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冬游錫林郭勒,這9個打卡方式,帶你領略別樣的冰雪嘉年華

1、感受西烏旗冬季那達慕的狂野

“那達慕”是蒙古民族在長期的遊牧生活中創造和流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色彩的競技項目和遊藝、體育項目,

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地區特點。 “那達慕”, 蒙古語的意思是娛樂或遊戲, 競技項目包括:驚險刺激的賽馬、身體力搏的摔跤、比拼精准的射箭等。

2、觀賞一場絢麗繽紛的草原落日

冬日的草原, 嚴寒和稀薄的氧氣, 令無數遊人望而卻步,

而美景則不畏嚴寒紛至遝來。 渺萬里層雲, 千山暮雪, 身著棉袍的牧人, 在茫茫雪地上, 蹣跚前行。 冬天的草原是寂寥的, 目光所及之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像是童話裡的世界, 令人無限遐想。

3、尋找草原上的萌寵野駱駝

“沙漠之舟”的駱駝, 平時慢騰騰的樣子,

使大家誤認為它跑不快, 但在西烏珠穆沁旗的草原上, 蒙古族牧民除了用它來馱東西之外, 還用它作為一種參賽的工具。 平時, 牧民常常舉行賽馬活動, 但逢到喜慶的日子, 蒙古族牧民還要舉行賽駱駝, 這比賽馬要精彩得多, 因而前往觀看的人也是爭先恐後。 駱駝平時的速度每小時只有四五公里, 但到12月份的公駝發情季節, 卻遠遠超過平時的速度, 每小時可達70—80公里, 一般的駿馬根本趕不上它。 這麼神奇的傢伙, 你不去親眼看一下根本想像不到它的厲害。

4、像當地人一樣穿一身帥氣的蒙古袍子

塞北草原, 蒙古族人民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 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 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 夏裝多布類。 長袍身端肥大, 袖長, 多紅、黃、深藍色。 男女長袍下擺均不開衩。 紅、綠綢緞做腰帶。 傳統蒙古袍價格從幾萬到幾萬不等。 佩掛首飾、戴帽是蒙古族習慣, 蒙古族的女子戴翻簷尖頂帽, 用瑪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銀等珍貴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飾富麗華貴。 據說這樣一頂帽子,

價格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5、去貝子廟感受大草原上的佛系

佛系之旅就不得不提內蒙古四大廟宇之一的貝子廟。 貝子廟是藏傳佛教聖地。 它的規模, 歷來被稱為錫林郭勒盟地區第一大寺, 是錫林郭勒盟佛教文化的一大寶庫, 享有“北國名刹”聲譽。 如今的貝子廟早已是另一番模樣了,前面修建了寬闊的廣場,供市民休息娛樂。華燈初上的夜晚,昏暗的燈光照亮這座不算太大的城市,唯有貝子廟的斑駁紅牆,沉穩內斂,行人依舊可以可以感受它的厚重歷史和神秘宗教氛圍。在貝子廟背面,拾級而上,便是錫林郭勒盟的額爾敦十三敖包。

6、探尋錫林郭勒盟博物館的歷史奧秘

進入博物館之後,會被它的中心建築所吸引,這裡主體建築利用上傾的實圓臺與下斜的虛圓錐相扣,具有拔地而起的力度感,內部空間展廳圍繞雕飾中廳螺旋而下,使參觀者置身於一個充滿神性的空間之中。藏有蒙元時期印章、符牌、服飾、金銀器、石雕、陶瓷、繪畫、兵器、建築構件等文物。還有蠟像的生活情景展示,在現了先前草原人民的生活習俗,非常生動。

7、去民俗風情街買皮毛製品

民俗風情一條街有很多具有特色的產品。錫林浩特地區民間雕刻亦相當普遍,除常見的馬頭琴、蒙古象棋、手杖、鼻煙壺等雕刻品,蒙古包內的箱、櫃、搗茶罐(烏古爾)、奶食模具、刮馬汗板等都有精美的雕刻圖案。還有民族服飾、牛皮畫、蒙古刀等紀念品。民俗風情街上最多的就是賣蒙古族服飾的店了。我們平時看到的蒙古袍這裡就做的。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於鞍馬騎乘。

