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虹關制墨人

作者 | 李詩鶴 等

攝影 | 丁可佳 等

編輯 | 易弗非

地處江西婺源北部的虹關村距縣城43公里。 每天早上8:30起, 每隔2小時會有一趟車晃晃悠悠地從縣城開到清華鎮, 在這裡, 行人們可以換車去浙源鄉, 再到虹關村。 正在建設中的清嶺公路擦過村落東側, 而後揚長而去。

春季的虹關美不勝收。 每年3月至5月, 虹關春雨綿綿, 雲霧繚繞, 油菜花、梨花、桃花開遍整個浙嶺, 擠滿村前屋後。 或者, 你可以選擇11月來虹關賞秋。 而那一次, 我們是在12月中旬抵達的。 那時, 虹關最濃烈的色彩已經褪去, 然而這個不受霧霾困擾的村子是如此乾淨純粹, 粉牆青瓦的古宅佇立在稍稍冷冽的空氣中, 顏色分明。 清晨, 溪邊的草葉上落了淡淡白霜, 田裡還留著一些綠綠的油菜。 揮著胳膊鍛煉身體的大叔, 裹著紅頭巾等公車的大嬸, 出來溜達覓食的鵝雞貓狗, 鑽進視野裡抹不掉了。

明清時代, 虹關是徽墨的主要產地之一。 清代《名墨談叢》中記載, “婺源墨大約在百家以上, 僅虹關詹氏一姓就有八十多家, ……在徽墨中是一大派別”。 虹關出了不少制墨的名家, “成圭墨”“斯美墨”“大有墨”等墨號赫赫有名。 虹關因此被婺源縣列為徽墨名村加以保護, 還獲評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古村落擴展項目預備名單。

經歷了清代的輝煌, 到如今, 村裡仍在制墨的師傅只剩下詹大有的後人詹汪平了。 詹汪平住在徽饒古道邊的老宅子“從是堂”, 宅子原先的牌匾很早就損毀了, 現在這塊是六七年前一個書法家寫的。 “從是”指的是遵循以前的規則和腳步, 循序漸進地做事。 它就像一句流傳至今的祖輩的教誨, 悠悠地回蕩在這座現在已顯得有些空蕩的屋子裡。

點煙是制墨的重要工序。 作為制墨師傅的詹汪平有一間自己的點煙房, 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 煙房裡只能點不到二十盞煙。 往往點一百斤桐油, 一兩個月後僅能得到八兩煙。 詹汪平說, 機器點煙的成本比人工點煙低得多, 但做出來的煙不好。

對於八十多歲的詹德厚老人來說, 關於點煙房的記憶則已永遠靜止在了解放前的小學時代。 那時, 他曾去過學校附近的點煙房, 煙房裡的師傅們將松樹的木頭挖空, 放進一個鐵容器;再往容器里加桐油, 桐油裡點燈芯草;最後扣上一隻碗。

這樣的工具, 在煙房裡擺了一排又一排。 等碗上積好了煙, 師傅們就可以把煙掃下來了。 這些煙灰經過一系列的搗煉加工, 終將形成通透濃郁的好墨。 老先生說, 當時他的同學裡也有做點煙的, 煙房很熱, 他們沒辦法穿衣服, 往往會被熏成一根大碳條。

詹德厚的伯伯澤宏公也曾點過煙, 在四川還有一個點煙廠。 有一次, 澤宏公和兒子家駒去點煙廠, 途中遭遇了土匪, 澤宏公被關在土洞裡, 家駒則被放回家籌錢。 家道中落的他們終究沒能備足贖回澤宏公的錢。 澤宏公的靈柩運回來的時候, 詹德厚也在場, 靜靜躺在他面前的他那飽受欺淩的伯伯, 甚至連門牙都被打掉了。

後來, 制墨業日益衰落, 家裡再也沒有人願意管那家點煙廠。 家駒遷去了四川,他離世後,他的後代也與虹關的本家失去了聯繫。

曾經煊赫一時的虹關制墨人與村中許多寬敞氣派的老房子不無關係,比如浙源鄉衛生院院長詹愛華曾居住過的“篤慶堂”。篤慶堂是乾隆年間有名的墨店主人詹斯美的老宅,可能早在明朝就已建成。它一共有三層,一二層的許多房間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都還住著詹院長這一支詹斯美的後人;三層供奉著許多祖先牌位,小時候,詹愛華和小夥伴們玩捉迷藏時,經常造訪那裡。

