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收藏」8大關鍵字總結2017年OTT行業!

文丨徐明月 佟美麗

2017年即將結束, 縱觀這一整年OTT的發展, 有運營飆升的好彩頭也有彩電遇冷的猶疑。 但總體而言, 無論是從技術、行銷, 還是內容上來說都實現碩果累累。 未來可以預見的是, 互聯網電視應用場景將日趨豐富, 從視聽到娛樂、社交、通訊、安防、遊戲、教育、購物等全方面覆蓋;內容、終端不斷出新;廣告也將實現快速增值, 互聯網電視將成為智慧家庭生活服務的重要入口。 今日, 小編用八大關鍵字:政策管控、人工智慧、大屏行銷、內容付費、產業融資、跨界合作、4K/8K超高清、智慧家庭, 帶你走進OTT的2017年。

政策管控

隨著OTT行業的火熱發展, 大量的免費視頻層出不窮, 這也導致了低俗視頻、盜版視頻給行業帶來了巨大衝擊, 行業發展的越迅速, 所面臨的挑戰也就越大, 對於整個行業的管理規範也就越需要一個統一的標準, 所以, 今年廣電總局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來整頓行業秩序,

以力求規範健康發展。

6月1日, 廣電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網路視聽節目創作播出管理的通知》。 《通知》要求, 網路視聽節目與廣播電視節目標準同一。 未通過審查的電視劇、電影, 導向不正確的電視綜藝節目, 不允許在廣播電視播出的節目, 均不得通過網路管道播出。 網路視聽節目進入廣播電臺、電視臺, 要按照相關管理規定重新審核。 禁止在互聯網(含移動互聯網)上傳播的節目, 也不得在廣播電視上播出。

6月30日, 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常務理事會審議通過了新的《網路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 強化了網路視聽節目內容引導, 完善了節目管理制度, 細化了審核標準。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

總局共處理了155部存在內容低俗等違規問題的網路原創節目, 其中, 對125部嚴重違規節目做了下線處理, 對30部違規節目做了下線重編處理。 同時, 總局加大對網站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 對一些影響較大的網站的違規行為進行了嚴肅處理;進一步加強IPTV、互聯網電視等業務管理, 督促相關企業合法合規開展IPTV等業務, 對發現問題的要求限期整改。

根據今年廣電總局出臺一系列的整改政策, 以及七大牌照商的聯合, 使得OTT行業的發展逐漸的規範化, 從而更加健康更加穩定的發展。

人工智慧電視

2017年, 關於AI人工智慧的話題開始火熱起來, 不少的人工智慧產品紛紛面試, 不僅在手機、音箱等等的領域出現人工智慧的產品, 還出現了人工智慧電視。

人工智慧電視在新時代被賦予了更多的期望和功能, 不僅作為家庭、娛樂等聚合橋樑, 還在往經濟、科技上逐步完善。

隨著人工智慧電視的火熱發展, 許多傳統的電視廠商都紛紛加入到人工智慧的大軍, 並都研究出了許多暢銷的新品人工智慧電視機, 從而使得傳統電視品牌迎來了新的春天。 如, 康佳人工智慧電視A1擁有強大的智控生活, 擁有far-field原場語音智慧識別技術, 4路陣列式麥克風, 5米以內都操控, 並且可實現180°無死角識別, 想看什麼, 就對著電視說, 小康小康, 我要看, 就能迅速應答, 真正做到解放雙手。 同時, 康佳人工智慧電視A1與智慧家居互聯互通, 可以語音智控窗簾、空調、電風扇、掃地機等家居, 想開空調冷靜一下,

