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東映禦三家 大人的事情(十三)

作者:阿迪/Anitama 封面來源:《魔法使霹靂Q娃》

第十三章 電視臺篇 東映禦三家的隔閡

東映禦三家, 我們也知道這只是個民間視角的稱呼而已,

就跟我叫Q娃叫來打似的, 能懂指的什麼意思就行了。 這種程度的叫法上的事, 至少我是無所謂的, 需要較真解釋一下講清楚的點在別處。 比如這回我們來說說, 叫得親如一家的這個“東映禦三家”, 背後到底有親密到什麼地步。

確實從正常觀眾的視角來看, 製作方面都掛著東映兩個字, 贊助商方面領頭的那個都是萬代, 播放方面星期天早上還能不調台把這三個一連串看下來。 這種體驗實感, 理所當然能讓人形成一種印象刻印的效果, 這三個就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但是一旦翻開這三個系列背後的資本勢力看看, 問題就出來了, 水還是不淺的, 每個系列背後都有三方資本勢力。

好吧, 那有木有哪一方勢力能成為線索,

對於三個系列都是共同點, 起到個把這三家串起來的作用。 啊你說萬代南夢宮集團嗎, 萬南集團只是個賣東西的, 為此要向這三方勢力交錢的存在而已。 而且還得交兩道, 先交了第一道才准去賣東西, 賣完以後看賣了多少, 還得按比例再交第二道。

那電視臺怎麼樣, 東映禦三家的每一家, 都有至少二十四個電視臺在播啊。 而且這二十四個電視臺的名單一模一樣啊, 一模一樣啊!然並卵, 人家只是單純給你播放而已, 比萬南集團還遠、還冷。 因為僅僅管播放的, 不但不用交錢, 還要收你錢。 哎, 那東映集團本身是不是線索, 好聽我說。

三個系列背後各三方資本勢力, 其中沒有哪一方, 是對於三個系列都相同的。

從下往上說,

首先是直接動手製作這些影視作品的製片廠。 戰隊的製片廠是東映電視製片廠, 來打的製片廠是東映電視製片廠, Q娃的製片廠是東映動畫。 這個還是挺好理解的, 直觀一目了然, 皮套人和動畫片不是一回事。 但是你看清楚了, 叫作東映電視製片廠, 不是東映本身, 雖然這一點也已經不是那麼地重要了。

東映電視製片廠和東映動畫, 主要有四個共同點。 第一, 都是東映集團的成員。 第二, 都是東映的子公司地位。 第三, 還都是參加聯結決算的子公司。 第四, 而且製作所的地理位置都在東映東京攝影所, 也就是大泉攝影所裡面。 注意啊, 集團內的成員, 除了集團母公司以外, 不一定都是子公司, 更不一定都是參加聯結決算的子公司。

算了我們以後再來較這個真, 可以先參考隔壁連載的《日本動畫產業商業運作的基本》第十一回。

還有不同點, 不同點在於東映電視製片廠是東映的全資子公司, 而東映動畫就不是東映的全資子公司了。 東映對東映電視製片廠持有百分百的決議權, 而東映動畫的決議權, 握在母公司東映手裡的, 直接的和間接的加起來大致四成。

說是子公司, 其實關鍵在於掛了東映兩個字, 就總容易以為東映和東映動畫就是一體的了。 你看隔壁圓穀製片廠, 萬代對圓穀製片廠持有多少決議權, 反而高達五成呢。 然而人家畢竟表面上叫的名字照舊是圓穀, 沒嵌進萬代兩個字, 外面的人就意識不到萬代的影響力有多強了。

所以資深奧迷就總容易不爽, 現在的奧特曼就知道賣玩具就知道賣玩具。 至於日升……咳說多了都是淚。

所以在東映集團, 東映動畫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相對來說, 是很強的。 而且這種獨立性自主性是在增強的, 分了三個階段。 哦不, 就在幾個月前, 剛剛已經進入第四個階段了。

這方面其實我們現在還沒時間太詳細說, 因為現在主題畢竟還是電視臺篇。 第一個階段, 從五十年代中期誕生時起, 到七十年代末, 將近八十年代為止。 這時的東映動畫完全就是純動手幹活的, 由母公司東映來出主意, 也由東映來出錢。 後來轉捩點怎麼出現的呢, 因為《銀河鐵道999》火了, 特指劇場版。

