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剛返中超就遇寒冬一方撤資受傷的不僅大連 東北足球從未如此失落

剛剛結束的本賽季中甲聯賽, 大連一方的成功沖超給萬馬齊喑的東北足球帶來一線曙光。 不過就在球迷為此歡欣鼓舞, 期待大連足球重新昔日輝煌的時候, 大連一方官方的一紙換帥聲明又讓大家被澆了兜頭一盆冷水。 本身老帥馬林的上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奇怪的是, 這則任命卻是由大連體育局發出的, 宣佈的是大連市足協秘書長, 俱樂部竟然只充當了傳聲筒的作用。 一切跡象都表明, 為大連足球重返中超立下汗馬功勞的一方集團, 已經撤資, 這對於雄心勃勃的大連足球來說,

無疑是一次重大打擊。

馬林上任官宣大有玄機

該來的終於會來的, 不過對於東北的球迷而言, 這個冬天尤其寒冷。 2017賽季中超, 兩支東北的球隊延邊和遼足雙雙降級, 東北足球版圖上只剩下長傳亞泰苦苦支撐, 雖然這並非遼寧和延邊足球歷史上第一次降級,

但這一次帶給球迷的失望遠遠大於前幾次。 本來大連的沖超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但如今又遭遇撤資, 東北足球從未如此失落。

大連足球再遭打擊

遼足的降級是天災人禍共同作用的結果, 賽季初的主力球員轉會是自己作死, 詹姆斯的重傷則是天災。

自打詹姆斯在與貴州恒豐智誠的比賽中受傷之後, 進攻不力, 防守漏洞百出, 千瘡百孔的遼足除了降級, 貌似也沒有其他的選擇。 從職業聯賽之初的黎兵轉會帶來的遼足第一次降級, 到遼小虎分崩離析最終08年第二次降級。 這兩年, 16年張鷺、丁海峰和秦升離隊, 本賽季一波主力球員各奔四方, 短短兩個賽季遼足就幾乎賣出了整整一套的主力陣容, 也許直到現在球迷才明白遼足俱樂部“換個活法”的真正涵義:到中甲去廝混。

遼足降級

延邊富德, 這個叫了兩個賽季的名字如今也不得不繼續改名, 上賽季富德保險集團曾經與延邊俱樂部簽下了合作協定, 佔據了70%的股份, 準備將延邊打造出抑制職業化俱樂部, 但在今年的上半賽季, 富德集團又打了退堂鼓, 以經營困難的理由撤資讓延邊足球重新開始裸奔的日子。 這也導致在幾名上賽季立下汗馬功勞的韓國外援離隊之後, 延邊根本無力繼續買進實力相當的外援補充實力。 雖然球隊依舊打的非常頑強,

但精氣神並不是贏得比賽的必需品, 實力才是硬通貨。 當然, 比起遼足自己的作死, 延邊的降級還是博得了不少的淚水和同情。

富德已經成為歷史

與上述兩支降級的球隊不同的是, 本賽季投入巨大的長春亞泰雖然賽季初也很狼狽, 但在解雇李章洙並扶正陳金剛以後, 球隊的硬實力還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輕輕鬆松就完成了保級的任務。硬實力哪裡來?自然是買來的,伊哈洛胡斯蒂等人的表現可不是蓋的。

伊哈洛實力出眾

也許說到這個時候,東北足球萎靡不振的原因貌似已經出來了,那就是沒錢。但沒錢的根本原因是東北經濟大環境的持續惡化。作為老牌的重工業基地,東三省在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之前都傲視全國,八十年代初到90年代出也有著前四的排名,而那個時候,也是遼寧足球稱霸中國足壇的盛世。從國內聯賽十冠王到亞俱杯冠軍,當時甚至有“國家隊未必打得過遼寧隊”的說法,佔據了國家隊大半壁江山的遼寧隊還真的有這種底氣。

十冠王是遼足的輝煌記憶

不過到了94年,遼寧就已經被浙江反超掉到了第五位,95年河北河南也趕了上來,將遼寧擠到了第七位。而在去年的全國各省市GDP排名中,廣東江蘇山東穩居前三,昔日的老大哥遼寧則已經掉到了第14位,是34個省市自治區中唯一GDP負增長的省份。體制的僵化和思想的陳舊保守,讓東北的年輕人願意留在當地的寥寥無幾,大部分都跑去了外地。而遼寧體育人才尤其是足球實力派球員外流,早在95年就已經開始,這兩年不過是變本加厲罷了。