只需要喊一聲, 小康小康, 打開空調, 空調就會自動啟動。

綜合今年一年的OTT行業情況, 不難看出, 隨著大屏化趨勢的發展, 以及視頻內容資源爆炸式增長的時代, 人工智慧的應用將成為商家角逐“客廳經濟”的制勝法寶。

大屏行銷

對於過去大多數人來說, 家庭生活一刻也不閑著, 電視劇開始了看電視, 廣告時間幹雜事是常態, 廣告無法真正觸達受眾, 這對於廣告主來說無疑是一大痛點。 近幾年, OTT廣告的創新投放方式讓廣告主重燃希望, 尤其是今年創新型的中插廣告、彈跳式廣告讓廣告的世界變得豐富多彩, 如, 今年大火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除了正片精彩之外, 每一集還會出現30-45秒左右的“輕鬆一刻”;小米手機合作《中國有嘻哈》決賽夜打造史上第一條60秒純網超級中插廣告, 這些創新形式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一條廣告的價值,而是資源與創意共震的巔峰IP行銷事件。並且OTT廣告還具有大屏展示、一屏多用戶、強制曝光、互動性強、可定向投放、可衡量曝光效果等優勢,更加使得OTT廣告成為行銷環節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據行業相關機構觀測,2017年OTT設備視頻廣告觀看次數同比增長高達208%,完整看完30秒廣告的觀眾比例高達84%,遠高於Pad端的17%、移動端的29%和以及PC端的17%,現已成為廣告增速最快的終端。

最新資料顯示,2017年OTT廣告收入實現23億元,同比增長130%,其中貼片16億,同比增長70%,開機4.6億,同比增長20%,其他2.4億,同比增長10%。再根據資料推算,整個OTT廣告的規模到2020將達到160億。伴隨著大資料技術的發展,資料演算法越來越精准、媒體、人、企業三者的資料日漸連接起來,精准行銷、整合行銷大勢已來,廣告主的痛點在OTT平臺已經得到緩解,可以說,在痛點“治癒”的基礎上實現“新生”。

OTT終端的規模升級和其獨有的優勢,令OTT廣告將成為繼PC廣告、移動廣告之後的數位廣告新秀,OTT大屏廣告正在逐步進入主流媒介梯隊。有分析稱,未來三年,OTT廣告業將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奧維雲網分析顯示,隨著OTT的迅猛發展,市場對OTT媒體價值認知的提升,OTT必然會分流傳統電視廣告預算,獲得更多的廣告預算。

內容付費

2017年,內容付費模式強勢進入大屏行銷領域,進入年輕一代的日常生活。而OTT大屏所打造的內容付費通常會以“會員”的形式呈現,就目前來看,視頻網站的會員付費模式已經相對成熟。《OTT第一份全付費模式運營報告》顯示,OTT日活付費率基本維持在1.5%-3%,月活付費率在6%。從以前的全部免費到逐漸的付費,OTT內容付費正在慢慢被大眾所接受。

我們可以看一下今年的流量大戶愛奇藝,打造了超IP級網綜《中國有嘻哈》、高口碑綜藝《中國新歌聲》,IP大劇、IP網綜全覆蓋,發力自製和獨播內容,據報導,愛奇藝2018年的內容投入將超過100億元。在內容上的高投入,也正印證了使用者在內容需求上越來越高的要求,未來,在用戶付費行為中,內容因素是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打造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內容生態才是內容運營的重中之重。無論何時內容為王永遠是OTT行業的標杆和旗幟,應用下載量,OTT中端平均啟動次數,時長規模,視頻播放總量等指標全部都建立在優質內容的基礎上,只有優質的內容服務使用者,才能為內容付費的模式的構建打下基礎,從而引領行業走向革新與升級。

產業融資

OTT行業的逐漸火爆,已經成為家電業和智慧硬體等眾多企業的發展重點,國內外各巨頭們及新興創業公司爭相進入這一領域,各企業積極佈局,而今年在OTT領域的投資成為行業關注的重點,尤其是互聯網巨頭BAT的大動作值得反復深思。

今年2月,海爾光電向青島海爾、阿裡巴巴轉讓海爾多媒體股權及公司,阿裡巴巴認繳海爾多媒體新增註冊資本兩部分。交易完成後阿裡總共出資達6.56億元,持股25.25%。6月,創維旗下子公司互聯網智慧電視品牌酷開發宣佈獲得騰訊3億元的戰略投資,占股7.71%,估值約為38.9億元。7月,騰訊以4.5億元人民幣認購雷鳥科技新增註冊資本2,027萬元,獲得本次增資後雷鳥科技16.67%的股權,一舉成為雷鳥第二大股東。

