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在現實版《叢林之書》,尋找一頭名叫謝爾汗的孟加拉虎

在這森林中呆了不到一個小時, 《叢林之書》中的故事便開始在我腦海裡上下翩飛。 剛在這邊看到一隻雄性孟加拉虎, 又在那邊窺到老虎媽媽帶著兩隻幼崽。 不遠處, 是它們剛剛覓食後留下的血淋淋“大餐”, 快速穿梭的吉普車載著我們在各種大型貓科動物間飛馳, 但是一切卻如電影般飄渺迷離, 亦幻亦真。

傍晚的狩獵旅行, 吉普車行駛在泥濘的小路上, 車輪掀起層層塵埃。 本文圖均為 Charukesi Ramadurai 圖

位於印度中央邦那格浦爾市郊外的坎哈老虎自然保護區(Kanha Tiger Reserve), 以豐富的野生孟加拉虎資源聞名。 該保護區建立於1955年, 是印度最早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 同時也是全國管理最好的一批林區。 印度近十年來最偉大的動物保護成就之一, 沼鹿就是在這裡從幾近滅絕的邊緣被拯救了回來。

讓坎哈老虎自然保護區變得知名的, 除了沼鹿, 還有《叢林之書》。 這本由魯德亞德·吉卜林在1894年創作的經典兒童讀物,

講述了一個小男孩被狼群養大的故事, 坎哈就是故事發生的背景地。

開車經過高聳筆直的婆娑雙樹

我們乘坐通宵列車, 從德里到賈巴爾普爾, 之後又開了三個小時的車, 才最終到達坎哈, 這個吉卜林筆下的神秘森林。

我的每一個毛孔都在激動地歡呼著。 我曾經反復閱讀這部小說, 又被電影中的鏡頭深深吸引, 在這個故事中, 動物們團結一致, 和諧共處, 最讓我著迷的是“叢林之王”謝爾汗, 目前保護區公園中共有78只老虎, 在本州五個主要的老虎保護區中名列前茅, 我猜想自己將會在這裡遇到謝爾汗的後人。

清晨6點, 天還沒有亮, 我們把車開到森林入口, 找機會跟當地導遊匯合。 我們在微寒的晨霧中瑟瑟發抖, 待晨光漸漸收起寒氣, 整個園區則慢慢張開沉睡的雙眼, 在我們眼前蘇醒過來。

鬱鬱蔥蔥的草地間點綴著葳蕤的森林和清澈的小溪, 我們的目光好似被釘在了畫卷上無法離開。 一對白斑鹿在穿過眼前蜿蜒的小路,

步伐輕盈, 不慌不忙;一群印度野牛在一旁悠閒地吃草, 看到我們開車經過, 漫不經心地抬起頭;銀色烏葉猴列隊站在路兩邊, 想來它們應該早已習慣每天早上“二腳獸們”列隊路過的固定節目了。

一群白斑鹿警惕地看著我們

竹子和婆娑雙樹遮天蔽日,

形成了一條蔥蔥郁鬱的隧道, 在裡面行駛的時候, 我們的嚮導說, 中央邦這條綿延千里的綠色走廊一直延伸到印度的另一個邦, 馬哈拉斯特拉邦, 在吉卜林的時代, 也就是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早期, 這裡庇佑了成千上萬的野生動物。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距離坎哈140公里的蓬其老虎保護區(Pench Tiger Reserve), 也自稱是《叢林之書》故事發生的場所;300公里外, 西面的薩特普拉國家公園(Satpura National Park), 則自稱是充滿喜感的樹懶熊(叢林之書中的巴魯)的核心生活區, 雖然這種熊在坎哈也能找到不少。

可惜的是, 巴拉西, 書中狡猾慈愛的黑豹, 在整個區域裡銷聲匿跡了, 人們只能前往印度南部的熱帶雨林以期覓得它們的蹤跡。 我還記得卡奧阿, 那條狡猾無比的巨蟒, 因為擁有催眠敵人的能力而在所有動物中脫穎而出,但是和獵豹一樣的是,巨蟒也從坎哈消失了。

一隻成年葉猴和她的寶寶,在安靜的早晨依偎在一起。

我們一邊開車,一邊尋找老虎的腳印,有些還是夜裡新留下的。司機經過某個地方時,在路邊停了下來,舉起手指示意我們安靜。

一群在灌木叢中吃草水鹿首先發出了微不可聞的警報聲,但是這資訊迅速被掛在樹上的葉猴接收到了。突然我們聽見了一陣喧嘩,其他幾輛吉普車也開到了這個地方,馬上這裡就聚滿了對野生動物翹首期盼的人們。“噓”,我們的嚮導示意,並努力解釋著水鹿發出的越來越強警報信號。