然後進入第二個階段, 從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 這個時期東映動畫能製作自己企劃的片子了,也就是說能由東映動畫來出主意。但錢還是東映來罩著,製作方的名單上,正式場合寫的也是“東映”,而不是“東映動畫”。

第三個階段,從九十年代末開始,世紀末其實發生了兩個具體事件。第一件,稍微有點概念的人都知道,這時東映動畫改名了。以前直接寫漢字東映動畫,改了後呢,搞得高端洋氣拉逼格,雖然譯成漢語依然都是東映動畫。第二件,東映動畫股份有限公司,這個企業,上市了!市了!了!動畫製作公司自己直接能上市的,你能找出來幾個。我是說能直接動手,自己生產動畫片的製片廠,不是指光出錢外包或進入製作委員會的所謂動畫製作方。

這第三階段就是什麼情況呢,東映動畫在製作新作品的時候,能自己出主意,也能自己出錢,製作方名單上正式場合寫的也是“東映動畫”了。那他爹東映幹什麼呢,哎也就有需要時罩你一下,孩子長大啦。但終究也是孩子嘛,所以在“製作:東映動畫”後面,會有這麼個東西,叫作“製作協力:東映”。

最後到最近,姑且管這個叫第四個階段吧。十月份,朝日電視臺和富士電視臺不是又掐起來了嘛,所以出了點小變化。從十月一日的放送回開始,《龍珠超》和《海賊王》的片頭歌結尾,那個“製作協力:東映”消失了。不過也就這樣的程度而已,就這兩個片而已,其他照常。

往上,第二方資本勢力,廣告代理商。戰隊的廣告代理商是東映商事代理,這個其實也是東映的全資子公司。來打的廣告代理商是旭通第企,Q娃的廣告代理商也是旭通第企。這回總算出現動畫片和皮套人有一樣的了,好吧結果皮套人內部自己又不一樣了。廣告代理商是搞什麼事的呢,這個可以參照隔壁連載的《日本動畫產業商業運作的基本》第二十五回。

最後到其實最關鍵的資本勢力了,製作局。局就是台,日語的電視臺叫電視局。製作局就是製作這個電視節目的電視臺,對資金和企劃都施加影響的。

不是指前面剛說的那種,只管收錢後播放出來的幾十個電視臺啊。不實行製作委員會體制的電視節目,一般製作局只有一個。當然,製作完成之後,製作局自己,也可以是管放送的電視臺,的其中一個,而且一般也的確都是啦。

按機能的重要性來說,一個電視節目的製作方中,最關鍵的就是製作局。其次才是製片廠,再次廣告代理商。再後面如果還有別的,就是製作委員會裡湊錢的了。不過放東映禦三家這個具體環境裡說,Q娃這邊旭通第企出資比東映動畫還多,東映動畫流石小作坊。

於是呢,戰隊的製作局是朝日電視臺,來打的製作局是朝日電視臺,Q娃的製作局是朝日放送電視臺。好啦又沒統一,雖然依然看著名字很像,但這回連什麼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資本關係都沒有。朝日電視臺和朝日放送電視臺,是兩個明確身份相異、地位對等、所處地點不同、物件地域不同,的個體電視臺。

既然製作局不同,為什麼可以出現那種情況,三個系列都有至少二十四個電視臺在播,而且這二十四個電視臺的名單一模一樣:靠的是放送網。本來這裡同樣可以參照隔壁連載的《日本動畫產業商業運作的基本》,但這要關聯到那個專題的整個第三部分。總共有十五篇,太長了,我還是儘量就在這裡揀最精要的說。

簡單來說就是,在日本,電視信號以地上波的形式發送為壓倒性。衛星發送電視信號是次要的,衛星發送電視信號就是衛視。而地上波電視臺中,沒有哪個電視臺的信號,能被全國範圍都收到。那要想讓全日本的觀眾,都同步收看同一個節目,腫麼辦,組成聯播的放送網。

