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忘初心:力行“大學”之道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黌門一入深似海。

傳統社會, 童蒙八歲入小學, 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等基本社會禮儀和禮、樂、射、禦、書、數等基礎文化知識;十五歲入大學,

學習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 對於一個八歲的天真爛漫的孩子或者十五歲懵懂少年來說, 這個年齡段對應的知識點或許很多讓其不明就裡, 但兒時的基本禮儀和基礎知識, 少時的家國情懷和遠大志向, 從此深潛內心, 在未來的人生中時時尋找與時代結合的突破口, 並且終身不廢, 是為“早歲讀書無甚解, 晚年省事有奇功”。 (蘇轍《省事》)

所以, 對於童蒙的教育, 在人生教育的起點上, 重要的是眼界、心性、志向和情懷教育。 這也就是劉勰《文心雕龍》裡強調的童子“雅制”教育。 我們或許也可以借嚴滄浪之言, 童蒙教育“入門須正, 立志須高”, “行有未至, 可加工力;路頭一差, 愈騖愈遠”。 (《滄浪詩話》)所以我們就明白王荊公教元澤求館師為什麼必須是博學善士了。

八歲入小學, 僅僅是人生的預熱期, 而真正的起跑線在十五歲, 在大學, 起點是“明德”、過程是“親民”, 終點是“至善”。

《大學》開篇, 開宗明義, 道出人生真諦, 盡顯儒釋道三家精髓:“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 在親民, 在止於至善。 ”

本句講的是關於人生的大學問, 是儒家關於人生的終極思考。 人生修為第一步是為“明明德”, 第一個“明”是動詞, 指的是明白通曉;第二個“明”字是形容詞, 意為光輝明亮。 光輝明亮的道德是人本身具足的本性, 正所謂“人之初, 性本善”。 儒家信奉性善論, 認為人生本性至善至美, 同時也承認後天教育和成長環境對人的影響。

人總是逃不出環境的影響, 難免在後天沾染諸多壞習氣,

造成“性相近, 習相遠”的差異。 就像明淨的珍珠跌落到塵埃, 沾染一身的灰塵, 掩蓋了原有的光輝。 正如天空一直湛藍, 是污染使其看起來灰濛濛一片;河流一直清澈, 是污染使其看起來渾濁不堪。 這不是天空與河流的顏色, 是污染物的顏色。 天不颳風, 天不下雨, 天上有太陽。 天颳風, 天下雨, 天上也有太陽。 人生修為的首要任務就在於“明明德”, 恢復至善至美的本性。

明明德的途徑在於“親民”。 “親”通“新”, 意思就是說儘管我們在生活中, 在社會上沾染了很多壞習氣, 有了很多雜念和欲望, 但是只要我們立志向善, 每天反省自己, 每天進步一點點, 持之以恆, 就可以“明明德”。 正所謂“日新之謂盛德”。 這也是湯之《盤銘》“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的道理。 白居易深諳此理, 寫下“千里始足下, 高山起微塵。 吾道亦如此, 持之貴以新”這樣清新明快的小詩。 病來如山倒, 病去如抽絲。 改掉壞習性也是這這樣, 化整為零, 需要的是耐心。

在儒家關於人生的思考中, 其終極目標是“止於至善”。 儒家追求人與社會和諧, 在人性完美無私的狀態下, 人心向善, 實現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 這種至善狀態是人性實現大光明後的社會完美狀態, 是儒家的理想國和烏托邦。 這個社會和諧運轉, 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 人不獨親其親, 不獨子其子。 ……

在道家講, 至善即為逍遙, 是自由。 道家無為之道, 其實就是無違之道。 只有不違背規律, 才能真正的自由自在。 對道家而言, “道”是天地萬物總規律,

是共性。 在總規律的基礎上, 萬事萬物又各有自己的規律和個性特點, 是為“德”。 春華秋實為“道”, 桃紅李白為“德”。 所以道家提倡與自然和諧, 遵循規律, 依道而行, 無違方能逍遙。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年輕的時候就應當立遠大志向, 拼搏進取, 如果少壯時期無所事事, 碌碌無為, 必然會在本該自在的老年仍舊奔波勞累, 這就是不能遵循人生成長規律造成的。 庖丁解牛迎刃而解, 輪扁斫輪得心應手, 都得對規律的熟悉和遵循。