2016GDP排名

投資環境差,吸引不了大財團大企業的資金,俱樂部職業化程度低,球員無論是個人待遇還是踢球環境都與國內豪強相差甚遠,這樣的俱樂部如何能給球員一個安心留下的理由?當初遼小虎的分崩離析,遼足雙子星楊旭於漢超的勞燕分飛,再到張鷺、楊善平等球員的紛紛出走,都與這些分不開,誰不想在職業生涯的最好時期找到一個待遇優厚生活舒心的踢球環境?畢竟球員的黃金年齡也就那麼幾年。我們可以對肇俊哲20年的堅守致敬,但他這樣的球員畢竟太少了。

堅守20年之後肇俊哲退役

在遼足延邊降級,長春亞泰苦苦支撐的時候,大連足球的復興給球迷帶來一絲希望,即便遭遇了突然撤資,但大連足球也未必會沉淪,合適的買家總會出現。這當然也得益於經濟大環境。雖然東三省整體萎靡,但在2016年的城市GDP排名中,前30位中東北城市只有3個,分別是第17位的大連,第19位的瀋陽和第30位的長春。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可以說明為什麼長春亞泰能用大投入留在中超,大連一方一路高歌沖超成功。而排名第19的瀋陽,不知道能不能給將這裡作為主場的遼足一絲復興的希望。

大連足球還有希望重現輝煌嗎

球隊的硬實力還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輕輕鬆松就完成了保級的任務。硬實力哪裡來?自然是買來的,伊哈洛胡斯蒂等人的表現可不是蓋的。

伊哈洛實力出眾

也許說到這個時候,東北足球萎靡不振的原因貌似已經出來了,那就是沒錢。但沒錢的根本原因是東北經濟大環境的持續惡化。作為老牌的重工業基地,東三省在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之前都傲視全國,八十年代初到90年代出也有著前四的排名,而那個時候,也是遼寧足球稱霸中國足壇的盛世。從國內聯賽十冠王到亞俱杯冠軍,當時甚至有“國家隊未必打得過遼寧隊”的說法,佔據了國家隊大半壁江山的遼寧隊還真的有這種底氣。

十冠王是遼足的輝煌記憶

不過到了94年,遼寧就已經被浙江反超掉到了第五位,95年河北河南也趕了上來,將遼寧擠到了第七位。而在去年的全國各省市GDP排名中,廣東江蘇山東穩居前三,昔日的老大哥遼寧則已經掉到了第14位,是34個省市自治區中唯一GDP負增長的省份。體制的僵化和思想的陳舊保守,讓東北的年輕人願意留在當地的寥寥無幾,大部分都跑去了外地。而遼寧體育人才尤其是足球實力派球員外流,早在95年就已經開始,這兩年不過是變本加厲罷了。

2016GDP排名

投資環境差,吸引不了大財團大企業的資金,俱樂部職業化程度低,球員無論是個人待遇還是踢球環境都與國內豪強相差甚遠,這樣的俱樂部如何能給球員一個安心留下的理由?當初遼小虎的分崩離析,遼足雙子星楊旭於漢超的勞燕分飛,再到張鷺、楊善平等球員的紛紛出走,都與這些分不開,誰不想在職業生涯的最好時期找到一個待遇優厚生活舒心的踢球環境?畢竟球員的黃金年齡也就那麼幾年。我們可以對肇俊哲20年的堅守致敬,但他這樣的球員畢竟太少了。

堅守20年之後肇俊哲退役

在遼足延邊降級,長春亞泰苦苦支撐的時候,大連足球的復興給球迷帶來一絲希望,即便遭遇了突然撤資,但大連足球也未必會沉淪,合適的買家總會出現。這當然也得益於經濟大環境。雖然東三省整體萎靡,但在2016年的城市GDP排名中,前30位中東北城市只有3個,分別是第17位的大連,第19位的瀋陽和第30位的長春。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可以說明為什麼長春亞泰能用大投入留在中超,大連一方一路高歌沖超成功。而排名第19的瀋陽,不知道能不能給將這裡作為主場的遼足一絲復興的希望。

大連足球還有希望重現輝煌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