眼前一陣眼花繚亂,一隻雌性老虎從森林裡跳出來,徑直站在我們的車前。我們被嚇得動彈不得,幾秒鐘後才記得要掏出相機,哢嚓哢嚓記錄下她的颯爽英姿。我回過神來,稍微調整了一下呼吸,一隻老虎小崽從它的家長身後跳出來,小心翼翼的在我眼前走過,虎媽媽似乎也並不著急,慢慢地踱步,伸個懶腰舒展黃褐色的身體,就像是故意表演給我們這群觀眾看似的。看起來,謝爾汗的後代們仍然是這片森林的統治者。

威嚴的謝爾汗出現了

一開始我們忙於尋找老虎,忽視了此地豐富的鳥類。壽帶鳥、白領翠鳥、大盤尾雀在樹上棲息,橫斑腹小鴞在其築巢的樹洞裡唧啾,一群蛇雕低空盤旋,一隻印度棕胸佛法僧起飛,它亮藍色的翅膀在天空中閃閃發光。除此之外,我們還邂逅了著名的沼鹿,它們多叉的鹿角直衝衝地指向天空。

快到正午時,我剛開始要在暖和的陽光中打瞌睡,嚮導突然喊了一聲“花豹!”

藏在棕色的草叢間、目光炯炯的盯著我們的,正是另一種大型貓科動物——花豹。花豹是很難看到的,這也算我們這次行程的額外福利了。但是和老虎不一樣,這只豹子可沒有什麼表演欲,在聽到我的聲音後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一隻印度棕胸佛法僧在空中飛翔

無論如何,可以確定的是,現在的坎哈和吉卜林時代的坎哈並無二致,這裡仍有一塊不為時間所動、神秘且充滿傳奇的土地屬於那些被作家與讀者們愛過的野生動物們。看到它們繁衍棲息,相安無事的共存,就足以令人感到幸福了。

更多前沿旅行內容和互動,請關注本欄目微信公眾號Travelplus_China,或者搜索“私家地理”。

因為擁有催眠敵人的能力而在所有動物中脫穎而出,但是和獵豹一樣的是,巨蟒也從坎哈消失了。

一隻成年葉猴和她的寶寶,在安靜的早晨依偎在一起。

我們一邊開車,一邊尋找老虎的腳印,有些還是夜裡新留下的。司機經過某個地方時,在路邊停了下來,舉起手指示意我們安靜。

一群在灌木叢中吃草水鹿首先發出了微不可聞的警報聲,但是這資訊迅速被掛在樹上的葉猴接收到了。突然我們聽見了一陣喧嘩,其他幾輛吉普車也開到了這個地方,馬上這裡就聚滿了對野生動物翹首期盼的人們。“噓”,我們的嚮導示意,並努力解釋著水鹿發出的越來越強警報信號。

眼前一陣眼花繚亂,一隻雌性老虎從森林裡跳出來,徑直站在我們的車前。我們被嚇得動彈不得,幾秒鐘後才記得要掏出相機,哢嚓哢嚓記錄下她的颯爽英姿。我回過神來,稍微調整了一下呼吸,一隻老虎小崽從它的家長身後跳出來,小心翼翼的在我眼前走過,虎媽媽似乎也並不著急,慢慢地踱步,伸個懶腰舒展黃褐色的身體,就像是故意表演給我們這群觀眾看似的。看起來,謝爾汗的後代們仍然是這片森林的統治者。

威嚴的謝爾汗出現了

一開始我們忙於尋找老虎,忽視了此地豐富的鳥類。壽帶鳥、白領翠鳥、大盤尾雀在樹上棲息,橫斑腹小鴞在其築巢的樹洞裡唧啾,一群蛇雕低空盤旋,一隻印度棕胸佛法僧起飛,它亮藍色的翅膀在天空中閃閃發光。除此之外,我們還邂逅了著名的沼鹿,它們多叉的鹿角直衝衝地指向天空。

快到正午時,我剛開始要在暖和的陽光中打瞌睡,嚮導突然喊了一聲“花豹!”

藏在棕色的草叢間、目光炯炯的盯著我們的,正是另一種大型貓科動物——花豹。花豹是很難看到的,這也算我們這次行程的額外福利了。但是和老虎不一樣,這只豹子可沒有什麼表演欲,在聽到我的聲音後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一隻印度棕胸佛法僧在空中飛翔

無論如何,可以確定的是,現在的坎哈和吉卜林時代的坎哈並無二致,這裡仍有一塊不為時間所動、神秘且充滿傳奇的土地屬於那些被作家與讀者們愛過的野生動物們。看到它們繁衍棲息,相安無事的共存,就足以令人感到幸福了。

更多前沿旅行內容和互動,請關注本欄目微信公眾號Travelplus_China,或者搜索“私家地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