九十年代,最後一家人從篤慶堂搬出,篤慶堂漸漸荒廢、坍圮。二層的外牆早已不見,站在下面就能看到樓上被遺棄的木板床;曾經的四個天井也已荒草遍地。隔著雜草和木板,我們還能看到一層天花板上垂下的許多鉤子;恍惚間,仿佛那裡還掛著一串串臘肉,在這間一大家子人共用的廚房裡,等待一個熱熱鬧鬧的節日。

相比篤慶堂,繼承堂的命運更令人扼腕。詹德厚老人的曾祖父世欽公曾在廣東墨廠幫成圭公做墨。後來,世欽公幸運地中了彩票,正趕上清朝開放通商口岸,他便回到家鄉改做茶葉生意。他修建的繼承堂可以說曾是虹關規模最大、樣式最精美的宅子,共有20個房間。傳到詹德厚老人這一輩時,他擁有其中的8間。

1992年的一天,詹德厚堂哥的兒子在樓上洗相片,烘乾時不慎導致了失火。繼承堂本是木結構建築,火勢一起,再難撲滅。從沱川參加姑姑葬禮歸來的詹德厚沒能留下一張繼承堂的照片,留住它的堂皇,抑或衰老。

如今的詹德厚老人頂著一個大額頭、一頭花白頭髮,寬寬的鼻樑亦讓他像極了老壽星。他牙齒脫落了一些,但說起話來依舊中氣十足,聽著十分帶勁兒。剛開始講話,他還有點擔心我們聽不懂方言;事實上,當他說到爺爺澤恩公是一位末代秀才時,我們的確困惑地重複了好多遍:“啊?末代舌頭?”

老先生家中已經沒有人制墨了。他的二哥、三哥在上海開中西藥房,大哥德錕解放前在中正大學讀書,後來去了臺灣。老人家裡還擺有德錕的遺像,記錄著他年輕時帥氣的樣子。

詹德厚自己是家裡的老四。這位總是穿著藍色工服的矍鑠老頭在他新蓋的院子裡挖了一個魚塘。他給自己的魚塘編了一副對聯:上聯“清風明月,不盡不竭”,下聯“釣水采山,可食可茹”,化用了《古文觀止》裡的詞句——直到現在他還能背誦不少《古文觀止》裡的段落,畢竟那可是他小學時學的教材。細細想來,當夜幕垂下,老頭坐在凳子上,就著清風明月,心滿意足地欣賞自己的魚塘和塘中的小魚;我們在城市中奔忙時不禁嚮往的寧靜從容的夜晚,對他而言不過稀鬆平常。

六十年代生人詹建文的祖先詹成圭是制墨一大家。成圭公不僅做墨生意,還經營胭脂、水粉、絲綢,掙到錢後,他給四個孫子蓋了四座宅子,分別是玉映堂、願汝堂、留耕堂、慮得堂。詹建文屬願汝堂一支。願汝堂的“願”字下面是心,意思是希望子孫後代本本分分,用心做人,用心做事。

成圭公的墨海內外聞名,後代中也一直有人制墨,但願汝堂一支從詹建文的爺爺啟賢公開始就不再制墨,而是改做了別的生意。詹建文的父親詹益芳12歲就離家去上海學做生意,他對家族制墨的事已不很清楚,也只是從叔伯們口中聽到過些許,更別提兒子詹建文了。那時家貧,在去上海的路上,詹益芳身上帶的菜和乾糧都不夠,他就用筷子蘸一點鹹鴨蛋,放在舌頭上舔一舔,就著這個味兒啃乾糧。

願汝堂人的性子是哪怕家裡再窮,也一定要自力更生。1992年,詹建文初到廣東。改革開放初期的廣東競爭激烈,身材矮小的他做小工都沒人要,只得流浪了半年。當時,一位浙源老鄉借給他一塊七毛錢。一碗稀飯兩毛,油條五分,他捨不得吃油條,便每天喝粥、吃免費鹹菜,就這樣堅持了一周。不知他忍饑挨餓之時,是否會想起幾十年前去往上海的旅途中,那個曾就著鹹鴨蛋末兒啃乾糧的少年,並從他那裡獲取咬牙堅持的勇氣。

後來,詹建文在一個磚廠負責數磚記帳,一天工資十元。半年後,他報名參加夜校,雖然由於工作忙,每月只能上十五次課,但他足夠用功,最後滿分拿到了大專文憑。這樣一來,詹建文終於可以進入工廠,從雜工做起,到部門管理人員,再到職業總經理,最後自己開了工廠。