除互聯網公司插手其中,另有終端廠商股權變動。9月,如東鑫濠簽署了深圳暴風統帥科技有限公司增資意向協定。根據初步協定,如東鑫濠出資4億元,約占股權13.33%,本次投資初步預計暴風統帥投前估值30億元人民幣。而暴風統帥旗下主要產品為暴風TV,去年8月,暴風TV曾完成2億元A輪融資,當時估值達20億元。據資料顯示,目前暴風集團對暴風TV占股比例為27.3%。

現階段,有許多企業通過融資的方式在OTT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在行業快速發展中爭得“一杯羹”。但對於大多數OTT終端企業來說,未來如何取勝還需細思,如何在與巨頭資本支持的企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抓住各自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跨界合作

在OTT產業鏈還未成熟的過去,國內互聯網電視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各自單兵作戰,無法形成合力,不能為用戶有效創造價值,也沒有構建好新的商業價值鏈條。而在今年OTT產業鏈各端的企業開始更多的選擇用跨界聯合的方式打通產業鏈的上下游業務,包括平臺、內容、終端、應用、製造、服務和管道等,打造完整的OTT生態圈。

如,今年9月,江蘇有線和深圳酷開的共用合作,開啟當下大屏運營市場實現跨行業融合發展的風向標,江蘇有線和深圳酷開的跨界合作不但為雙方更大的發展拓寬了“邊界”,也為三網融合和電視大屏行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發展“路徑”;10月,Yi+與中信國安廣視達成合作,此次強強聯合將幫助中信國安實現電視直播即時識別與點播視頻資料結構化智慧推薦,共同打造智慧家庭生態產業圈,讓家庭客廳觀看體驗從小屏向大屏回歸。

不局限於業內的合作共用,近年,OTT產業鏈各端選擇採用更加開放的姿態去迎接未來,從跨界大動作我們可以看出,未來OTT產業鏈各端都絕不是保守的“閉門造車”,而將不斷跨界開放融合,各行業打出各自的優勢,實現1+1>2,打造更加健康的OTT生態圈。

4K/8K超高清

隨著大屏顯示技術的發展,人們的觀影要求不斷提高,低畫質已經全無市場,未來使用者體驗、視覺享受必然成為大屏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說未來大屏與超高清並駕齊驅的電視將成為消費者首選,這裡不得不提的要數發展多年的4K超高清電視以及今年異軍突起的8K電視。

國內最先進入4K超高清時代的地點是廣東,今天我們就以廣東為例,向大家展示今年廣東是如何快速進入4K超高清時代的。

近兩年,廣東廣電網路大力推動4K電視網路應用,從“雲、管、端”入手全面升級和開放,已建成支援4K播出的數位電視平臺與點播平臺,目前已基本實現4K信號全覆蓋,今年新推出的U點家庭伺服器支持5套4K直播頻道,硬體實現50幀真4K電視節目播出,4路終端同時收看電視不卡頓。全省可提供4K節目量時長已達1362小時,使用者可以通過有線電視的4K測試頻道和4K點播專區觀看4K節目。

除了閘道平臺建設,今年7月,廣東廣播電視臺還與中國電信廣東公司、4K花園、華數傳媒、華棲雲科技有限公司等國內外4K行業巨擘共同推進的“共創·共用·共贏”廣東南方新媒體4K生態產業聯盟,借力聯盟優勢,將更多的4K內容、技術收入囊中。

另有尋求政策支持。9月23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東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簽署《推動廣東省4K超高清電視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推動4K超高清電視應用將可進一步引領資訊網路消費升級,帶動4K關聯產業發展,據預估,到2020年將帶動全省相關產業實現產值6000億元以上。截至今年6月,廣東省4K電視使用者已達560余萬。在11月廣東省政府再次出臺扶持政策,開展新數位家庭行動,推動4K電視發展。

以上不難看出廣東4K的先進建樹,廣東正在引領4K超高清時代,超高清正在日漸普及,而今年清晰度之爭隨著8K的強勢加入,再次升級,8K成為OLED、QLED等顯示技術的又一理想選擇。目前,國內8K技術過硬的當屬夏普與海信,但聚焦今年,我們且談談2017年在8K市場上發展的如火如荼的夏普。

今年8月,夏普在中國上海、中國臺灣、日本東京、德國柏林全球同步發佈了首款消費級8K電視——夏普曠視AQUOS 8K電視,作為夏普最重要的核心戰略之一,8K生態在富士康集團賦能之下也正式與全球市場接軌,憑藉8K影像的應用,8K將為人類生活方式帶來全新注解。

