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曬帳單」平涼2017民生帳單:154.2億元,都花在哪兒了?

盤點2017

曬一曬平涼民生帳單

2017年即將收官,盤點平涼這一年的“民生帳單”,一個個大數據的背後,是一大波實實在在的民生“小目標”的實現。

針對全市人民最為關注的教育、就業、交通、住房等問題,市上不斷加大民生工程的投資力度,加強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下大力氣狠抓民生工程,讓更多的人民群眾感受到幸福的“溫度”。

154.2億元:民生占公共財政支出84%

這一年, 全市各級財政部門堅持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可持續, 認真落實精准扶貧各項政策措施, 積極支援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竭力扶持公益專案建設。

據財政部門資料顯示, 預計到年底, 全市用於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154.2億元, 占公共財政支出的84%, 其中:教育36.3億元, 文化3.6億元, 社會保障和就業30.2億元, 醫療衛生25.2億元, 節能環保7.8億元, 城鄉社區8.5億元, 農林水29.4億元, 交通運輸5.4億元, 住房保障7.5億元, 糧油事務0.3億元。

36.3億元: 新建改建校舍9.2萬平方米

2017年財政部門在教育方面投資36.3億元。

實施土建專案449個, 開工率66.23%, 開建校舍9.2萬平方米。 將448所中小學納入“全面改薄”項目, 全面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平涼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專案, 全年計畫投資3億元。 除此之外, 教育部門還概算投資1500萬元, 整合原平涼師範、平涼農校教育資源, 組建陝西師範大學平涼實驗中學。 今年秋季開學, 實驗中學已正式面向社會招生, 在校學生1121人。

繼續實施農村學校“溫暖工程”。 2017年為75所農村中小學、幼稚園學校實施了電供暖專案, 計畫供暖面積13萬平方米, 將有2萬多師生受益。

16.7億元 :社保基金惠及萬戶千家

2017年, 全市各類社會保險基金征繳10.6億元、支出16.7億元。

截至8月底, 全面完成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工作, 人均月增資146.64元, 達到每月2161.72元。 從7月1日起, 將市本級、崆峒區失業保險金月發放標準, 由每月1009元調整為每月1110元, 莊浪、靈台等其他6縣由每月936元調整為每月1030元。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 也在去年人均補助420元的基礎上, 增加了30元,

達到450元。 全面落實援企穩崗政策, 從今年1月1日起, 失業保險費率由1.5%降至1%, 審核撥付45戶企業穩崗補貼974.41萬元。

此外, 平涼農村低保和五保供養雙雙提標, 一類低保提高到每人每年3504元, 二類低保提高到每人每年3420元, 集中供養物件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5420元, 分散供養物件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4255元, 實現了低保線與脫貧線“兩線合一”。 發放社會救助資金2.6億元, 受益貧困人口13.4萬人。

今年6月1日上午9時, 利用新上線運行的“五險合一”社會保險網路系統, 刷出了第一張市本級醫療保險卡, 並辦理了第一筆企業參保核定業務, 這標誌著平涼市打通了個人帳戶門診刷卡和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的“快速通道”。

39.1億元: 8.7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好日子是幹出來的,

挖掉窮根, 最終要靠發展產業。 在深入調研、反復論證的基礎上, 市委、市政府把發展紅牛、蘋果、勞務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撐, 努力實現特色產業對貧困村、貧困戶全覆蓋。 目前, 全市紅牛、金果、勞務三大產業收入已占到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

同時, 堅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 大力發展區域性多元富民產業, 在貧困村新增溫棚蔬菜568畝, 種植全膜玉米33.6萬畝、馬鈴薯24.1萬畝、中藥材3萬畝, 進一步夯實了群眾增收基礎。 預計到年底, 全市有8.7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7個貧困村實現脫貧, 崆峒區達到貧困縣脫貧摘帽標準, 全市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減少到17萬, 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8.73%。