詹建文說,從願汝堂走出虹關,到上海做生意的有一百多人。他們中一部分人之後去了香港,一部分人出了國。

和大家一樣,制墨師傅詹汪平也是聽著村中老人對虹關墨過往輝煌的絮語長大的。然而身為詹大有後人的他,家中早已沒有了墨的痕跡。他的父親也不做這一行。可以說,他制墨幾乎是“無中生有”的。

十幾年前,詹汪平開始搜集“詹大有墨”的相關資料。他說,婺源制墨在明朝就有了記載,明朝中期,詹氏墨已經賣到了山東。詹大有原名詹七生,康熙年間生人,本人並未做過墨。真正開始制墨的是大有的後人詹勝專,他創立了“大有墨”,他的後人們則延續了“大有”墨號,比較有名的分支有“詹大有允成氏”“詹大有鶴記”“詹大有敬記”“詹大有少竹氏”“詹大有悅庭氏”等,在一些拍賣行仍能看到這些墨號的墨品。當然也有子品牌沒有延續“大有”墨號,如“詹成美”。詹汪平的祖先元秀公也做過墨,但至今沒有發現實物留存。

出於生存與興趣,詹汪平曾跑去求婺源墨廠的師傅們教自己做墨。有些師傅已經年邁,無法手把手教導他,就把制墨的資料傾囊而授,讓他自行揣摩,隨時提問。就這樣,他邊學、邊做、邊口口相傳地進行售賣,如此做了十多年。到現在,點煙、和料、烘蒸、杵搗、揉搓、入模、晾墨都是他自己完成。

詹愛華家祖先的墓碑就安置在他家菜地的土坡上。碑文已模糊不清,連詹愛華自己都不知道墓碑上究竟寫了些什麼字。我們趴在墓碑前,用草清理墓碑上的異物,草汁流進碑文的溝壑,竟使碑文顯現了出來。

墓碑正中央寫著“鍾英堂,立于嘉慶十二年”。我們並不清楚鍾英堂與詹愛華家的老宅篤信堂有什麼關係,只是不由得為這個發現而感到驚喜不已。

回想起來,那個時候的我們趴在嘉慶年間的老祖宗面前,個個臉上堆著傻笑;不知他們地下有知,會不會啼笑皆非,或是感念一群志趣於墨的外鄉人竟會尋至此地,去村人們的隻言片語裡,截取他們過往的吉光片羽。

詹建文是2013年從廣東回到虹關的。我們問他,詹氏有沒有後人在廣東制墨?詹建文說,基本沒有,但東南亞還有人在制墨,只不過沒有形成一個產業,而是作為一門技藝代代相傳。這突破了我們之前“虹關墨最遠到廣東”的認識。

墨與祖先的願望和祝福似乎從未死去。它縈繞在祖屋的簷前梁上,蜷聚在黯淡的古老漆盒,乃至後輩們偶有悵惘襲上的心頭;或隨那些再難歸來的腳步,去到了更遠更遠的地方。

2016年12月中旬,北京鄉村文化保護與發展志願者協會(RCRA)的五名志願者華玉振、陳敏輝、曹曼青、李詩鶴、丁可佳在尚逸軒工坊的協助支持下,前往江西省婺源縣北部的虹關村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調研。此文編輯整理自志願者們的調研筆記與重要調研成果。

點擊“閱讀原文”,成為RCRA鄉村志願者

鄉村文化人

RCRA鄉村文化保護與發展志願行動,聚合全國農研專家、志願組織、公益社團、鄉友力量,為亟需支援的鄉村提供鄉土調研、創意傳播、社區凝聚、人才培訓、生態修復、鄉村設計、品牌孵化、創業眾籌等多項志願服務。作為北京志願者聯合會一級社團,RCRA本著精准造血、務實堅持、接力跨界、合作創新的態度,為全國鄉村能力建設提供志願服務。歡迎廣大鄉村基層管理者、社團領袖、研究人士、設計師、志願者加入我們,一起實現“文化鄉村夢”!