富士康科技集團首席行銷長袁學智曾表示,8K絕對不止是一台電視機,8K電視將成為未來完整生態中的關鍵環節,只有通過8K這個環節,才能接入非常多現有的技術。比方說人臉識別,目前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在了各個安全監控領域,目前的天眼計畫的清晰度是2K,如果可以做到將天眼計畫的視頻清晰度提升到8K,那麼在機場這樣的場景,就可以不止在一個個過安檢的時候,確認人的身份,無論是否在機場或者足球場這樣成千上萬人體量的地方,都可以進一步提升安全監控的效率。而這,僅僅是8K想像空間的開始。

當前,超高清信號已經發出,大屏的超高清畫面觀看效果,是人類視覺本能的追求。這場繼數位化、高清化之後的又一次重大技術變革,是目前電視產業必爭的商業制高點。

智慧家庭

科技改變生活。隨著語音交互技術、資訊化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今年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四大新興技術的不斷突破,使家庭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國內發展了幾年的智慧家庭終於迎來了它的春天,現階段家庭智慧場景幾乎隨處可見,窗簾自動拉開、燈光自動打開、空調自動關閉...智慧家庭已經被認為是下一個藍海。而電視憑藉其與生俱來的優勢,將可能成為家裡一個智慧顯示的中心,未來家庭無論添置多少智慧設備,只要打開電視,整個智慧設備的相關資訊就可能呈現在電視上,再通過AI語音技術,可以對整個家裡設備進行控制。

實際上,現階段技術已不是智慧家庭發展的瓶頸,未來的問題將更多的集中在生態體系的建設與融合上。今年5月18日,小米電視與眾多合作夥伴共同達成了協力廠商開放平臺“水滴計畫”,向協力廠商開發者開放語音能力,以小米電視為控制中心,通過語音控制家中的智慧設備,目前已有8款小米生態鏈產品接入小米電視,美的空調、掃地機器人、家用攝像頭等都可以通過小米電視的語音功能實現控制。

以小見大,無疑小米大動作已經顯示出人工智慧語音的再升級,家庭領域的開放合作模式正在成型,智慧家庭生態建設正在步入正軌。

編輯丨DVBCN 王超奇

這些創新形式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一條廣告的價值,而是資源與創意共震的巔峰IP行銷事件。並且OTT廣告還具有大屏展示、一屏多用戶、強制曝光、互動性強、可定向投放、可衡量曝光效果等優勢,更加使得OTT廣告成為行銷環節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據行業相關機構觀測,2017年OTT設備視頻廣告觀看次數同比增長高達208%,完整看完30秒廣告的觀眾比例高達84%,遠高於Pad端的17%、移動端的29%和以及PC端的17%,現已成為廣告增速最快的終端。

最新資料顯示,2017年OTT廣告收入實現23億元,同比增長130%,其中貼片16億,同比增長70%,開機4.6億,同比增長20%,其他2.4億,同比增長10%。再根據資料推算,整個OTT廣告的規模到2020將達到160億。伴隨著大資料技術的發展,資料演算法越來越精准、媒體、人、企業三者的資料日漸連接起來,精准行銷、整合行銷大勢已來,廣告主的痛點在OTT平臺已經得到緩解,可以說,在痛點“治癒”的基礎上實現“新生”。

OTT終端的規模升級和其獨有的優勢,令OTT廣告將成為繼PC廣告、移動廣告之後的數位廣告新秀,OTT大屏廣告正在逐步進入主流媒介梯隊。有分析稱,未來三年,OTT廣告業將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奧維雲網分析顯示,隨著OTT的迅猛發展,市場對OTT媒體價值認知的提升,OTT必然會分流傳統電視廣告預算,獲得更多的廣告預算。

內容付費

2017年,內容付費模式強勢進入大屏行銷領域,進入年輕一代的日常生活。而OTT大屏所打造的內容付費通常會以“會員”的形式呈現,就目前來看,視頻網站的會員付費模式已經相對成熟。《OTT第一份全付費模式運營報告》顯示,OTT日活付費率基本維持在1.5%-3%,月活付費率在6%。從以前的全部免費到逐漸的付費,OTT內容付費正在慢慢被大眾所接受。