截至11月底, 全市脫貧攻堅整合資金完成投資39.1億元, 占整合下達38.25億元的102.3%;到村到戶專案完成投資11.2億元,占年度計畫投資的94%。

6249萬元 :全市新建鄉村舞臺132個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如今平涼百姓對於小康生活的期待,不僅是吃飽穿暖,他們對文化生活的期盼也越來越多樣化。

記者從市文廣局獲悉,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共投資6249.4萬元,新建鄉村舞臺132個,完成鄉鎮綜合文化站達標建設任務7個,建成城市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0個。

除此之外,市上還堅持把文化場所建設與扶貧攻堅規劃、美麗鄉村建設、產業結構調整、文化旅遊發展有機結合,突出“文化+”發展模式,大力發展鄉村文化、旅遊農業產業,為群眾廣開致富門路。

4.35億元 :興修鄉村道路800多公里

要想富先修路。“織密”農村公路網,既是平涼實施精准扶貧的重要舉措,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破題之舉。

記者從市交通局獲悉,今年全市完成投資4.35億元,共建成農村公路802.94公里,撤並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設工程441.54公里,窄路基路面加寬改造工程14項21.9公里,縣鄉道路網改善工程41.9公里,“千村美麗”示範村村組道路硬化工程142公里。此外,燃油稅資金用於農村公路建設項目30.1公里。

一些邊遠貧困山區鄉村公路的建成通車,極大地改善了平涼農村公路的通達條件和通行條件,不僅使廣大農民群眾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和安全,而且有效地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109.6億元: 1900余萬遊客來平涼觀光

我市大力發揮旅遊產業的帶動性,通過產業跨界融合,著力培育旅遊新業態,實施“旅遊+”和“+旅遊”工程,積極延鏈補鏈擴鏈,推動旅遊業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

著眼打造全國文化旅遊養生地的目標,推動旅遊與養生融合;充分挖掘各類文化資源,促進旅遊與文化融合,推動紅色文化、宗教文化、養生文化等文化精髓融入旅遊產業,建成了一批鄉村民俗旅遊展館,實現了重點景區民俗演藝常態化。

推動旅遊與體育融合,因地制宜開發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體育健身休閒產業,相繼舉辦了崆峒養生文化旅遊節、大美關山山地自行車賽等賽事活動,進一步擴大了平涼旅遊的影響力。

記者從市旅遊局獲悉,截至11月底,全市共接待各類遊客1902.5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6.5億元。預計到年底,接待各類遊客達1955.27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109.67億元,同比增長22.2%和26.5%。

9.15億元 :110萬城鄉困難群眾受益

翻開今年平涼民政工作的“成績單”,一串串資料飽含著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全年共支出民政惠民政策性資金9.15億元,保障城鄉低保、特困供養、醫療救助等困難群眾約110萬人次。

認真落實城鄉低保政策,共保障城市低保對象2.18萬戶4.96萬人,發放保障資金2.13億元,保障農村低保對象6.77萬戶20.98萬人,發放保障資金4.08億元;認真落實城鄉特困供養政策,共保障農村五保對象7778戶8613人,發放供養資金4713.2萬元,保障城市特困供養人員347人,發放供養資金177萬元。

同時,積極落實醫療救助政策,共救助城鄉患病困難群眾49萬人次,發放救助資金7500萬元,“一站式”救助5346人次,發放救助資金633.6萬元;認真落實臨時救助政策,救助生活臨時困難群眾1.47萬戶5.07萬人,發放救助資金1933.5萬元;認真落實孤兒保障政策,共保障孤兒1177人,發放孤兒基本生活費911.8萬元;認真落實經濟困難老年人生活補貼政策,共保障城市低保、特困人員和低收入家庭中失能失智和高齡老人8544名,發放補貼1025.28萬元。

通過全面落實各項民生政策,民政在“兜底”保障中的“潤滑劑”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民政工作的溫暖傳遞到了每一個群眾的心裡。