比方說朝日電視系列的放送網,朝日電視臺的信號只有關東地區能收到,朝日放送電視臺的信號只有關西地區能收到。這個網裡面還有其他二十二個電視臺,合起來信號的覆蓋範圍,大體能夠囊括日本全國。如果全部這二十四個電視臺,都在同一時間,播出同一個節目,那就等於是達成面向全國的放送了,這就是放送網的功能。當然,哪個台跟哪個台聯網,這不是隨隨便便能換的啊,也不是隨時說換就能換的。而是長期性的,跟結了婚差不多的事。

朝日電視臺和朝日放送電視臺,看起來名字長得很像,其實就是因為,它倆都屬於朝日電視系列的放送網了。日本總共有四個,信號範圍大體能夠覆蓋到全國的,地上波放送網。而且朝日電視系列的放送網,還是個比較特殊的放送網。因為放送網內所有的系列局,也就是所有成員,都與大報社朝日新聞社或多或少地,有資本關係。只是資本關係啊,我說的不是子公司。所以比起其他的放送網來,朝日電視系列的放送網的系列局中,名字因朝日新聞社而掛上“朝日”兩個字的,比率相對很高。

東映禦三家的具體情況,從製作局到放送局怎麼達成的。

皮套人這邊,朝日電視臺是製作局,它是三方中出錢最多的那個。然後呢既然是製作方,那就有權派出製片人。製作好以後要播了,東映把片子交到朝日電視臺手裡,朝日電視臺自己在關東地區放。同時,朝日電視臺給同一放送網的其他二十三個系列局兩樣東西。第一樣是片子本身啦,用來播出。第二樣是錢,叫作聯網費,用來讓他們願意播出來。

Q娃這邊,朝日放送電視臺是製作局。同樣的,它也是三方中出錢最多的那個,然後派遣製片人。製作好了後,自己在關西地區播放,同時給同一放送網的其他二十三個系列局兩樣東西,片子和聯網費。

所以你看製作局的支出,節目的製作費和聯網費。收入呢,叫作電波費,也就是贊助商給過來的那筆。不過其實行規一般是,聯網費雖然是從製作局手中給到各放送局的,其實本質上已經讓贊助商負擔了,是製作局先從贊助商收過一道再轉手給出去的了。從贊助商的角度,也就是電視臺的廣告主的角度來說,支出就是三樣。第一是給製作局的電波費,第二是最終給各放送局的聯網費,第三還有要給廣告代理商的廣告製作費。

當然了,這裡只是說電視放送事業本身,之中的基礎邏輯。還不談其他的衍生業務和衍生收入,其他另說。在皮套人的方面,既然朝日電視臺是製作局,所以朝日放送電視臺只是管收錢然後放片,的二十三個電視臺之一。在Q娃的方面,既然朝日放送電視臺是製作局,所以朝日電視臺也只是管收錢然後放片,的二十三個電視臺之一。再於是,如果僅僅在觀眾視角看到的播放階段來說,最終效果是一樣的。

你再看其他完全不是任何節目的製作局的電視臺,僅僅是處在同一放送網。這樣的電視臺的責任和意願,就永遠只有一條,一手收費一手播片。它們不但不用出錢,不用出點子,也不用出力,也就是不用管宣傳工作。

所以在關東地區,現役皮套人的宣傳力度知名度什麼的,就顯著高一些。不要覺得,因為關東地區是日本最發達地區,所以這個現象是理所當然的。那再反觀Q娃那邊,在關西地區的宣傳力度和知名度,就是最強的。在關東地區的宣傳力度和知名度,明顯比皮套人弱幾個檔次,因為Q娃的主場在關西地區。遠的不說,挑離大友體驗近的,那個Q娃商店的總店是不是就在大阪。為什麼,因為朝日放送電視臺的大本營在那裡。

製作局不同,雖然在觀眾視角看上去,最終播放階段的效果好似是一樣的,實際背後帶來的差異是什麼。這就是製作局的實力問題,大約在《日本動畫產業商業運作的基本》的第二十九回也要點出這個。影響節目商業能力的外部要素,最大的一條,就是製作局的媒體力。

製作局的實力差距哪裡來,它們所處的地域差異。地域差異為什麼能夠影響媒體力的差距,因為人口問題。比如關東人口就是比關西人口多,大體是關西人口的兩倍。人口差距又怎麼來的,經濟發展問題啦。朝日電視臺有自己的故事,朝日放送電視臺也有自己的故事,我們需要分開來講。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bd@anitama.cn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44402d9ba7705ff2?utm_source=toutiao