我們可以看一下今年的流量大戶愛奇藝,打造了超IP級網綜《中國有嘻哈》、高口碑綜藝《中國新歌聲》,IP大劇、IP網綜全覆蓋,發力自製和獨播內容,據報導,愛奇藝2018年的內容投入將超過100億元。在內容上的高投入,也正印證了使用者在內容需求上越來越高的要求,未來,在用戶付費行為中,內容因素是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打造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內容生態才是內容運營的重中之重。無論何時內容為王永遠是OTT行業的標杆和旗幟,應用下載量,OTT中端平均啟動次數,時長規模,視頻播放總量等指標全部都建立在優質內容的基礎上,只有優質的內容服務使用者,才能為內容付費的模式的構建打下基礎,從而引領行業走向革新與升級。

產業融資

OTT行業的逐漸火爆,已經成為家電業和智慧硬體等眾多企業的發展重點,國內外各巨頭們及新興創業公司爭相進入這一領域,各企業積極佈局,而今年在OTT領域的投資成為行業關注的重點,尤其是互聯網巨頭BAT的大動作值得反復深思。

今年2月,海爾光電向青島海爾、阿裡巴巴轉讓海爾多媒體股權及公司,阿裡巴巴認繳海爾多媒體新增註冊資本兩部分。交易完成後阿裡總共出資達6.56億元,持股25.25%。6月,創維旗下子公司互聯網智慧電視品牌酷開發宣佈獲得騰訊3億元的戰略投資,占股7.71%,估值約為38.9億元。7月,騰訊以4.5億元人民幣認購雷鳥科技新增註冊資本2,027萬元,獲得本次增資後雷鳥科技16.67%的股權,一舉成為雷鳥第二大股東。

除互聯網公司插手其中,另有終端廠商股權變動。9月,如東鑫濠簽署了深圳暴風統帥科技有限公司增資意向協定。根據初步協定,如東鑫濠出資4億元,約占股權13.33%,本次投資初步預計暴風統帥投前估值30億元人民幣。而暴風統帥旗下主要產品為暴風TV,去年8月,暴風TV曾完成2億元A輪融資,當時估值達20億元。據資料顯示,目前暴風集團對暴風TV占股比例為27.3%。

現階段,有許多企業通過融資的方式在OTT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在行業快速發展中爭得“一杯羹”。但對於大多數OTT終端企業來說,未來如何取勝還需細思,如何在與巨頭資本支持的企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抓住各自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跨界合作

在OTT產業鏈還未成熟的過去,國內互聯網電視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各自單兵作戰,無法形成合力,不能為用戶有效創造價值,也沒有構建好新的商業價值鏈條。而在今年OTT產業鏈各端的企業開始更多的選擇用跨界聯合的方式打通產業鏈的上下游業務,包括平臺、內容、終端、應用、製造、服務和管道等,打造完整的OTT生態圈。

如,今年9月,江蘇有線和深圳酷開的共用合作,開啟當下大屏運營市場實現跨行業融合發展的風向標,江蘇有線和深圳酷開的跨界合作不但為雙方更大的發展拓寬了“邊界”,也為三網融合和電視大屏行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發展“路徑”;10月,Yi+與中信國安廣視達成合作,此次強強聯合將幫助中信國安實現電視直播即時識別與點播視頻資料結構化智慧推薦,共同打造智慧家庭生態產業圈,讓家庭客廳觀看體驗從小屏向大屏回歸。

不局限於業內的合作共用,近年,OTT產業鏈各端選擇採用更加開放的姿態去迎接未來,從跨界大動作我們可以看出,未來OTT產業鏈各端都絕不是保守的“閉門造車”,而將不斷跨界開放融合,各行業打出各自的優勢,實現1+1>2,打造更加健康的OTT生態圈。

4K/8K超高清

隨著大屏顯示技術的發展,人們的觀影要求不斷提高,低畫質已經全無市場,未來使用者體驗、視覺享受必然成為大屏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說未來大屏與超高清並駕齊驅的電視將成為消費者首選,這裡不得不提的要數發展多年的4K超高清電視以及今年異軍突起的8K電視。