家駒遷去了四川,他離世後,他的後代也與虹關的本家失去了聯繫。

曾經煊赫一時的虹關制墨人與村中許多寬敞氣派的老房子不無關係,比如浙源鄉衛生院院長詹愛華曾居住過的“篤慶堂”。篤慶堂是乾隆年間有名的墨店主人詹斯美的老宅,可能早在明朝就已建成。它一共有三層,一二層的許多房間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都還住著詹院長這一支詹斯美的後人;三層供奉著許多祖先牌位,小時候,詹愛華和小夥伴們玩捉迷藏時,經常造訪那裡。

九十年代,最後一家人從篤慶堂搬出,篤慶堂漸漸荒廢、坍圮。二層的外牆早已不見,站在下面就能看到樓上被遺棄的木板床;曾經的四個天井也已荒草遍地。隔著雜草和木板,我們還能看到一層天花板上垂下的許多鉤子;恍惚間,仿佛那裡還掛著一串串臘肉,在這間一大家子人共用的廚房裡,等待一個熱熱鬧鬧的節日。

相比篤慶堂,繼承堂的命運更令人扼腕。詹德厚老人的曾祖父世欽公曾在廣東墨廠幫成圭公做墨。後來,世欽公幸運地中了彩票,正趕上清朝開放通商口岸,他便回到家鄉改做茶葉生意。他修建的繼承堂可以說曾是虹關規模最大、樣式最精美的宅子,共有20個房間。傳到詹德厚老人這一輩時,他擁有其中的8間。

1992年的一天,詹德厚堂哥的兒子在樓上洗相片,烘乾時不慎導致了失火。繼承堂本是木結構建築,火勢一起,再難撲滅。從沱川參加姑姑葬禮歸來的詹德厚沒能留下一張繼承堂的照片,留住它的堂皇,抑或衰老。

如今的詹德厚老人頂著一個大額頭、一頭花白頭髮,寬寬的鼻樑亦讓他像極了老壽星。他牙齒脫落了一些,但說起話來依舊中氣十足,聽著十分帶勁兒。剛開始講話,他還有點擔心我們聽不懂方言;事實上,當他說到爺爺澤恩公是一位末代秀才時,我們的確困惑地重複了好多遍:“啊?末代舌頭?”

老先生家中已經沒有人制墨了。他的二哥、三哥在上海開中西藥房,大哥德錕解放前在中正大學讀書,後來去了臺灣。老人家裡還擺有德錕的遺像,記錄著他年輕時帥氣的樣子。

詹德厚自己是家裡的老四。這位總是穿著藍色工服的矍鑠老頭在他新蓋的院子裡挖了一個魚塘。他給自己的魚塘編了一副對聯:上聯“清風明月,不盡不竭”,下聯“釣水采山,可食可茹”,化用了《古文觀止》裡的詞句——直到現在他還能背誦不少《古文觀止》裡的段落,畢竟那可是他小學時學的教材。細細想來,當夜幕垂下,老頭坐在凳子上,就著清風明月,心滿意足地欣賞自己的魚塘和塘中的小魚;我們在城市中奔忙時不禁嚮往的寧靜從容的夜晚,對他而言不過稀鬆平常。

六十年代生人詹建文的祖先詹成圭是制墨一大家。成圭公不僅做墨生意,還經營胭脂、水粉、絲綢,掙到錢後,他給四個孫子蓋了四座宅子,分別是玉映堂、願汝堂、留耕堂、慮得堂。詹建文屬願汝堂一支。願汝堂的“願”字下面是心,意思是希望子孫後代本本分分,用心做人,用心做事。

成圭公的墨海內外聞名,後代中也一直有人制墨,但願汝堂一支從詹建文的爺爺啟賢公開始就不再制墨,而是改做了別的生意。詹建文的父親詹益芳12歲就離家去上海學做生意,他對家族制墨的事已不很清楚,也只是從叔伯們口中聽到過些許,更別提兒子詹建文了。那時家貧,在去上海的路上,詹益芳身上帶的菜和乾糧都不夠,他就用筷子蘸一點鹹鴨蛋,放在舌頭上舔一舔,就著這個味兒啃乾糧。

願汝堂人的性子是哪怕家裡再窮,也一定要自力更生。1992年,詹建文初到廣東。改革開放初期的廣東競爭激烈,身材矮小的他做小工都沒人要,只得流浪了半年。當時,一位浙源老鄉借給他一塊七毛錢。一碗稀飯兩毛,油條五分,他捨不得吃油條,便每天喝粥、吃免費鹹菜,就這樣堅持了一周。不知他忍饑挨餓之時,是否會想起幾十年前去往上海的旅途中,那個曾就著鹹鴨蛋末兒啃乾糧的少年,並從他那裡獲取咬牙堅持的勇氣。