這個時期東映動畫能製作自己企劃的片子了,也就是說能由東映動畫來出主意。但錢還是東映來罩著,製作方的名單上,正式場合寫的也是“東映”,而不是“東映動畫”。

第三個階段,從九十年代末開始,世紀末其實發生了兩個具體事件。第一件,稍微有點概念的人都知道,這時東映動畫改名了。以前直接寫漢字東映動畫,改了後呢,搞得高端洋氣拉逼格,雖然譯成漢語依然都是東映動畫。第二件,東映動畫股份有限公司,這個企業,上市了!市了!了!動畫製作公司自己直接能上市的,你能找出來幾個。我是說能直接動手,自己生產動畫片的製片廠,不是指光出錢外包或進入製作委員會的所謂動畫製作方。

這第三階段就是什麼情況呢,東映動畫在製作新作品的時候,能自己出主意,也能自己出錢,製作方名單上正式場合寫的也是“東映動畫”了。那他爹東映幹什麼呢,哎也就有需要時罩你一下,孩子長大啦。但終究也是孩子嘛,所以在“製作:東映動畫”後面,會有這麼個東西,叫作“製作協力:東映”。

最後到最近,姑且管這個叫第四個階段吧。十月份,朝日電視臺和富士電視臺不是又掐起來了嘛,所以出了點小變化。從十月一日的放送回開始,《龍珠超》和《海賊王》的片頭歌結尾,那個“製作協力:東映”消失了。不過也就這樣的程度而已,就這兩個片而已,其他照常。

往上,第二方資本勢力,廣告代理商。戰隊的廣告代理商是東映商事代理,這個其實也是東映的全資子公司。來打的廣告代理商是旭通第企,Q娃的廣告代理商也是旭通第企。這回總算出現動畫片和皮套人有一樣的了,好吧結果皮套人內部自己又不一樣了。廣告代理商是搞什麼事的呢,這個可以參照隔壁連載的《日本動畫產業商業運作的基本》第二十五回。

最後到其實最關鍵的資本勢力了,製作局。局就是台,日語的電視臺叫電視局。製作局就是製作這個電視節目的電視臺,對資金和企劃都施加影響的。

不是指前面剛說的那種,只管收錢後播放出來的幾十個電視臺啊。不實行製作委員會體制的電視節目,一般製作局只有一個。當然,製作完成之後,製作局自己,也可以是管放送的電視臺,的其中一個,而且一般也的確都是啦。

按機能的重要性來說,一個電視節目的製作方中,最關鍵的就是製作局。其次才是製片廠,再次廣告代理商。再後面如果還有別的,就是製作委員會裡湊錢的了。不過放東映禦三家這個具體環境裡說,Q娃這邊旭通第企出資比東映動畫還多,東映動畫流石小作坊。

於是呢,戰隊的製作局是朝日電視臺,來打的製作局是朝日電視臺,Q娃的製作局是朝日放送電視臺。好啦又沒統一,雖然依然看著名字很像,但這回連什麼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資本關係都沒有。朝日電視臺和朝日放送電視臺,是兩個明確身份相異、地位對等、所處地點不同、物件地域不同,的個體電視臺。

既然製作局不同,為什麼可以出現那種情況,三個系列都有至少二十四個電視臺在播,而且這二十四個電視臺的名單一模一樣:靠的是放送網。本來這裡同樣可以參照隔壁連載的《日本動畫產業商業運作的基本》,但這要關聯到那個專題的整個第三部分。總共有十五篇,太長了,我還是儘量就在這裡揀最精要的說。

簡單來說就是,在日本,電視信號以地上波的形式發送為壓倒性。衛星發送電視信號是次要的,衛星發送電視信號就是衛視。而地上波電視臺中,沒有哪個電視臺的信號,能被全國範圍都收到。那要想讓全日本的觀眾,都同步收看同一個節目,腫麼辦,組成聯播的放送網。

比方說朝日電視系列的放送網,朝日電視臺的信號只有關東地區能收到,朝日放送電視臺的信號只有關西地區能收到。這個網裡面還有其他二十二個電視臺,合起來信號的覆蓋範圍,大體能夠囊括日本全國。如果全部這二十四個電視臺,都在同一時間,播出同一個節目,那就等於是達成面向全國的放送了,這就是放送網的功能。當然,哪個台跟哪個台聯網,這不是隨隨便便能換的啊,也不是隨時說換就能換的。而是長期性的,跟結了婚差不多的事。