國內最先進入4K超高清時代的地點是廣東,今天我們就以廣東為例,向大家展示今年廣東是如何快速進入4K超高清時代的。

近兩年,廣東廣電網路大力推動4K電視網路應用,從“雲、管、端”入手全面升級和開放,已建成支援4K播出的數位電視平臺與點播平臺,目前已基本實現4K信號全覆蓋,今年新推出的U點家庭伺服器支持5套4K直播頻道,硬體實現50幀真4K電視節目播出,4路終端同時收看電視不卡頓。全省可提供4K節目量時長已達1362小時,使用者可以通過有線電視的4K測試頻道和4K點播專區觀看4K節目。

除了閘道平臺建設,今年7月,廣東廣播電視臺還與中國電信廣東公司、4K花園、華數傳媒、華棲雲科技有限公司等國內外4K行業巨擘共同推進的“共創·共用·共贏”廣東南方新媒體4K生態產業聯盟,借力聯盟優勢,將更多的4K內容、技術收入囊中。

另有尋求政策支持。9月23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東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簽署《推動廣東省4K超高清電視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推動4K超高清電視應用將可進一步引領資訊網路消費升級,帶動4K關聯產業發展,據預估,到2020年將帶動全省相關產業實現產值6000億元以上。截至今年6月,廣東省4K電視使用者已達560余萬。在11月廣東省政府再次出臺扶持政策,開展新數位家庭行動,推動4K電視發展。

以上不難看出廣東4K的先進建樹,廣東正在引領4K超高清時代,超高清正在日漸普及,而今年清晰度之爭隨著8K的強勢加入,再次升級,8K成為OLED、QLED等顯示技術的又一理想選擇。目前,國內8K技術過硬的當屬夏普與海信,但聚焦今年,我們且談談2017年在8K市場上發展的如火如荼的夏普。

今年8月,夏普在中國上海、中國臺灣、日本東京、德國柏林全球同步發佈了首款消費級8K電視——夏普曠視AQUOS 8K電視,作為夏普最重要的核心戰略之一,8K生態在富士康集團賦能之下也正式與全球市場接軌,憑藉8K影像的應用,8K將為人類生活方式帶來全新注解。

富士康科技集團首席行銷長袁學智曾表示,8K絕對不止是一台電視機,8K電視將成為未來完整生態中的關鍵環節,只有通過8K這個環節,才能接入非常多現有的技術。比方說人臉識別,目前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在了各個安全監控領域,目前的天眼計畫的清晰度是2K,如果可以做到將天眼計畫的視頻清晰度提升到8K,那麼在機場這樣的場景,就可以不止在一個個過安檢的時候,確認人的身份,無論是否在機場或者足球場這樣成千上萬人體量的地方,都可以進一步提升安全監控的效率。而這,僅僅是8K想像空間的開始。

當前,超高清信號已經發出,大屏的超高清畫面觀看效果,是人類視覺本能的追求。這場繼數位化、高清化之後的又一次重大技術變革,是目前電視產業必爭的商業制高點。

智慧家庭

科技改變生活。隨著語音交互技術、資訊化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今年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四大新興技術的不斷突破,使家庭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國內發展了幾年的智慧家庭終於迎來了它的春天,現階段家庭智慧場景幾乎隨處可見,窗簾自動拉開、燈光自動打開、空調自動關閉...智慧家庭已經被認為是下一個藍海。而電視憑藉其與生俱來的優勢,將可能成為家裡一個智慧顯示的中心,未來家庭無論添置多少智慧設備,只要打開電視,整個智慧設備的相關資訊就可能呈現在電視上,再通過AI語音技術,可以對整個家裡設備進行控制。

實際上,現階段技術已不是智慧家庭發展的瓶頸,未來的問題將更多的集中在生態體系的建設與融合上。今年5月18日,小米電視與眾多合作夥伴共同達成了協力廠商開放平臺“水滴計畫”,向協力廠商開發者開放語音能力,以小米電視為控制中心,通過語音控制家中的智慧設備,目前已有8款小米生態鏈產品接入小米電視,美的空調、掃地機器人、家用攝像頭等都可以通過小米電視的語音功能實現控制。

以小見大,無疑小米大動作已經顯示出人工智慧語音的再升級,家庭領域的開放合作模式正在成型,智慧家庭生態建設正在步入正軌。

編輯丨DVBCN 王超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