8、去看一場原汁原味的內蒙歌舞表演

粗狂奔放的跳踏步,明快瀟灑的下身或側身跑跳步等幾種動作組成。上身動作有甩手,與人背後把手,眾人手把手,圍著圓圈跳舞,很是歡快。最讓人歎為觀止的則是呼麥的表演,那幾個穿了民族服裝,帶了頭飾的青年簡直太酷了。一個歌手純粹用自己的發聲器官,在同一時間裡唱出兩個聲部,真是太神奇了。作為一種特殊的民間歌唱形式,呼麥是蒙古族傑出的創造。能呼麥的蒙古青年,也是帥氣逼人,分分鐘把人迷倒。

9、吃牧民之家最地道的蒙餐

喝蒙古族極具代表性的銅鍋茶。這是一種略帶鹹味的奶茶,裡面有風乾肉、乳酪、奶皮子等,邊煮邊吃。通常會趁熱乘在碗裡,就著蒙古的果子、粿條一起吃。吃超級新鮮香嫩的烤羊排。對內蒙牛羊肉有瞭解的朋友肯定知道,錫盟的羊肉是最好吃的,可能更羊羔們吃的草和宰殺的方法不同,錫盟的綿羊肉非常香,我可能只能用好吃這個詞了,好吃到詞窮。吃正宗的手抓肉,這是一盤肥瘦相間的手抓肉,但是一般人看到白嫩嫩的肥肉肯定是難以吃下去的,如果就這瘦肉,再去吃肥肉,就非常香了。

如今的貝子廟早已是另一番模樣了,前面修建了寬闊的廣場,供市民休息娛樂。華燈初上的夜晚,昏暗的燈光照亮這座不算太大的城市,唯有貝子廟的斑駁紅牆,沉穩內斂,行人依舊可以可以感受它的厚重歷史和神秘宗教氛圍。在貝子廟背面,拾級而上,便是錫林郭勒盟的額爾敦十三敖包。

6、探尋錫林郭勒盟博物館的歷史奧秘

進入博物館之後,會被它的中心建築所吸引,這裡主體建築利用上傾的實圓臺與下斜的虛圓錐相扣,具有拔地而起的力度感,內部空間展廳圍繞雕飾中廳螺旋而下,使參觀者置身於一個充滿神性的空間之中。藏有蒙元時期印章、符牌、服飾、金銀器、石雕、陶瓷、繪畫、兵器、建築構件等文物。還有蠟像的生活情景展示,在現了先前草原人民的生活習俗,非常生動。

7、去民俗風情街買皮毛製品

民俗風情一條街有很多具有特色的產品。錫林浩特地區民間雕刻亦相當普遍,除常見的馬頭琴、蒙古象棋、手杖、鼻煙壺等雕刻品,蒙古包內的箱、櫃、搗茶罐(烏古爾)、奶食模具、刮馬汗板等都有精美的雕刻圖案。還有民族服飾、牛皮畫、蒙古刀等紀念品。民俗風情街上最多的就是賣蒙古族服飾的店了。我們平時看到的蒙古袍這裡就做的。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於鞍馬騎乘。

8、去看一場原汁原味的內蒙歌舞表演

粗狂奔放的跳踏步,明快瀟灑的下身或側身跑跳步等幾種動作組成。上身動作有甩手,與人背後把手,眾人手把手,圍著圓圈跳舞,很是歡快。最讓人歎為觀止的則是呼麥的表演,那幾個穿了民族服裝,帶了頭飾的青年簡直太酷了。一個歌手純粹用自己的發聲器官,在同一時間裡唱出兩個聲部,真是太神奇了。作為一種特殊的民間歌唱形式,呼麥是蒙古族傑出的創造。能呼麥的蒙古青年,也是帥氣逼人,分分鐘把人迷倒。

9、吃牧民之家最地道的蒙餐

喝蒙古族極具代表性的銅鍋茶。這是一種略帶鹹味的奶茶,裡面有風乾肉、乳酪、奶皮子等,邊煮邊吃。通常會趁熱乘在碗裡,就著蒙古的果子、粿條一起吃。吃超級新鮮香嫩的烤羊排。對內蒙牛羊肉有瞭解的朋友肯定知道,錫盟的羊肉是最好吃的,可能更羊羔們吃的草和宰殺的方法不同,錫盟的綿羊肉非常香,我可能只能用好吃這個詞了,好吃到詞窮。吃正宗的手抓肉,這是一盤肥瘦相間的手抓肉,但是一般人看到白嫩嫩的肥肉肯定是難以吃下去的,如果就這瘦肉,再去吃肥肉,就非常香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