朝日電視臺和朝日放送電視臺,看起來名字長得很像,其實就是因為,它倆都屬於朝日電視系列的放送網了。日本總共有四個,信號範圍大體能夠覆蓋到全國的,地上波放送網。而且朝日電視系列的放送網,還是個比較特殊的放送網。因為放送網內所有的系列局,也就是所有成員,都與大報社朝日新聞社或多或少地,有資本關係。只是資本關係啊,我說的不是子公司。所以比起其他的放送網來,朝日電視系列的放送網的系列局中,名字因朝日新聞社而掛上“朝日”兩個字的,比率相對很高。

東映禦三家的具體情況,從製作局到放送局怎麼達成的。

皮套人這邊,朝日電視臺是製作局,它是三方中出錢最多的那個。然後呢既然是製作方,那就有權派出製片人。製作好以後要播了,東映把片子交到朝日電視臺手裡,朝日電視臺自己在關東地區放。同時,朝日電視臺給同一放送網的其他二十三個系列局兩樣東西。第一樣是片子本身啦,用來播出。第二樣是錢,叫作聯網費,用來讓他們願意播出來。

Q娃這邊,朝日放送電視臺是製作局。同樣的,它也是三方中出錢最多的那個,然後派遣製片人。製作好了後,自己在關西地區播放,同時給同一放送網的其他二十三個系列局兩樣東西,片子和聯網費。

所以你看製作局的支出,節目的製作費和聯網費。收入呢,叫作電波費,也就是贊助商給過來的那筆。不過其實行規一般是,聯網費雖然是從製作局手中給到各放送局的,其實本質上已經讓贊助商負擔了,是製作局先從贊助商收過一道再轉手給出去的了。從贊助商的角度,也就是電視臺的廣告主的角度來說,支出就是三樣。第一是給製作局的電波費,第二是最終給各放送局的聯網費,第三還有要給廣告代理商的廣告製作費。

當然了,這裡只是說電視放送事業本身,之中的基礎邏輯。還不談其他的衍生業務和衍生收入,其他另說。在皮套人的方面,既然朝日電視臺是製作局,所以朝日放送電視臺只是管收錢然後放片,的二十三個電視臺之一。在Q娃的方面,既然朝日放送電視臺是製作局,所以朝日電視臺也只是管收錢然後放片,的二十三個電視臺之一。再於是,如果僅僅在觀眾視角看到的播放階段來說,最終效果是一樣的。

你再看其他完全不是任何節目的製作局的電視臺,僅僅是處在同一放送網。這樣的電視臺的責任和意願,就永遠只有一條,一手收費一手播片。它們不但不用出錢,不用出點子,也不用出力,也就是不用管宣傳工作。

所以在關東地區,現役皮套人的宣傳力度知名度什麼的,就顯著高一些。不要覺得,因為關東地區是日本最發達地區,所以這個現象是理所當然的。那再反觀Q娃那邊,在關西地區的宣傳力度和知名度,就是最強的。在關東地區的宣傳力度和知名度,明顯比皮套人弱幾個檔次,因為Q娃的主場在關西地區。遠的不說,挑離大友體驗近的,那個Q娃商店的總店是不是就在大阪。為什麼,因為朝日放送電視臺的大本營在那裡。

製作局不同,雖然在觀眾視角看上去,最終播放階段的效果好似是一樣的,實際背後帶來的差異是什麼。這就是製作局的實力問題,大約在《日本動畫產業商業運作的基本》的第二十九回也要點出這個。影響節目商業能力的外部要素,最大的一條,就是製作局的媒體力。

製作局的實力差距哪裡來,它們所處的地域差異。地域差異為什麼能夠影響媒體力的差距,因為人口問題。比如關東人口就是比關西人口多,大體是關西人口的兩倍。人口差距又怎麼來的,經濟發展問題啦。朝日電視臺有自己的故事,朝日放送電視臺也有自己的故事,我們需要分開來講。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bd@anitama.cn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44402d9ba7705ff2?utm_source=toutia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