造大省聲譽。”

隨後,參加啟動儀式的領導及嘉賓參觀了在晉華1919園區舉辦的晉華圖片展。當天下午,以《文藝復興》為主題的論壇在晉華1919園區歐式辦公樓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借此機會分享了在各自領域的研究成果。

據瞭解,策劃和執行這個活動的機構,是國術之光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這家企業是我省一家專業大型會展會務企業,在省內外策劃和執行過各種大型活動,是國家商務部公佈的首批重點聯繫企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