後來,詹建文在一個磚廠負責數磚記帳,一天工資十元。半年後,他報名參加夜校,雖然由於工作忙,每月只能上十五次課,但他足夠用功,最後滿分拿到了大專文憑。這樣一來,詹建文終於可以進入工廠,從雜工做起,到部門管理人員,再到職業總經理,最後自己開了工廠。

詹建文說,從願汝堂走出虹關,到上海做生意的有一百多人。他們中一部分人之後去了香港,一部分人出了國。

和大家一樣,制墨師傅詹汪平也是聽著村中老人對虹關墨過往輝煌的絮語長大的。然而身為詹大有後人的他,家中早已沒有了墨的痕跡。他的父親也不做這一行。可以說,他制墨幾乎是“無中生有”的。

十幾年前,詹汪平開始搜集“詹大有墨”的相關資料。他說,婺源制墨在明朝就有了記載,明朝中期,詹氏墨已經賣到了山東。詹大有原名詹七生,康熙年間生人,本人並未做過墨。真正開始制墨的是大有的後人詹勝專,他創立了“大有墨”,他的後人們則延續了“大有”墨號,比較有名的分支有“詹大有允成氏”“詹大有鶴記”“詹大有敬記”“詹大有少竹氏”“詹大有悅庭氏”等,在一些拍賣行仍能看到這些墨號的墨品。當然也有子品牌沒有延續“大有”墨號,如“詹成美”。詹汪平的祖先元秀公也做過墨,但至今沒有發現實物留存。

出於生存與興趣,詹汪平曾跑去求婺源墨廠的師傅們教自己做墨。有些師傅已經年邁,無法手把手教導他,就把制墨的資料傾囊而授,讓他自行揣摩,隨時提問。就這樣,他邊學、邊做、邊口口相傳地進行售賣,如此做了十多年。到現在,點煙、和料、烘蒸、杵搗、揉搓、入模、晾墨都是他自己完成。

詹愛華家祖先的墓碑就安置在他家菜地的土坡上。碑文已模糊不清,連詹愛華自己都不知道墓碑上究竟寫了些什麼字。我們趴在墓碑前,用草清理墓碑上的異物,草汁流進碑文的溝壑,竟使碑文顯現了出來。

墓碑正中央寫著“鍾英堂,立于嘉慶十二年”。我們並不清楚鍾英堂與詹愛華家的老宅篤信堂有什麼關係,只是不由得為這個發現而感到驚喜不已。

回想起來,那個時候的我們趴在嘉慶年間的老祖宗面前,個個臉上堆著傻笑;不知他們地下有知,會不會啼笑皆非,或是感念一群志趣於墨的外鄉人竟會尋至此地,去村人們的隻言片語裡,截取他們過往的吉光片羽。

詹建文是2013年從廣東回到虹關的。我們問他,詹氏有沒有後人在廣東制墨?詹建文說,基本沒有,但東南亞還有人在制墨,只不過沒有形成一個產業,而是作為一門技藝代代相傳。這突破了我們之前“虹關墨最遠到廣東”的認識。

墨與祖先的願望和祝福似乎從未死去。它縈繞在祖屋的簷前梁上,蜷聚在黯淡的古老漆盒,乃至後輩們偶有悵惘襲上的心頭;或隨那些再難歸來的腳步,去到了更遠更遠的地方。

2016年12月中旬,北京鄉村文化保護與發展志願者協會(RCRA)的五名志願者華玉振、陳敏輝、曹曼青、李詩鶴、丁可佳在尚逸軒工坊的協助支持下,前往江西省婺源縣北部的虹關村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調研。此文編輯整理自志願者們的調研筆記與重要調研成果。

點擊“閱讀原文”,成為RCRA鄉村志願者

鄉村文化人

RCRA鄉村文化保護與發展志願行動,聚合全國農研專家、志願組織、公益社團、鄉友力量,為亟需支援的鄉村提供鄉土調研、創意傳播、社區凝聚、人才培訓、生態修復、鄉村設計、品牌孵化、創業眾籌等多項志願服務。作為北京志願者聯合會一級社團,RCRA本著精准造血、務實堅持、接力跨界、合作創新的態度,為全國鄉村能力建設提供志願服務。歡迎廣大鄉村基層管理者、社團領袖、研究人士、設計師、志願者加入我們,一起實現“文化鄉村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