小編薦讀

占整合下達38.25億元的102.3%;到村到戶專案完成投資11.2億元,占年度計畫投資的94%。

6249萬元 :全市新建鄉村舞臺132個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如今平涼百姓對於小康生活的期待,不僅是吃飽穿暖,他們對文化生活的期盼也越來越多樣化。

記者從市文廣局獲悉,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共投資6249.4萬元,新建鄉村舞臺132個,完成鄉鎮綜合文化站達標建設任務7個,建成城市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0個。

除此之外,市上還堅持把文化場所建設與扶貧攻堅規劃、美麗鄉村建設、產業結構調整、文化旅遊發展有機結合,突出“文化+”發展模式,大力發展鄉村文化、旅遊農業產業,為群眾廣開致富門路。

4.35億元 :興修鄉村道路800多公里

要想富先修路。“織密”農村公路網,既是平涼實施精准扶貧的重要舉措,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破題之舉。

記者從市交通局獲悉,今年全市完成投資4.35億元,共建成農村公路802.94公里,撤並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設工程441.54公里,窄路基路面加寬改造工程14項21.9公里,縣鄉道路網改善工程41.9公里,“千村美麗”示範村村組道路硬化工程142公里。此外,燃油稅資金用於農村公路建設項目30.1公里。

一些邊遠貧困山區鄉村公路的建成通車,極大地改善了平涼農村公路的通達條件和通行條件,不僅使廣大農民群眾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和安全,而且有效地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109.6億元: 1900余萬遊客來平涼觀光

我市大力發揮旅遊產業的帶動性,通過產業跨界融合,著力培育旅遊新業態,實施“旅遊+”和“+旅遊”工程,積極延鏈補鏈擴鏈,推動旅遊業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

著眼打造全國文化旅遊養生地的目標,推動旅遊與養生融合;充分挖掘各類文化資源,促進旅遊與文化融合,推動紅色文化、宗教文化、養生文化等文化精髓融入旅遊產業,建成了一批鄉村民俗旅遊展館,實現了重點景區民俗演藝常態化。

推動旅遊與體育融合,因地制宜開發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體育健身休閒產業,相繼舉辦了崆峒養生文化旅遊節、大美關山山地自行車賽等賽事活動,進一步擴大了平涼旅遊的影響力。

記者從市旅遊局獲悉,截至11月底,全市共接待各類遊客1902.5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6.5億元。預計到年底,接待各類遊客達1955.27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109.67億元,同比增長22.2%和26.5%。

9.15億元 :110萬城鄉困難群眾受益

翻開今年平涼民政工作的“成績單”,一串串資料飽含著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全年共支出民政惠民政策性資金9.15億元,保障城鄉低保、特困供養、醫療救助等困難群眾約110萬人次。

認真落實城鄉低保政策,共保障城市低保對象2.18萬戶4.96萬人,發放保障資金2.13億元,保障農村低保對象6.77萬戶20.98萬人,發放保障資金4.08億元;認真落實城鄉特困供養政策,共保障農村五保對象7778戶8613人,發放供養資金4713.2萬元,保障城市特困供養人員347人,發放供養資金177萬元。

同時,積極落實醫療救助政策,共救助城鄉患病困難群眾49萬人次,發放救助資金7500萬元,“一站式”救助5346人次,發放救助資金633.6萬元;認真落實臨時救助政策,救助生活臨時困難群眾1.47萬戶5.07萬人,發放救助資金1933.5萬元;認真落實孤兒保障政策,共保障孤兒1177人,發放孤兒基本生活費911.8萬元;認真落實經濟困難老年人生活補貼政策,共保障城市低保、特困人員和低收入家庭中失能失智和高齡老人8544名,發放補貼1025.28萬元。

通過全面落實各項民生政策,民政在“兜底”保障中的“潤滑劑”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民政工作的溫暖傳遞到了每一個群眾的心裡。

小編薦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