在佛家來講, 至善就是彼岸, 只有用智慧, 才能讓自己由此岸渡到彼岸。 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般若般若蜜”的要義, “般若”意為智慧, “般若密”指的是到達彼岸。 生死是此岸, 涅槃是彼岸;苦難是此岸, 菩提是彼岸;芸芸眾生是此岸, 諸佛是彼岸。對於普通人來說,實現自我價值,完成人生逆襲,達到成功或許即可視為到彼岸。

對人生修為的方法和境界,神秀曾作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也即儒家的“親民”。每天反省,日日改進,保持自己明亮光輝的至善本性不被世俗污染,不被欲望侵襲,終使自己恢復至善本性,到達彼岸。如果說神秀道出了一般大眾的修行方法和境界,那麼六祖慧能大師則更進一步,道出了佛家修為的精妙:“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對於眾生而言,靠近神秀,嚮往慧能,堅持修身,力行仁愛,即可實現世俗的到彼岸。

儘管儒釋道各有側重,但目的一致,僅有方法上的大同小異。他們追求的都是至善至美,方法仍是修己為先。

在具體方法上,《大學》接下來明確指出:“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誘惑太多,很多人走得太遠,忘記了為什麼出發。出發前設定的目的,也即“初心”,就是我們所當止處。知道目的,不忘“初心”,才能目標專一,“初心”、“明德”才能不被欲望干擾和蒙蔽,才能“定”。堅定目標,才能排除干擾,讓內心沉靜,只有讓浮躁的內心靜下來,才能安於當下,用心於當下,才能夠去用心思考,才能有靈感有智慧。這也是靜能生慧的道理。

根深才能葉茂,源遠方可流長。“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作為一個人,他的根本是其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大學之道;對一個國家來說,其根源是數千年積澱下來的文化傳統。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是中華兒女棲息的精神家園,是我們這個民族生生不息的信仰和力量。

無論是個人,抑或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需要不忘光輝明亮的初心,篤信好學,守死善道,日新其德,這樣才能成就一個大寫的人,成就一個強大自信的民族和國家。

與君勉旃!

諸佛是彼岸。對於普通人來說,實現自我價值,完成人生逆襲,達到成功或許即可視為到彼岸。

對人生修為的方法和境界,神秀曾作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也即儒家的“親民”。每天反省,日日改進,保持自己明亮光輝的至善本性不被世俗污染,不被欲望侵襲,終使自己恢復至善本性,到達彼岸。如果說神秀道出了一般大眾的修行方法和境界,那麼六祖慧能大師則更進一步,道出了佛家修為的精妙:“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對於眾生而言,靠近神秀,嚮往慧能,堅持修身,力行仁愛,即可實現世俗的到彼岸。

儘管儒釋道各有側重,但目的一致,僅有方法上的大同小異。他們追求的都是至善至美,方法仍是修己為先。

在具體方法上,《大學》接下來明確指出:“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誘惑太多,很多人走得太遠,忘記了為什麼出發。出發前設定的目的,也即“初心”,就是我們所當止處。知道目的,不忘“初心”,才能目標專一,“初心”、“明德”才能不被欲望干擾和蒙蔽,才能“定”。堅定目標,才能排除干擾,讓內心沉靜,只有讓浮躁的內心靜下來,才能安於當下,用心於當下,才能夠去用心思考,才能有靈感有智慧。這也是靜能生慧的道理。

根深才能葉茂,源遠方可流長。“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作為一個人,他的根本是其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大學之道;對一個國家來說,其根源是數千年積澱下來的文化傳統。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是中華兒女棲息的精神家園,是我們這個民族生生不息的信仰和力量。

無論是個人,抑或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需要不忘光輝明亮的初心,篤信好學,守死善道,日新其德,這樣才能成就一個大寫的人,成就一個強大自信的民族和國家。

與君勉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